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战之前(2)

这座城市叫做科切维,也可以被称之为一座大城,城市里不是没有人——哪怕是在几百年后,面对火山爆发或是洪水侵袭这样可怕的事情,也一样会有顽固不化,过于自信的人不愿意离开——当然了,这种人免不了受到严酷无比的教训,现在是,过去也是。

被送到艾哈迈德面前的时候,这些基督徒依然抱着一些幻想,他们天真的就像是个孩子,竟然相信那些鬼话——就是奥斯曼人会善待所有的异教徒的那套——但他们怎么就不想想呢,若是如此,从三个主要的大军团往下,就没有任何薪饷的奥斯曼土耳其士兵们,那些数量巨大的炮灰,又怎么会在毫无回报的情况下心甘情愿地为苏丹卖命呢?

这也是为什么艾哈迈德容许他们随意劫掠与屠杀的缘故,养这些阿扎普,就像是养着一群狗,在大战来临之前,他就要用基督徒的血肉去激发他们的贪婪与残酷,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战斗中不畏苦痛,无惧死亡——大维齐尔一听到有这样的事情,他就立刻提起了警惕,马上命令竖起尖利的木桩——可不是只有基督徒才会使用穿刺刑的。

这个命令当然是在这里的每一个奥斯曼土耳其人所乐于看到的,一些阿扎普去砍树,当然长矛也可以,但一根粗糙的树枝能够够尽可能地延长受刑人的痛苦。大维齐尔的亲兵迅速地剥掉了一个基督徒的衣服,他赤身露体地暴露在阳光下,拼命地颤抖着,就像是一块乳白色的脂肪,他要比另外几个人都要来得年轻而又强壮,这也是艾哈迈德选中他的原因,他一意识到这群奥斯曼人要对他做什么,顿时吓得屁尿奔流,除了尖叫之外什么都说不出来,倒是另外一个看上去像是雇佣兵的家伙想要说些什么,但立刻被另一个人拉住了,他立刻退了回去,一言不发。

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艾哈迈德并不需要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在一群奥斯曼土耳其士兵面前显示自己的仁慈,他一直等到那个牺牲品被士兵们架在一只马鞍上,不那么锋利的尖头木桩一点点地被锤子敲打进他的两腿之间后,他才在嘶哑的嚎叫声中开始询问这个城市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留下的这个基督徒,一个蠢货,他是个商人,也是一个城市议会的议员,与不少奥斯曼土耳其人做过生意,他也去过伊斯坦布尔,甚至在家里藏了苏丹的旗帜,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产业与货物,拒绝按照联军统帅使者所要求的那样离开科切维,他以为,就算是奥斯曼人来了,只要他发誓皈依他们的信仰,他依然可以享有自由与权力,甚至可能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

他身边的几个人,一个是他忠实的仆人,另外几个都是雇佣兵,这些雇佣兵与其说是保证他的安全,倒不如说是要保证他的派头,他之前还想过,要如同一个总督那样威风赫赫地走进奥斯曼人的营帐呢。

他大概没想到艾哈迈德甚至懒得和他说些什么,如果不是前者担心因为语言的问题——他是能够说匈牙利语、法语和一部分神圣罗马帝国方言的,而让他所想要知道的情报在传递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的话,他甚至不会出现在这些基督徒的面前。

在阿扎普七手八脚地将木桩竖立起来的时候——这个过程中他们还不慎让受刑人从木桩上掉落了,不得不重新来了一回,很难说他们是不是故意的,反正就算是那个最忠实的仆人也没有敢往他那儿看一眼,艾哈迈德所需要知道的所有答案,在几分钟里就干干净净,彻彻底底地摆在了他的面前。

要说之前没人与塞巴斯蒂安.沃邦产生类似的想法吗?当然有,但任何一个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斗的国家,公国或是伯国,坏就坏在没有一个统一的声音,居于最高位的国王或是领主不愿意舍弃自己的利益,他们麾下的臣子与骑士就愿意吗?更不用说,一些地区甚至尚未向国王或是领主效忠,彼此之间只是联盟关系,想要将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对抗苏丹的大军实在是太难了。

甚至在这场战役里,如果不是法兰西的国王路易十四御驾亲征,与他提供了同等兵力的西班牙海军大臣胡安.帕蒂尼奥也在斟酌许久后,同意了这种做法,其他的援军也不同程度地表示了赞成,坚壁清野的战术依然只可能停留在纸面上,即便如此,天主教联军的势力也只能保证做到萨瓦河流域的部分城市能够俯首听命。

再延伸出去,就不是坚壁清野,而是他们必须在奥斯曼土耳其人之前,先和斯洛文尼亚的当地领主打一仗的问题了。

科切维的领主是倾向于哈布斯堡的,也是他向市民们作出承诺,如果他们愿意离开,神圣罗马帝国的利奥波德一世可以给他们一些在税赋与劳役上的补偿,这里的人一半是出于对奥斯曼人的恐惧,一半是出于对领主的信任,才拖家携口地离开了科切维,他们离开的时候带走了几乎所有的食物,提前收割了小麦,刨出了土豆,牵走了马匹与牛羊,还有他们所有的积蓄,无论是老人,孩子和女人都走了,他们可能去了别的城市,在那里等待战争过去,也有可能躲入了丘陵与森林——奥斯曼土耳其人固然可以去追索他们的踪迹,但这对艾哈迈德的军队毫无用处——他们不可能耗费时间,偏离行军路线只为了找到那些愚弄了他们的基督徒。

在确定了这座空城并不是人们无意识地逃走,而是天主教联军有意阻碍他们的行进时,艾哈迈德挥了挥手,让自己的亲兵去处理那些基督徒——他没忘记还有数以万计的“猎犬”正在等待喂食,如果没有足够的血肉供给,被这群饥肠辘辘的畜生反噬也不是没有可能。

克里米亚的鞑靼人也在此时回到了他的营帐前,他们回报说,不但这座城市已经如同被啃过的肋骨一般,就连之前的道路也被破坏了,而且这种破坏方式与以往不同,道路不是被掘了陷阱,放倒树木,而是被堆砌了很多巨大的石块。

“石块?”艾哈迈德惊奇地道,难道这附近还有一座采石场吗?

“正是,伟大的帕夏,”克里米亚的鞑靼人说:“整齐的就像是城堡和宫殿里的砖石,每块都可以容纳下一头巨熊,它们排列在道路上,沉重的只有可敬的神明才能把它挪开。”

艾哈迈德只以为这群鞑靼人说话过于夸张,但他亲自到那里一看,就知道鞑靼人没有说谎,不过他也辨认出来这种“石块”并不是“石块”。“这是水泥。”他说,水泥也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法兰西购买的重要物资之一,作为手握实权的大维齐尔,他当然能认得出来,而且……他伸手摸了摸横亘在路面上的水泥块,这种水泥可能就是被禁止出口的速凝水泥,他们的学者也一直在研究,但始终没有研制出相似的产品。

要让水泥成为路障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水泥粉在没有凝结之前并不如凝结后那么沉重,水到处都是,至于要把它做到多大,就看木板做成的模具有多大,这些水泥块横在路上,用马匹和阿扎普也能拖走,但无疑会大大延缓他们的行军速度。

艾哈迈德看过去,这里至少有一百多块水泥方砖,就算是速凝水泥,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事情,另外那些基督徒也说了,那些人可能干了有好几个晚上,那么问题就来了——天主教联军是怎么知道他们的行军路线的呢?

那些如同钉子一般被抛洒出去的骑兵也保证了没有细作可以靠近他们。当然,大概的方向是无法隐瞒的,但这种精准到城市的防御与阻碍就令人倍感疑惑了。

艾哈迈德在原地思考了一会,就转身回到了科切维,科切维虽然空了,但建筑还是在的,他径直去了大教堂,科切维的大教堂也是这座城市里唯一的一座教堂,艾哈迈德看到一群教士的仆人正在拆卸大教堂的彩色玻璃——这些对于信奉真神的奥斯曼人来说都是亵渎,但这些彩色玻璃还是能够卖给其他的天主教徒的。还有人陆陆续续地从里面搬出座椅、十字架、圣像等等……这些没能被天主教的神父们带走的圣物现在都是奥斯曼人的战利品了。

艾哈迈德走入中殿的时候,这里除了柱子、墙壁、地面与穹顶之外已经空无一物,阳光从被拆走了玻璃的细长窗口照进来,照亮了教士们的黑袍,他们一见到大维齐尔,就双手抱胸,向他行礼,艾哈迈德也做出同样的姿势还礼。

教士们向两侧退开后,艾哈迈德就见到了教长,也就是这支军队的宗教统帅,他恭恭敬敬地向教长鞠躬,“我来寻求您的帮助,”艾哈迈德直言不讳地说道:“教长,我怀疑那些基督徒们与魔鬼勾结在了一起。”

“是的。”教长说,他是个很容易令人印象深刻的老人,因为大部分人在衰老之后会变得温和,他却恰恰相反,他的白发与白色胡须就像是一根根尖锐雪亮的铁刺,眼睛深深地凹入了眼窝,鼻子就像是一把锋利的钩子,只差一点就能勾住往上弯的下巴、

这些教士就是奥斯曼土耳其人的——里世界中的力量,虽然他们的先祖也是巫师,但他们与巫师脱钩的历史甚至早于罗马教会,而且更彻底,他们在亚瑟王还在任用梅林做自己的首相的时候,就已经认为自己的力量来自于真神了,他们对巫师的恶感远胜于罗马教会——在伊斯坦布尔,狼人和吸血鬼都能有一丝喘息的机会,唯独巫师,他们在教士这里得不到一点宽容。

虽然已经猜到了,但艾哈迈德的脸上还是露出了憎恶之色,就像是看到了一座散发着腐烂臭味的泥沼。

“这没什么可奇怪的,”教长说:“我们之所以在这里,为真神而战,就是为了清除这些堕落的异教徒,还有他们的魔鬼主人。”

他向艾哈迈德点了点头,就挥手召唤身边的教士,艾哈迈德虽然是大维齐尔,但一见到这种情景,就立刻束手后退,直到侧厅,靠在柱子边。

在空荡荡的中殿里,十来位教士又一次做出了双手抱胸的姿态,他们的头深深地,谦卑地低着,几乎碰到了胸膛,教长站在他们中间,举起双手,就像是一株花中的雄蕊,停顿了几秒后,老人看着洒落的阳光,开始高声念诵起神圣的经文,并且做出复杂的手势。

在他完成了这段祈祷后,教士和他一起脱下了黑袍,露出里面的白色外衣,长裙,腰间的黑色带子,头上的黄色帽子——在他们的教义中,脱去黑袍就意味着摆脱了凡俗的困扰,留下的黑色带子表明他们暂时还无法摆脱凡俗的躯体,白色的外衣长裙则意味着他们神圣的神明,至于那顶黄色的,高高耸立的帽子,则是代表坟墓。

此时鼓声响起,而后笛声响起,教士们步行环绕场地三周,并且相互行礼。

之后在单调稳定的乐声中,他们一只手朝向天空,祈求真神赐予护佑,另一只手朝下,意味着将这份赐予分发给信徒们,他们以左脚为中心旋转,来象征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他们会不断地旋转上很长一段时间,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来接近真神,祈求恩惠。

即便是大维齐尔,艾哈迈德也只能在一边沉默而虔诚的注视着他们,同时在心中念诵经文,而在他看不到的地方,成群的渡鸦、鸽子与鹰隼,正如同冰雹一般地坠落。

——————

瓦罗.维萨里听到了一声惨叫,他立刻跑到隔壁的房间,就看到胡德倒在地上,他的水晶球碎成了无数晶亮的小片,他按着脸,鲜血从指缝里流出来。

第四百五十三章 愚蠢吗?不!第七十九章 国王的怒火第四百二十二章 这就是我们的国王?!(上)第两百零六章 亨利埃塔的劝说与查理二世的决定(2)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孔代向我们告别(中)第两百七十七章 科隆纳公爵的第一次亲征第一百九十五章 博斯的最后一夜第两百五十三章 加约拉岛的叛乱第四百九十三章  法国人与西班牙人第二章第两百三十三章 陆地上与海上的战争(8)第三百九十八章 切割布列塔尼与布卢瓦皇家医学院第一百二十九章 钱永远是个问题(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高乃依的疯狂一夜第三百四十三章 热热闹闹的叛乱活动第五百六十三章  利奥波德一世向我们告别(上)第一百九十章 圣但尼(12)第七十八章 猫和臭鼬(三江推荐加更)第三百八十四章在余波中沉醉第四百一十六章 人间地狱(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蒂雷纳子爵生日宴会 的前奏第两百八十五章 安娜.玛丽亚.路易萨.德.美第奇的惊奇历程(5)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法兰西第五百四十二章 五年后(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孩子们的第一场婚礼(4)第四百五十一章  卡尔萨瓦之战的开始与结束(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国王的第三次御驾亲征(2)第八十六章 孤单的玛利第五百零八章  上帝的旨意(下)第七十四章 莫里哀看到的第七十一章 迎接前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一些事情(上)第六十八章 达达尼昂先生见到了蒙庞西埃女公爵第四百九十章 国王的第三次御驾亲征(6)第六十三章 巫师维萨里的过去与巫师界的一角(上)第两百六十九章 波兰国王路易一世!第两百三十五章 阿姆斯特丹!(2)第一百一十九章 头生子与王后(3)第五百四十四章  红色与白色(上)第四百九十章 国王的第三次御驾亲征(6)第两百零三章 路易十四的凯旋式(6)第两百四十二章 战争结束,战争开始第一百八十九章 圣但尼(11)第四百八十八章  国王的第三次御驾亲征(4)第九十三章 国王来到敦刻尔克(上)第四十四章 国王是如何说服蒂雷纳子爵的(下)第两百一十六章 医生们的大冒险(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淘气的维拉尔先生第五十九章 摸治仪式与沃邦第四百五十一章  卡尔萨瓦之战的开始与结束(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头生子与王后第五百三十四章 巴士底狱的约克公爵(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国王的巡游第两百三十六章 阿姆斯特丹!(3)第一百一十三章 巫师的婚礼第两百六十八章 波兰国王路易一世!(2)第三百二十四章 风花雪月的凡尔赛第九十六章 1658年的敦刻尔克战役第三百九十四章 国王的一个小决定第五百四十九章  别了,蒙特斯潘夫人(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霍夫堡(2)第五百六十四章  利奥波德一世向我们告别(中)第两百六十三章 蒙特斯潘夫人的价值(6)第三百七十七章 国王的巡游(6)第四百五十七章  郡主堡第三百五十章 热闹滚滚的叛乱活动(7)第五百五十八章  英国国王向我们告别(上)第六十章 国王的婚事第一次被提起第四百七十五章  双湾海战(6)第两百六十章 蒙特斯潘夫人的价值(3)第两百一十二章 四位瘟疫医生(中)第两百四十六章 战争结束,战争开始(5)第四十一章 魔鬼的苹果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孔代向我们告别(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国王的一个小决定第两百五十二章 瓜分荷兰第两百五十章 毛心脏第三百八十五章布列塔尼的微妙之处(上)第五百章 圣地亚哥(3)第两百四十九章 新阶级第四百零一章 丰特莱修道院医院及疗养处番外二—太阳王八十岁诞辰的盛大庆典(中)第七章 一个国王被处死第两百八十六章 安娜.玛丽亚.路易萨.德.美第奇的惊奇历程(6)第四百三十七章  爱情与战争(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法国王太子的婚礼(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快乐的查理二世给路易的一封信第两百四十六章 战争结束,战争开始(5)第三百八十章 国王的巡游(9)第九十九章 敦刻尔克的入城仪式(1)第三百二十九章 卡姆尼可会战(2)第三百五十四章 入瓮第二十二章第两百七十章 国王的亲子时间第一百一十九章 头生子与王后(3)第三百八十四章在余波中沉醉第五十一章 敦刻尔克的入城仪式(5)第三百八十六章 布列塔尼的微妙之处(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狩猎第三百零九章 国王的再一次御驾亲征(6)第三百二十五章 风花雪月的凡尔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