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您在托博尔斯竞歼灭了俄国意图绕到后路偷袭补给线的一支整编师后,中国陆军第一集团军随即攻破托博尔斯克

一支俄国宪兵炸毁了额尔齐斯河大桥,同时炮击河面,使得处于冰封期晚期渐渐出现浮冰的河水蜂拥而下,虽然阻挡住了中国人潮水般的进攻,但未能过河的托博尔斯克居民和溃退的军人陷入了大混乱,超过两万名包括辎重兵在内的俄人滞留在托博尔斯克,大部分缴械投降,负隅顽抗的很快被歼灭。

俄国多瑙河兵团则开始在对岸修筑工事,准备利用额尔齐斯河以及下游鄂毕河的天险和蒸汽船阻挡中国人的攻击。

亚历山大传令各部,稳固防守,不要轻进,以额尔齐斯河为屏障构筑防御工事。

中国人的情报极为精准,好似己方每一次主动出缶都会中伏,而就算防守,每次战斗结束,防御方的伤亡都高于进攻方,中国步兵海不论从人数还是作战能力都令人胆寒。

现今只能依托额尔齐斯河和鄂毕河天险,与中国人打消耗战,以中国人漫长的补给线,总有力竭的一天,毕竟修铁路也好,在克孜尔建成其补给工业基地也好,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京师东海公园在新城区东,京杭大运河北端西侧,占地面积二百一十亩,其中水面近八十亩。

公园湖光山色,景色优美,远远更可以看到公园中巍峨壮观的燃灯佛舍利塔。

燃灯佛舍利塔,塔高五十多米,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面八角十三层塔上共有两千多枚铜铃,清风吹来忧耳动听,古人曾有“枝塔影认通州……”的赞美诗句。

公园草坪花圃,竹椅上叶昭惬意的闭目靠在木椅上,听着有线广播的“高山流水”音乐,很久很久没出来了,呼吸着外面的空气倒真是神清气爽。

“主子,您要去俄国吗?”身侧是美赚娇嫩的声音。

叶昭眯着眼睛晒太阳,说道:“是啊,去督军,捂转。

亚历山大二世如同第十次俄土战争一般整个宫廷御驾亲征,自己总也要去凑凑热闹,成就一段佳话。

说起来,亚历山大二世委实是一位可比肩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厉害人物如果不是他被刺杀俄国只怕就会走上另一桩康庄大道那些希望俄国强大的民意党等民粹团体却不知道是他们一手毁掉了俄国的未来。

就在亚历山大被暗杀的当日,在他的书案上,刚刚签字批准了将权力进一步下放给杜马的文仵,他的遇刺,则完全打断了俄国政治改良进程。

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彻底放弃了父亲的改革之路,以恐怖血腥的手段对付革命党人来为父亲复仇,并且更加变本加厉的实行统治。这也使得俄国失去了追赶西方国家的最佳良机。

现今与俄国宣战,同样也是为了终止俄国人的改革进程或者说在俄国比较虚弱的时候对其给予重击毕竟因为自已的蝴蝶效应,亚历山大三世可就未必那么无巧不巧的被暗杀了。

侧头看了眼美暖,秀气的黑制服黄格裙学生服薄薄的过膝白棉袜,锃亮的小黑皮鞋,美跌个头也晃起来了,小身子发育的该鼓的地方鼓,该翘的地方翘,曲线柔萌,苗条可人。

想想,今年美映周岁十四岁了,用现今的说法可也十五了。

“主子,您开着汽车去吗?”美曦好奇的问。

刚刚来公园,叶昭和美映便是坐汽车来的,黑色金属车身的汽车,只有顶棚还是帆布的,当然,坐在里面若是走路况不好的道路,颠地要命,和叶昭以前坐过的汽车不可同日而语。

帝国也正式发放汽车的专用车牌同时对驾驶人员考核发放司机证书。

皇室内有五名女卫考取了司机证,今日叶昭的司机便是其中女卫之一,穿着一身白制服,白皮鞋,载着白手套,倒挺像叶昭眼里的民国初期的女司机形象。

说起来,现今帝国的大城市正流行白皮鞋,不管男女,都以穿白皮鞋为潮流,白皮鞋市场热销中。

很久没出来走,叶昭觉得自己也“a尔,了,显然现今帝国流行潮流已经走入了自己的轨道,已经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就说公园里悠闲散步的阔太太小姐吧,人手都会拿着一个小小的手袋,夫概和民国时期的潮流娄不多。

与荷包一样,现今手袋的最主要任务还是装钱用,手袋中银纸、铜板等货币的多少,可以大致看出手袋主人是属于年轻小姐、姨太太或是少奶奶,太太级别的人物、太太级别的赶时髦女性,为了显示其老成持重,袋中多装着笨重的铜板和纸币,除此以外基本无它物了;相对的,姨太太、小姐、少奶们的手袋里着丰富多了,除了必须的化妆用胭脂、镜子、梳子等物品外,还会有粉纸(姨太太、信笺(小姐、小孩用品(少奶等等。且不论手袋中装着诃物,单是拎着一小巧玲珑的手袋走在路上,似手就能让女十们感觉良好许多。

叶昭笑道:“或许会开汽车去。”听闻已经有商人将汽车开去了新西伯利亚,在克孜尔和阿巳坎也有商人运去了汽油卖。

现今大量使用汽油的国家没几个,是以尚未列入军管商品,若不然到了战时,想自由买卖汽油尤其又是在境外,可就绝没有这么方便了。

叶昭站起身,笑道:“走,带你包包。”心说倒要有什么漂亮的手袋,给夫人们每人买上一个。

美赎满脸兴奋的说好。

在托博尔斯克被攻陷的同时,在鄂木斯克、亚历山大斯克同时爆发了激烈的战斗,甚至中国西线兵团的一个集团军由突厥斯坦北上,在咸海一带与俄国奥伦堡军区兵团发生激烈战斗。

最惨烈的战事或者说中国人攻缶的重点放在了亚历山大斯克,哈里奇的西线军团与俄国人在亚历山大斯克至田吉兹湖一带进行了惨烈的对决。

亚历山犬斯克可以说是一场真正意义上势均力敌的对决,俄国人构筑的超过两百公里的战壕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国人的火力优势。

双方累计投入的兵力超过六十万,激战一个多月,中国人险而又险的占领了亚历山大斯克。

虽然取得了亚历山大斯克会战的胜利,但俄国人强悍的抵抗使得西线军团继续北进与中路军夹击鄂木斯克一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彻底摧毁俄军主力的战略意图落空。

伤亡超过十万人同时消耗了大量物资的西线军团不得不在亚历山大斯克构筑工事,防备俄国人的战略反攻。

亚历山大斯克会战可以说中国人取得了胜利,拔掉了西线俄国人赖怀自豪的亚历山大防线,但从战略角度,又可以说这是中队的第一次失败。

当然,不管俄国人还是中国人,亦或世界典论,都在报道中国人取得的又一场胜利,俄国国内,悲观情绪高涨,数个大城市出现了民众示成活动,认为沙皇及整个统治集团应该承担战争失败的责任,只有俄国统帅部,知道这次艰苦的战役打断了中国人进一步的战略部署。

因为亚历山大斯克会战未能达成战略目标,叶昭在西线巡视后便回了京城。

在发给红娘的电报里叶昭说:“现在暂时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了……”

可以说,战事进展之顺利已经超出叶昭的预期,在叶昭最开始的构想中,不过希望能以叶尼塞河为界,但现在,却已经占领了鄂毕河下游的俄国人口密集区,这一带,也非常适合移民生活。

东线,现今是以整个额尔齐斯河以及额尔齐斯河汇入的鄂毕河下游为界,俄国人则开始依托河流天险构筑工事防御中国人进攻。

西线,摧毁了亚历山大斯克的俄国人防线,虽然没能实现彻底消灭俄军主力的战略目标,但攻克亚历山大斯克之后,中国人的兵锋便可威胁俄国人腹地核心地区。

只是漫长的补给线使得中国人如果进行闪电战失败,就可能演变为强弩之末,在俄再人反扑下节节败退。

现今东线红娘部有力量发起鄂木斯克会战,但就算取得胜利,俄国人会如法炮制,在额尔齐斯河西面构筑起防御工事,中国人可无处去征募船只,只能等到十一月份的冰封期,这段时间,俄国可以趁机补充兵员和物资,其直通前线的铁路补给线将使得远离补给线的鄂木斯克成为中国人手中的烫手山芋。

从东方进攻俄国,只能稳才稳打,当年日本人进攻中国,靠的就是在东北经营多年的后方基地。

现今中国同样如是,加快铁路修筑进程,将中国铁路和俄国铁路网相连,同时将鄂毕河上游的西西伯利亚东南平原巩固为同俄国战争的跳板和补给线,如此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俄国人提出以叶尼塞河为界的条仵,叶昭却是说什么都不会答应了,当然,俄国人现在也不可能签订割让如此广阔土地的条约,毕竟俄国人并没有被真正打垮。

战略相持阶段继续分化俄国人在俄国社会制造动荡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蠢蠢欲动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以及俄国西部高加索、波兰等等意图独立的民族,都是中国人可以利用的筹码。

坐在回京城的火车上,叶昭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北京外务部,已经放出了希望和俄国人议和的风声,也给俄国人一个错误的信息,就是中国人的胃口并不是很大。

中国各个城市的俄国外交官已经被驱逐,这个讯息是通过香港俄国领事馆传达的,当然,遭到了俄国人的断然拒绝。

叶昭回到京城的时间是五月中旬,来自西班牙的消息,伊莎贝尔女王已经启程,预计在九月初可以到达广州。

与葡萄牙人的谈判还在继续,西班牙人介入调节,初步构想,中国、西班牙、荷兰三国商人投资修建马普托港口。

在南洋拥有殖民地的西班牙和荷兰,经历了初期失去许多殖民地特权的阵痛后,却慨渐渐从中国的崛起中得益,两国商人和英法商人一起获得了中国茶对西方的贸易权,而且得到了中国人的许多关照,渐渐升格为东南集团的友好贸易伙伴,甚至英国人都不能进入的朝鲜、日本等贸易圈部分荷兰商人也获得了准入权。至于西班牙人,则是伊莎贝尔女王重新获得在西班牙的统治权后,渐渐与中国的关系升温,当然,吕宋岛一带逐渐被中国人主导也成为不争的事实。

令叶昭意外的是他的战略相持构想显然赶不上形势的变化,或许因为亚历山大斯克会战接近……的伤亡比例令俄国人认为中队不过尔尔,加之各线中队停止了进攻态势,使得他们认为中国人已经是强弩之末后勤补给定然出现了不足加之俄国最高层定然也清楚时间越久中国人的补给线越是畅通,加之因为与中国的战事俄国国内大肆发行纸钞,经济动荡,在布林伯爵的推动下,俄国最高统帅部通过了一项危险的战争计划。

那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反击中国人,歼灭在亚历山大斯克立足未稳的中国西线兵团。

大批刚刚征召入伍的士兵源源不断的推上前线,俄国人发动的亚历山大斯克反击战动用了超过三十万兵力。

短短数月间在亚历山大斯克出现近百万士兵人吹参与的反复争夺的大规模会战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不过意图包围歼灭亚历山大斯克中国兵团的俄国人却吃尽了苦头,更见识了中队在防御战中无比强悍的战斗力。

虽然亚历山大斯克一带仅仅有刚刚补充进大量新兵的兰州集团军为主力部队的不到十万士兵驻守,参导亚历山大斯克会战的兵团大多在后方休整补充兵员俄国人的情报可以说极为准确,正是打了中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左右冀的中队溃败,但兰州集团军五万名包括后勤人员在内的官兵,却愣是将这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阵地变成了俄国人的墓场,俄国人半个多月的攻势,仅仅夺取了最外围的壕沟,更付出了伤亡超过旺四人的惨痛代价。

当西线兵团完成大规模合围之后,俄国人的溃败来的是如此迅速,可以说一泻千里,甚至部署在科克切诺夫防线的兵团也不战而退,这也使得彼得罗巳甫洛夫斯克暴露在中国人的攻缶下,鄂木斯克的俄国兵团不得不加入了大规模败退的行列,因为一旦中国西路军团占领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鄂木斯克便成为中国西路军和中路军团的夹心饼干。

在中国人占领亚历山大斯克之时便不得不退到库尔干的亚历山大二世,又仓皇坐上火车退到叶卡捷琳堡,毕竟沙皇和整个宫廷的安全是第一位,要远离前线战事。

不过中队并没有大规模西进,中路军团占领了鄂木斯克后并没有越过额尔齐斯河,显然中国人也认为以额尔齐斯河为依仗建立防线是绝佳的选择。

西路军团,甚至都没有进军科克切诺夫,两场大规模的会战,不管是兵员还是物资都消耗的极为厉害,包括兰州集团军在内的部队纷纷退回后方休整,以广州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为主力的兵团接管了亚历山大斯克一带的防务。

俄国再次惨败丢失大片领土的消息传到国内,更被别有用心的人编造为因为亚历山大二世的愚蠢决策,使得俄国战士白白流血,俄罗斯人的愤怒终于如同火山般爆发。在莫斯科,民意党人带领愤怒的人群冲击了政府机构,随即遭到血腥镇压;库尔斯克城的“自由与土地”成员则和沙俄士兵一起占领了这个城市,宣布成立“俄罗斯共和国”;基洛夫、萨马拉、特维尔等城市都发生了平民甚至贵族的暴动。

被瓜分的波兰人再次燃起起义的怒火,甚至波及到了普鲁士占领的波兰领土,乌克兰人和白俄人居住的地区也都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开始在前线调动军队,很有可能入侵沙俄支持的罗马尼亚以及塞尔维亚等巴尔干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

而中国统帅部,则进行通宵达旦的讨论,在这种态势下,是克服困难向俄国腹地进攻还是继续稳才瞪打执行相持阶段的战略。

如果继续向俄国腹地进攻,会不会使得俄国人激化的国内矛盾转变为对抗中国入侵者的对外矛盾,适得其反,反而使俄国国内力量团结在一起。

漠视俄国境内的变化和现今俄国政府面对的困难,继续执行原本的保守战略,又会不会使得俄国沙皇政府获得喘息之机,平息这场动乱。

讨论了三天,但谁也不能预见未来,这种局势下很难说能有十全十美的策略,最后众军中大佬还是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叶昭,等候大皇帝圣裁决断。

第30章 牛刀小试九州寒第17章 骰子第14章 越南来使第11章 将星第162章 文官武将第131章 六剑下天山第29章 雾中舞剑谁解意第62章 钦使一家亲第82章 天天天晴第19章 恶主第103章 无间道第123章 货币与战争第24章 “贤内助”第44章 风波第22章 百袍走襄樊第20章 多少风和月第3章 忽悠吧,大少第191章 莫斯科赏雪第64章 军管无小事第11章 络腮胡大哥第7章 启蒙第22章 后宫第82章 新西伯利亚各阶层见闻录第116章 人治第5章 富贵险中求第69章 战斗才刚刚开始平安夜为草坪而战斗第76章 秘书房最终弹那一瞥的风情第45章 广州造第53章 叶教授第30章 咱是有品位的二世祖第14章 帝国与你同在第64章 疯了第30章 魑魅魍魉第26章 点绛唇(上)第129章 御园惊梦第56章 故人们第167章 父亲、父皇第149章 帝国时代第80章 小冲突第22章 来信第83章 我真不是色狼!第105章 南洋第二 弹战后格局第39章 一个字头的诞生第5章 行宫第134章 请您喝酒第27章 摘星第69章 战斗才刚刚开始第21章 威临第37章 各算机关第120章 标杆城市第184章 战便战第54章 政局第56章 压马路也中枪?第154章 不胜寒第102章 他老人家第11章 名声第41章 东西内政第15章 神捕第54章 政局第151章 小战事第9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6章 极品父子第35章 妻妾何解第40章 连环套第11章 络腮胡大哥第32章 父女第167章 蓝帽子第19章 计中计第21章 死亡接触第22章 数钱数到手软第57章 竞折腰第131章 海防第53章 老马失蹄第82章 天天天晴第87章 各门各派第18章 母女第11章 银鞍照白马,疯沓如流星第79章 仲裁官和警官第14章 贼船第135章 布里斯班的骚乱第3章 逃旗专业户第44章 叶帅提调马步三军第2章 观音山之战第186章 女王的红衣守夜人军团第114章 嬉笑怒骂天地改第22章 后宫第180章 东风和西风第120章 标杆城市第19章 计中计第二 弹战后格局第178章 交涉有用吗?第4章 观念第26章 揽月第49章 上帝,皇帝第139章 心思第191章 莫斯科赏雪第141章 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