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江湖把戏人

腊月初三。

三花猫很早就站到了宋游的床头,先是蹲着不动,对着他那一张脸看了很久,见他没有要醒的样子,想叫他又怕吵着他,不叫他也不行,于是选了个折中的办法,开始压低声音,很小声很小声的道士道士的喊。又怕他听见,又怕他听不见。

突出一个纠结。

没有办法,今天要去庙会上买马诶。

而且道士说的不是“我”,是“我们”。

谁能想到,一只丁点大的猫儿,竟然有能买一匹大马的一天?

“道士道士道士……”

宋游终于是被她叫醒了。

睁开眼睛一看,那猫头快钻到自己眼睛里来了。

“三花娘娘你干嘛?”

“唔!”

三花猫顿时缩了回去,一时并不回答,直到眼睛闪了几下,才说道:

“看你怎么样了。”

“我只是睡着了。”

“快起来,去逛庙会了。”

“不急不急。”

“早点去,不然马都被人买完了。”

“那就算了。”

“!!”

三花猫扭头直盯着他,表情严肃,过了几秒才又出口,连声催促:“快点起来!快点快点!”

说完咬着被角往旁边拖。

“……”

宋游只好起床。

穿衣洗漱,才花了一刻钟的样子,那只三花猫就一直跟在旁边,寸步不离,目不转睛的看着,像是监督,又像是催促。

“三花娘娘是变成猫的样子出去,还是变成人的样子出去?”

“你说呢?”

“庙市人多,猫太小了,恐怕会容易踩到三花娘娘。”宋游顿了一下,“三花娘娘若化成人形,便可与我同行。若用猫的样子出去,便只好由我抱着三花娘娘去逛了。”

“化成人形。”

“请去你屋。”

“好!”

三花猫一溜烟就跑回了屋。

“道士!”

“……”

宋游无奈,怕是又把衣服忘哪了。

“给我找找衣服!”

真是一点也没猜错。

折腾一番,终于出门。

岳王庙在东城,要走一段,正好走远一点,找家没吃过的店吃个早饭,接着在三花娘娘的紧盯式催促下,往东城走去。

宋游揣了半吊钱,两块官银,一路怀里都是沉甸甸胀鼓鼓的。

越往岳王庙走,人气就越重。

身边行人多数都顺路。

在这年头,祭祀是天大的事,少有事能比祭祀更重要了,碰上当地广泛信仰的岳王神君的诞辰,又碰上这盛大的庙会,无论封疆大吏、贩夫走卒还是养在深闺的千金,这时都出门了,往岳王庙赶去。

更是不知有多少走江湖的远道而来。

宋游便偶然遇上了来赶庙会的俞知州,只是他没有上前招呼,而是如其他民众一样停下脚步,看着俞知州和他的从人们远去。

隐隐听见身边人在讨论:

“那是知州大人?”

“还能有谁?”

“知州大人的仪仗就这么点人?今年这是怎么了?去年可都牵了半里地那么长!”

“谁知道呢。”

宋游听着,只露出微笑。

让过知州仪仗,再往前几步,就能看见岳王庙了。

只见岳王庙外人挤着人,满是攒动的人头,庙顶青烟如云,一阵吹吹打打的声音也由那个方向飘来。街道一下变得十分拥挤。

而以岳王庙为中心的每条巷子都满是商贩,摆摊设点,不然就是耍把戏的,人潮汹涌,几乎挤得走不动路。

人还没到,已先听见了吆喝声。

“走江湖闯江湖,卖钱不卖钱,摊子先扯圆,大家走过赏个脸,光是看不收钱。

“途径宝地,怀里无钱,肚皮乱叫,先来卖点草草药。

“草草药,长得高,十个人去采,九儿把命消……”

宋游跟其他百姓一样,忍不住在原地驻足,听着那顺口溜一般诙谐幽默的吆喝声,嘴边露出笑意。

就是要有这些,才热闹嘛。

“三花娘娘跟紧我。”

“在哪里买马?”

“不知道,先找找。”

“好!”

一大一小两道身影往人群最密集的地方走。

这一路真是开了眼界。

有耍杂技的。

抛碟丢碗,立杆上爬,走钢索,钻火圈,铁枪插喉,铁索勒颈,多是苦练的本事。

有耍猴的。

耍猴人与猴儿配合默契,一个教猴做事,一个装笨搞笑,耍猴人用刀威胁,猴子立马认怂,等耍猴人一不留神,又夺刀反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是早就编排好的戏,可演得自然,也能逗得大家哈哈直笑。

有玩神仙索的。

一根绳子丢上天,立马便有烟云遮挡,绳子也变得笔直,而人竟能顺着这根绳子往上爬。等人渐渐看不见了,爬到了云雾当中去,那绳子便又在众目睽睽之下掉下来,烟云散去,头顶哪还有人,只留下一片惊惧呼声。

有喷火的。

起初喝油喷火,只让大家觉得热闹,给庙会的热闹又添了一分热闹,可很快围观者便发现不止如此——那人嘴中的油早就喷干净了,但只消他凑在火把前大喷一口气,便又是火焰如龙。

到后来干脆不用火把,空口吐火。

众人这才明白,那是真本事。

于是满地铜子儿叮当。

有变戏法的。

一个空盆,转眼就能变出鸟儿鱼蛇来,再一挥手,又能令其无端消失。与后世的魔术差不多,这位变戏法的师傅也得要一块布来遮挡,不是取巧的障眼手段就是精妙的迅捷手法。

宋游每到一处都会驻足片刻。

而三花娘娘起初还心心念念着买马,渐渐也被这些戏法吸引,只乖巧跟在宋游身边,睁大了她的眼睛,盯着这些热闹看。

每当有人托盘来求赏钱,宋游也都从不回避,多少也给几个铜子儿。

一般江湖人才这么大方。

倒不是江湖人有钱,是江湖人知道走江湖的难,又讲究这些,所以要么不看,要是看了,当下再窘迫也要给个一子半子的。

只是看完刚准备走,宋游忽觉异样,伸手往怀里一摸,那半吊子钱还在,可两块官银竟是不翼而飞。

“……”

这倒有趣。

宋游又转回来,看向那仍在变戏法、表演搬运之术的中年人。

再看周边,喝彩连连。

即使旁边客栈上也有人往下丢钱。

他没说什么,只在此稍事等候。

逛了这么久,早已过了中午,这些耍把戏的、变戏法的江湖人一个接一个的停下,说要准备吃食,围观群众也逐渐散去。

宋游这才走向那名江湖艺人。

这人三四十岁的样子,生得膀大腰圆,满脸横肉,此时和几个手下人一起,端着碗大口干饭。

吃得还挺好,有大块的煮的肉。

“足下餐食丰盛。”

宋游在他面前站定,微笑着说。

江湖艺人顺着影子抬头一看,见是个领着女童的年轻人,不由愣了一下,一脸憨傻的问:“看官找咱何事?咱们要吃完饭才会开场了。”

“不是大事。”宋游客气说道,声音不高,“就是方才在此处看足下戏法时,身上掉了些银子,不知足下看见了没有。”

“嗯?”

江湖艺人摸不着头脑:“看官掉了银子,该去报官才是。这庙会人多杂乱,难免有些贼人混迹其中……看官不会见咱会使些戏法,便真以为咱能将东西凭空变无不成?莫不是要诬陷咱们?”

说到后边,他已有些怒了。

本来体格就壮,面色也浑,一旦挑眉瞪眼,便连半分憨傻也无了,只剩下吓人的凶厉。

宋游却依旧温和从容:

“在下只是见足下一手招来挥去之法虽不算出神入化,却也是登峰造极了,比在下造诣高深许多,所以前来请问一下。”

江湖艺人顿时神色一凝。

其实变戏法的时候,他并未用招来挥去之法,而是纯粹的手上功夫,但他此时也没辩解否认,只打量宋游几眼,随即拱手:

“敢问阁下来路?”

“在下阴阳山伏龙观,宋游。”

“原来是位道爷,失敬。”

“不敢。”

“道爷所失财物几何?”

“二十两官银。”

江湖艺人立马转身,对身边人挥手,既没有大方承认财物为自己所盗,也没有再否认,就连一句诸如“与先生相逢就是有缘,那么先生所失财物由咱们来补上就是,就当交个朋友”这类的客套话也没说,只让手下人拿钱。

两块束腰蜂窝银,不是丢的那两块,数目却是对上的。

宋游掂量了两下,将之收起。

只能说江湖中人,善恶难讲,但多少都有些讲究。

“多谢。”

“多有得罪。”

“不过在下还有一问。”宋游问道,“足下既有此本事,为何做这行当呢?”

“道爷说笑了。”中年男子一笑,竟也有几分洒脱感,“这招来挥去之术本就是江湖戏法升变而来,再说这年头,我们就这一样本事,除了这一行还有更来钱的行当吗?还是道爷觉得,装作个高人大师去骗那些贵人,比这更光彩更轻松?”

“……”

宋游不由想了想:

“有理。”

“咱们也有咱们的规矩。”中年男子又端起了饭碗,边刨边说,“咱们只取官银,不取铜钱碎银。若被高人看穿,或是有人有所猜测,但凡能找到咱们面前报上个来路的,一概退回。”

“原来如此。”

宋游不由得想了想。

大晏官银十两起铸。只取官银,不取铜钱碎银,一方面是方便携带,一方面也可以由面值来排除掉穷苦人家,是一种劫富济贫的心态。

后面一条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别人报官。

江湖人讲究是互相讲究。

这年头不比后世,平头百姓尚且对官府信任度不高,江湖中人遇事更是有江湖中人自己的解决办法,报官的话,会被同行耻笑的。而寻常富人既难以发觉自己竟是被这隔着两丈远的汉子偷了银子,就算看出了,只要钱回来了,也会忌惮江湖人报复,不会再接着报官。

其实风险已经降到很低了。

再流动作案的话,风险就更低了。

不过宋游站在他面前,还是问了一句:“足下就不怕官府盘查吗?”

听见这话,中年人眼睛一眯,刨饭的动作也顿了一下,抬头盯着宋游:“道爷莫不是在与咱说笑?”

“我是好奇。”宋游表情一如往常,“足下变的就是这类戏法,若遇上有经验的捕头,出了这档子事,恐怕会第一个怀疑足下吧?”

“道爷被自己的所识困住了。在多数人眼里,这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手法罢了,就算知晓其中有鬼,又有几人能想到隔空取物呢?就算,就算有人能反应得过来,我们早已离去。”

“原来如此,多谢指教。”

宋游若有所思,便答边点头。

“道爷可还有事?”

“那便告辞了。”

“道爷!”

宋游正待要走,又被那汉子叫住了。

却是那汉子仍不放心,一边打量着他,一边问说:

“可不敢报官!”

迎着他的目光,宋游想了想,才点头。

“好。”

这汉子很生动的告知了他,不要被所识困住。这汉子又是个讲究的人,宋游虽不是江湖人,却也愿意陪他讲究一回。

这次就不报官了。

只是讲究归讲究,也不能化黑为白,混淆了是非对错。

罗捕头经验丰富办案得力,必有所疑,届时必来请教他,却还是要说的。

就是不知是他跑得快还是罗捕头追得快了。

第669章 几人不曾受恩惠第647章 正为海龙王而来第474章 道别阳都第93章 青松远黛无锦绣第574章 古老的声音第237章 误解了三花娘娘第49章 树下讲古第287章 妖魔破城之策第29章 福清宫访友第447章 三花娘娘山间得宝第369章 直去业山第271章 嘱托第300章 越州之北青桐林第139章 这猫儿头真铁啊第276章 山神灭熊妖第309章 三花娘娘不吃燕子第506章 还当年善意第532章 地火国见闻第145章 今日违背伏龙观祖训第361章 从此应多好消息,莫忘江湖一闲人第381章 请诸位助我回程第440章 猫燕斗山神第413章 那猫生呢?(加更求月票)第633章 略微取得多了些第509章 枣红马也要显神威第276章 山神灭熊妖第622章 山中夜谈第396章 岳王神君(加更求月票)第89章 云顶山下长生县第33章 斗胆问神君第398章 三花娘娘最勤劳第309章 三花娘娘不吃燕子第286章 回道观取仙种第196章 风雪访蛇仙(求月票)第623章 梯田寻龙第172章 雨后彩虹第427章 白犀与龙相斗第497章 不忍见英雄迟暮第106章 长京第一夜第59章 夜晚散步而已第664章 封锁四时第307章 茶楼听自己的故事第64章 绝非寻常之物第111章 城隍与香火第486章 府上人斗鬼第522章 道士说的还能有假?第292章 令下山摇动,升帐鬼神惊第137章 观星楼饮茶闲谈第448章 赠果第472章 文平子再访(加更求月票)第274章 照夜城第417章 走慢一些的意义第580章 旧地重游(加更求月票)第624章 什么灵韵还要我亲自下去找第368章 水下有鼍龙第445章 来客不凡第264章 三花娘娘也会法术第60章 俗人怎解仙人意第35章 此间亦有修行第652章 大地灵韵与天宫战神第259章 言州军营(加更求月票)第427章 白犀与龙相斗第181章 画中天地第686章 山中大战第372章 毫无破绽第498章 给三花娘娘见识一下专业的神灵第434章 仍旧疑是神仙第496章 了却当年因果第425章 随手止纷争第699章 天下处处是故识第283章 好似千年前第422章 猫儿神与猫儿国第475章 安排第18章 礼尚往来第288章 仙种神奇与观中来信第47章 家书抵万金第603章 离去第375章 分别与郑溪第179章 小鼠与大鼠第295章 燕儿归来第221章 不是鬼神是寻常第446章 船游蛩山第212章 有人搞鬼第34章 瘦瘦枣红马第49章 树下讲古第267章 逸都旧事第462章 街头妖邪事第538章 原来是当时的缘分第130章 长京之夜第46章 烟笼寒水月笼沙第515章 古老柳树第391章 道士你是不是有什么厉害的本事没教第448章 赠果第402章 狐狸的话怎么能信呢?第232章 玄雷观走一遭第419章 龙舞于天,一刀劈浪第183章 无以为报,便赠一笔仙术第243章 疗法初成第155章 宫中夜谈第159章 避一避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