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八章 评估

打战打的是钱粮,打的是装备,打的是后勤,打的是士气,打的是将士们的勇猛,将帅们的谋略。

真正到了战场,到了摆明兵马跑对战时,谋略倒显得无足轻重了。

现在的河北道,在宋辽这个战场上,似乎不怎么需要谋略了,最起码,在对于战场本身,谋略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在关于战争胜负的诸多方面,北辽这时候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可这战不得不打。

或许说,这一战,北辽是被逼到必须打这一战的地步了。

从耶律乙辛内乱开始,北辽的战事就没有停止过。也正是因为耶律乙辛的内乱,让北辽朝廷觉得有些势力需要削弱了。所以,在一开始知道会有一战时,北辽并没有选择与大宋谈判。

也正是因为这样,北辽的精锐主力,在平息内乱,跟耶律乙辛的叛军作战时,并没有投入多大的精力,一直就防备着宋国······

然而,宋国这一次的排兵布阵,让北辽的队伍特别不适应······

赵曦在战略谋划上,还是受后世影响比较大。冷兵器时代的对战,基本上都是双方把战力集中在一处,以某个点的胜负,来决定整个战役最终的胜负。

更早一些时间,甚至是由将领的一对一来决定战争胜负的。

即便是现在,双方交战也是基本上确定某个区域作为战场。比如曾经的河东之战,曾经的好水川之战,都是以某个特定区域来作为战场,然后以胜负定论。

但是,赵曦是后世人,在战略部署上偏向于大的布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若全部集中在雄州易州一带······这样的战,赵曦脑子里没概念。

没想到,正是因为这样的部署,彻底让北辽的骑兵优势没有了。再加上战马的疲劳、后勤补给的不及时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君王亲征就能改变的。

北辽的文臣武将,对于现在北辽的情况都清楚······

大宋现在不需要借步卒人数来硬抗北辽骑兵了,不必用原本的军阵来对抗骑兵。战车的坚固性、机动性,火器的大规模杀伤力、远程中程碾压性的优势,原本几万人扛几千骑兵的格局,已经变成了可以少对多,甚至持平的对砍能力。

每三十里一营帐,全部骑兵和战车兵等量协同,几乎将整个河北道的边境防线做到的密不透风的地步······

北辽原来那种依靠骑兵的机动能力,在河北平原让大宋防线千疮百孔的做法,现在几乎一点用都没有了······

同时,大宋这样全线均衡的派兵布阵,迫使着北辽不得不也对应的去部署兵力。而北辽非绝对的一统王朝性质,导致各方势力多有怨言。

这真不是赵曦故意的,纯粹是无意中导致的结果······

北辽的君王亲征,对于士气有提升,但作用真的不大。

大宋不同。怎么说呢,现在大宋的军卒,已经基本都属于老护卫营和近卫带出来的,也就是说,大宋的军卒,基本都是赵曦的门徒。

不说赵曦在军制上的改革,不说提高武将地位,就单从大宋让周边各国臣服的现状,大宋军力的提升,都是自赵曦率军第一次南征开始的。

第一次南征、好水川之战、河东之战,一直到平灭西夏,所有的战例,让整个大宋的军伍对赵曦有一种盲目的崇拜。

这一次,是官家亲征······大宋的整个士气完全是在飙升。

当官家检阅车辆经过是,整齐划一的,震天的吼声,让每一位亲临者都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其实,赵曦真的没做什么。在亲征时,赵曦就说了,亲征就是一个形式,一切都按既定方略作战······所以,他无非沿着整个防线,坐着马车溜达了一圈······

“官家,老臣很久不接触军伍了。老臣不是恭维官家,不论是记载,还是眼见,老臣认为当今世上,绝不存在可以赢大宋军伍的王朝!臣文彦博为陛下贺!”

“多年前,老臣主导平叛王则,当时是河北道和京东道的禁军全来了,却对一些乌合之众丝毫没有办法。若当时大宋是这样的军伍,臣只需要三五千军卒即可平息那场叛乱······”

文彦博陪着官家巡视了,震撼是惊人的,也是令他折服的,他是真正的看到了大宋军队的变化,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官家,臣以为,朝廷应该着手筹备燕云十二州的官吏了!”

真不是恭维,王安石这一次也算是平生首次检阅队伍,真正见识到到大宋如今的战力后,对于这场战的胜负,再没有一丝担忧,甚至理解了为什么章惇的鹰派作风······

有这样的队伍做后盾,这就是朝廷的胆!

“这种事朕就不操心了,这是内阁的职责。不过,朕提个建议,凡在战后到新收复州府任职者,可比原本国朝州府的俸禄提高三成。”

“一场大战,损伤是难以估量的。从丁口到民生,都需要恢复。勇于来战后疮痍之地为官者,朝廷不吝赏赐。这条诏令时间为五年······”

巡视完整个战线,赵曦也算是彻底放心了。

百年的执念,几十年的韬光养略,三年的谋划,终于具备了完胜北辽的实力。

检阅结束后,赵曦也觉得朝廷完全可以考虑战后的事了······

这一战,不会有任何意外。

当然,这不是仅仅靠检阅的印象下的定论,而是综合考量双方的兵力、军备、士气、后勤以及情报收集等所有因素,在前方将帅、陪同官家亲征的老帅,以及整个随同文臣综合评估下得出的结论。

······

整个河北道都是战场,没有什么主力和偏师,也不分策应和主攻,就这样全线均衡的推进······

即便是这样的部署,既然君王亲征了,还是要亮出君王旗的,也是要摆出君王仪仗的。北辽也是如此······

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来就该这样第四九八章 鲜明的态度第五八九章 谁在搅局第六一五章第六七六章第四一章 记账法烧着谁了第八七一章 适逢其会第八一六章 一以贯之的需要第八一八章 实干型内阁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四一八章 这事做的不好第五二四章 混乱第九九章 选兵诏令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四九七章 事事烦心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结第二三九章 杀无赦第四三四章 自己说了算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动第八九二章 这是阳谋第五七五章 这才是正事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三二章 推进第十九章 就是转转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带回去吧第五百章 面授机宜第五八七章 倒霉孩子第四九八章 鲜明的态度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断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四三九章 引导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四五六章 家贼第六四四章 一片哗然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二五七章 什么怪事都有第三二零章 第一枪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三三四章 临机决断的作用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跷第三四五章 不准备放走第三七七章 谁更能沉住气第五四章 有意无意的营生第五九八章 顺势第四二一章 迈出一步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一八九章 轻重缓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五六九章 河东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觉不好第一零九章 此话当真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议第二一章 行军之法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三七三章 背锅的人第八六三章 秀场第五九四章 白热化第一九零章 格局决定做法(第四更)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馏作坊第二一八章 麻烦来了第八六八章 苏颂的想法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四六三章第七百章第八零二章 什么也没发生第九四六章 话已至此第三三四章 临机决断的作用第三百章 这才是就绪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践踏经典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四六章 资善堂族学第五三八章 战略部署(上)第七四四章 这样就挺好(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今日第一更)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九五六章 谁做冤大头第三零八章 这才是侮辱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访(四)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八九章 庞太师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七五四章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七三零章 这才是谋略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断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四八六章 釜底抽薪第三六一章 爹是儿子背后的山第五零八章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六五五章 让他们死的明白第三七七章 谁更能沉住气第五八六章 撞枪口的苏轼第一八七章 共与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枣第二五七章 什么怪事都有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给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