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以直报怨潘公

王伦此刻隐隐约约觉得上了那个人的大当。但是那个人到底做了什么,却无从得知,记忆中也有些缺失,却不好问的。

但肯定不是好话无疑了,也是,既然当初两人一拍即合去打击武植,若没有点有分量的东西,怎么可能达成这个目的?联想到此人在文学史上的斑斑劣迹,王伦有种被当猴耍的觉悟,不禁怒从心边起。

潘父见他的愤怒不似作伪,也是一愣,因为他也实在不敢相信眼前这位看起来还不错的知识分子会去做这种低级下流又无聊的事。见他否认,心里先是一松,然后又端起脸来说:“这是我家人在阳谷县武家大郎处亲自听来的消息,岂能有假?”

假应该是不假,但是不是我说的需要待考证么!只是他已经被打成出头鸟了,说再多都会被认为是狡辩。

“潘公,小可也曾是诗书之家,深得孔孟之学,只是一时年轻气盛被人蛊惑做得错事,这点小可并不讳言。但是小可顶天立地,是小可说的,哪怕刀枪斧铖加身也绝无怨言;不是小可说的,那是万万不敢承认的!武大郎之事,小可受人蛊惑是实,但小娘子之事绝对无中生有,请潘公明鉴!”

王伦努力把坏的掰成好的,听他雄赳赳的口气,不知情的,还以为他是哪位了不起的大英雄呢。

“照你说来,中伤之事另有他人了?”潘父闻言语气又缓了缓。

他是此间人,本地风评一向很好。王伦做了错事固然不妥,但是武植生生把一件好事处理得变成坏事也可不免被知情者笑话:本来是赚足了舆论的啊,现在倒害了王伦!

不管怎么说,将来物议的时候,武植总会被人拿来说事的。虽然他也是受害者,但王伦已经斯文扫地了,也没什么打压的手段,还不如就此收手,还能留一线香火情。

所以哪怕中伤潘金莲之事的仍然是他,潘父都不想再追究了。

“正是,这个中伤小娘子的定是阳谷县的恶霸西门庆!”

年前的王伦从阳谷县回乡之际,半道被西门庆的家人接到。两杯黄汤一灌,便信口跟其扯谎,当时只觉爽快无比,却不想无意之间成了对方的棋子。

回想起这具附身与此人的交往一幕,王伦不由得暗自愠怒:武植与潘金莲是经附身的自己之口传出去的谣言,这也就认了。可是欺男霸女造谣生事引他人出头却是你无疑了,西门大官人!

从来没想到,自己竟然与这位声名狼藉的一方豪强有过这么一段恩怨,附身的自己是的的确确被对方利用了。

见王伦脱口就说出此人,印证了信上的名单,潘父对他的感观便又好上几分。冤有头债有主,人家王伦为他自己的过失已经付出了代价,而且认识深刻,这事便该过去,这才是积善之家应有的风度。

“罢了,既然你已经悔过自新,此事便揭过不提。”

他恬然道:“至于是非曲直,自有后人评说。武家大郎既做了一任县令,自有教化乡里、惩贪罚恶之责,便被宵小中伤,亦是人之常态,当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王伦倒真的佩服潘公的豁达了,莫非宋代读书人的脑袋都读傻了,不知道“以直报怨,则何以报直”的道理么?

当然,好听的话他还是要奉上的:“潘公如此以德报怨,让小可无地自容!”

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潘公见他知情知趣,乃是大大的良民一个,自然印象更好。

正说话间,有位小娘子端了一个托盘不情不愿地过来,王伦看时,却正是那个打他的小姑娘。

“阿秀有何事?”

王伦不知道,潘公却是知道她是女儿的使女,平素不会到堂上接添水倒茶的差使的。

见家主动问,小姑娘没敢撒谎,却把那双灵动的双眸向王伦看了又看:“小娘子有话,听说刚才奴家不慎打着了王官人,心里着急,特令奴家送药一付,以表歉意。”

这时候潘公才想起王伦挨打之事,急忙动问道:“竟有此事!你身上可好?”

这就不地道了,有没有事你刚才眼睛也瞧到了,需要说得这么婉转么?至于身上好不好,那要看碰到什么事----要是碰瓷就不太好,要是碰杯就没事。

但是见小姑娘似乎很不安的样子,想来是家风严谨,担心她受责。况且人家也表示出诚意了么,又解除了误会,那就见好就收了,自然没口地否认:“无妨,原是小人的过失,小娘子是嘴硬心软,手下留了情呢。”

小姑娘悄悄把嘴一撇,谁对你留了情了!但好歹人家总是为她说了话,终于有了些许好感。

那也是看在他看起来不是太讨厌的份上,小姑娘心想。

误会解除,宾主皆欢。虽然没见着潘金莲本人,但是能得她青眼关照,已是王伦意外之喜。

从她的做法看,妥妥的良善人儿一个;从她的家世看,绝对的诗书礼仪之家。有这样的家世、有这样的家风,你说她在历史上的名声是特么的咋被败坏到如此不堪呢?

只是想到这其中或许有自己的一份力,王伦又果断地为自己开脱:所谓不知者不罪,并且物是人非,小娘子谅解则个!

见王伦谈吐得当,又曾是知识分子的秀才一枚,而且仪表非俗----这要感谢附身兄的一付好皮囊----潘公客气地动问他所治何经。

何经?王伦虽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一名光荣的理工科大学生,平时在网上也有过多年冲浪,自诩对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多有涉猎,但在具体的事务上,却不敢班门弄斧。

这古人的学问,自有其一套东西,用现代的思维说蒙他们有可能,但胡扯一样会被发现。

“小可自幼不喜时文,却善经世济民之学。”

这么说也是不得已为之。原先的王伦读书看来并不好,现在的王伦学的是理工,考较古文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说到经世济民,对接受过系统大学教育的王伦来说,他有十足的信心应对任何挑战----多了九百年的知识沉淀,他在任何一个现代学科上的造诣都绝对比这个时代的人强。

“吹牛!”阿秀姑娘倒先笑起来。

第237章 娘子慢走第130章 离恨天涯远第105章 那有何难第91章 不巧了第100章 问月第39章 官人且休走第213章 入了贼眼第117章 不需赎身第42章 佳人有难第210章 雷锋是谁第104章 山水郎做不出一首词第181章 让焦挺有面目第244章 不劳娘子第131章 还有天理吗第137章 延揽第45章 救命稻草第70章 学正大喘气第15章 镇住了第224章 崔念四第237章 娘子慢走第223章 延揽人才第132章 两个老太监第175章 再送温暖第20章 西门庆的一拳第151章 太监上青楼第77章 粉丝第55章 明天要早起第77章 粉丝第183章 徽宗怜才第181章 让焦挺有面目第142章 兄弟够义气(下)第184章 把人收了来第83章 人生有了方向第44章 憋屈的文才第208章 投机第118章 香皂的诞生第233章 三寸不烂之舌与退婚第110章 阎婆惜的心愿第195章 大脚美女一丈青第99章 山水郎会骗人第21章 好兄弟第221章 变故迭起英雄辈出第99章 山水郎会骗人第116章 只为官人舞第92章 待价而沽第114章 发财了第20章 西门庆的一拳第26章 上京第9章 清河武二第228章 王郎才气第215章 收薛永第11章 化敌为友第129章 周邦彦要挑战第196章 祝彪是个不成器的第249章 不需赎身第185章 聚义商行第203章 有人生事第113章 神算子第67章 拒绝了好意第182章 围墙不简单第99章 山水郎会骗人第57章 吃了孙三四的洗脚水第79章 丑郡马宣赞第191章 金钱不足贵第181章 让焦挺有面目第56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67章 拒绝了好意第152章 不小心唱了周邦彦的歌第119章 广告第68章 说和第12章 君子如玉第17章 劝酒第1章 被救第56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159章 李师师的一福第195章 大脚美女一丈青第63章 一举三得第162章 奴家喜欢读书人第45章 救命稻草第72章 美女与大虫第129章 周邦彦要挑战第178章 建房不是随心所欲第107章 会不会不太谦虚第192章 一较高下第49章 坐不住了第144章 慵懒的李师师第136章 天凉好个秋第78章 对茂德帝姬的承诺第213章 入了贼眼第97章 赏金第133章 实话伤人第28章 放开的心态和不诚实的身体第101章 罗马在哪里第25章 往何处去第131章 还有天理吗第248章 捉奸第93章 两美毕至第238章 奴家的意中人要能打得过奴家第163章 此间甚好第121章 养眼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