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草台班子

在抬棺谢客时,关宏达哭的不轻,他倒不是在哭关福亮,而是在哭自己苦命的爹娘,若是关福亮心肠软一点,当家硬一点,关宏达的父母也未必会死的那么早!

因此今天他明着是在哭关福亮,实则是在哭自己的父母,因此感伤不已,嚎啕大哭。

村里一群老人抄着手在附近观瞧,不住的对关宏达指指点点,一脸的艳羡:“关老三好福气,死了还有宏大这么一个侄子送行,我要是死了,能有他一半的风光,我也能瞑目了!”

“想什么呢你?你能有这么大的福分?这种大操大办,你家拴柱能办的下来?”

“你个龟孙,我想一下不可以啊?只要不把老子一把火烧了,其实不大办我也无所谓,反正死了啥都不知道了,办得再好,也没啥屁用!”

“那你还羡慕!”

在云泽的农村,死亡乃是一件隆重的大事情,很多老人在五六十岁的时候,便开始挑选自己的坟地,还有人提前便做好了自己的棺材,一直放在家里,就等着那天自己咽气了,好用的上。

现在看到关福亮死后如此风光,村里一帮老头老太都是一脸的项羡慕,觉得要是自己死后也能如此有排场,也不枉此生了。

这时候的老头老太,思维就是如此的与众不同,连死人都羡慕。

上陵的时候,响撒纸钱的抱着笆斗,在前引路,笆斗里面装着一碗半生的冷面,一个馒头,一包纸钱,器班子在路上带头走,喇叭匠变着法的吹喇叭,不住的吹花腔,拼命展示自己的能耐,放追魂炮的炮手每放一炮,都能震的旁边的孩子捂着耳朵跑,老关家一大班子人,哭哭啼啼的跟在棺材后面,手拿哭丧棒。

这便是此时农村办丧事的风俗,关宏达父子即便是做过村长、乡长,那也不能免俗,在喧闹的响器声中,向老陵走去。

待到一群人在陵上将纸扎烧了,摆完贡品返回村里的时候,都已经到了晌午时分了,白事席面在司仪的张罗下,便即开始。

整条街上摆着的都是从村里各家各户借来的桌子,至于板凳是没有配备的,需要吃席的人自己带着板凳才行,不过大多数人都是从街头的砖垛处随便搬几块砖,就当了板凳,反正能凑合着吃一顿就行。

“大家吃好喝好!”

关宏达与关云山父子两人此时已经脱了孝服,只有鞋子上还缝着口罩大小的一块白布,两人领着几个本家的青年中年,拎着几箱子白酒,正满大街的往饭桌上让酒让烟,见了老人弯腰喊几声,见了小辈拍肩膀说几句,一趟走下来,几十瓶白酒,几十条香烟,便散出去了。

酒席上孩子争吵打闹的极多,特别是肉菜端上来的时候,这孩子争抢的比谁都厉害,有的大人甚至从筷子提起来到酒席结束,一双筷子就不曾放下来过。

这个时候,大家的肚子依旧是普遍缺油水,看到肉食就双眼发亮,而在丧事随礼时,拿的最多的不是什么礼品,更不是什么钞票钱财,而是一大笆斗或者两笆斗的馒头,而且这馒头还不都是白面馒头,而是一半的白面,一半的黄面,有的还特意蒸一锅豆馅馒头送过来。

这些馒头在酒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便可以用的上了,关福亮这次的丧事,关晓军家里收了得有几千个大馒头,堆在大床上跟一座小山相似,即便是在酒席上能用上不少,便是剩下的也足够一家人吃两三月的。

等到宾客吃完酒席,剩下的残羹冷炙,便会被收集起来,放进大锅成了大杂烩,然后会热一锅,舀进大水桶里,让本家的后生抬着往村里各家各户里送,一般都是一家一大舀子,一舀子便是一大碗。

家里有老人的,这剩菜便多送一碗,另外还特意多给点肥肉。

多少年了,这办完丧事给村民送剩菜的习俗一直都保留着,在这个年代,能吃一碗这样的大杂烩菜,对村民来说,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了。

这个习俗不但云泽地区有,好像河东省别的地方也很常见,就连孔府,衍圣公的后人,好像也是依照这个规矩来。

到了一零年之后,这种习俗虽然还在农村保留的,但是已经没有多少人喜欢吃这种剩菜了,大家普遍觉得这被几百人的口水沾染过的剩菜太脏了,心理上有了障碍,便难以下咽了,大部分都喂了狗,只有一部分人才能吃得下去。

可在当时,谁都没有这个脏净的概念,大家都吃的很香,就这么一碗剩菜,大人都舍不得吃,都让给了孩子们解馋。

“宏达啊,你三叔这是早去了一步,你呀,提前给我买一副棺材吧,别到时候现买抓瞎,挑不到好棺材,万一买个狗碰头的薄皮棺材,我这也不安生啊!”

在整个丧事都办妥当之后,关福亮的老婆,也就是关宏达的三婶,昔日狠心的地主婆,找到了关宏达:“我这还有几块大洋,你都拿了去吧,给我好好的置办一口!我呀,绝不拖累你们,到时候成了熟透了的瓜啊,说走就走!”

所谓狗碰头的棺材,指的乃是下料非常薄的棺材,野狗扒坟的时候,用头一碰,就把棺材板给碰破了,然后就叼走尸体吃。老年人在饥荒岁月里,见过不少被野狗拖出来的尸体,因此最害怕的就是自己落得个这种下场,薄皮棺材那是无奈之举,但凡有点财力的,都不想老人用那种东西。

见三婶还要给自己银元,关宏达不接,道:“三婶,这钱你就别拿了,咱家里还有不少木料,我让人给你打一副吧!”

老妇人点了点头,道:“看到你今天给你三叔办的场面,我也放心了,等我死后啊,你一定要把我跟你三叔葬在一起,好歹也是多年的夫妻,你可别把我们分开。”

关宏达叹了口气:“您放心吧,百年后,您一定跟我三叔在一起!”

将三婶送走之后,关宏达正想歇息一下时,关晓军领着几个人走了过来,对关宏达道:“爷爷,响器队的钱还没给全呢!”

这次他们请的吹唢呐、吹竽敲锣的乐队班子,都是不远处最好的班子,这些民间艺人,平常时候种田为生,遇到婚丧嫁娶的事情,便会集合到一起,搭建成一个班子,挣点额外的收入,有的班子只是吹奏,但有的班子还会配备会唱戏唱歌的人在旁边开唱,这个草台班子,就特意领了一个小青年随队唱戏。

本来关宏达不太乐意让一个小年轻跟着唱,但是领班的一个劲儿的哀求,再加上关晓军也想让这小年轻的卖力气,也就答应了下来,反正他家也不缺这点钱,多一个人也没大关系。

这个唱戏的小年轻姓朱,有个绰号叫做三大嘴,此时个头还不是很高,整个人畏畏缩缩,透着一脸的憨实样,对谁都点头哈腰的,此时的他还没有穿上那件绿色的军大衣,贫困的命运还没有得到改变。

关晓军没想到这草台班子里竟然还有这哥们,因此这才建议爷爷把他留下来,好歹让他赚点吃饭的钱,至于此人的以后,关晓军正在考虑要不要帮他一把。

ps:当初开这本书的时候,信心满满,总觉得就算是达不到首订三千,起码也得两千左右,结果首订只有四百来个,心里着实郁闷。

我的书非常有意思,只要是用心写,付出了感情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很差,以前有一本武侠,我也觉得写得不错,结果首订只有三百,比这本还差,后来写爽文,用不几天就精品了,写爽文,又快,又不累,比这轻松多了,还能挣钱。写这本书,每一章都累的要死,还没钱挣,实在令人无语。

嗯,今天这么说吧,如果这本书的均订能达到两千,我就正常更新,最起码一天两更,如果达不到,嗯,得年后再做调整了,应该也能多更几章。毕竟有一本爽文,快要收尾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 疑惑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轻人第十章 跟爷爷商量事儿第四十三章 小心思与老油条第六章 麦忙时节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意难定第六十五章 心结第二百三十一章 净街虎第四十五章 视察第二百八十六章 仇恨的力量第二百六十章 成长第五十一章 环境卫生第二百四十二章 眼光与时代第一章 河边小小人第九十七章 遍地是钱第八十七章 命运第一百六十七章 进击的诗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同桌的爱情第一百四十三章 回乡下第九十八章 价值观的碰撞第二百零八章 开学第六十章 回家第二百五十章 别人家的孩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化第八章 抓人第一百五十章 选址第四十一章 记者上门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要急,慢慢来第一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的冲突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的时代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群废物第一百章 初中第一天的记忆第二百五十四章 没有必要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动静第二百八十三章 时代第五章 手段第六十八章 吃饭第二百七十七章 交流第九十六章 好好干第一百二十八章 记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看好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要让步第二百四十六章 关云山的暴脾气第二百四十六章 关云山的暴脾气第二百七十九章心性第九章 恩大成仇第九十一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一百九十九章 过去的事第五十八章 哭泣第三章 关自在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规矩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召回第二百六十九章 草台班子第八十九章 震撼第三十章 黎明时分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必须狠,手不能脏第一百四十一章 你怎么这么残忍第九十六章 好好干第二十九章 打把势卖艺第一百零八章 我真的想当老师第二百零九章 早就想做恶霸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恶丐第四十三章 小心思与老油条第二百零八章 开学第一百零六章 九十年代学生的伙食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看好第一百一十八章 尴尬第一百二十五 紧锣密鼓第二百三十四章 军训第九十一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一百八十九章 多事第八章 抓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关自在凉茶第二百二十八章 送君一杯酒第一百零一章 关老师的威风第二百八十五章 狠辣的复仇第二百七十四章 沈明阳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相见,老眼昏花第十七章 时代第一百七十六章 含蓄的询问第一百一十八章 尴尬第十七章 时代第八十九章 震撼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相见,老眼昏花第二百四十一章 有文化的关宏达第二百章 摆出来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意难定第七十九章 没把握第一百四十章 江湖道道第八十二章 黑脸第三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开始扇动第五十九章 散去第五章 手段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利润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丧事第二十章 疯狂的君子兰第一百四十一章 你怎么这么残忍第三章 关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