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零章 巡坝

不是内阁大臣不劝阻,是官家在这类事情上相当的执拗。

不仅仅是内阁大臣,就是内苑的宫妃也劝了,没用。

老天并没有因为天子出行而放晴,还在继续着延续多日的阴雨天。雨水打在马车顶,很有节奏感,声音也很柔和,可赵曦听着很烦。

前一世,赵曦是北方人,根本就没有过防汛防洪的经历。他对防汛的认识,只是每年在特定时期的文件内容,还是走马观花的浏览,没有任何印象。

对于黄河,他的了解仅仅是母亲河的称呼,还有听说的几次泛滥·······

再下来,就是爹爹当政时,黄河改道时造成饿殍满地的听闻。

赵曦前世接受组织教育多年,虽然他尽量融入了这个时代,但他是真做不到对于子民受灾而无动于衷。

“尽力吧!”赵曦感慨的有些无奈。

“官家是否亲自巡查堤坝,对堤坝本身并无任何作用,这又是何苦呢?即便需要巡坝,我等难不成还会欺瞒不成?”

官家巡坝,内阁大臣一个不落的得陪着,这是态度。

韩琦这个嘴刁的还没开口,张方平倒是先牢骚了。

也是,官家一个北方人,又是在宫内长大,在这方面,真不如他这个曾经在蜀中任职的内阁懂防汛。

可是没办法,好说歹说,谁也没把官家劝下来。

“我们是表态度,官家又何尝不是表态度?”

这话……基本属实。

“这工坊城的雨衣到底如何?不行了我还用蓑衣。”

说到这个,就得多说说了。

这时代防雨,多是雨伞,还是油纸伞。蓑衣算是单人防雨的器具。

赵曦为此,让工坊城用油纸做成斗篷式,或者后世雨衣式,想替代蓑衣。

结果很不理想,油纸由于是刷过桐油的,所以特别僵硬,做雨伞可以,做成雨衣不随和,不贴身,不管是收拢,还是防雨,还不如蓑衣。

本来赵曦已经不抱希望了,以为在塑料出现以前,后世的那种雨衣根本无法实现。

很偶然,赵曦在批阅岭南奏章时,不小心打翻了宵夜的牛乳。牛乳撒在了奏折上……

本以为奏章应该彻底废了,结果当内监忙乎着收拾干净后,赵曦居然发现奏折依然如故。

于是,赵曦便令人采买了岭南的这种纸张,听说叫谷纸。

经查阅资料,原来这种谷纸三国时期,便在江南流行,因为它的防水性较好,江南的贵族常用这种谷纸书写信件,誊抄经典。

江南潮湿,便是以这种谷纸来传承经史子集的。

这一次,广南东路泉州知州,撰写奏章时,无意中间杂使用了谷纸,也让赵曦再次对生产雨衣有了信心。

随即,赵曦令工坊城遣人到广南,学习这种谷纸的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尝试制造雨衣。

几年过去了,工坊城雨衣已经是第三代谷纸雨衣了。

连赵曦都不清楚其中到底添加什么,反正赵曦感觉并不比后世的雨衣差。

这一次巡坝,内阁一定要陪同,都是五六十岁的老臣了,赵曦便责令工坊城送来一批雨衣…~

新式雨衣,赵曦指导工坊城是按后世军伍的那种雨衣设计的,戴帽、双袖、直筒的斗篷式雨衣。

这档口,马车已经拉着官家和内阁大臣到达了汴梁的堤坝边,而官家已经着雨衣下车了。

内阁大臣也顾不得雨衣是不是管用了,忙乱着套上雨衣上了堤坝……

这时候好像大家都忘记了雨衣这回事,死盯着官家……

这是干嘛呢?只见官家操弄着金瓜勇士的戟,一下一下的戳堤坝……

雨声拍打着堤坝,嘀嗒在雨衣上,还有滔滔的黄河水,根本听不到官家用戟戳在堤坝上的声音。

不过,就看官家所用的力,大家就明白,官家是真的在用力戳。

这若是夯土的堤坝,被雨水这样一泡,再被这般戳几下,说不定就是一个漩涡,从而形成溃坝的原因。

而现在……

“官家是为何意?”

富弼使劲吼,生怕官家听不见。

“水泥筑坝跟夯土不同,水泥坝一旦表面有疏漏,就会形成渗透,便会被水灌进堤坝内部……”

赵曦也声音很大。在这大雨的天气,还是在黄河堤坝上,相互说话必须得喊。

赵曦算是简单的跟富弼等人解释了一句,便沿着堤坝走,每走三五十步,就用戟朝堤坝戳一下。

走了很远,几乎快要出城了。

也不知道是走累了,还是戳累了,亦或是这一路走来,并没有发现让他担心的情况。

官家总算是停下来了,把戟也随手丢给了王中正。

就这一阵,富弼等人已经很累了。

迎着大雨,耳朵里是隆隆的黄河水流声,还有滴吧滴吧雨水滴落在雨衣上的声音。很烦躁,不知道是烦躁官家这幼稚的行为,还是烦因为年老体弱跟不上官家的步伐。

“汴梁的堤坝用的哪里的水泥?”

“回官家,汴梁堤坝是最早用水泥修缮的,最早的都有十几年了。用的全是工坊城的水泥。”

“都是工坊城轨道马车运送过来的,至于哪里所产,微臣不知。随后微臣便查验!”

工部都水监的主官,很少有机会跟官家单独对话的时候。不过,作为倾向于技术官员,倒也没气馁,说起来头头是道。

“是不是黄河堤坝都是工坊城水泥?”

“回官家,不是。去岁在疏浚滑州堤坝时,因为滑州当地有水泥作坊,为节约运费,工部在当地采买了水泥…~”

这也是应有之义。

水泥的配方,工坊城已经出售了,国朝很多地方州府郡县都先继开设了水泥作坊。

赵曦倒也没怎么在意,虽然隐隐有些担忧……

“明日,你亲自到滑州,就用朕刚才的办法,查验一下滑州堤坝的情况。”

赵曦都不知道这工部都水监的主官叫啥,从感觉上,这应该是个技术官僚,也就放心他前去。

赵曦也知道,巡视汴梁的堤坝,自己坚持下能成行,若是前往滑州,估计内阁和内苑敢翻了天。

也罢,从今天查验的情况,赵曦还是比较放心的。

赵曦一直不放心当下的水泥,从目前看来,这种土水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看了看哆嗦着的诸位内阁大臣,赵曦觉得自己还真有点小题大做了。

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图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泽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胜第一零九章 此话当真第三九八章 这点不可退让第五三五章 朝廷该如何处置第六二七章 苏轼是什么才第一八三章 依契约办事(第二更)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现的西夏骑兵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说过第四四三章 别憋着第五八二章 原来如此第六四五章 说服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四九九章 大讨论第六七一章 就是这么自信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二百章 就那么回事(第四更)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调查第五五九章 目的从来不单一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六八五章第六七零章 说话的方式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说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今日第一更)第五一三章 看热闹的朝堂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一五七章 国朝需要铜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维护第二一九章 这才是麻烦第五三一章 处置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气第二一八章 麻烦来了第二五四章 众生相第二七八章 憋着气呢第三十章 怨念期盼的蛋糕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五一三章 看热闹的朝堂第六五六章 谁还为他求情?第三五八章 求全责备了第一四三章 广南之脊梁第八五七章 战争要素第六三三章 定个调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四八七章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还己之身(感谢书友不吃斋蚊子,再加一更)第五一章 事情大发了第三五二章 没想到的战况第一六零章 声东击西第六百章 还不到时候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势第五七六章 预料之中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枣第五六一章 往好处想 往坏处准备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九四章 多数事没真相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二一八章 麻烦来了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一五八章 老侬 你一定要逃走呀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五九七章 满朝堂烂泥第五九四章 白热化第一六一章 围点打援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六五一章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二九二章 那就备战吧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一九八章 搞了个毛线(第二更)第七四三章 真这样杀干净第五一零章 扯什么淡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八一七章 宗亲新规第一二二章 文宽夫无耻第九五八章 北辽皇帝早逃了第三八三章 文彦博难了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六一零章 醉话第八零六章 工农优先的问题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执拗第二三二章 耀武扬威第五九零章 举兵 选兵 役兵第八六三章 秀场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九六六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断第八七三章 追击第二五零章 都是粮食闹的第四六章 资善堂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