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夏天到了,知了声嘶力竭地叫着,屋前屋后,院子的树上,村道边的庄稼地里,知了拼命叫着,越是中午时光,太阳晒得越猛,那知了也叫得越响亮,我们几个小伙伴常在这个时候捉知了。这是一场有趣的娱乐游戏活动,给我们的童年增加趣味。
知了最喜欢栖息的地方,是向日葵的杆子上,有时一根杆子上栖息着二三只,我们顺着声音走近,那知了也是很警觉的,不知是听到人走动的响声,还是看见人的影子,刚一走近,知了就不出声了。我们常是猫着腰,弯下身子,背对着知了慢慢接近那向日葵杆子,蹲在那杆子下面,那知了见没有动静了,又开始扯开尾巴欢快地叫起来,失去了警惕性,我们手掌半圈着,悄悄地伸出手,一下子扑过去。正常情况下,有百分之八十的概率能捉住它,但也有的反应很快,边撒出一泡尿边飞走了,那尿便撒在我们的脸上,手臂上。
知了应该是智商不高的,特笨。它从这棵向日葵杆子上飞走,却并不远走,在空中飞一阵子,就又会停在旁边的杆子上,有特别笨的,还会飞回到原来的那杆子上,只是停息的地方稍有不同。
知了还喜欢栖息在树枝上,特别是那种楝树上。这楝树村子里很多,会结很多的一串串的籽,树身很直,树枝很脆,十分容易折断。但我们经不住知了的诱惑,也相信自己的功夫好,就会悄悄地爬上树去捉知了。这是一场斗智。因为知了栖在树枝上,必须爬上去才能抓到,人一爬,那树会晃动,知了能感觉到动静,便停了叫声。知了一停,我们就知道是知了警觉了,就停止爬树。过一会儿,知了感觉没事了,又叫了,我们又继续往上爬,这样几个来回,人就爬到树技边了,手一伸,便将知了捉住,赤溜地滑下树来。爬树捉知了,很危险,曾经有几次树枝断了,人从上面掉下来,跌断了手骨。
那些栖息在桃树梨树等低矮树木的知了最容易捉了,因为有枝叶遮挡着,也不容易被知了发觉。我们常猫着腰,抬着头,悄悄地接近。也许是感觉到了危险,有时知了会往树枝上爬几步,或者爬到树枝背面,我们便驻足不动,等知了的叫声一起,便上前用手掌一扑,稳当当地捉住它。
捉来了知了,我们小伙伴们经常比谁捉的多,个头大,叫得响亮。知了的头,眼睛,身子,都是硬邦邦滑溜溜,象是铁打的,黑得发亮。那知了有公的和母的,公的是会叫的,母的是不会叫的,这主要是看它的腹部有没有二张很薄的膜,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这我们作过实验,用细树枝尖头刺破它的那二张薄膜,它便叫不出声音了。不会叫的知了玩着无趣,我们一般是马上放飞了,或者是扯断它的翅膀喂蚂蚁,别看蚂蚁小,众多的蚂蚁能把这知了拖扛着走。那会叫的雄知了,我们带回家,用一根家里缝衣的线系在它的头颈里,然后拴在门框上或者柱子上,看它飞一会叫一会。最后奄奄一息了,就喂蚂蚁,或者丢给院子里的鸡吃。有时残暴地用火烧,用水淹,用土埋,一个夏天,我们要捉无数的知了玩,也就是有无数的知了命伤我们的手。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后来我读到了这二句诗时,确实体会到了这感觉。那夏季中烈日下的声声知了,使山村的中午格外安静,空气燥热,许多的动物都伏在荫影下打盹,狗也不叫了,大人们也午休了,知了声中,山村是那样的孤独单调。
季节转换的时候,这知了就会脱壳,树上,树根下,会有一个个白色的空壳,把它捡来,收集起来,可以当药材卖给供销社,但这知了壳太轻了,没有份量,所以很少有人去捡来买钱。
除了捉知了,我们还捉萤火虫,夜晚的村道上,晒谷场上,荒草地上,会有好多萤火虫飞来飞去,它飞得不高,约在一米多
高,一闪一闪的,象一颗颗小星星,一盏一盏小灯灯,使这个夜空,这个世界充满了神秘和想象,这虫为什么会发亮呢,它们是什么变的呢,它们在寻找什么呢,为什么总是一闪一闪的象是在眨着眼睛呢,它们是不是天上的星星下凡来呢,许多的好奇与疑问飘浮在我们童年的脑海里。关于这萤火虫的来历,村里的老人说,有个传说,说的是从前有一对少男少女,他们很相爱,但他们家里很穷,夏天里,他们白天割草劳动,晚上还要上山砍柴,有一天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少女挑着柴,脚下一滑,要掉下深沟里去,少年一把拉住了她,可自己却掉了下去。那少年死后,担心那少女看不见路,就化作萤火虫儿,给少女照路。我们一批小伙伴,天一黑,便时不时地去捉它们,萤火虫儿飘飘忽忽地飞舞着,我们不停地追逐捕捉着,然后装到玻璃瓶里,装到南瓜藤的管子里,看着那一闪一闪的亮光。那萤火虫儿小小的,与苍蝇差不多大小,身体是软软的,发出亮光的是它的尾巴。关一会儿,那萤火虫儿的光就没有了,我们把它们放在地上,用脚一拖,一碾压,那萤火虫儿就粉身碎骨了,地上留下一道幽幽的萤光。外公外婆会说,那萤光留的时间越长,说明这人的寿命也越长。
长大了以后,知道有个成语,叫囊萤夜读,说的是一个叫车胤的人,是东晋的大臣,他小时候家里穷,无钱买油点灯夜读。一个夏天的晚上,他正坐在院子里摸黑背书,见到许多萤火虫在空中飞舞,像许多小灯在夜空中闪动,心中不由一亮,他立刻捉住一些萤火虫,把它们装在一个白布袋里,萤光就照射出来,车胤在夏天每夜就用这个方法来读书,长大后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感觉这故事太夸张了不真实,那许许多多萤火虫儿的光集起来,那光也是弱弱的,根本照不清东西。这我们试过多次。
虽然是微弱的光,但也是一丝照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