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想差了

以她的身份,住在这里不是不好,只是有些掉价。人家有名的行首都会在外面自己买房子住,而不是租青楼的宿舍,虽然它仍然比王伦的狗窝强过百倍…

按她的收入,东京房价虽贵,应该也能买得起的吧----她又没有高衙内掣肘,当得上日进斗金。

原来是忠义之后,这是个可敬可赞的女人呢!

“女孩子节俭是美德,毕竟青春短暂即逝,趁年轻时攒些嫁妆本肯定没坏处的…姑娘不是说了么,她孤身一人来京生活,有些思谋远虑也是真的。”王伦在这一刻主动为其说好话。

宋代女人的地位很高,法律规定:女子随嫁的奁产,名义上为夫妻双方共同财产,但其实并不归夫家所有,夫家分家析产时,奁产不可分。实际上,奁产的所有权与处分权,都归女方掌握,女方可以拿出来奉献给夫家,也可以自己保管。丈夫如果索要妻子的奁产,往往会被当时的风俗所鄙视。

正所谓“在法: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又法:妇人财产,并同夫为主”。

并且以后假如夫妻离婚,或者妻子改嫁,女方有权带走她的全部奁产。一旦发生奁产纠纷闹上法庭时,以前定亲时的“定帖”,妻子可以拿出来作为主张财产权的证明,这有点像现代的“婚前财产公证”。

所以宋代商业发达,男女都要挣钱不是没有原因。

不想这话也撩动了阎婆惜:“原来官人也如此说,可知官人不但文采斐然,连见识都是远超人一等的。”

都说人无百日好、花无千日红,越是见识过青楼里闪光的一面,越能体会到其中的虚幻。阎婆惜经历过大红大紫到门前近乎冷落的惨状,对王伦的老生常谈更能引起共鸣。

毕竟都差一点落魄到了要离开东京去外地投亲的地步了么…

对她的恭维,王伦都不好意思了: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么?自古到今,再漂亮的行首总会有人前冷落鞍马稀的一天,不预作筹划,将来的日子一定不会好的。

可能她们挣的钱比普通女人一辈子都多得多,但因为长期生活习惯养成的大手大脚的细节,由奢入简在心理上会很难过的,除非经历波折才会回归平凡。要不然,为什么稍有头脑的女倌都要及早从良呢?

“姑娘的见识也是不凡啊,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选择了靠才艺,这也让小可万分钦佩的。”

王伦是真心敬佩阎婆惜的,宁愿舍了一身名头和熟悉的生活远避他乡,也不愿意委身于高衙内,虽然跟着对方不见得会好,但是这股初心是值得称道的。

“所以官人一定要帮奴家美言几句,只要小苏先生答应帮忙,奴家便是脱离苦海了。”

“小可绝对会尽力而为!”王伦郑重表态说,这也是一个男人的担当,铿锵有力。

阎婆惜满心欢喜,然后一轮弯月眉望着王伦秋波流转,让他心里扑通扑通直跳。

“官人如此仗义,让奴家感激不尽。不过奴家还想有一事相请,却一时难以启齿…”此时的她欲言又止,欲语先羞,娇滴模样,大异平常。

她不会看上我了吧?毕竟哥这么有才华!

可是她挣的多花得也多,哥这条件有些不配啊!

而且哥连个固定的小窝都没有,怎能承受她的一腔情意?哥的未来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不过她真的要缠上哥,要不要收了?貌似暖床也不错啊,这两天吃软饭也挺香!

“要的!”他脱口而出。

两人四目相对半天,阎婆惜愣了:“官人答应了?”

奴家还没说呢!

王伦难得的红了脸,好在同样是喝过了酒看不明显:“姑娘既然开了口,小可无论如何都是要做到的!”

好吧,阎婆惜信了。

这把真王伦弄迷糊了,她不会是真的动了怜才之念、准备以身相许吧?可是哥真的没做好心理准备啊!当然,有些事,不需准备也能做的,只是最好打算好了再行动为好,王伦不是始乱终弃的人。

“官人如此才华横溢,有暇时能不能为奴家写几首词?奴家对官人的诗词佩服得紧也欢喜得紧!”

原来是这个!嗨,白让心脏乱跳了。

到底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才一出手,识货的人便知道厉害。刚刚孙三四就直接向他要过诗词,现在阎婆惜也老调重谈,两位丽香院的行首争先向自己伸出橄榄枝,这是怎样的一种荣耀啊!

越如此,越需要待价而沽。

帮阎婆惜是道义,但挣钱绝对是规矩,不然空负才名却生活潦倒才不是他追求的人生境界!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原就是说做诗不易。小可虽然有些虚名,却也没有诗仙李白的本领来个斗酒诗百篇。当然,若是小可有幸在机缘巧合之下做出一两篇诗文,当然愿意与姑娘分享心得。”

他话没说死,因为在他想来,这年头文字创作不易,但把它们变现也不简单,也只有青楼的姑娘们是个媒介。阎婆惜和孙三四都是识货人也是有需求者,就看她们谁愿意付出更多,这一点上王伦决定严格遵循商业规则,价高者得。

总不能免费占用他的知识产权吧?人家周邦彦在矾楼做同样的事听说可是吃香的喝辣的快活得紧呐!

只是直接和她们谈判价钱有些煞风景啊,这时代也不知道有没有经纪人什么的,好歹在中间缓一缓才好。

阎婆惜只道他答应了,不胜欣喜。在她想来,等明天小苏先生来了并解决了高衙内骚扰之事后,再有王伦的助力,不怕自己在丽香院不重新火起来。

不过她比孙三四更知人情暖凉的是,她似乎知道王伦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慨然说道:“奴家自然不会让官人空戮心力,这润笔之资,奴家一定按照行规封一个谢礼!”

王伦到底还没锻炼出来,兀自客气:“何须如此!”

阎婆惜却已经笑起来:“孙姑娘能因为官人做了一首《鹧鸪天》便送官人一身新衣,奴家又怎么会甘居人下呢?”

王伦知道了,原来自己刚才做诗,她都听在耳朵里!

第101章 罗马在哪里第217章 财色便宜了谁第210章 雷锋是谁第233章 三寸不烂之舌与退婚第151章 太监上青楼第144章 慵懒的李师师第100章 问月第85章 黑科技与黑心商人第178章 建房不是随心所欲第190章 歌舞诉衷情第167章 销魂当此际第133章 实话伤人第66章 我见青山多妩媚第49章 坐不住了第135章 你动了我的奶酪第110章 阎婆惜的心愿第48章 动员大会第126章 你冒用了奴家的名第108章 折服第90章 孙三四来访第62章 苏过来访第81章 拒绝第23章 一场大火第217章 财色便宜了谁第205章 焦挺威武第18章 宴无好宴第29章 找李师师去第23章 一场大火第218章 杜迁的觉悟第108章 折服第51章 叫板第63章 一举三得第27章 快乐的太学生第204章 一合之敌第195章 大脚美女一丈青第35章 高衙内第52章 一字师第227章 涂鸦或是精典第25章 往何处去第60章 可敬的女倌人第237章 娘子慢走第10章 低姿态第75章 改弦易帜的原因第60章 可敬的女倌人第106章 我也问姮娥第127章 和李师师谈合作第164章 殷勤的主仆第235章 护花使者第24章 能量第93章 两美毕至第6章 秀才无礼第151章 太监上青楼第229章 郁结的扈三娘第164章 殷勤的主仆第27章 快乐的太学生第239章 王伦要学武第232章 送衣第4章 小娘子,误会了第233章 三寸不烂之舌与退婚第186章 又见西门庆第144章 慵懒的李师师第230章 明是非打抱不平第231章 横刀夺爱善莫大焉第129章 周邦彦要挑战第185章 聚义商行第225章 重金索诗第248章 捉奸第136章 天凉好个秋第54章 双姝夺珠第150章 还有一个男人第83章 人生有了方向第124章 豪横第9章 清河武二第229章 郁结的扈三娘第104章 山水郎做不出一首词第69章 要命的入幕之宾第189章 豪掷千金只为一面第195章 大脚美女一丈青第185章 聚义商行第46章 王伦的心事第189章 豪掷千金只为一面第8章 好杜迁第230章 明是非打抱不平第106章 我也问姮娥第204章 一合之敌第178章 建房不是随心所欲第66章 我见青山多妩媚第97章 赏金第6章 秀才无礼第152章 不小心唱了周邦彦的歌第137章 延揽第90章 孙三四来访第195章 大脚美女一丈青第6章 秀才无礼第229章 郁结的扈三娘第68章 说和第1章 被救第6章 秀才无礼第56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51章 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