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竞州再寻浮云观

桌上一盏油灯,照亮道观客房,房间依旧很大,被褥全都是刚从柜子里拿出来的,沾着木头多年散发出的香味。

一切好似依旧。

道人坐在房间正中,从三花娘娘的锦袋最底下拿出一个厚硬的油纸包裹,对着油灯的光一层层拆开油纸,发出哗啦的声响,在这个安静得能听见极远处道童功课诵经声的夜晚里,声音十分明显。

直到露出里头的一沓纸张。

纸张已经泛黄,墨迹却还如新,刚一打开,便是一股墨香扑面而来。

这是道人收藏的凝香的味道。

收藏在了这一张张纸上。

“哗啦……”

道人小心找着,终于找出一张。

随即拿在手上,仔细查看。

“明德二年二月初,行至栩州拢郡安清县,巧遇江湖盛事,柳江大会……”

明德总计十一年。

如今大安四年三月初。

过去了十三年。

纸上所写的是自己当年的游记,是十三年前的经历和想法,也是十三年前的自己。

道人如今捧着纸细细读来。

其实奇妙的是,时隔多年,再次读来,虽然都是当初自己写的亲身经历之事,但并不每字每句都是熟悉的——大多是熟悉的,读起来便有一种回忆与品味的感觉,一旦停下,抬眼回想当初,像是夜里梦回。却也有觉得不熟悉的,要么已经忘了个七七八八,要么便是惊异、陌生于当初的自己竟会如此落笔,这些字句感慨简直不像是自己写的,此时再读来,就有一种与当年的自己对面、重新认识的感觉。

道人看得认真,常常入了神。

猫儿这种好奇心这么重的动物,自然忍不住,要跳上桌,凑到他的面前来,歪着头也盯着纸看。

道人倒也不理她。

“三花娘娘现在知道了,写游记的意义就在这里了,将自己如今的事记在纸上,给未来的自己品味缅怀,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道人看完一页又换了一页,小声说道。

猫儿却只是认真盯着纸上,眼光闪烁,神情认真:“三花娘娘什么时候帮你护法了?”

“马蹄山上,燕仙亭中。”

“忘记了~”

“那你不聪明。”

“!”

猫儿刷的一下收回目光,直盯着他。

“那时候三花娘娘还不认识字,不然的话,也可以和我一样,看自己的游记,品阅当初的自己了。”

“你不早点教我认字写字。”

“三花娘娘此言差矣。我可是在刚出逸都不久,还没有走到这里的时候,就说了要教三花娘娘认字,三花娘娘自己不愿意。”

“是哦……”

“伱不勤奋好学,还怪我。”

“!”

猫儿神情又一凝,刷的一下再次甩头,把他盯着,想了一会儿,她才说道:“那是以前的三花娘娘!”

好像和现在的她没有关系。

“是吗?”

“对的!”

猫儿答完后,迅速扭头,看向窗外:“外头落雨了!”

“是啊……”

外面确实响起了雨声。

安清的雨并不少见。

春雨打着青瓦,发出清脆的声音,真当是又清又脆,像是谁在奏乐。

道人放下了纸张,安静听雨。

又是一场雨啊。

纸上是从前,雨中亦然。

……

“道长,且借一把撑花。”

“这就去拿。”

一把土黄色的油纸伞,一名身着旧道袍的道人,一只三花猫儿,走出道观,走入烟雨朦胧的安清山中。

安清地貌奇特,都是一坨一坨的小山,如笋如林,奇形怪状,大多都陡峭得爬不上去,大多也没有爬上去的意义,因为它实在太小了,上面连一块用于耕种的小土也没有,却是雨天烟雾最喜欢停留的地方。

道人又走到了马蹄山、燕仙台。

今日的雨好像比当年要大些,淋在油纸伞上,是笃笃的沉闷声响,一点不吵,只使人心静。

道人举着伞抬头望去——

依旧有一只燕子,飞在烟雨群山中,时左时右,忽上忽下,轻灵矫健,是这幅雨雾山水画里的一点自在与灵光。

“……”

道人走进了燕仙台。

燕仙台是一片位于山脚与江边的空地,很大一片,通体由青石板铺就,青石板被雨水一淋,洗得干干净净,只是今日上面却空空荡荡,莫说曾经那挤满了的江湖人,就是一个路人闲人也没有。

唯有撑伞的道人与猫。

道人转头一看,看向马蹄山。

山上也飘荡着一圈烟雨。

“呼……”

烟雨陡然散开,露出一座亭子。

不知何时,山上也多了一条小路,下连燕仙台的边缘,上连半山腰上的亭舍。

“走吧。”

道人迈步走了上去。

沿着小路直上亭中,这才收伞,倒立在亭柱旁,随即坐在亭中。

俯瞰下方,只见细雨蒙蒙,水地生烟,光线被阻挡在了雨云之外,于是山与水都变成了墨一样的灰黑,只是深浅各有不同。

江边柳枝细如丝,千条万条,被风雨吹向一个方向,江上泛起无数涟漪,整片世界在云烟雾雨中都是模糊的,朦朦胧胧,真当如画一般。

宋游恍然间好像看见了燕仙台上有江湖人,一粒一粒的,成了烟雨中的小黑点儿,有人在台中比斗,一枪横扫,地上的雨水掀起成墙,一剑斩过天雨成珠,身法闪转腾挪,像是比斗,又像起舞。

道人一时入了定,又入了神。

当年初来此地,见这一幕,是下了阴阳山难得的修行,如今故地重游,却没想到又有新的感触。

就连三花猫坐在前边,坐在亭舍即将飘来雨点的边缘,抬头看着这幅景象,看着那只在天空中胡乱飞着的燕子,琥珀似的眼中闪烁灵光,当年的记忆也涌了上来,回头再看这道人时,好似真的听见了他叫自己帮他护法,只是那声音已经是从很多年前传过来的了。

不知过去了多久。

天上的燕子都飞得累了,落回了山间亭舍中,扭头梳理着湿漉漉的羽毛,虽然还是下意识的和猫儿保持着距离,却已没了当初那般害怕。

三花猫盯着他,眼光闪烁,也觉得奇异。

“啪……” 一滴雨水落在了道人面前,绽开花朵,水珠溅到了道人身上,带来暮春时的凉意。

“……”

道人打了个激灵,抬头看去。

燕仙如今已被封为正神,自然不住在安清了,并且他老人家在民间极受欢迎,香火越来越盛,各地都是他的庙宇神像,忙碌之下,也不知道多久没有回过安清、多久没有来过这座亭舍了,以至于亭子年久失修,都开始漏雨了。

这点雨珠,好似在催促道人,应当离去了。

“走吧……”

道人站了起来,一手抄起雨伞,一手拿起竹杖,往山下走去。

燕仙台上终于又有人来。

远看是两个老者,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手上拿着镰刀,背着背篓,近看原来只是两个半大少年,都赤着脚,似要穿过燕仙台往江边去。烟雨中远远觉得一阵暮气,近了一看,才知仍是少年心气。

道人听见了他们说话的声音。

“上回柳江大会才热闹,比上上回还更热闹,惊雷剑圣舒一凡都来了,听大人们说,周边作乱的妖怪只是听见他的名字就跑了个干净!”

“剑圣啊……”

“那些江湖人都这么叫,叫以武入道,就是练武练成了神仙!”个子略高一些的少年说得煞有其事,“不过听说以武入道的不光他一个,还有另外一个大侠也以武入道了,也来了,但是没有露面!”

“练武练成神仙得多难啊,不如直接去道观里学法术,直接变成真神仙!城外走蛟观的观主就是会法术的!”

“那你去学吧……”

“你去……”

“你去你去……”

“咦这个道士从哪里来的?”

“……”

道人撑着雨伞,与少年擦肩而过,也偏头凝视着他们的面容,如他们凝视自己一样,是对这场相遇缘分的敬重。

慢慢走出燕仙台。

……

当年给道人开门的道童果真聪慧,只是如今他已是而立之年,不好用聪慧二字来形容了,性格里的机灵也变成了沉稳智慧,如今的他起码得到了当年青阳子的七八分真传,而他距离当年的青阳子,起码还隔着四十年的光阴。

而且他还很喜欢钻研道法,好不容易遇到宋游,自是要留他多住几天,请他出门转山,游玩安清风景,十里画廊,于山水春景之间,向他请教修行和法术的事,便是道人们的山间闲聊了。

好比文人出去踏春,游山玩水,见天地广阔景色出奇,便吟诗唱词,饮酒作赋,好不快活。

道人之间也如此。

双方都很开心。

只是终究是该离去的。

几日之后。

安清县城。

北城门边上有家旅店,旅店对面有家肉汤馆子,包浆的榆木桌子,宽板凳,店家倒还是原先那位,比起道人记忆中苍老了不知多少。

“两斤的骨头,一碗帽儿头,啊不,来两碗吧。”

“好嘞!”

仍旧是两人相对而坐。

只是一面坐的是道人,另一面坐的却是不安分的女童。

女童胡乱扭头,眼睛到处瞄。

饭菜很快就上来了。

大坨的筒子骨和龙骨,与同样切成大坨的白萝卜一同炖成了汤,骨头上的肉被炖得耙软,白萝卜被炖得半透明,汤上浮着一层油花儿,又有如玉一样的葱花葱白作为点缀,很简单的做法,却能轻易勾起人的食欲。

“三花娘娘,请吧。”

“唔!”

女童这才老实下来,不断晃头乱瞄,转而盯着道士,一脸严肃,似是刚才坐在这里的那个女童不是她一样,学着说道:

“道士,请吧!”

女童学着道人,直接伸手上去,抓起筒骨放到面前来啃。

不忘撕下一点肉,用来喂燕子。

啃完一块筒骨,满嘴肉香,意犹未尽,又学着道人,拿来一根筷子,插进萝卜中,串着萝卜到嘴边啃。

萝卜吸饱了肉香,也带上了肉香,还微微泛甜,好吃是好吃的,只是相比起大坨的肉定是不如的。于是三花娘娘举着筷子,看向燕子,看了几眼后又收回目光,看向外头,将这萝卜喂给了马儿,继续吃肉。

“我们好像吃过这个……”

三花娘娘抬起头,对道人说道。

“是的……”

道人只是回应了一句,便继续吃了。

吃完结账,不到一百文。

外面依然在下雨。

春雨如丝,被风吹斜,烟雾朦胧,随风而走,透过城池可见远处山水,依旧美得像是一幅惊艳的水墨画,只是不见当年旧人。

马蹄踏青石,也踏雨水,步步都是花,随着道人一同,慢慢出了城。

这次的路与上次完全不同。

不过还是靠燕子探路寻溪。

穿过栩州北部,不经平州,直去竞州。

山高皇帝远,草盛贼人多,天地一乱,妖魔频出,如今降妖除魔的主力变成三花娘娘和燕子了。

不知不觉,春季已尽。

夏季到来,阳光愈盛。

人间五月,道人终于到了竞州。

竞州有名山,名曰真山。

是和逸州青成山、鹿鸣山齐名的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上宫观无数,隐士极多,道人上回就想来拜访,只是中途去了别处。

如今有燕子帮忙寻路,顺路就来了。

真山附近满是桃树,不仅山上长满了,当地百姓房前屋后长满了,就是路边也常常长着有,五月盛夏,桃树正是茂盛之时,密密麻麻的枝叶间结着一颗颗硕大的白水桃,小的也有拳头大,大的有常用的碗口那么大。

一路走过,都是诱人的香气。

宋游停下询问外出劳作的老人,问他哪里可以买得到桃子,却被老者数落痴愚,给他说此地桃子贱如野草,随便摘就是。

说着还自己摘来一颗塞他怀里。

道人见状笑笑,也学他摘桃。

真山附近的桃子与道观一样出名,哪怕是在窦大家的画中,当地百姓也对此心心念念。

宋游对它也仰慕许久了。

如今摘来,洗净绒毛,放到嘴边就是一口,只觉果然香甜,汁水充沛,不负盛名。

随即这才转身,前往浮云观。

依稀记得怎么走。

第626章 你愿听我便说第304章 走到了故事中来第686章 山中大战第451章 极乐财神第144章 几人能料到未来第476章 余州人好吃蛇鼠第389章 长元子第321章 平定蝗灾第341章 原来是你这个小东西第689章 诸多情谊该如何还第96章 却是人间有谪仙第189章 天道转变第545章 算当地妖怪胆大(月票3)第357章 蛇仙相助第427章 白犀与龙相斗第652章 大地灵韵与天宫战神第350章 狐狸装兔第105章 长京有故人第503章 饺子也可以是耗子形状第48章 柳江大会第593章 大安三年秋游至云州第338章 你去租一只猫来喂两天吧第41章 请山君回山去第336章 劝君莫要起疑心第215章 道人托梦第305章 真实的奇遇故事第652章 大地灵韵与天宫战神第157章 与君夜谈千古事第641章 与天长谈第208章 路遇奇人第289章 城外除妖第299章 听闻便也算是见面第505章 流言第127章 多谢女侠等我两年第467章 再请与之斗第187章 长京入秋第570章 不该把你叫醒的第286章 回道观取仙种第239章 归郡雪原第559章 了却因果第312章 新春捉鱼记第515章 古老柳树第679章 是天下百姓的神?还是天宫天帝的神?第100章 天宫与雷神第155章 宫中夜谈第381章 请诸位助我回程第671章 先去送一位故人第56章 我对燕子不感兴趣了第186章 泛舟江上,浅聊长生第551章 风雨借宿(月票5)第479章 你身后有猫第350章 狐狸装兔第344章 招来挥去之法也省了第451章 极乐财神第695章 你以后长到和三花娘娘的小竹竿一样第125章 除鬼救人第528章 硫磺湖与沙州第318章 三花娘娘师姐限定版第46章 烟笼寒水月笼沙第462章 街头妖邪事第520章 十年踪迹十年心第617章 全因仙猫第611章 要不怎么是道士呢第672章 送君乘鹤去第176章 你吃不吃四脚蛇第365章 请神仙保佑我修成九尾天狐第29章 福清宫访友第282章 阵前斩妖第226章 多亏三花娘娘第510章 唯恐天下不乱第162章 不到最后怎知结果第381章 请诸位助我回程第409章 也许是报应第317章 惊雷剑派第23章 坏我高人气质第609章 湖边有妖怪,钓鱼得小心第687章 欠我们断尾一条,阳寿百年第127章 多谢女侠等我两年第682章 不觉变化甚大第429章 不守信便斩之第690章 缘分渊源的另一种了结第427章 白犀与龙相斗第191章 猫儿吐火能赚钱吗第124章 苦练多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第202章 新年再访城隍第340章 夜斗邪物第542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月票2)第61章 江湖事亦是人间事第349章 狐狸会玩第635章 天下令人钦佩者众多第257章 禾原生机第131章 传闻中的晚江姑娘第377章 镖师偶遇第417章 走慢一些的意义第110章 长京城内有妖鬼第464章 百姓谢仙师第296章 燕仙已成神第410章 尊驾为何至此第80章 路边山神请第126章 装都不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