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号 火车旅馆

二候,玄鸟归;燕去也。

亲爱的嘉凤女士: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诗叫做坐地日行八万里,言下之意,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旅行,无时无刻不在旅途当中。你以为你在一个地方定居,其实你居住的那个地方也是个交通工具,就像是一辆车一艘船。不过当人定居的一个地方的时候,那种旅行就像是坐着摩天轮在不停的转圈,我并不清楚摩天轮高速运转的时候,为什么坐在上面的人掉不下来。昨天中午的时候我撰写了一篇文章,对于这篇文章我是感到满意的。但他在群里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前天我撰写的那篇文章,多少带着几分诗意,也许这就是何先生为什么有作诗之冲动的原因。其实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饮酒都是讲究礼仪的。只不过现在的礼仪不能称其为礼仪,当然讲究礼仪的场合会让人有一种拘束感。可如果完全不讲礼仪,这酒喝的又显得不是特别有感觉。之前在跟朋友通信的时候,我谈到了温情和理性的问题。

对于一个人情社会,我的好感是非常有限的,但对于一个温情默默的社会,我的好感是有很多的温情和人情,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觉得所谓温情其实就是讲规则的人情,反过来讲人情对规则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而理性状态下的人,大家对规则非常的推崇,对所谓人情则毫不在意。所以我希望我所看中的那个城市成为一个温情默默的城市,能够建设一个有温度的社会。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的发掘它的历史资源,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祭祀礼仪,如果完全继承下来恐怕是有点问题,但重要的关键的部分应该予以保留。昨天撰写的那篇文章,里面我虚构了一个故事,主要是想表现一个温情的社会。说的更白一点,就是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温暖的。在这个故事里,先后有五个重要人物出场。不重要的人物若干,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一个酒屋,酒屋里的人海阔天空的谈论着各种问题。

在一个大的城市里,人很容易有一种漂泊的感觉,当你面对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让你看着一个个忙碌的人,那个时候你会有一种无助的感觉。可当你回到村里,发现里边根本没有青壮人口,整个乡村一片荒芜,那个时候你会感到分外的寂寥。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沉浸在一种温情的氛围当中,为此我可能要编写更多的故事。我希望这样的故事在群里受到欢迎,为什么我愿意在群里写东西呢?那是因为我确切的知道我的受众是谁,我还有一种办法让他们有一种参与其中的感觉。因为我编写的故事里都有他们的戏份,明年十年之约完成之后,我可能会继续在群里编写一些小故事。我不知道这样的故事有没有留存的价值,但如果有另外一个人编写了有关于我的故事,如果在故事里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充满温情的氛围。我将为此感到欣慰和高兴,人在城市里很容易有一种漂泊的感觉,当人在乡村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吗?

我不确定那种感觉能不能用漂泊两个字进行描述,但一定很像是流放。当我在描写城市的时候,我大概要通过什么样的场景来描述发生在那里的故事呢?是咖啡店是酒屋,是办公室,还是其他什么有趣的地方。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存在,而这些行业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要求。说的简单一点,人的需求就意味着生意,因为人要满足需求,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一般来说所谓的等价,不仅包括商家的成本还要把相应的利润包括进去。从上个星期开始,我就一直感到非常的不安,我不知道这个星期会以怎么样一种方式度过。总而言之,我非常的担心,愿上天保佑我,上天如果拒绝保佑我的话,情况将变得非常糟糕。

与此同时,我希望在不工作的时间,特别是不在茅坑的时间,能够有机会创作更多温情的故事。就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他可能发生在办公室,也可能发生在酒咖啡店。发生在由摩天大楼组成的丛林当中的任何一个角落,昨天在社群里我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某一年我去某城中村看望一位故友,在理发店我看到了两个女孩儿,她们各自手里拿着一支烟,忘记她们有没有染头发,两个人双目发光,有说有笑,还不时可以从她们的嘴里听到几个脏字儿。也有人描述过,当一个女孩染了头发有纹身,而且很喜欢说粗话,这就表示她非常的酷,而且非常的可爱。我也同意,即便具备所有以上特征,她仍然有可能是一个好人。当年纪大了一些之后,我逐渐学会了宽容。不抓住别人所具有的一个特征来否定一个人,同时我也很多次说过,年纪越大我越感觉到真相其实是非常奢侈的,人们并不容易看到真相。

过去人们所能看到的信息并不是完全建立在真相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某种规则的基础上。现在也是如此,不过现在的规则与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规则主要建立在群体利益的基础上,现在的规则更重要是建立在信息销售商利益的基础上。为了最大限度的争取客户来浏览他们提供的新闻,在强大的技术的支撑之下,他们为每个人提供定制的咨询服务。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喜欢的行为,而那些不喜欢的新闻就会悄悄的被过滤掉。这样一来,大多数人每天都生活在快乐当中,不过这样一来就会让每个人的价值观被不断的强化,而人与人之间要做到相互理解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因为你没有办法理解你的这个群体之外的人们的想法。如果是在办公室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觉得大多数会跟同事有关。办公室会长成什么样子?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更多是竞争还是协作,那是一种有温度的关系还是只讲冷冰冰的规则?

正在省城举行的那一场盛会还在继续,我并不知道该如何准确的评价它。在中秋之夜的前一天,某一个神圣辉煌的地方有大型的文艺演出,一开始我觉得有一个舞蹈还是不错的,但紧接着就发现在这舞蹈和音乐中间还夹杂着一个人的朗诵,那个朗诵的人穿着西服,这样的安排让我感到强烈不适。不过在文艺方面,在历史问题上,不同的认知所构成的观念的冲突,其实是非常严重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样的演出并不能够做到破圈,说明他们的演出质量相当的一般。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地方的演出却非常的引人注目。当然我也看到为了推广这些节目,他们很是费了一番功夫,当然也付出了金钱的代价。在别人看来文艺也好历史也罢,对他们并不是特别的重要,而像我一个文科出身的人对于涉及文史的事情就会觉得它非常的重要。

前不久,人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未来的社会是由理科生主宰的社会未来有关文史的事情也需要理科生来做。这到底说明什么呢?说明文科生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一般没办法从事自己所学的这个专业。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即便是从事了这个专业的工作,他的收入也远比不上那些从事理科行业的人。当有一次我问扫大街到底算文科还是理科,某一个人毫不迟疑的回答说这个是文科,因为没什么用的人就可以干这个。简而言之,在这个人的眼睛里,文科就等同于没用。未来在文史方面会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吗?我的答案是不会因为人们就根本不重视它。不过在一些特别隆重的场合,需要用什么方式介绍一个群体或者一个地方的时候,就没办法不提起这个地方的历史。

今年的冬天会有一场更大的体育盛会,那个时候有关方面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演出呢?如果撇开历史不讲,大家更多的在那里学,展现科技方面的成就。这是不是足以吸引外面一些人的兴趣呢?我对于传统文化永远是感兴趣的,如果上天能够照顾我的话,我希望能够从事一份跟这个有关的工作,只可惜上天似乎没有在这方面给我提供指引和帮助,或者说他其实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只是我没有察觉到而已。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人世了,我留在这世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当一个人年纪大了之后会不会变得怀旧,如果我写了很多跟一个群体有关的东西,那么这个群体的人将来会不会翻阅我留下的这些东西。也许会,也许不会。如果上天保佑我的话,我可能会编一些更有意思的故事,他们会喜欢这样的故事吗?我并不知道。我的几个社交账号已经废了,里面的很多东西也都消失了。

有几件事情我本不应该再提起,但若永远不再提起,时间久了就会以为那些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火车站在任何一个人记忆当中都会有特别的意义,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可能在你的记忆当中频繁闪现。如果收入不是那么多的话,很多人都应该住过那种小型的旅馆。我不认为那是让人感到快乐的回忆,曾经我住进了那个宾馆,一晚上八十块钱。我曾经试图为自己设计一个精彩的美轮美奂的夜晚,我犯了之后不止一次犯过的错误,自己有什么需要就去找提供相应服务的信息,哪怕平台已经提示这则信息有问题,哪怕这则信息的描述漏洞百出,可我还是上了当。就像驴看到前面的胡萝卜一样,它的所有注意力都会被那一根胡萝卜所吸引,完全不会注意到原来脚底下一个大坑。

在我的记忆中,这样的当一共上过三次。那真是非常不愉快的回忆,所以人一定要提醒自己,如果你需要胡萝卜,如果有胡萝卜悬在你的眼前,你一定要格外留神脚下,到底有没有坑。我上的那些当时在应该觉得丢脸,如果要钓鱼,至少要把鱼饵挂在鱼钩上,而我咬钩的时候发现上面根本没有鱼饵。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能够理性分析问题的人,一个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今天在解决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时取得了进展,为此我感到高兴。与此同时我要更多的祈求来自上天的保佑,作为一个小小的个体面对社会是非常孤单和弱小的。我比任何时候需要一种无形的力量给予支持,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一个又一个问题迎刃而解。我也希望自己在写作方面能够取得更多的成就,同时我祈祷我目前用心经营的这个社群,能够维持相当的热度。今天下午的时候,在社群里围绕着一个秀字,发生了一点争议,我觉得这样的争论其实蛮好的,但我希望自己学会拿捏尺寸。这样可以让自己保持安全,不要立于危墙之下。

今天白天的时候我还有另外一些想法,就是我希望自己能够创作更多的作品贴到社群里,我希望这些东西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甚至我希望用文字的力量虚构一种东西,把大家联系在一起。让大家有兴趣讨论同一个话题,让这个群的凝聚力不断的增加。过去我与李先生经常发生争论,争论是非常美好的一种生活状态。同时我觉得应该有这样一种想法决策,不应该建立在争论的基础上,我把争论当做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方式。真到了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多听一听反方的意见,这样就可以让自己考虑问题,更加的全面,做出来的决策更加的合理。过去与何先生之间的争论是比较少的,现在与何先生之间的争论似乎多了一些,我希望我们能够更好的管理分歧,一方面要继续争论,一方面又不能让争论失控。

我希望将来自己能够更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更善于管理自己的言辞,我曾经很多次提到这个问题,无论是在谈话或者是做事,我都是一个严重缺乏方寸感的人。我特别佩服孔子,但是他到七十岁的时候才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有的人从小就要面临各种复杂的社交环境,从而养成了较强的社交能力。有的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多数处于一种独处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近似独处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长起来的人对于方寸感这种东西是非常迟钝的,我从小就不怎么会看人的脸色,无论是做事还是说话,常常不知道合适还是不合适。我也有过一个人的旅途,一个人旅行是很有诗意的,如果是两个人一起旅行,就会变得非常的琐碎,如果变成三个人四个人或者更多的人,那就不是琐碎而是稀碎。

我觉得人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下,更容易学会社交礼仪,我长期处于一种相对熟悉的环境下,所以在很多时候都无所顾忌。由此我得出了一个感悟,如果要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就让他去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相关的训练多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他就能够迅速的发现人际关系当中的秩序感、方寸感。今天下午在社群里与何先生和李先生讨论了很多问题,问题主要围绕着虚拟空间,到底该怎么治理?他们更多的强调要秩序化规范化,认为这样可以让虚拟空间变得更有机会展现出勃勃生机。而我的感觉却恰恰相反,我没有感觉现在虚拟空间有所谓勃勃生机,我感觉很多人对虚拟空间其实没什么信心,所以他要从别的地方为自己寻求一个保障。我的悲观与他们的乐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底哪一方更接近真理呢?就由时间来给出一个答案吧!

王先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现在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了这个社群的话题当中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与此同时,苏先生却始终保持沉默,从来没有在这个社群里说过一句话。到底该怎么解释这件事情呢?他到底有没有关注群里的各种动向?有可能工作已经填满了他的生活,或者接近吞噬了他所有的经历,他根本没有办法抽出时间来关注群里的对话。也有可能他感觉自己跟这群人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人心是一种复杂的东西,但我又觉得杰克·罗琳女士所说的那番话非常的贴近现实,在毕业的那一天呆在一起的人会成为一生的朋友。尽管我们之间难以摆脱边际递减效应的影响,可相关的讨论能够延续这么长时间,实在是很不容易。我希望能够把握到每一个人的心里,能够让谈论的内容引起每一个人的兴趣,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个作家。反过来一个人如果不能把握读者的心理,只考虑自己的表达,不考虑受众能接受到什么程度,他也不是一个优秀的表达者。

一个人如果想要成为一个作家,就要去感受那种生活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同时也要保持一种超然的状态,因为生活就像是一个漩涡,它可以把人吞噬掉。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有思想有良心有能力的人,我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良心这两方面大致能说得过去,在能力这一方面严重的不过关。我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创作出一些值得被记住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留下来的作品,不过是只言片语,可是他们依旧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光辉。我希望我也能够有一些东西留下来,但我觉得不是我把这些稿子保存下来,然后如何如何,我希望能够把他们保存在人们的心里。

不过退一步讲,我还是要尽己所能的保存自己的作品,我不知道将来这些作品有没有可能被收集在一起,然后整理出版。也许我写的这些东西也会有人拿来研究,未来的事情很难去预测,但从我的内心深处,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在生活当中,我似乎一直都在追忆从前,追忆那些已经泛黄已经变旧的时光。过去的一切似乎都是美好的,以为那些不美好的东西会在我的潜意识里把它们剪辑掉。很多年以后看到我留下的那些追忆过往的文字,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也许会觉得以往我的生活都是美好的。可如果真的属于我,当时的情况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结论了。前几天我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围绕着几座城市展开。对于城市建设我是特别有兴趣的,我希望自己可以发表一些意见,我也不知道我的这些意见到底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意义。汴梁那些风景很多都是新修的,原物其实埋到了地底下。

尽管如此,我仍然通过一些东西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精气神。他们设计的情景演出会真的开炮,那个地方还建了一个武侠城。里面真的有一群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尽管所有人的都意识到这是一种表演,可是他们演的那么用心。其实我有一个想法,不要拿着一个剧本,一年四季的在那儿演。应该多编几个剧本,然后换着演。同样的情景演出在省城也有,对于这样一种现象,我是非常乐见的,它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活力。同时我也希望这样的演出能够更加的精益求精,我不排除将来有这样一种可能人们不再满足于通过银幕来观赏聚集,人们可能更愿意实体参与到剧情当中去。有的人想要当武松,有的人想要当鲁智深。只要你愿意花一点钱,你就可以过一把瘾。我觉得在这方面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我大胆推测,这个领域也许会有一个很好的前景。

此致

敬礼

你的朋友陶唐

新丰九年八月十二日

第100号 年代风尚第155号 革新故事第054号 关于荒岛的想象第091号 塑形师补遗第197号 未来的精神生活第142号 白鸽子第155号 革新故事第196号 丛林第020号 奴役的艺术第053号 可盐可甜第009号 过年第063号 臣之代第079号 楚事纪与苗氏春秋第303号 水底阳光第222号 精致和诗意第347号 结第174号 我跟乌龟学冥想第286号 涩第181号 盛会观想第251号 美的精神第254号 难题第338号 凤还巢第220号 火车旅馆第239号 日落漫雪第162号 月亮的仆人第143号 成和岁月第116号 滥觞第297号 痛第005号 人际关系第174号 我跟乌龟学冥想第081号 复杂声音第243号 漫画世界第104号 论学第034号 中年男人的烦恼第317号 佛陀与凤凰第270号 艺术匠心第283号 观音第067号 消失的鞭子第098号 朗润圆第260号 自然人第031号 吃食刻录的时光第135号 无边的等待第167号 茅坑里的悠悠岁月第319号 岸与非岸第132号 旅行第057号 风尚引发的思考第149号 吴学究第092号 邦无道则隐第067号 消失的鞭子第046号 奔马第252号 恶兆第220号 火车旅馆第159号 鬼友第180号 剧本和表演第244号 丰腴第357号 雪否第028号 逃离主人的狗第182号 雨花寺第122号 无常第362号 苗雅正第137号 社团活动第262号 谋划与变故第361号 落日余晖第103号 短视频里的女人第049号 诡谲第199号 心理建设第234号 琴操第244号 丰腴第101号 娱乐圈道士第364号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第311号 不祥的预感第350号 亏第074号 熊猫与老虎第319号 岸与非岸第221号 佛前供养第019号 午夜叫声第350号 亏第187号 我的隐形花园第301号 空想第137号 社团活动第159号 鬼友第307号 典籍第104号 论学第116号 滥觞第226号 神之光第260号 自然人第011号 烟火第151号 单身曲艺第267号 祸福几何?第196号 丛林第144号 观想第297号 痛第266号 分心第199号 心理建设第055号 丰腴之美第111号 死局第105号 三棱镜第330号 黄土第295号 风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