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要多久才能成大妖呢?

第615章 要多久才能成大妖呢?

“这天气是越来越冷了。”

“可要给先生加被子?”

“这倒不必。”

“现在还不是最冷,起码白天不冷,再过一两个月才是最冷的时候。到那时候,后边的山顶上都会有雪。”客栈店家对宋游说道,“偏偏城里城外种得有樱花,有些就在那时候开,月季那时候也开,到那时候,读书人口中常说的风花雪月,便都在这里见得到了。”

“那可得见识了才走。”

宋游笑着坐在大堂,和店家闲聊。

正在这时,屋外进来一人。

半人多高的一个女童,左边肩膀上挎着一个褡裢,鼓鼓囊囊又湿漉漉的,左手拿着鱼竿,右手拿着一截甘蔗,边走边啃。

好歹她还知道城里地上铺有石砖,不能乱吐甘蔗渣,全都捏在手里。

“我钓鱼回来了。”

“哎哟回来了!”

店家连忙起身前去迎接。

宋游则是好奇的问道:“三花娘娘从哪里又弄来一截甘蔗?”

“也是换来的。”

“真是神通广大啊你。”

“对的。”

三花娘娘没有多说,只照旧称了鱼,卖给店家,送店家一条,当做使用后厨的木柴火耗,留下一条,叫道士去做来吃。

“……”

道人倒是没有犯懒——

自家顶梁柱在外面忙活了一整天,带了食物回来,自己只是做一顿饭而已,怎能说三道四。

顿时便提了鱼进厨房。

只听一阵清理声,动作干净利落。

店家也依旧在后面看着。

道人回头笑着看他,对他闲聊:

“纤凝做鱼的风格倒是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我们行走栩州,曾路过一个山村,在当地农家借宿,农人为了招待我们,也从门口的池塘里捉了两条鱼上来做菜,也在里面加了带酸味的炖梅酸果,十分有意思。”

“只不过是穷人粗鄙,没有好菜,加点酸味进去,能把吃食哄入肚中罢了。”

“巧了,那时的农人也这么说。”

“十几年前的事先生也记得这么清楚?”店家悄悄看向宋游,这位道人看来年轻,若是只从面貌判断年龄,十几年前他应该还年少。

“印象深刻。”

“先生说的‘我们’,也包括先生养的猫儿吗?”

“店家何必试探我们?”

宋游依然笑着,往锅中放油。

娇小的女童缩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伸出两只手,五指张开,靠近灶眼,专注烤火,仿佛对他们的谈话一点不感兴趣。

“不敢不敢……”

店家连忙低下头,不敢多言。

“我喜欢吃酸口的菜,也爱吃酸腌菜,我们逸州人都好这口,不过我们平常做菜,酸多取自于醋和腌泡菜,不像这边,取自于酸果。”宋游说着停顿了一下,“只是在我看来,在做酸口菜的同时,如果再能加点辣味,就更舒服了。”

“先生指茱萸和姜吗?”

店家是个喜好钻研厨艺的,很快就被调动起了兴致。

“茱萸好,姜也好,不过却还有一样更好的,兴许是还没有传到这边来。”宋游捏起一颗辣椒,递给店家,“赠给店家,里面有籽,等天气稍稍暖和一点就可以种下去,薄土微湿,就能发芽,结出的果名为辣椒,在很多地方已经很流行,很适合用来做菜,鲜吃晒干都可。”

“好像听说过……”

“今日用它结合店家做的酸鱼试试。”

宋游口中说着,手上动作不停。

一边操作一边与店家讲解闲聊。

其实是有意的教他,还他的好意。

都是多年之后的厨艺心得,在这个铁锅普及、炒菜发明都没有多久的时代,在这个偏远的云州,很多普遍简单的知识都显得很珍贵——哪怕是如这位店家这样爱好钻研厨艺的人,也不过凭着经验闭门造车罢了。

三花娘娘烧火之余,也竖着耳朵听,常常站起身,瞄向锅中。

有新技巧就暗中记下。

没有多久,一锅酸辣鱼便出锅了。

依旧放了炖梅酸果,加上辣椒,汤底从原先的白黄色变得红亮,更有食欲,鱼肉飘在里头,白中也泛了红,很有食欲。

加一根芫荽作为点缀,便很完美了。

“给店家留一碗,尝尝味道,喜欢的话,以后可以做给客人吃。”宋游笑着说道,照例给店家留了一碗,其余的盛进盆中,端回楼上吃。

店家自是连声道谢。

道人则已回了房。

依旧一盏油灯,照亮半间屋子。

道人将鱼肉夹进碗中,还带着一些辣椒与汤汁,与米饭混合在一起,送进嘴里,酸爽开胃,鲜美适口。

旁边桌上站着一只猫,一只燕子。

猫儿面前有碗,碗中鱼汤泡饭,燕子面前有盘,盘中都是鱼肉细碎。

“三花娘娘怎么换的甘蔗?”

“三花娘娘打完和尚回来,坐着金子山神走,被那个小人儿看见了。”猫儿站在桌面上,顿了一下,改口道,“看见了那个小人儿,就让金子山神驮着他走了一圈,换了甘蔗吃。”

“原来如此。”

“三花娘娘今天打赢那个和尚了!”

“这些天来,当地都在传,说有山神常在那边荒地里与妖僧相斗,三花娘娘已经成了纤凝人茶余饭后最常谈论的话题了。”

“但是三花娘娘还是没有打死那个和尚。”三花猫却没有因他的吹捧而得意,而是依旧严肃,“那个和尚好厉害,怎么打都打不死,就算三花娘娘请出来的金子山神打得过他,也不能把他打死,捶进地里了都打不烂,也打不死。”

“这样啊……”

宋游拿着筷子想了想,这才说道:“那无头僧生前就不一般,死后因执念而成妖化鬼,不肯承认自己已经死了,靠着一身道行本领,即使别人说他脑袋已经不在头上了,他也能将人家打死,自欺欺人,三花娘娘不妨试试在打败他的同时,反复告诉他,他的头已经不在头上了。”

“这样就能行?”

“三花娘娘要想点办法让他相信才行。”宋游微笑着说,“三花娘娘聪明过人,定然不会被难倒。”

“唔……”

猫儿伸出舌头舔着嘴巴,陷入沉思。

旁边燕子则叼起盘中鱼眼睛,仰头一张嘴,鱼眼就入了腹中。

“天天吃鱼,都快吃腻了,过些天我们去市上买点别的肉来吃吧。”

“吃腻了?怎么会吃腻?”

“吃多了自然会腻。”

“鱼好吃。” “好吃也要换着吃。”

“那你吃饭怎么不腻?”

“饭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宋游无奈摇头,“三花娘娘快吃吧,等下鱼汤冷了,会变腥。”

“腥了更好吃!”

“……”

“怎么不一样?”

猫儿皱着眉头,感到事情棘手。

鱼又好吃,又不要钱,怎么会腻?

……

次日下午。

宋游刚从外面回来,小柴娘便来造访。

大晏虽然民风较为开放,宋游虽然是道人,小柴娘也带了丫鬟,却也不好在房中招待他们,便在客栈楼下要了一壶茶。

“多谢先生。先生说的办法果然管用,那鸡汤即使在外面放上好一会儿,有那一层油,只要没人搅拌,也依旧滚烫,在放入米缆之前,放些干的竹荪鸡蛋和肉片肉丝,也很鲜美,不仅我家官人十分喜欢,就是做给家中阿郎、叔伯们吃,也都喜欢得很。”小柴娘连声道谢。

“举手之劳。”

“妾身这次前来,也是告知先生,已经替先生问清了先生想去的地方。”

小柴娘顿了一下才说:

“先生要去的那里,那个郡名叫步郡,那个县名曰‘路川’,路川全是山,住的是高山人,虽有县衙县官,但多是当地人自己管事。不过步郡和路川虽然偏僻,毕竟有名有姓,找起来倒是不难。若实在不知道怎么走,到了步郡,便可见到红河,沿着红河往下游,就到路川。”

“步郡,路川。”

宋游点着头记下来。

“到了路川,出城往南,沿着官道,走八十里路,也就是第十六个土猴,好像是这么叫的……”

“土堠。”

“对,第十六个土猴,土猴边上有条小路,顺着那个小路上山,山路很崎岖,去找一个叫‘坝树’的地方,就是那里了。对了,那里面全是连绵不绝的大山,高山人在山上耕种,说是田就在山上,又高又陡,像是梯子,‘坝树’是最高的山,前面有个山谷,不知道有多深,据当地人说龙每年春天都会从那山谷或者山背后的云里面腾起来。”

看得出小柴娘问得相当仔细,很可能问了不止一个人,也记得十分艰难。

“对了,如果先生到了地方还是找不到人,也可以去问当地人。当地盛产红米,只在那边山上产,山下的人都很喜欢,还会进贡宫中,山上会有德高望重的人负责与山下贸易,也有隐士上山居住,他们都会说我们的话。”

“多谢柴娘。”

“是妾身应该的。”

小柴娘看着面前这个看起来已经比自己还年轻的道人,心中仍旧停留在当年他和自己父母翁翁同桌对谈而自己羞怯躲在旁边的时候,仍然对其尊敬有如长辈,随即又说:“有个伯伯告知妾身,若是先生去了路川,找不到那条路,可以去城中找最大的布庄,名叫刘记布庄,布庄的主人是他的朋友,十分好客,也向往仙道长生,尊崇道人,先生若去,定会叫人带先生上山。”

“在下记下。”

“妾身就不多打扰了,这次过来,是怕记不住,过几天忘记,我家官人说,这几天有些憔悴,过几天形象好转了,再来亲自拜访先生。”

“恭候大驾。”

宋游送走她后,立马就上楼回了房。

拿出一张纸,取笔蘸墨,正好昨晚三花娘娘抄了诗经还没有收,便将这些全部记下来。

不记的话,自己也记不住。

写完将纸收起,兴致却未减,于是又抽了一张新纸,画起画来。

渐渐黄昏,三花娘娘回来了。

楼下有她与店家说话的声音。

待得卖了鱼儿,收了钱,她才回到楼上房间,看见道人伏案作画,凑近看了看,奇怪说道:“你在画的是什么?”

“桃子。”

“挺像的。”

“三花娘娘今日如何?”

“!”

说到这个,女童神情瞬间一凝,却是没有急着答他,而是放下褡裢,收好铜钱,篷然一声,变回猫儿,又轻巧的跳上桌,仿佛用这个形象说起来要更郑重一些似的,这才对他说:“三花娘娘已经把他打死了。”

“怎么打死的?”

“三花娘娘叫金子山神锤他,就像伱以前叫大山神捶巨星神一样,一边捶一边给他说,他的脑袋已经不在他的脖子上了,他已经死了,然后还找了个石头告诉他,这就是他的脑袋,反正他没有眼睛,看不见。”三花猫语气中听不出什么感情,“三花娘娘本来还以为没有用,还是没有把他打死,后来点石成金不管用了,山神变回石头了,他就爬起来跑了,只是没跑多远,就倒在地上不动了。”

“死了吗?”

“我们过去看他,燕子说他已经死了。”

“这样啊……”

三花娘娘不具备什么表达什么,讲得很简单,不过道人却能想象出那般画面。

金石巨人与妖僧搏斗,妖僧不敌,往常惯用的“将‘乱说’的人打死来继续欺骗自己”的手法也不管用了,反而被人一遍一遍强调,即使最后仍旧得以逃脱,可最后那口气一卸掉,难以自欺欺人,便倒了下来。

这么一想,竟然还觉得挺可怜。

只是想着这几年来,还有几百年前,不知多少过路的商旅行人惨死他手,也觉得挺复杂的。

“三花娘娘果真聪明。”宋游抛开那些念头,只对猫儿说道,“恭喜三花娘娘,如今无论是点石成兵之法,还是点石成金之术,都已经称得上是小有成就了,二者配合,纵使千军万马,也难以与此抗衡。”

“三花娘娘可以算是大妖怪了吗?”

“那要需要一些道行与修行。”宋游语气诚恳,“但也只差一点点了。”

“一点点。”

“没错。”

“要多久呢?”

“不久。”

“要多久呢?”

“……”

“要多久呢?”

“三花娘娘主修的几种法术都与斗法攻伐有关,若要在斗法一道上与大妖相比,想来几十年就够了,甚至更短,看三花娘娘勤奋了。不过通常来说,至少要几百年的道行,才能叫做大妖。”

“几百年的道行……”

猫儿小声嘀咕,皱起眉头,觉得事情并不简单,有些不确定,又问了句:“那要多久呢?”

“几百年。”

这次回答得干脆。

“……”

猫儿不言不语,一扭身就跳下了桌。

(本章完)

第524章 我请神来,谁敢不来?第324章 道童持续加强中第465章 胆大之人第474章 道别阳都第585章 疑似故人过第360章 变个戏法第428章 蛰伏?降伏?第255章 平州借山第179章 小鼠与大鼠第699章 天下处处是故识第113章 是三花娘娘的生意第413章 那猫生呢?(加更求月票)第151章 上楼先睡一觉第97章 镜神有请第217章 神灵不灵,就该烧庙第50章 牧童骑水牛第193章 得见故人(求月票)第25章 信有凝香第664章 封锁四时第101章 莫道君行早第606章 让你不知道节制吧第612章 法术进展极快第196章 风雪访蛇仙(求月票)第84章 还是银子可爱第622章 山中夜谈第578章 要回逸州去第374章 三花老师教导有方第361章 从此应多好消息,莫忘江湖一闲人第510章 唯恐天下不乱第491章 皇帝的结局第420章 夜叉传闻第500章 天才之争第286章 回道观取仙种第128章 长京夜捉妖第584章 早已变了模样了第13章 有人来访第356章 愚民的何止朝廷第607章 旧人到访第449章 繁华阳都(加更求月票)第113章 是三花娘娘的生意第112章 窥一角繁华下的风雨第3章 不愁里路第610章 斩首剑与无头僧第606章 让你不知道节制吧第677章 破庙迎雷公第557章 夜半来香再现西域第632章 浮云观借灵泉第459章 雷公白日除妖第103章 三花娘娘有自己的本事第158章 和历史擦肩而过第626章 你愿听我便说第155章 宫中夜谈第50章 牧童骑水牛第126章 装都不装了第415章 赶海猫第365章 请神仙保佑我修成九尾天狐第103章 三花娘娘有自己的本事第525章 谁说雨神请不来?第184章 从此有桃花第137章 观星楼饮茶闲谈第552章 这个宝物三花娘娘喜欢第363章 同行去丰州第481章 解决一桩(加更求月票)第93章 青松远黛无锦绣第566章 妖怪们宝物不少第240章 禾州何人不识君?第422章 猫儿神与猫儿国第286章 回道观取仙种第86章 灵敏大仙并不灵敏第13章 有人来访第309章 三花娘娘不吃燕子第138章 滋养京城万物第232章 玄雷观走一遭第561章 自然都是三花娘娘的功劳第616章 即将离去第480章 至尊魔神三花娘娘第514章 特来诛除前辈第324章 道童持续加强中第206章 万道雷霆照耀天地第12章 只是闹鬼而已第272章 在下极少说谎第170章 夜半鬼来访第490章 不是天算,亦非扶阳第46章 烟笼寒水月笼沙第345章 已有定数第550章 今夜何处安身?第445章 来客不凡第254章 以山镇水第504章 暗示第681章 南画寒夜第83章 李大官人与灵敏大仙第424章 三花娘娘显神威第443章 明德九年秋游至阳州第459章 雷公白日除妖第666章 猫真可怕!第202章 新年再访城隍第428章 蛰伏?降伏?第578章 要回逸州去第539章 你真不要脸(月票1)第197章 多谢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