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经济体系

望着脸色逐渐好转的李尚勇,李忠信开心地笑了。

李忠信心中清楚,父亲这个人虽然十分古板,是那种老顽固类型的人,但是,很多时候,父亲还是相当讲道理的,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按照正确的事情来做。

李忠信这次到省城那边去上学,打的是陈醒然的旗号,更有着到省城那边能够有好的学习环境,有好的学习氛围,能够靠上梦想的大学,这些事情的分量足够大了。

因为讨论李忠信上初中的事情,家里面晚上没有做饭,李忠信立刻就给姑父于金卓打过去了电话,邀请他们到忠信鱼馆那边去吃饭。

李忠信出去走了一大圈,基本上亲朋好友都是带了一些礼物的,姑姑家自然也不会例外。

于金卓现在在郊区那边当副区长,按照李忠信所说,基本上是一本正,小来小去的,朋友之间吃个饭,抽盒烟什么的他基本上来者不拒,可是,一旦有原则上的问题,于金卓绝对做到了不留情面。

和于金卓搭班子的都是长青乡当中的骨干分子,董国忠、梁国富还有宏克力乡的乡长白忠伟,他们都是一早就和忠信公司结下善缘的人。

长青乡这个时候的村长,或者是村支书以及各个乡镇的领导,都开始积极地向于金卓和董国忠他们的这个小圈子靠拢起来。

他们眼睛雪亮得很,无论是董国忠,还是梁国富,之前都是小村子当中的小人物,村子甚至都要穷掉底了,可是,就是这样的村子,这才过去多少时间,就成为了郊区最富裕的两个村子。

就连江城郊区那边最穷的宏克力乡都开始焕发了生机。他们这些人都知道,宏克力乡是归属于江城郊区最远的辖区,也是最穷的地方。

那地方的人,头些年经常能够听到冻死的或者是饿死的,每家每户劳作一年,甚至看不到什么钱,穷得一个乡里面都没有一家能够买得起电视机的。

可是,现在宏克力乡那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宏克力乡的农民开始走上了致富路,种粮食的时候依旧是种粮食,但是,在种粮食之外,他们开展了众多的副业。

江城那个叫什么忠信公司的在宏克力乡那边开展了不少合作项目,有养殖项目,还有粮食加工项目。

宏克力乡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成为了江城周边最大的养殖基地,无论是生猪的出栏率,还是其他的鸡鸭鹅的大规模养殖率,稳稳地雄踞江城榜首。

而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忠信公司投资搞起来的,宏克力乡这边的农民,只要是肯干,肯跟忠信公司签署合同,那么,想要养殖什么,就能够从忠信公司那边获得幼崽。

养起来卖出钱了,再给幼崽的钱。

如果养殖失败的话,忠信公司还会给予下一批的样子幼崽,直到你养殖成功。

那些亏损的钱呢!并不需要刚刚盈利的时候还,这个钱算是无息借给农民的钱,只要农民想要扩大规模进行养殖,只要能够听忠信公司方面派去的人的指导,钱可以无限地供给使用。

这些是全宏克力乡的村民都有的福利,而忠信矿泉水生产厂那边,更是宏克力乡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

忠信公司在鹰潭三道山那边搞了一个矿泉水的生产企业。

这个矿泉水生产企业的规模是宏克力这边最大规模的企业,光是生产所需要的员工就到达了三百人以上。

这些员工招收的都是宏克力乡这边的贫困人员,工厂开工几个月以后,这些贫困人员便集体脱困了。

不光是家里面的房子得以修缮,家中都开始用上了电,就连电视机都拥有了。

可以这样说,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这些贫困人员就脱胎换骨了。

这只是忠信公司给宏克力乡帮助的一部分,每年山野菜下来的时候,忠信公司的收购点大量收购山野菜,基本上村民们都能够从这个地方赚到一笔不菲的收入,更何况那忠信公司在宏克力乡那边搞的木耳养殖基地。

东北林业资源相当丰富,木耳的产量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并没有太过好卖,只是人们搞一些山木耳的采摘。

可是,忠信公司在前两年的时候,搞的那种木耳的全新养殖技术,搞的那种木耳培植基地,让宏克力乡这边已经成为了一个生产木耳的大乡镇。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数学问题,忠信公司的投入,最开始的时候,无非就是一个点,以点带面,以面代体,慢慢就形成了那种经济体系。

李忠信虽然在后世的时候学习不好,却也是明白这样的一件事情。

只不过李忠信心中有数,互惠互利,忠信公司的忠信食杂连锁超市今后所需要的这些方面的东西会很多,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来做,那忠信公司也没有办法进行发展。

所有的事情呢!因果关系是一个,帮助穷人翻身是另外的一个。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十里八乡的人们都开始找于金卓和董国忠他们几个人靠拢了。

他们心中十分清楚,忠信公司那边他们不认识什么人,就是认识什么人的话,这样的一种事情也是需要公事公办的。

语气四处碰钉子,莫不如把那些精力放到于金卓或者是董国忠他们几个人的身上。

这些东西呢!都是李忠信心中的一种愿望,至于竹板屯或者是福隆村以及宏克力乡发展成什么样子,对于李忠信来讲,意义并不是佷大。

穷不是问题,是因为历史原因所造成的,但是,懒这个毛病却是洪田的,只要人能够付出努力,李忠信坚信,他能够让付出努力的人得到更多的回报。

最初的时候,李忠信心中想的是,他的忠信公司建设起来以后,能够满足身边的亲朋好友发家致富就可以了。

可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忠信的想法逐渐多了起来,他希望,忠信公司能够以点带面,成为普通老百姓的领路人。

李忠信心中认为,只要忠信公司能够继续蓬勃发展,他要让更多的人的早日走向富裕,成为中国建设的中流砥柱。

第两千八百三十二章大果子第六十六章 印卷子第两千两百二十二章好东西第两千两百四十九章雅子的看法第七十九章 冬至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挖墙脚第三百九十六章欲擒故纵第两千零一十一章兄弟见面第两千四百五十四章见证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脑袋嗡嗡的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看法和想法第两千两百九十一章不知不觉第一千三百二十章李忠信的终极想法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于金卓的顾虑第两千五百四十二章产物第两千章一则声明第二十六章运动会第三百一十八章销售模式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王瑞的迂回策略第两千九百二十章讲理?第两千两百七十四章大事小事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扩展和沉淀的想法第两千零四十七章坑儿子的爹第两千两百八十四章真正的议题第一千九百四十章反应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荒唐之说?第五百九十三章智商堪忧第一百零四章 奔头第九百八十九章李忠信的决定第三百九十二章秀肌肉是一门学问第九百六十章毒鸡汤第一百八十六章冰火两重天第六百五十三章旱冰场第两千八百一十章优势第四十七章连锁超市第四十八章合作伊始第两千三百零二章变卦了?第两千五百八十二章拒绝第两千零二十二章看法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去鹤市第四百七十八章怎么是他要买第两千四百四十五章严肃的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沈大高速通车第八百一十五章立威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小问题第五百零四章想烧钱玩?第两千两百九十三章相聚第两千两百七十七章到家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不是吧!第两千六百零八章探讨第五百一十四章布局的意义所在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投资的方向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体系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漫画的构想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夜谈第两千八百四十七章语无伦次第一千两百四十章马拉爬犁第两千七百二十二章有奸情?第一百零七章 赵福天第二百九十二章风光无限第两千九百七十章福利待遇第三百七十八章忠信公司第五百九十一章浓浓的醋味第四十七章连锁超市第两千四百八十八章同学之间第两千四百九十四章教育方式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有些水平第六百三十九章经济体系第两千七百三十八章抵达东京第两千三百六十一章下大雪了第两千零七十四章伟大?第两千五百一十五章羡慕第两千两百八十章集思广益第一百三十一章 筹备(上)第一千零七章 标准化第两千九百八十章没卵用第六百三十章意境第两千一百一十七章交代第一千七百零一章满意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不靠谱第两千两百六十八章退而求次第一千一百二十章忠信远洋第一千两百四十章马拉爬犁第两千六百四十六章是去吃肉的第七百五十二章我这是亲生的吗?第三百五十章七十户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低调和高调第两千九百六十二章心态出问题了第两千零三十六章各论各叫第五十章 月饼第两千零四十章头疼的请求第一千零二十六章三角债第六百二十七章吃货第九百一十九章宣传风向第两千三百四十二章思路第两千零五十六章第一个提议第两千零八十七章布局的意义两千六百八十二章究竟是咋想的第两千七百三十九章主随客便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小学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