第四百九十八章 舞台

冯晓刚虽然没有说什么,不过大家相处这么久,大概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这些年他们一路走来,有人成名成腕,有人开公司赚钱,看起来风光无限,可背后同样付出了数不尽的艰辛。

大家举起酒杯,喝下了这杯酒,其中的酸甜苦辣只能自己慢慢回味。

不过现在,他们成功了,有资格享受成功的欢愉,这是个大喜的日子。

一帮人说说笑笑,成为全场的焦点。

韩三评看着以林子轩为中心的那个小圈子,其中有冯晓刚、葛尤、陈导明、赵宝钢和姜闻等人,这些人都是京城演艺圈的顶尖人才。

也是圈子里近些年兴起的一股新势力。

如果把京城演艺圈看成一座大舞台,那么老一辈艺术家正在逐渐退出这个舞台,虽然还在发挥着余热,但影响力早已大不如前。

八十年代成名的第五代导演是中坚力量,把持着这个圈子的话语权。

林子轩这帮人属于青壮派,正在迎头赶上,第六代导演则是后起之秀。

一代代的电影人在这个舞台上粉墨登场,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有人是主角,有人是配角。

韩三评清楚自己的角色。

前几天,《生死抉择》的票房破亿,媒体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在分析这部影片成功原因的时候,作为导演的韩三评被多次提及。

媒体普遍认为这位京城电影制片厂的厂长为主旋律影片找到了一条新路。

这些报道里有京影厂的宣传文章,替他造势,效果颇为明显,他的工作调动有了结果。

在明年成立的华影集团里,韩三评担任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的职务,主管集团的制片环节,在集团的领导班子里是第三把手。

他上面还有董事长兼总经理和一位集团的党委书记。

对此韩三评相当知足,这个职务有实权,更有上进的可能。

如果排在领导班子的后几位,那就危险了,只能安心的等待退休,现在他还有机会。

华影集团在国内电影市场的地位不言而喻,掌管这样的企业意味着站在这个行业的顶峰。

在这个舞台上,韩三评不想当配角。

当然,主角和配角是相对的,就算他成了华影集团的董事长,在总局那儿仍然是个配角。

所以说,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认清这一点,什么时候是主角,什么时候当配角,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活的游刃有余。

王钟军和王钟磊兄弟俩与林子轩的小圈子交往紧密,却一直没有成为核心。

以前好梦公司需要王钟军的宣传才能,大家合作过几次,不过随着于东的加入,好梦公司在宣发上的劣势得到了弥补。

再说,王钟军不是屈居人下的性格,否则就不会自己创业开广告公司了。

广告公司为王钟军积累了原始资本,但广告行业发展的空间有限,让他无法满足,于是就有了华宜兄弟影视公司。

好梦公司最近的动作让王钟军大开眼界,《生死抉择》投资五百万,加上后期包场和宣传的费用,不会超过一千万,却获得了三千万的收益。

冯晓刚的新片还没拍就赚钱了,他估计这部电影好梦公司至少能赚两千万。

这种投资回报率在其他行业都不多见,都说影视圈赚钱快,在好梦公司这儿得到了验证。

王钟军觉得林子轩能够成功主要是起步早,人缘好,眼光准。

林子轩无论是对演员还是剧本都有独到的眼光,拍出来的戏能火,捧的演员会红。

他没有林子轩那样精准的眼光,不过有一点他比林子轩强,那就是商业头脑。

在王钟军看来,好梦公司的经营模式很多地方都违背了商业原则,更多的是依靠几位高层在支撑着,一旦碰到困境,很容易分崩离析。

没有公司能够一帆风顺,想要公司长久的生存下去,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林子轩的商业才能只能说是一般,连他都能成功,王钟军觉得自己没有失败的道理。

他投资了姜闻,还准备投资陈导明,以及一些电视剧导演,为华宜招兵买马,大展拳脚。

王钟军和林子轩的区别在于,王钟军是从商人的角度看待影视圈,林子轩则是以圈内人的角度看待影视圈。

商人注重利益,圈内人注重感情,说不上那种更好,只能是各有优劣。

对于那些以前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同事来说,他们见证了林子轩和冯晓刚的过往。

艺术中心刚开始条件艰苦,只能在华国电视台的地方办公,缺乏资金和设备,想拍电视剧都要向社会拉投资。

就是在那种情况下,艺术中心拍出了一系列热播的剧集,打响了名号。

林子轩在其中功不可没。

看着那帮人一起说笑,在羡慕的同时,也有些感怀,他们可以说这帮大腕是从艺术中心出去的,我和他们是同事,我参加了冯晓刚的婚礼。

对好梦公司的演员而言,自然希望公司越来越好。

公司越强大,在圈子里越有地位,他们的机会就越多,路就越好走。

婚宴结束,宾客相继离开。

林子轩和葛尤等人留在后面,大家开车前往冯晓刚和徐繁的新房。

这时候京城的房价还算靠谱,平均三千块一平方上下,条件好的商品房在五千左右。

虽然政府鼓励老百姓购买商品房,可大家还在想着福利房或者拆迁房,不愿意花钱购买,而且贷款相当困难。

只有像生意人、官员和演艺圈的人才会出手,他们都是高收入群体。

冯晓刚买了一套一百五十平米的新房,加上装修和家具的费用花了上百万。

按照他的说法,这是能住一辈子的地方。

林子轩对此并不认同,或许几年后就要换别墅了。

房子装修好没多久,还存留着一股淡淡的味道,冯晓刚和徐繁过几天就会回徐繁的老家,正月十五之后再回京城,有一个月的蜜月期。

徐繁作为女主人给众人倒茶,几家人在客厅里喝茶闲聊。

他们都不再年轻,不想闹洞房什么的,就这么安安静静的说说话挺好。(未完待续。)==(本站小说追书神器上架啦!无广告、无错误、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书虫必备!关注公众微信号zaixianxiaoshuo(按住三秒复制)下载本站阅读器!

第二百一十九章 获奖第八百一十一章 势不可当第二百一十章 第一版第一百七十六章 红围脖女孩第六百一十三章 懵懂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品第六百四十四章 聚会第七百四十八章 卖点第六百二十五章 表演第三百五十二章 实力第二百四十六章 投稿第二百八十八章 先河第五百二十四章 研讨会第六百九十七章 奔跑第六百零七章 棱角第一百五十五章 团圆年第四百六十五章 加入第四百五十三章 作家经纪人第三十章 家的味道第五百零三章 拜码头第三百三十八章 比喻第三百三十六章 变通第三百三十章 可遇而不可求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长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开端第五百九十七章 变与活第三百二十八章 解读第七十二章 改变第三百三十五章 从小公司到大企业第四百五十五章 叫好不叫座第四百三十一章 事业心第四百八十五章 同学会第五十六章 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第一百六十九章 仿如昨日第七百七十二章 在香江第二百八十三章 起步第五百五十章 专业第三百六十九章 主动性第二百七十五章 贵圈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背景下的日常第十四章 世界真奇妙第二百一十七章 班底第二百一十二章 狼来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劝说第八十五章 座谈会第四百七十六章 争议第七百零八章 主次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标第四百三十二章 成名之后第六百三十二章 实用第五百零二章 代价第七百四十八章 卖点第六百一十四章 看好第二百一十三章 时势造英雄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第五百零六章 翻拍第三百三十五章 从小公司到大企业第四百五十五章 叫好不叫座第二十三章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请假第一百一十五章 这里是战场第八百零八章 机遇第四百八十五章 同学会第八十五章 座谈会第二百四十七章 回归传统第一百六十五章 做名女人更难第六十四章 最好的时代第七百八十二章 时间的味道第六百九十九章 敲门砖第一百六十二章 氛围第六十章 花城模式第四百二十七章 联欢第二百九十九章 睡前故事第六百一十一章 选择第五百三十九章 会面第三百五十七章 优势第六百四十二章 传言第六百四十五章 合作第三百零九章 不温不火第四百一十四章 极限第八百零二章 校庆第二百七十一章 温情和冷漠第七百二十九章 诚信第七百七十七章 十年第六百一十五章 好奇第二百三十五章 市场第七百九十一章 富豪第三百章 礼物第一百七十九章 雏形第六百四十九章 规矩第五十八章 花都生活第五十九章 靡靡之音第七百三十七章 票房第五百九十六章 有容乃大第四十章 非主流和主流的抗争第二百五十三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第四百一十九章 一声叹息第二十章 厚积薄发第七百三十四章 天地第二十九章 无招胜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