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四章 郊迎

新船新方式,确实让将士们有了新感觉。哪怕是种建中、折克行、王舜臣都是北方人,这一路运送都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甚至将士们在船只上,完全就可以说是休整。

对于近卫的这几人,算是第二次南征了,前后两次走漕运,所体验的大不相同。

“郑侠郑介夫被朝廷任命为大理总督了,高敬亭就任大理军司理,主导整个大理军务······”

沿途上,驿站可以将朝廷的抵报在任何地段传递到运兵船上。章惇也接到了朝廷的明发抵报。

“这总督是何官职?几品?军务司理又是什么官职?”

都是一个战壕里作战过的战友,大理还是大家一同打下来的。所以,章惇说起时,就多了份关注。

“总督相当于一道的主官,朝廷议定增加议政五人,大理道,河西道,银夏道,均增补为议政了。敬亭资历还是浅了些,河西道和银夏道的军事主官也都进议政了······”

章惇早就是议政,他不关系这个。他关心的是,这次他们南征的封赏。

虽然这次也是灭国,章惇也知道,这是没办法跟平灭西夏的战功相比。之所以跟大伙说大理的事,就是想让大家有个准备。

章惇也是想从高敬亭的任命上,看看朝廷对他们这批人会如何奖赏。

看来赏是有赏,中规中矩,并没有特殊处。高敬亭算是低配高职了,一个不是议政的一道军事主官,确实算是擢升了。

相比老护卫营的校尉,他们近卫的五大校尉资历确实浅了。老护卫营的四大校尉,在西夏平灭后,全部递补了议政······

不过,从高敬亭的任命也可以看出,换届时,高敬亭进议政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也就是他们几人也应该不低于这个吧?

“叙功的奏折······朝廷也该收到了吧?”

章惇像自言自语,又是在问话。

“大帅,南征军叙功,是在安南结束之后,而敬亭兄主大理军务的奏折,是在我等离开善阐府时就上奏了······”

“大帅,其实,在末将看来,大理的情形,也就敬亭兄可任,我等几人都不合适。”

章惇又如何不清楚?只是,各位将军的赏赐,是他得到朝廷封赏的风向标······

在揣度和期待中,运兵船已经进入了汴河,汴梁就在眼前了。

当看到所谓郊迎的场面时,章惇就撇下了自己琢磨的那些思想······官家是明眼人,倒是自己想多了。

太子着冕服,携内阁诸位阁老,朝堂文武,在汴梁城外二十里铺列阵郊迎。说实话,这是南征军没有想过的大礼。

这是等同于平灭西夏郊迎大礼的仪仗。

“奉圣旨,太子迎南征大军凯旋······”

汴河城外的码头,按品级,分秩序停靠着浩浩荡荡的马车,所有马车都是装饰过的,原本单调一色的马车,这时候五彩缤纷,把整个码头自然的带进一个鲜艳的世界里。

船只还未停稳,章惇已经帅众将跳下,整饬盔甲,以军礼向众朝臣致意。

随后,整个郊迎的仪式才开始了······

也就是在这一刻,章惇就需要交出兵权了,整个南征军将有枢密院会同兵部接管,分别予以安置。

而章惇,这一次所谓主帅,是需要入太庙,斋戒三日后告祖先以宣告功绩的。

章惇先是与太子共乘太子的銮驾,在到了御街后,则是由太子牵引,章惇骑马,夸街而行······

上一次章惇是跟在各路大军的主帅身后的,感觉还不是那么明显,这一次自己却成了唯一的主帅,整个汴梁看热闹的子民,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总是把所有的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了。

章惇有些恍惚。不知是因为早年大宋没有这样的胜利,还是说这样的大礼是因为灭国之战才有的。章惇也知道,在前朝,将士凯旋就是如此隆重,可在国朝,文武的差别,不曾记载着如此声势的凯旋仪式。

官家即位,改变国朝文武的差异,提升武将地位的做法,是从方方面面的。就这样的迎接仪式,让人所感受到的,章惇敢相信,此事若是随机的问些路人,军伍或将是他们优先的选择。

章惇不是迂腐的文臣,相反,他对官家所说的王道基于霸道的说法深以为然,也是一直奉行的。也就对官家这些有意无意的做法认可了,也就自然的享受这种真正的众星捧月的礼节了。

于是,时不时的,每过一段,章惇都高喊着敬礼,率领众将领,以军礼致意整个汴梁。

他真不是有意,或者说是此情此景让他自然而然的反应。

这一次,是代表着新生将帅,也同样表现出了与往日凯旋不同的做法······即便是平灭西夏时,由于主帅都还是老帅,也没有这种与汴梁百姓互动的情形。

互动,是最能带动人情绪的,更何况还是这般隆重的夸街仪式。南征军把整个汴梁整沸腾了······

眼看就要到宫门了,也远离了汴梁热情的百姓,喧嚣远远的抛开身后,终于安静了。

“章帅,他······他可还好?”

太子等了一路了,从共乘时,他就准备着问话,似乎是照顾章惇的情绪,忍了,谁知道一直让他忍到宫门前。

本以为问这些话的机会,会是夸街时,谁知道熬到现在。

“呃······殿下,算上临时招募的,应该有五千之众,熟知我朝的练兵之法,章惇以为,固守郎颂、高邦之地应该无碍。”

“即便是功亏一篑,安南也不敢肆意妄为······他们不确定朝廷的意图。”

其实就是一瞬间,章惇就决定实话实说了。

太子问的是:他可还好,就说明,太子对于南征军在安南的做法是清楚的;其次,官家之所以让太子出面郊迎,其实是存在让太子在自己这里得到一些消息的意思。

再说了,章惇与太子交好,也没必要在这些小事上隐瞒。

至于将来好不好,在于朝廷,而不是那五千的乌合之众。

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十五章 你们也玩这个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八九四章 尝试性作战的结果第四五九章 吴充的无妄之灾第五三九章 战略部署(中)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八六零章 宗泽的见解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六二一章 一个团结的集体第三九零章 这一手玩的好第七四七章 战争之外的小事件(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今日第四更)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议第二五八章 选择第九二六章 别无选择第七一零章 注定的胜负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一四二章 吾乃赵曦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三四七章 战前最后一次会议第九五二章 以身为主第四五六章 家贼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三七九章 凭什么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访(十)第一四七章 归仁铺第七六一章 火器线索第五九零章 举兵 选兵 役兵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六三零章 新论语第三三七章 扯远了第八二六章 仓促了些第五二零章 监察第三一零章 全线寇边第二六一章 樊楼第七五章 壮一次胆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二二零章 这就是马车第八五三章 胡萝卜的指引第五四一章 不该狂喜第一二九章 演习之外的事第六四七章 税制第五二八章 搅和第二六四章 相国寺的因果第五三零章 防患于未然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一八七章 共与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四五七章 这又何必呢第六五一章第七零九章 诡异的场面第七三七章 来不及了第二五零章 都是粮食闹的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五九零章 举兵 选兵 役兵第二一三章 炸开这道山梁第四一七章 都糊涂着第二一六章 并无戏言之心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沟第二一四章 请君出坑第五二七章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九二三章 人之将死其言不善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二四六章 未雨绸缪第四七零章 东平王 可满意第四八五章 不合时宜的决定第四六一章 愤怒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第五二七章第六一章 幻想国度第五五九章 目的从来不单一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击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七三九章 因无知而无畏第二一七章 一文换一文第四七六章 丢人现眼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六一零章 醉话第七三二章 最后的一环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访(五)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议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缢了第六八章 没死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扬(第四更)第一零九章 一环扣一环第六四七章 税制第三九九章 推演第二二六章 决不饶恕第八二章 有贼人作乱第九五七章 大势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