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白脸青年

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老祖宗说的一些话,或许有些观点你一开始不以为然,但当你的人生阅历经过岁月的沉淀与生活的磨砺之后,你就会发现,有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老祖宗琢磨透了!

比如老关家的“子路受牛”的家规祖训,对外人付出什么,别人就得给自己相应的回报,如果别人不给的话,关家子弟也不一定会强求,但以后便不会给他们打交道。

这种观点在号召无私奉献的八十年代里,那是极为另类的,很违背明清以后的传统道德思想。

明清以后有一种“施恩不望报”的大义凛然的口号,这一直影响到了整个华夏民族,建国以后也将这种风气大肆宣传,雷峰精神就是其代表。

因此在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下,关云山等新一辈的青年人,对祖训都已经不怎么遵守了,觉得这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很难实施。

只有关宏达等老一辈人还在把祖训当成不可违背的圣条,他们没文化,但他们深信自己有文化的老祖宗说的话肯定是对的,有些规矩可以更改,有些祖训却不能遗忘。

关晓军一开始对祖训很不理解,因为他从小在学校里学的正好跟自家的祖训相反,学校要求无私奉献,祖训偏偏是等价交换,学校要求做好事不留名,而关家祖训则是我帮你你得谢谢我,大家有来有往,才能长久。

可以这么说,关家的祖训与新中国主要的宣传口号大相径庭,甚至是冰火难容。

关晓军幼年时期,是极为鄙视自己家里的祖训的,认为家里的人有点自私,帮人还要报酬,这像什么话?那多不好意思!

但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才逐渐明白了,原来老祖宗说的确实是对的。

人本来就是趋利动物,你让他毫无所求的帮助一个陌生人,一次两次可以,时间一长,换谁谁也会撂挑子不干,但如果帮人能获得一定的报酬,这就会有让人把好事做下去的动力。

就好比一个乘公交的旅客,见到老人后给老人让座,如果老人对你说一声谢谢,你心中便会很舒服,可如果他一言不发,一副理应如此的神色,估计任何人都会感到一种小小的难堪,甚至会生出愤怒的情绪来,“我给你让座,你竟然谢都不谢一下!”

长此以往,估计此人坐车的时候,将会对老人视而不见,虽然有的老人未必都不懂礼貌。

后世国家要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战略,那说的是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而如果要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来,那么“子路受牛”就应该当仁不让的成为中心思想。

只是直到几十年后,国家一直喊的口号还都是奉献,奉献,再奉献,可惜已经不太灵光了,好像民众一下子就变的自私起来了。

关晓军曾经看到不少人都在谴责道德上的退步,可他们忘了,自私本就是人的天性,奉献才是后天强加的。

就像如今这火光熊熊的小院子里,这些人送给关晓军的小礼物,关宏达不让关晓军拒绝,因为关宏达觉得这种谢意是应该的,虽然不是必须的,但起码得有一个感恩的态度,不然的话,这么冷的天我干嘛要救你?

“子路受牛,嘿!你们先祖一定是个文化人啊!”

院子里脸色苍白的青年人,在品味出关宏达说的子路受牛是什么意思之后,笑道:“没有点文化的人,是不会说出这种祖训的。也好,开放了嘛,市场经济正在放开,这种互相交换的有偿行为正符合时代的要求!”

他从身边的绿色帆布包里取出了一本书,递给关晓军,“小军是吧,这是我经常看的一本书,《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我有时候不想活啦,想不开啦,就会翻翻这本书,然后心情就好多了!今天送给你吧!”

他摸了摸关晓军的脑袋,“希望你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大学,能为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多读书,才能有上进的机会。还有,不要轻易相信人!”

关晓军点头道:“谢谢叔叔!”

这哥们看来是一位栽过跟头有故事的人,不然不会说出这种话来。

不过这个时代的文化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点心理疾病,好多人都处于迷惘期与焦虑期,自杀的不在少数,能不能活下来,就看自己的韧性如何了。

白脸青年又从帆布包里拿出一台黑色的海鸥相机来,脸色有点凄凉,“相机竟然没烂,我想拍的人却被撞烂了!嘿嘿,一起回家过年,最后却有一位直接下了黄泉!”

他说到这里眼圈红了红,随即稀溜了一下鼻子,收敛了情绪,将相机仔细调了调,缓缓站起身来,“各位,人家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咱们今天能被关老爷子救回来,还能坐在一个院子里烤火,这应该就算得上一个有缘了!我给大家照个相,算是纪念一下!”

当下二十来个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院子里的火堆旁一个个挤在一起,分成了两排,看向了白脸青年手中的相机。

“喀嚓”

轻微的快门声响起,白脸青年接连摁了好几下,木匠吊线似的单眼在相机里面瞄了几下,发现没问题,这才示意大家,“好了!”

他将相机重新包好之后,从军绿色挎包里又拿出一个笔记本,凑近旁边的一位中年妇女,“大婶,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的?回头我把相片寄给你!”

中年妇女道:“我叫刘春花,是金陵燕子矶化工新村的……”

白脸青年点了点头,“金陵啊?好地方!六朝古都十里秦淮,有时间我去金陵游玩,你可得管我饭啊!”

这个瘦弱的白脸青年一口流利的京片子话,与后世的普通话相差无异,应该是京城人士。

他说话的时候,已经将刘春花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都记录了下来,随后又走到旁边的一名大汉面前,“大哥,你怎么称呼……”

等到众人一碗姜糖水喝完的时候,白脸青年已经把院子里二十来个人的信息全都记录了下来,连关宏达父子的信息也给记录其中。

“叔叔,你都写的什么啊?”

关晓军走到白脸青年面前,看着他的笔记本好奇道:“你为什么要问大家的名字?”

白脸青年道:“小军乖,叔叔是想把这些叔叔阿姨的地址记下来,以后把照片邮寄给他们!”

他说到这里,对关晓军笑道:“来,我给你照一个单身照,回头叔叔寄给你!”

此时的关云山拿着几个馒头走了过来,在火上烤了烤分给众人,“我得再去拉点人去!那些伤员在铁路上晾着总不是个办法!你们谁跟我去!”

白脸青年第一个道:“我!这次的车祸必须得有人记下来!”

看着白脸青年眼眸深处压抑的愤怒之色,关晓军忽然明白为什么这场被严令“捂盖子”的事故会被国外媒体知晓,敢情与此人有关啊!

第二百七十六章 帮扶第二百八十一章 奖励第五十九章 散去第一百三十章 拨云见日第二百八十一章 奖励第一百七十五章 认知第四十六章 笔友第七十八章 遗憾第四章 愤怒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考志愿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懂物价的庞老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年后第二十五章 小技巧第四十三章 小心思与老油条第九十三章 扯淡的事第一百六十章 画风不对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懂物价的庞老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跟你们玩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圈地第二百七十五章 和气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姑且一说第二十七章 日子第一百零一章 关老师的威风第一百零五章 我的初中生活第一百五十章 选址第八十九章 震撼第一百一十三章 学校的早晨第二百六十章 成长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上电视啦第一百八十六章 惊讶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剑客第二百七十三章 飞蛾第一百七十八章 忘恩负义第二十四章 有时候理解一个人,真的需要一些角度第一百零七章 我来吧第九章 恩大成仇第二百七十三章 飞蛾第五十一章 环境卫生第三十七章 或许可能有点意思第一百九十九章 过去的事第八十一章 办法第二百七十七章 交流第二百五十九章 家事第八十一章 办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我在长大第八十章 发愁第一百八十一章 脑仁都疼第一百二十八章 记事第一百零六章 九十年代学生的伙食第九十章 似乎是否极泰来第一百五十二章 雄赳赳气昂昂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化第二百七十九章心性第二百五十六章 多读书第二百八十二章 身份转变第六十三章 春节第二百二十九章 个人追求第一百六十三章 销量不佳第一百二十二章 唱戏选角第一百五十六章 常见的矛盾第五十六章 白脸青年第一百五十四章 上门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相见,老眼昏花第一百八十八章 疑惑第一百六十五章 看电视第二十五章 小技巧第一百四十三章 回乡下第一百三十章 拨云见日第九十九章 对症下药第一百章 初中第一天的记忆第一百六十三章 销量不佳第一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的冲突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跟你们玩了第六十八章 吃饭第二十六章 种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当时第一百七十二章 文明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唱戏选角第七十九章 没把握第一百九十章 核实第四十七章 关山虎第二百八十二章 身份转变第七章 小诱惑第七十四章 尴尬第一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的冲突第一百六十八章 圈地第三十一章 小高手第二十五章 小技巧第一百四十章 江湖道道第一百八十三章 猜谜语第二十七章 日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背后之人第四十八章 猛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广告第一百九十章 核实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群废物第二百三十九章 闹剧第二百六十二章 国学养生协会第二百八十章 衣锦还乡,热闹一场第八十三章 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