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懂事

大明的火枪已经是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利器,这一点陈懋也无从反驳。

他很清楚大明与草原各族这些年的军事力量对比,虽然过去大明一直站在上风,这是因为大明用人数堆上去的优势。

除了用人数堆,还因为大明的国力远远超过了贫瘠的草原,这才能压的草原各民族不敢南下。

虽然许多部落为了生存,投靠了大明,但是真正继承了北元大部分资源的势力,一直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但是草原太大了,还有那无边的戈壁滩跟沙漠挡住了去路,大明不能主动出击,这样耗费的成本是大明也承受不起的。

所以形成了一个短暂的平衡。

陈懋一开始也在担忧,如今是因为皇上重视,一直没有少了军备,才能形成这样的平衡。

如果以后换了皇上,大明依旧无力征讨游牧部落,坐等他们势力膨胀,那个时候,平衡就会被打破。

柳升最开始制造的火枪,笨重,装填子弹麻烦,容易爆膛,下雨的时候还不能使用。

很多时候,这种火枪并不比弓箭好用。

可是,当大明新式火枪被普及以后,边军的优势就变成了单兵优势。

这个时候,陈懋的担心彻底没有了。

在防守中,装备了新式火枪的大明军队,能够轻易地抵挡超过大明人数五倍的骑兵。

他在宁夏直接面对草原个部落,这几年,亲眼目睹了大明的军力因为这种新式火枪而上升,士兵们的士气,自信,都因为这种新式火枪而达到了顶峰。

也因为这样,如今主动投诚的部落越来越多,就连西北的一些大型势力。比如柳城、火州、吐鲁番,如今都主动屈服……

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太孙殿下在十三年的时候,推行的棉花政策。

永乐十二年,陛下北征,殿下在北明山发现巨型铜矿。

依靠这个铜矿带来的利益,大明完成了在漠北的驻军,并且逐渐稳定下来。

永乐十三年,殿下在西北推行棉花政策,受到香料,茶叶等贸易的诱惑,西北各国,包括奕力把里等国,都开始大量种植棉花。

棉花一旦开始种植,就如同星星之火迅速地普及开来。

西北各部落原本都只是以放牧为生,除了牛羊,他们并没有什么是大明需要的。

相反,大明的铁器,茶叶,丝绸,香料等等,都是草原上的人想要的。

这种贸易不平等,让大明不愿意跟他们进行贸易,而他们只能来大明抢。

大明势力越来越大,他们不敢再来抢,一些部落只能屈服投靠。但是大型势力不愿意屈服,开始转向西方,北方发展。

棉花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不管多少棉花,大明都愿意要。而且通过棉花的种植,运输,又能养活无数人。

只是一个小小的棉花,就彻底改变了西北各国与大明的敌对状态。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终于有了共同的利益,并且形成了一个贸易纽带。

在十二年,陈懋刚跟朱瞻基接触的时候,还因为朱瞻基身为太孙,却亲自上阵杀敌,觉得他过于冒失。

但是这些年看下来,他已经彻底为朱瞻基的能力而臣服。

不论是新式火枪,还是棉花,这可都是这位太孙的手笔。

而在大明境内,且不说大明与南洋的贸易越来越大,光是一个银行的出现,就让陈懋看到了银行对整个大明的促进作用。

不管那些文臣们怎么评价这位太孙,但是陈懋已经成为了铁杆的太孙党。

“殿下的意思是,虽然有了新式火枪,但是老式的已经足够用,所以暂时不拿出来。如果有人学会了我们的火枪的制造,然后再用更犀利的火枪来打败他们?”

朱瞻基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你说对了一半。技术封锁不仅仅是在火枪上,包括了各种先进技术,都应该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只有等其他人追上来了,然后我们再拿出更先进的让他们绝望。

其次,就是不让其他人知道各个行业的正确发展方向,耗费他们的人力物力。为此,我已经决定让工部建造更大的铜炮,然后邀请各国使节来观摩。

幼军今后的任务,除了拱卫京城安全,然后就是对夹江工业区,工部的优秀技术人才进行保护。另外,幼军要成立一支专门的精锐队伍,人数不需要太多,三千人左右就可以了,对一些不遵守专利法的商户,还有国家,进行惩罚性的打击。”

陈懋楞了一下,没有想到朱瞻基对这方面如此重视。他皱眉想了一下说道:“殿下,臣一直以为建立一支战斗力更强的军队是可取的,但是为何不把这些人用在平叛上面呢?”

朱瞻基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因为在我的眼里,建立一个完善的经济秩序,比叛乱更加重要。大明如今国力兴盛,兵强马壮,要是连小小的叛乱都解决不了,养这么多军队不是都成了养废物吗?成国公……”

朱勇立刻抱拳道:“臣在。”

朱瞻基将手枪的保险关掉,然后放进了枪套。“你身为中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孤也要交给你一个任务。我要你从全国各地军卫,抽调人手,成立一个反腐队伍。这支队伍要求全国各地的人都有,不一定需要身强力壮,但是一定要聪明伶俐。因为他们不一定会上战场,主要的目的就是进行执法行动。”

朱勇也有些不理解,问道:“殿下,这不是已经有了锦衣卫吗?”

朱瞻基笑道:“我要求这支队伍的所有人都会识字,因为除了反腐,查账。”

朱瞻基没有说出来的是,他的主要目的其实不是为了反腐,而是为了收税。

在后世,因为执政党的强盛,加上国有企业一开始占据了国内经济的主流,私营经济长期受到不平等待遇,根本无法逃税。

等到私营经济发展起来,国家的税收政策也越来越严密,让人不敢逃税。

但是大明现在的情况,跟后世大不一样。除开內监不算,更加有些像后世的美国。

美国人一生有两件事无法逃避,一是死亡,二是缴税。

在美国,杀人了还有可能逃避惩罚,但是如果敢逃税,等待他的就只有灭亡。

这是因为美国一直都是以财团为主的私营经济为主体,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枉顾国家利益。

所以美国政府为了征税,成立一个堪比精锐部队的税警队伍,并且专业性很强,让人根本无机可乘。

如今的大明,撇开帮皇室控制经济的內监不说,全部都是私营经济。特别是官员和勋贵们,虽然没有直接做生意,但是已经学会建立自己的代理人。

他们熟知朝廷的规则和制度,加上有免税的福利,所以千方百计地挖国家的墙角。

要对付他们,就必须建立一个专业的税警队伍。他可不想过个几百年,重现原本历史中崇祯的窘境。

明朝的灭亡,百分之九十九的原因都是自己。满清不过是抓住了那百分之一的机会,才入主中原。

这一世,如今火枪已经广泛应用,并且形成了产业和利益链条,所以朱瞻基根本不担心会出现那样的意外。

如今骑兵已经不占优势了,即便他们有了火枪,光靠人数来堆,也能把其他民族堆死。

但是内部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并且要未雨绸缪。

特权是大明存在的基础,勋贵和官员们拥有特权是应该的,但是,这种特权绝对不能衍伸到税收上来。

现在他还没有坐上皇位,等他坐上皇位,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大明士子和官员的免税政策。

但是现在,三十税一的商税,要是有人敢逃税,朱瞻基也会让他痛不欲生。

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先要有一支专门的税警队伍。

如果朱瞻基直接说,成立一个税警队伍,不管是勋贵,还是官员们,肯定会执意反对。

所以,朱瞻基明面上只是说反腐队伍。

只是为了从锦衣卫的手里争权,降低锦衣卫的作用,勋贵和官员们也会支持朱瞻基的这个提议。

车队到了聚宝门外,朱勇他们从马车上下来,与朱瞻基告别。

朱瞻基望着那高耸的报恩寺塔,想的却是等朱棣死了,一定要把报恩寺改成真理教的总部。

这个报恩寺塔就是一个很好的噱头,将这座塔作为科学技术的中心,圣地,远比只是为了纪念某人有意义的多。

何况,他也不想让佛教太过嘚瑟。

“殿下,太子妃让人来报,刘承徽刚生了一个小王爷,母子平安。”

听到李亮的恭喜,朱瞻基却有些头疼起来了。

刘承徽这个女人很符合朱瞻基的爱好,她精明能干,并且没有底线,的确是他生活中的好帮手。

唯一不好的是,她太精明了,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这一点,她很像朱瞻基前世的老婆格拉西亚。格拉西亚把帕丽斯欺负的变成了一个小受,面对“正妻”颜芳青,她也毫不示弱。

虽然她知道无法跟颜芳青相争,所以就自起炉灶,在南美和欧洲建立了庞大的势力,藉此跟颜芳青别风头。

在这个时代,等级观念已经融入了所有人的血脉中,刘承徽上面还有好几个等级,她当然不可能像格拉西亚那样强势。

但是在朱瞻基的那些异族女人心里,她远比太孙妃更加可怕,在她面前,远比在孙娴面前听话。

以前没有孩子,她还会安分一点,现在生了儿子,为母则强,为了儿子,她恐怕会争的更多。

朱瞻基别的不怕,就怕她会带坏后宫的风气。

回到了皇宫,朱瞻基先去了刘承徽的寝宫,为了迎接朱瞻基的到来,这里已经被彻底清理了一遍,没有了产房的腌臜气味。

刘承徽一米八的个头,自己懂医术,身体保养的很好。她不像一般女人那么柔弱,生个孩子也没有伤到元气,到现在都还精力十足地坐在床上安排宫女们忙东忙西。

见到朱瞻基回来,她立刻开心地笑了起来。“殿下,妾身幸不辱命,给殿下生了一个儿子。”

朱瞻基笑了笑说道:“生儿生女都一样,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更喜欢女儿一些。”

这一点刘承徽也是知道,朱瞻基很少跟儿子们亲热,对是对待几个女儿,都亲近的很。

刘承徽笑道:“那等妾身养好了身体,再给殿下生个女儿。快把小王爷抱过来让殿下瞧瞧……”

一个身体健壮的宫女抱着刚出生的孩子过来,跪在了朱瞻基的面前,让他能更清楚地看清她怀里的孩子。

朱瞻基一看乐了。“这么胖的小子,你受苦了。”

刘承徽满足地笑道:“八斤一两呢,为了这个小家伙,妾身痛了两个时辰,不过一切都值得。殿下……”

朱瞻基从她的语气听出了她有话想说,问道:“有什么话就直接说……”

“妾身从祖师那里知道殿下让他在研究牛痘,上个月,妾身见了祖师一面,听说他将牛痘已经分解出来了。”

朱瞻基明白了她的意思,看着她的眼睛说道:“分解出来不代表就能给人种,现在还要经过试验,只有等安全了,才能给孤的孩子们用。”

刘承徽笑道:“殿下不要忘记了,妾身也是学医的,跟殿下在马林的时候,殿下的话,妾身一直记在心上。”

实际上,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在面对各种病毒的时候,并不是毫无察觉,也不是没有各种应对手段。

只不过,因为缺乏研究,所有人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大明就有种痘法,不过种的不是牛痘,而是人痘。

只不过,人痘相当于是直接传染,死的人比救的人多,这种方法根本没有人敢再试验了。

天花,鼠疫,流感,这都是制约这个时代人类繁衍的最大敌人。

在马林,当地人对天花的抵抗力就远比欧洲人要强得多。

一次两次是这样,几百年都是这样,欧洲人和马林人就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研究。

最后得出了结论,马林人之所以抵抗天花比欧洲人强,主要是因为马林的牛多。

这是因为,在英国也好,法国也好,凡是家里养的有牛,得天花的几率就小。

特别是那些挤奶工家庭,大部分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而朱瞻基知道啊,因为他们长期跟牛接触,牛痘的病毒他们已经习惯,而又了牛痘病毒的抗体,就也对天花有了抗体。

所以在马林的时候,朱瞻基就跟刘承徽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回到大明以后,就让中和子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提取牛痘进行研究,对中和子这个医术高深的老道来说,等于为他开启了一扇门。不过,如何进行病毒提取,他是一点经验也没有。

如果大明现在直接用牛痘的浆液来感染,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小孩子。

刘承徽垂首说道:“看到如此可爱的孩子,妾身恨不得将一切都给他,但是却又爱也不敢爱。一想到他可能没等长大就出现意外,妾身就忍不住惶恐。”

朱瞻基看出她虽然是演习,但是未免没有真情流露。只不过,她现在这样说,更多的恐怕还是为了试探。

朱瞻基用手逗了一下孩子的脸蛋,他闭着眼睛,小嘴动了动。

朱瞻基收回了目光,这才说道:“你恐怕是不解我为何让蓝良娣参与进去,生怕蓝良娣抢了你的祖师吧?”

刘承徽连忙坐直了身体,想要跪下来,却又作势腹疼,歪倒了下去。

虽然是作戏,但是朱瞻基还是一把拉住了她的手臂,对着那个宫女挥了挥手。“我跟承徽有话要说,你们都出去吧。”

所有人都立即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只留下了李亮一人守在门口。

朱瞻基这才望着有些惶恐的刘承徽说道:“这话我今日只跟你说一次,今后你也不要在我面前演戏,孤的眼睛还能分辨黑白是非。

蓝良娣跟你们不同,她是斗姆娘娘转世,得到斗姆娘娘在医术和相关方面的技术传授,所以,孤才允许她在宫外行事。

但是因为得到斗姆娘娘的青睐,蓝良娣也没有争位之想,一个太孙妃,一个皇后的位置,也不是她想要的。

你也跟我出过海,知道海外是什么样的。等孩子大了,海外的开发也有了基础,封疆海外未必就比在国内差。

蓝良娣就想的开,一个太子的位置,一个皇帝的位置,未必就是真的好,我希望你今后也要这么想。

还有,我知道你有心在那些异域女子里面建立势力,其实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只要守规矩,孤就是你最大的靠山,也会一直是你最大的靠山。

如果失去了孤的信任与欢心,即便是皇后,也不是不能变的,何况是太子呢?你要想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要一叶障目。”

朱瞻基掂着她的下巴,让她不能躲避自己的眼神。“你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有你在身边,我能省心不少,也甚是喜欢你。但是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做出错误的事情来。”

刘承徽这才不自在地说道:“妾身只是看蓝良娣竟然能随意出入宫门,这才想的太多。请殿下相信妾身,妾身真的对太孙妃的位置不敢妄想。”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就对了。蓝良娣只是个开始,她对皇家医院并没有心思去管,等时机成熟,以后这皇家医院,我可以交给你来打理,今后,也会给这个孩子分一片富足的江山。”

刘承徽伸手拉住了朱瞻基的衣袖,轻声说道:“是妾身错了,殿下就原谅妾身这一遭。”

朱瞻基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蛋,说道:“我本就没有责怪你,又何来原谅一说。你也是关心则乱,好好想想,为何母妃与太孙妃就根本不在乎这件事呢?想明白了,你也就能想通了。你先好好歇着吧,等蓝良娣弄出了合格的疫苗,我会先给孩子们用上的。”

教育了一番刘承徽,朱瞻基的心情很是愉悦。这个女人也是他的老婆里面少有白骨精女人,他现在只会嫌这样的女人太少,不会嫌太多。

只要不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扶持她们出来做事,远比其他人更合适。

回到了兴庆宫的主殿偏殿书房,桌面上又被放了一大叠已经汇总好的情报和奏折。

刘万带着几个小太监正在一本本地阅读,然后汇总到一本册子上面。

朱瞻基看了看李亮说道:“你现在是孤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天天跟在孤的身边做一些小太监都能做的事,更不能不学无术。从明天开始,刘万跟在孤的身边,你给孤跟在王彦身边,好好学学如何管理俗务,处理公务。”

刘万闻言,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喜形于色的李亮,露出了一丝羡慕。

朱瞻基的身边人,最大的势力当然是金阔一系,孙林,刘万都是他的徒弟。

而金阔因为是朱瞻基身边最大的太监,所以他们这一系的势力也就无人能挡。

李亮虽然是朱瞻基身边最亲近的太监,但是他完全是朱瞻基一直在保护着,不想身边的人势力失去平衡。

现在让李亮去跟皇宫最大的太监学习处理公务,可不仅仅是给李亮一个学习的机会,更是将他作为以后的司礼监太监总管在培养了。

朱瞻基坐下看是看公文,刘万没有了什么事,就趁机来到了前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乘凉的金阔。

金阔却笑了笑问道:“你认为殿下这样安排是因为什么?”

刘万不确定地问道:“平衡?”

金阔笑了笑说道:“我们一系的势力太大,不是一件好事,就让李亮去蹦跶吧。殿下高瞻远瞩,行事有度,我们只要做好份内事,就不会怕了他张狂。他要是真的得意忘形,那才正合我意了。”

“可是那王彦可是宫中第一大势力啊!”

金阔笑道:“他再大的势力,还不是要给殿下老老实实做事?不要计较这些,真要有我们的人逢迎他,就趁机踢出去,我们只要能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看到各地传回来的关于秋闱的消息,朱瞻基忍不住在想,这一次的秋闱,不知道又能选出多少有用之才。

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十七章 师弟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节)第一二二章 春闱第四十三章 尘埃落定第一六九章 态度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一三一章 胜利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万二求订阅)第一二一章 纺织引发革命第六十一章 见面礼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订阅)第十二章 借机第四十八章 异心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六十章 新生第十七章 结果并非我想象的那样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进(摇摇摇头盟主加更4)第一二九章 归天第十三章 震撼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内的结果第二十九章 达芬奇的冒险(八千字大章)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一四二章 大婚(摇摇摇头盟主加更5)第九十一章 专利第二十五章 阶级论第一章 迎接第四十九章 风暴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一五八章 谋划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三十九章 赵王(求推,求收)第一三二章 安排与意外第一一五章 二狗子(求订阅,求保底月票)第二二八章 舆论宣传第五十八章 东洲计划第十章 舆论控制第二十七章 计划书第一三二章 炼钢之难第一一六章 敌退(祝各位书友除夕快乐)第五十三章 风暴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二三六章 太孙下西洋第六章 分道第二一八章 战争暴徒(八千字大章)第二十章 锦衣卫第九章 旅途第八十八章 发现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十七章 师弟第二零三章 安排第四十八章 活动第五十章 干净利落的胜利第一一四章 选定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第七十四章 商议第一三五章 接连震撼第八十八章 发现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图第三十一章 根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十三章 态度的转变第二三五章 出发准备第二零七章 收获(二合一大章节)第九十五章 合法财产保护第一零八章 一国两制第一七三章 粮食第三十二章 锦衣卫的前途第三十二章 金矿与中继点第十二章 朝议 (下)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四零章 金钱与军权第一一四章 计划第七十四章 相见第三十三章 抵达南洲第一六零章 对马岛第一二九章 归天第一六二章 变天第四十章 远行第四十八章 活动第十章 林家第一三一章 胜利第三十章 选择第七十五章 探寻东洲第一一五章 二狗子(求订阅,求保底月票)第三十八章 有客东来第七章 迁都第三十一章 继续南行第六章 分道第一零四章 英国公回京第一三九章 东南不同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团第二十一章 要借题发挥第六十七章 回京第十章 囚禁第五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一四五章 计划第一一三章 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