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严嵩的信

第11章 严嵩的信

待到内阁官员以及司礼监其他成员都各自散去后,嘉靖的嘴角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其实打一开始嘉靖就没打算让内阁通过解除海禁的决议,自始至终,他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扩军,将大明水师重新组建起来,解除海禁只不过是讨价还价的筹码罢了。

只有将水师组建起来,才能够抵御解除海禁后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大明的海禁政策就愈发严厉,从洪武初的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到洪武七年,朝廷又撤出浙江明州、福建泉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后来则逐渐演变为片舟不能下海,违者立斩,犯罪者家人也必须受到牵连。

除此之外官府还鼓励百姓互相举报,若确有其事,则将被举报人的半数家产奖励给举报者,至此,再也无半片帆船敢于出海。

解除海禁这件事不能一蹴而就,只能依靠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想通了这些,嘉靖从椅子上起身,向养心殿的方向缓缓踱去,一直侍立在旁的吕芳连忙跟上嘉靖的步伐。

“先前我让你办的事办得怎么样了?”嘉靖转过身,脸上看不出丝毫表情。

“禀陛下,事情已经办好了,这里是锦衣卫陆炳交上来的口供,所有的事情都记录在上面。”吕芳惶恐答道,随即从袖口处掏出一沓纸,低下头。

嘉靖从吕芳的手中接过口供,上面详细记录了陶仲文每天的起居生活:包括什么时候起床,如厕时间,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吃的什么菜,与什么人说过话,谈话的内容又是什么。

嘉靖没有关注这些,而是径直往前翻,一直翻到陶仲文派遣手下给前身送修炼秘籍那天才停手,只见上面写着:

当日辰时,陶仲文起床,如厕一刻钟,早饭由御膳房送来,陶仲文偏好咸菜,夹了三筷,就了一碗稀粥,饭后与徒弟黄三密谈,言称自己在旧书摊买了一大摞书,让徒弟帮其重新编纂做旧,并伪装成修道秘籍,进而骗取赏赐。

看到这里,嘉靖也没有心思再看下去了,原来所谓的修炼秘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骗局,只是弄巧成拙,真的让嘉靖修仙成功了,现秘籍已毁于雷火,内心的那最后一丝执念也彻底散去。

“哈哈哈,好啊!待会儿你去给陆炳带个话,那些方士一个不留,全杀了!”嘉靖将口供交还给吕芳,面无表情。

“是,陛下。”

吕芳的头埋得更低了,内心对于皇帝的畏惧更加深了一层,方才他亲眼目睹了皇帝的表情从眉头紧皱到神色飞扬,再到面无表情地对自己说将那群方士全部处死,情绪变化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伴君如伴虎,吕芳你可要多加小心啊!”

在心里这么告诫自己一句后,吕芳亦步亦趋地跟上了嘉靖皇帝的脚步。

……

京城,严府。

严府坐落于京城最为繁华的一条街,这条街距离紫禁城只有一分钟的路程,因此寸土寸金,周围住的皆是达官显贵,相较于邻居那富丽堂皇的宅邸,严家的宅邸可以用“寒酸”来形容,严府并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门口的两尊石狮子和两个看门小厮,漆得鲜红的大门上,挂着一牌匾,上面用鎏金字体写着严府。

御前会议结束后,严嵩和严世蕃乘着各自的轿子,一前一后回到了严府。

在距离家门还有几十米的距离时,严嵩远远便看见了守候在他家门前的众多官员,以及想要拜师获得其引荐的书生,眉头不由得皱了皱,低声道:“走侧门,不要让他们看见了。”

“是。”外面的侍卫应道。

紧接着,在不引起任何人注意下,轿子掉头,从侧门进了严府。

“父亲,请。”

严世蕃抢先一步下了轿子,随后小心搀扶着严嵩。

“让人把他们都轰走,都聚在我家门口算什么事!”严嵩在严世蕃的搀扶下从轿子里下来,面带不悦地开口道。

“是,儿子这就叫人去办。”严世蕃应承一声后,便叫来管家,轻声吩咐几句后,管家出了门,片刻不到,严府门前的人群尽皆散去。

“让他们打点热水,让我泡泡脚!我有些乏了,伱跟我到书房来。”

严嵩说完,便示意严世蕃跟上。

父子二人进入书房,热水早已打好,用金盆放置在胡床边,严嵩紧接着坐到胡床上,严世蕃见状连忙将父亲脚上的鞋袜脱下,侍立在一旁。

严嵩将脚放入金盆中,从脚底板传来的暖意让他舒服地闭上了眼睛,彻底放松下来,积攒的疲惫也消除大半。

“父亲,有什么事要跟我商量?”

“我是想让你帮我写一封信,我懒得动笔。”

听见严世蕃的问话,严嵩睁开眼睛,懒洋洋地回答道。

“父亲,您说,我写!”

严世蕃坐到书桌前,研好笔墨,铺上纸张,提笔欲写。

“这封信是写给胡宗宪的,毕竟他是我的学生,现在江浙战事正酣,我这个做老师的可不能不闻不问。”

严嵩说完,严世蕃便提笔在信筏上写下:“汝贞亲启。”四个大字。

紧接着便是严嵩念一句,严世蕃写一句。

“爱徒近来身体可好?自你担任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以来,我师徒已有两年时间未见,也不知道是不是老了,最近为师经常梦见你当初求学时的样子,东南剿倭局势皆系于你一人身上,还望不要过于劳累,要保重身体。军备钱粮若有不足的地方尽管开口,为师尽量替你补齐!另外,在内阁会议上,朝廷通过了改稻为桑的政策,待到来年就将施行,望大力协助。”

待到最后一字落下,严世蕃松了一口气,放下毛笔。

信筏上的字迹十分工整,清新飘逸,矫若惊龙,在入仕做官前,严世蕃的书法就已经颇具名气,甚至有富商愿意出五万两银子来买他的字。

“父亲,好了吗?”严世蕃见父亲又闭上了眼睛,便出声询问道。

“等等,再加上一段,倭寇不能不剿,不能全剿。”

严嵩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烁着精光。

“父亲?”

严世蕃被父亲所说的话吓住了,脸色惊疑,犹豫着,不知该不该提笔。

“写!”严嵩淡淡瞥了儿子一眼,带上了不容质疑的语气。

“是,父亲。”

严世蕃随后提笔将这最后几句话加上,将信装入信筏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只是看向父亲的眼神中多了些畏惧。

(本章完)

第296章 父慈子孝第6章 召见第506章 准备调胡宗宪入京第110章 新任礼部尚书人选第70章 意外来客802.第788章 提供除了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56章 诏书第445章 歪嘴龙王剧本第36章 求援第296章 父慈子孝801.第787章 无论中间牵涉到谁,一并查办!第66章 一勺粥休息一天,今天只有一更第268章 把你们一个个送上天第677章 陛下的恩情还不完!第292章 海瑞:我来头很大吗?第354章 如期而至的内阁议事第646章 就这,还妄想夺嫡?第735章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第297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487章 现在,给本阁老跪下!第492章 练气后期第85章 赴京第166章 对徐阶的奖赏第238章 成功逃脱第477章 都是真的!第164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87章 警告与杀戮第482章 不对啊,陛下是怎么知道的?第394章 鞑靼入侵第732章 大宴群臣!第242章 感到毛骨悚然的胡宗宪第361章 株连第736章 暂避锋芒,权且忍让!第10章 御前会议(3)第716章 朝中应该不会太平了第291章 让裕王和景王来见朕(最后一天,求第246章 盐商崛起的根本第328章 徐阶:开香槟咯!第491章 至少,他们还愿意假装关心一下我们第182章 战战兢兢的群臣第134章 轰炸第373章 不出所料第691章 谁要是敢打他的主意,陛下就要谁的命!第65章 海瑞在赶来的路上第646章 就这,还妄想夺嫡?798.第784章 内阁已经没有了严嵩的位置第179章 绝望的郑泌昌第168章 尽在掌握第319章 景王正式就藩第416章 跟倭寇还讲什么信用?第725章 内阁票拟第409章 来自徐阶的报复第94章 不堪一击第522章 陛下天资英断 睿识绝人第50章 朝议第653章 册封皇后第274章 设计国旗第208章 强势的皇帝(求月票)第298章 你怎么睡得着的啊?第465章 老东西早该滚蛋了第18章 泉州保卫战(2)第10章 御前会议(3)第178章 面见胡宗宪805.第791章 还百姓一个公道!第408章 救济粮800.第786章 皇帝的承诺第3章 上书第678章 大计将至!第693章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是在内阁的肩上担着!第429章 严嵩:原来我们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第522章 陛下天资英断 睿识绝人第144章 祭祀前的内阁会议第764章 不会有人亡政息的隐患第283章 内阁议事第300章 赌上一切的严嵩第484章 我大明真是天下无敌啊!第91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278章 颇受皇帝看重的海瑞第760章 军机处与军机大臣第741章 皇帝的诛心之言第194章 杨宗泰想要回泉州任职第752章 臣子应尽的本分第257章 尝尝大明铁拳第211章 消息送到第439章 只要将人杀干净,就不会泄密了第669章 让孤一个人静一静吧第703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第185章 组建海贸司第714章 抄家!第334章 徐阶上门第399章 逐渐成型的计划第273章 合适的人选第292章 海瑞:我来头很大吗?第754章 表明态度的成国公第760章 军机处与军机大臣第693章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是在内阁的肩上担着!第513章 感到无比震惊的严嵩徐阶第638章 百姓有倒悬之急第300章 赌上一切的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