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菜园子的老物件

下南洋的人回来建的,那就解释得通了。

从清末开始,广东、福建一带,下南洋讨生活的中国人不要太多。挣到钱后,回家乡盖房子、修路等等,十分常见。

这也算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富贵还乡。

也不单纯只是炫耀,还有想要告诉家乡人,他有出息了。哪怕是死去的祖宗,都会坟上有光。

“后生,那些值钱的,拜托你都一一指出来,我代我们村先谢谢你了。”村长开口道。

江枫摆了摆手:“村长别客气,这都是小事一桩。”

随后,江枫还真挑出两个杯子,告诉权哥等人,跟之前那个应该是一套的。

“我看,不止三个才对,其他的呢?”江枫问道。

庙祝想了想,说道:“这种杯子原本有六个的,碎了两个,还有一个就不记得了。”

大家一听,心里滴血呀!

这种杯子,单个就五十万左右。加起来,就没了一百多万。这一百多万,分到每户人家,都能分一万多元。

接下来,村里就是商量,怎么处理那些值钱的东西了。

后面的事,江枫没有参与进去,属于人家村子的“内政”问题。

权哥带江枫去摘李子,村长他们得知江枫的来意后,也吩咐其他人,到自家果园挑点好的摘,送给江枫。

人家帮了那么大的忙,没有点表示,实在说不过去。

吃饭的时候,权哥还开玩笑:“看看我家,有没有值钱的古董。”

他老婆都忍不住白了一眼:“家里老物件都丢得差不多了,还有什么?”

当初建好小别墅后,那些老旧的东西几乎都扔掉。毕竟那么贵的别墅都建了,还要那些旧东西干嘛?干脆都买新的。

就连电视机都不例外。

谁料,江枫还真点头:“有一件,被你们扔前面的菜园子了。”

啊!

权哥两口子大眼瞪小眼。

还真有呀?

在菜园子?

权哥的老婆努力想了想,然后说道:“是那个菜缸子?”

她思来想去,也只有她搬到哪儿的一个腌菜缸子了。

江枫摇头:“那腌菜缸子我也看过,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件,民窑青瓷,而且是建国后的。”

青瓷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东汉有了重大突破。

三国两晋南北朝后,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开始各具特色。

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

“那还有什么?”权哥两口子都想不出来了。

江枫朝一边努了努嘴:“那边,我帮你们捡回来了。”

权哥和他老婆扭头看去,就看到茶几的下面,摆着一样东西。

“灯盏?”权哥对这玩意还有点印象,小时候家里还用过,到他读书之后,这玩意就淘汰了。

江枫点头:“没错!这种样式的灯盏,很古老的。”

他告诉两人,到了六朝时期,灯盏的造型已经基本定型为油盏、托柱、承盘三个部分。

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青瓷灯盏,出现了将托柱做成熊的造形,并在承盘下安三个兽形或者是蹄形足。南朝的灯盏大多无足,而托柱变得很高。

而进入经济高度发达的唐代,

灯盏作为实用兼装饰物而开始大量出现在宫廷和灯节之中,唐代常见的造型为碗碟状,内壁有一圆环。

“这一种是明代时期的。上部似一把带盖小壶,下为盆式托座,灯芯从壶嘴插入壶中,设计得很科学,也颇为新颖。”江枫说道。

“明朝的?”权哥微微一惊,没想到自己家还有那么古老的东西。

江枫纠正道:“我只是说它是明代才出现的灯盏样式,不是说它是明代的。准确说,它应该是清代的物件,仿明而已。”

在清代,仿明的物品很多。

就连清代的皇帝都带头仿造明朝的艺术品,就更别提民间了,毕竟上行下效嘛!在古代,皇帝的爱好就是风向标,潮流的发起人。

清朝一直流行着仿古之风,清朝初年以“四王”为代表的画家喜欢模仿前朝画家,书法喜欢用古代的篆书,建筑上也喜欢仿造古建筑的风格等。

这种风气体现在瓷器上,就是仿制陶瓷的数量较多,其中仿制明朝的瓷器占了很大的比重,甚至皇帝在庆典上有时也会拿出这些仿制瓷器,可见这种风格对清朝的影响程度。

清朝仿制的瓷器,大多十分精美,有时连专业人士也会“打眼”。

“清代的仿品,应该也值钱的吧?”权哥问道。

“看仿的程度了。有些仿品甚至比原作还要精彩绝伦,也就更值钱。这灯盏,仿得还算不错,值三五万元。”

灯盏上的“紫口”,是当初为了模仿,涂的一层咖啡釉,底部也有一层酱色的釉彩。

其实,虽然清朝的工匠们的确在努力模仿前朝的瓷器,但由于瓷器的釉料、烧制工艺等方面的差异,仿制出的瓷器依然与原版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整体来说清朝的瓷器胎料比明朝的更轻,青料款识也比明朝的底款更浅一些。

“三五万?那也可以了。”

权哥倒是不嫌弃,打算先放在家里收藏,反正自己现在不缺钱用,没必要变现,说不定以后还能升值呢?

那些富豪,都会打量购买古董文物。你以为他们喜欢?这其实也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一种保值的投资。

大部分的有钱人不傻,他们做什么,你就跟着做,基本上不会吃亏的。

“可惜了,以前的老物件都丢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值钱的。”权哥的老婆说道。

实际上,几乎所有年轻人都是这种通病,喜欢新的。

不像老一辈,什么都不舍得丢,说还能用。老一辈,真正是将节俭刻在了骨子里。你把几十年前的铜盆丢掉,他们可能都会去捡回来,甚至还要打你一顿。

“扔了就扔了,还想那么多干嘛?自找不痛快。”权哥倒是看得开。

第三十六章 犀角杯第二十九章 鲁班尺第四十五章 道光天球瓶第六十四章 古泉五十珍第一章 继承家业第三十六章 犀角杯第五章 印盒第六十一章 古代的密码锁第四十二章 不一样的扳指第八章 永乐甜白釉第三十二章 你是哪家少爷?第三十五章 拒绝议价第一十五章 端砚的石眼第五十二章 去扫货第二十三章 铃铛杯第四十四章 沉香一十八籽第四十五章 道光天球瓶第六十三章 斗彩还是五彩?第三十章 你就带我来这种地方?第三十章 你就带我来这种地方?第八章 永乐甜白釉第二十章 镇店之宝第二十一章 斋戒牌第二十五章 菜园子的老物件第五十九章 有没有一种可能第五十三章 再来一杯第二十一章 斋戒牌第二十二章 权哥第五十一章 都这么先进了吗?第二十二章 权哥第九章 继承家业的第二天第三十五章 拒绝议价第四十三章 道具里的宝贝第五十二章 去扫货第三十三章 五百万,一分不能少第二十一章 斋戒牌第四十八章 天工开物第一章 继承家业第五十二章 去扫货第二十二章 权哥第二十一章 斋戒牌第二十二章 权哥第二十四章 筊杯第二十七章 墙上的葫芦第五十五章 火画扇第四十一章 高古玉第五十三章 再来一杯第四十五章 道光天球瓶第四十章 古代的储钱罐第五十六章 玻璃做的第二十七章 墙上的葫芦第一十五章 端砚的石眼第六十三章 斗彩还是五彩?第四十三章 道具里的宝贝第二十六章 都是你家的?第四十三章 道具里的宝贝第六十一章 古代的密码锁第二十六章 都是你家的?第二十二章 权哥第二十二章 权哥第五十四章 袁大头甘肃版第二章 清库存第二十九章 鲁班尺第一十六章 担心有点多余了第一十二章 原来是专家第一十四章 叫姐姐第五十一章 都这么先进了吗?第二十三章 铃铛杯第二十二章 权哥第三十九章 我在练手感第三十五章 拒绝议价第一十二章 原来是专家第三十二章 你是哪家少爷?第一章 继承家业第九章 继承家业的第二天第二十三章 铃铛杯第四十三章 道具里的宝贝第二十九章 鲁班尺第一十六章 担心有点多余了第十章 你会不会聊天?第一十二章 原来是专家第三十二章 你是哪家少爷?第六十一章 古代的密码锁第二十九章 鲁班尺第五十四章 袁大头甘肃版第二十一章 斋戒牌第四十六章 民国制瓷大师第一十八章 梅瓶底部的编号第四十九章 又被骂了吧?第二十七章 墙上的葫芦第九章 继承家业的第二天第六十一章 古代的密码锁第三十章 你就带我来这种地方?第六十三章 斗彩还是五彩?第三十六章 犀角杯第三十七章 根雕饕餮纹兽足鼎第六章 还是太年轻了呀!第四十九章 又被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