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候:反舌无声。百舌鸟也。
亲爱的美奈女士:
说句实在话,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也愿意谈论有关于科学技术的话题。只可惜我在这方面一窍不通,硬要说也只会鹦鹉学舌。再多就是根据自己现有的那么一点可怜的见识进行一些想象和发挥。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想象和发挥非常的高明,实际上这是非常荒唐的。比如我在某个单位工作,我面对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这些人被迫要参与一点有技术含量的事,因为知识的限制,他们不得不依靠别人或者依靠自己的亲属或者依靠有司的工作人员。当我给他们解释各种事情的时候,我发现无论浪费多少口水都是徒劳。你说出来的东西与他们理解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所以有时候你想用技术方便别人。很可能到最后不是方便了他,而是给他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所以一些看起来方便受众的技术,归根到底是为了让数据看起来更加的精确。
马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些问题跟内行讨论是可以的,跟外行没有这样的必要,对于那些科学技术来说我是外行,所以没办法交流。假如你是一个外行,你想要了解某一个领域的知识,你只能虚心的求教行里人。第一个要学的当然就是行里的规矩,很多人有这样一个毛病,什么都不会,就要表达不同意见。人大多是这样掌握的东西越多,越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曾经写过一点科幻类的东西,我也承认这些东西应该不怎么样,因为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但有时候这样的想法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小的时候听收音机,就觉得是收音机里住着很多人,他们说话给你听。又比如小的时候看电视,就觉得是什么神奇的方式让人走进了电视,让他们有机会在电视里进行各种表演。在那个知识相对匮乏的年代,想象力就被当做是一种知识,谁的想象看起来更加的合理,谁的想象逻辑更加严密,谁的想象就是当时的科学。
当我们提到易,很多人觉得用它指导实践有问题。说这种话的人不了解我们的历史,实际上在遥远的古代漫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是在易的指导下生活生产的。即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人们有关于生活和生产的知识不断的累积,易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仍然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大元、大明、大清,三个国号都来自《易经》。易描述了我们生活的宇宙,他向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就算是在今天,也仍然是易个非常重要的学问,一个对易没有了解的人,请不要对外宣称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因为你根本没有触及到它最核心的部分。至少在三代以及三代以前,意绝对是科学,而不是人们所理解的传统文化。我觉得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工业时代的来临,才让易变成了纯粹的传统文化。至于易,在今后还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暂时是不知道的。关键就在于人们怎么看待它,有没有兴趣让它存在下去而存在它一个关键的内容,就是要研究它,让它获得发展。
昨天我在网站上看视频的时候,有人讨论了这样一种设想。未来生产人口不依靠男人,也不依靠女人。而是纯粹用技术来生产人,他们会制作一种像蛋壳的东西,人在蛋壳里孕育,当人破壳而出的时候,他就会走路了。假如真的有这么个东西,对于人伦是非常大的冲击。过去的人是哺乳动物,如果改由蛋壳里浮出,它就变成了卵生动物。而且它不是典型的卵生动物,因为这世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产自于它的母体,唯独人类有可能是产自于某一种技术。当然这种技术的诞生对于女性来说绝对是一大福音,这也意味着男女被区别对待的可能性将被严重的削弱。
类似的设想我也曾经有过,但我还没有想象过人从破壳而出的一开始就会走路,他不是一般的人,一定是做过技术改良的人。大概是去年还是前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科学家曾经对婴儿做过基因编辑,这件事在学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论,在域外引起了巨大的质疑。假如人从蛋壳里孵出来又会走路,或者直接就会说话,或者从蛋壳里走出的那一天就已经具有了博士的学术水平。你可以想象那个时候的人都是超人,而人绝对是超越自然一切生物的东西,因为他们不是在自然状态下诞生的,他们是技术生产出来的。当最后一代自然人离开人世之后,地球上会发生什么事呢?我曾经想象过未来机器人成为地球的主人,而极有可能发生的是人与机器结合,比如一个自然人同时又是机器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值得人们去期待的时代,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肯定会发生。
那位先生姓曹,假如凡是新事物,我们就应该接受。或者说新事物注定要淘汰旧事物,未来等待我们的是喜剧还是悲剧呢?当超级人被生产出来之后,自然人根本没有办法与他们竞争。比如他们的弹壳当中蕴育一年就具有博士的学术水平,破壳而出之后,再学习个十年半载,他们的知识将更加突破人们的想象。我常常是想学者不一定都是好人,因为他们整天想着怎么突破人伦,或许在这些人看来,人伦这种东西根本就不重要。我们将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除了科学技术,文艺要在其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我希望未来的文艺真正是为工农兵服务的,而不是为一个组织团体负责宣扬他们的理念,炫耀他们的丰功伟绩。我希望我们的文艺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受众负责。而不是只想着用什么方式从受众那里骗钱,今天很多娱乐公司,影视公司只把它当成是生意,是赚钱的工具。对于那些只对钱负责的文艺作品,必须形成某种制约。
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伟大的时代,但这个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都期待着未来有更大的繁荣等待着我们,而不是从我们这一代之后就进入低谷。如果你的期待是这样,就不应该把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描述成盛世。盛世是很容易让人骄傲的,是很容易让人自大的,也是很容易让人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的。今天有太多的人看不到自身的问题,只会跟着那些人人云亦云,我特别不喜欢活跃在公共平台的一部分所谓的知识人。他们输出的不是知识而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一副有色眼镜,它让你看不到事实,它让你拒绝承认一切与你价值观相悖的真相。时间让很多与我有过交集的人想法相悖,我并不为此感到遗憾,因为人生无常。
我不喜欢把自己弄的跟教科书一样,我不喜欢让别人误以为我有多么高尚。我也不期待有很多人捧着我、尊重我,拿我当一回事。我满足于做一个普通人,一个不被注意的人,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有学识、有智慧、有想法的人,大概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去参加别人的葬礼,会有一些复杂的感受。比如看到别人风光的葬礼就会感到羡慕,看到别人死的特别落寞,就会想自己可不能跟这个人一样。其实人在生之前死之后都没有必要那么吸引人们去关注,因为生之前和死之后,人对这个世界是没有感知的。当我上了一定的年纪之后,我就不会再去参加别人的葬礼了,我会待在一个地方每天坚持读书,我不求人生圆满具足,只希望活得不遭罪体面,我所谓的体面不是一种虚荣,而是自己的自尊心,不要受到太多的冲击。我特别羡慕一些高僧晚年不遭罪,只是坐在一个地方安安静静的走了。
对于我而言,文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文说到底是痕迹,时间会给很多事物留下痕迹,你可以根据这些痕迹来判断这个事物到底经历了什么。就好比树有年轮,你可以根据树的年轮来判断他经历了多少雨季和旱季。艺是相对于技而言的,技得实用性更强,而艺更注重于美感。就好比一把紫砂壶,如果。如果它用起来非常的便利,这就说明技术很好。如果它看起来赏心悦目,这把壶就具有了艺术价值。而美我曾经做过解释,它是一种舒适的感觉,而这些舒适的感觉是,通过感官反馈信息给大脑,大脑做出的判断。简单来说,凡事那种能够让人身心愉悦的东西就都是美的,凡事让人产生不适的东西就是丑的。而中间不能够让人的身心产生反应的东西或者反应很小的东西就是不丑不美的。所谓文艺就是,具有美感的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文艺是属于全人类的,这不是故意说大话,是本来如此。
说文艺是属于全人类的,只是理论上如此而已。实际上在生活当中,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文艺,会展示出它的群体性,我所说的群体性是指文艺会因为群体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雅俗两家,雅的文艺主要服务于上流社会,活跃在这个圈子里的人大多都是一些精英。俗的文艺主要服务于底层社会,活跃在这个圈子里的大多是一些生斗小民。在生活当中我们所能接触到的雅的文艺主要是那些交响乐、芭蕾舞、歌剧、话剧之类。过去的昆曲也是非常优雅的文艺,据说过去的那些人要听昆曲,手里还得拿着一本字典,因为昆曲里边的每一句词都包含一个典故。一种文艺如果养到这种程度,大概也就没什么生命力了。对雅的追求,对俗的迁就都不应该过头。
对雅的过度追求就如同把植物从土里面拔出来,对俗的迁就就如同用土把植物埋起来。雅意味着规范和制约,读更多是对人本性特别是自然属性的一种释放。如演唱昆曲和歌剧,讲究的规矩就非常多,而演唱陕北的信天游要随意太多了。有一度我曾经尝试想要去了解昆曲,并且能够欣赏它,后来我发现自己的这一尝试失败了。我是在不知不觉当中放弃的,我甚至想不起来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决定不再继续在昆曲这项艺术上耗费精力了。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原本活跃在底层的艺术因为某种机缘得到了上流人士的青睐于是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对这种艺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原本从事这项艺术的人可能只在田间地头表演,可能只是在街头或者是茶馆里表演。经过这些有心人士的改造之后,这项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给那些体面的人表演,从事这项艺术的人也获得了极大的体面。
从这个时候开始,这项艺术越来越受制于上流社会,受制于精英人士。渐渐的人们就会发现底层的人已经没办法欣赏这项艺术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已经看不懂了。渐渐的就连上流人士也发现,这项艺术变得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无趣,越来越没有生活的气息。民间的底层的艺术虽然看上去有些粗糙,但是它们充满了一种人间的烟火气,是真正的活着的艺术。而那些已经被深度氧化的艺术却只能被保存在博物馆里,变成了一个又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我们能够接触到一个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他们因为坚守一种已经死亡的艺术,而得到了大家的尊重。什么是活着的艺术,就是能够养活一批人的艺术。而且他能养活人的方式只能是表演,只能是卖票。不是凭借自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从有司那里领一份钱粮。所以我觉得对雅的追求一定要适度,不要光想着取悦上流人士,不要光想着讨好那些精英。
最近我听到这样一个消息,有一位何先生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这个身份会给他带来不错的收益。但这位何先生拥有这个身份是对某个金子的招牌非常大的亵渎,不过对我来说这无所谓,因为我从来没有觉得那个金字招牌有什么了不起。作为演员,哪一个更应该受到尊重?所凭借的不是某个组织授予他某一个身份。而是凭借他在业界的口碑,凭借他的艺德。今天下午刷短视频的时候,我看到郭先生在那里直播鼓曲社招生的场面。未来鼓曲界会不会很热闹的?我个人感觉不是很乐观,因为鼓曲趴在那个地方已经很久了,今天人们的知识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过去的那些曲子搬上舞台,还会有市场吗?当然我的这种见解一钱不值,只要有角儿,鼓曲还是有希望的。
坦率的讲惊天相声,其实根本谈不上繁荣。因为整个北洋只有一个班社做的不错,郭先生他就形容过这个斑蛇,它就像是诺亚方舟。很多人在上面讨生活,离开了这艘船,也许很多人还能谋到不错的生计,但是相声这个艺术就会迅速的滑向低谷。这家班社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郭先生目前是四十大几岁?在我看来他最巅峰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虽然他的买卖越做越大,名气越来越高。这都是得益于之前的积累,关键在于后面会不会有新的角儿出来。我说的是那种特别亮眼的角,那种攻克特别齐全的圈,以前我对陶阳抱着很大的希望。现在我仍然抱有希望,但陶阳的状态是很难回到从前的。而且它的志向更多是要推动京剧艺术的发展,郭先生的长子未来有没有可能成为角儿呢?这种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我觉得他的兴趣可能更多还是在拍影视剧或者做综艺上。
作为一个相声演员,一年都演不了几场,多年以后,他变成了相声界的大角儿,也许在未来会变成现实,但在推理上没有办法成立。我估计未来承袭班主职位的人很可能是岳先生,虽然他现在不是什么特别大的角儿,但他在班社里地位已经仅次于郭先生了。最简单的例子就在于只有他和郭先生在说相声的时候穿着刺绣大褂,虽然他们一再澄清,没有明文规定不许其他人穿刺绣的大褂。可大家却默契得遵守这一原则,迄今为止,他们没有为了辟谣,安排这个小角儿穿着刺绣大褂去表演。如果能够保持这种状态,未来他坐到了班主的位置上,大致也是能说得过去的。当然最关键的是他要稳重,要足够的谦虚,如果他因为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班组,而一天天自大起来。不仅对于他个人是非常不幸的事情,对整个班社也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
这就好比汉高帝是一个大角儿,他就希望自己的继承人也是一个大角儿,遗憾的是他的儿子不是什么英雄人物,看起来总是那么普普通通。他也只好认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不求其它,只希望他能够稳稳当当的坐在皇位上。汉武帝是一个大角儿,可他立的储君看起来却非常的平庸,在发生了一系列意外之后储君死了,他不得不立幼子为继承人。有人说这是汉武帝故意这么安排的,如果我是汉武帝我是不会这么安排的,因为这风险太高了。霍光最终没有篡位,他如果真的篡位,谁又能够阻挡他呢?郭先生是一个大角儿,理想的状态自然是在他的徒弟中也能够冒出一个大角儿,如果这个大角是他的儿子那就更好了,如果没有大觉作为继承人,有一个人品厚重的小角儿,来继承班主的位置也没什么不好。
郭先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似乎看得很开,今天自己的班社非常的热闹他还开心,明天自己的班社生意做不下去了,被迫关张他也能想得通。话是这么说,可是如果真的这么发生的话,我不相信他能真的这么乐观。我当然希望这个班社能够出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角儿,我也希望鼓曲社、麒麟剧社能够越来越兴旺。据我所知,麒麟剧社的票并不是特别难买,很多人说如果买的早的话是可以买到的。当年郭先生曾经有过给一个人表演相声的经历,麒麟剧社未来也是值得期待的,特别是陶阳的状态,如果持续好转的话。不仅麒麟剧社值得期待,整个京戏界都会迎来一个春天。我希望麒麟剧社能够拍更多的新戏,当然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慢慢的去打磨,需要更多的人去加入进去。只要这个团队当中能够聚集越来越多有才华的人,麒麟巨兽就会能给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今天晚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好像说明天就可以办房产证了。这个消息还不是很确定,我初步的想法是在明天上午会问这件事。最迟在明天中午会问,如果消息确切的话,我会在明天下午去把这件事情办妥。如果消息属实,明天可能会有不少人去那个单位办这项业务,那样我可能会面临排队的问题。我对排队一直都是非常抗拒的,但这一次可能没有办法避免,希望明天顺利的把这件事情给办了。今年发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比如我曾经在年初的时候经历了一次严重的感冒。又被省作协拒绝了成为会员的申请,在我的内心深处,对这个组织的看法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我希望能够拥有这样一个头衔,我相信这个头衔能够给我带来一定的益处,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个组织实在没有干过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加入这个组织不过是拥有一个空名头而已,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此致
敬礼
你的朋友陶唐
新丰九年五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