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召.编故事(下)

刘昌郝带着李二郎看自家与孙岭村的山塘,讲了背后的故事。

“你真乃有巧思。”

不要以为它简单,实际包涵了许多智慧,刘昌郝答道:“巧思亦谈不上,我观察力尚可,固能擅于利用地形之势。”

观察力尚可,擅于利用地形……地形图啊。实际观察力恰是刘昌郝的弱项,但谁知道呢。

刘昌郝将他们带向原先的四座土山,又说:“我有两段求学生涯,一段于东边李庄,随一位老学究学蒙学,然其老学究贪婪爱财,吾家那时辰光尚好,其见吾家财力盛,屡次迫我回家拿财物献于他。我那时未开窍,性格又倔犟,一直不作声,其便对吾不善矣。那段求学生涯,实乃吾之恶梦。”

这个正常,不要说乡村教师,城里也一样,良莠不齐,有的品性好,有的品性不好,只能说在城里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在乡下,往往没的选择。

“随后我进县城,随宋夫子学习,宋夫子可谓是才德俱佳矣,虽我资质不佳,见我坚毅孝顺,对我亦喜之。”

“你资质不佳?”

刘昌郝挠了挠腮说:“我开窍很迟,早先资质似乎是不大好。且我又喜读杂书,正好县里有两家小书坊,我便时常进去观书。”

也不是撒谎,前身某些方面还是很懂事的,为了省钱,时常去那两家书坊蹭书看,但看的可不是杂书,也遭到了两家书坊主人的许多白眼。

“去年春天,我在县城外遇到一邋遢道士,我家三代积善,自我曾祖时,便帮助了许多乡亲,虽我不及三代上人,然我终不忍,便买来一些吃食。其士亦开朗乐观,十分健谈,对我说,他是尉氏人,少年时随师傅离开家乡,远去广州,又随海客去了海外,又说了许多海外光怪陆离的传闻。几十年后,他回到乡里,早已物似人非,颇是怅然。”

“当时我亦不相信,其离开时,赠我一箱子,箱子里有一柄镜子,去年七月,我家危急,我用那面镜子,化解了我家危机。”

闹到中书了,这是不查的,欲查,他什么身世查不出来?那不能再说那把镜子是大秦的商人送给他祖父的,大秦商人有这么傻么?故事才刚刚开始,刘昌郝将他们带到第二座山头上,指着山头上一块盘石说道:“去年七月下旬,我带着娘娘、妹妹回到家,心情实是惶恐。”

“懂之,”李二郎说,今年刘昌郝十七岁,去年才十六岁,母亲病弱,妹妹才五六岁大,将这份家业担当起来,岂能没有压力。他忽然想起来了,说:“我亦似乎听到王衙内家得到一枚宝镜。”

“王衙内?”

“黑面王相公的孙子。”

“黑面相公?”

朱三在边上说:“鲁国公王德用。”

“原来是他。”

刘昌郝立即懂了,京城除了宗室、外戚,还有一个尊贵的群体,勋贵。

严格说范纯仁兄弟也算是勋贵子弟,因为除了范纯仁,余下皆是荫补上位的。只不过范氏兄弟名气大,官做的高,让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还有宋神宗的岳父向经,他女儿未嫁之前,也是勋贵子弟。极少数,如范氏兄弟,为后人熟悉,大多数,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但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势力,并且这些官员还喜欢玩联亲,互相沾着亲戚关系,又形成了一个松散的整体。明白了这个,就能明白为什么富弼、文彦博等人为何能一呼百应。

王德用还算可以,不过有一个缺点,就是比较贪,虽然死后,他的几个儿子皆没有做大官,不过其家现在仍比较有钱,有诸多家产。至于李阔海是如何将这枚镜子卖给王衙内的,刘昌郝也不大清楚了。

他说:“若是镜子光滑清晰,人照之,纤毛毕现,便是那面镜子。其虽赠与我,然我不能无劳受其贿,原先将替其保留,下回复归时,还与他,然去年险恶,迫于无奈,交与县城李官人,由此交换,替我家将危机化解。”

“是何危机?”

刘昌郝皱了皱眉头,说:“已经过去,我不欲多言,还是说正事。”

“回家后,我踱到此处,卧于盘石之上,仰头看天,当时风刮松林,虽树少,亦有些许涛声,似吟似和,天空蔚蓝,云彩洁白,忽然间,我心灵安静之极,然后我便看到了一扇门。”

“不会吧,”朱三说,刘昌郝是卧在盘石向天上看的,那扇门在何处?

“三郎,非是你想象之门,我便推开这扇门,发现门内有无数浩瀚,甚至前所未有的知识。”

“吾知之了,”李二郎说。

前面刘昌郝便说过,他自幼喜欢读书,还读了许多杂书,偏巧又遇到了一个道士,道士说了许多光怪陆离的外面世界的传闻,传闻不一定重要,重要的乃是让刘昌郝开拓了眼界。

只是以前他一直没有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大约是他回到家,躺在这块盘石上,心情宁静下来,忽然处于一种“顿悟”的状态,然后看到了许多,或者说想到了许多奥秘的学问。

朱三眼睛珠转了转,通过李二郎与刘昌郝的对话,刘昌郝应当没关系,不然李二郎也不是这种态度,于是他开了一个玩笑,躺在盘石上,仰头看天,天空雪花在飘,耳风北风在刮,且盘石上还有许多雪花,他冷的一哆嗦,连忙爬了起来。

李二郎忍不住放声大笑:“朱三,汝是一辈子看不到那扇门的。”

不但朱三,可能整个宋朝,也未必有几人能“看到那扇门”。

刘昌郝带着他们下山,未去鞭炮作坊,看也可以,但没有看的必要,重新来到老田。

“李二郎,我看到了许多新奇的知识,看到最多的还是种植,世人种之皆知其然,我种之,渐渐已知其所以然。”

“本源?”

“几已是本源,固我能种牡丹,未来且不会比洛阳差。我种甜瓜亦高产也,每亩几达四千斤,明年可能接近五千斤。”

卖出的净重没有这么多,但若是将挑剩下来的次瓜,偷掉的瓜,白送的瓜,留种的瓜,一起加上去,是快接近四千斤了。四千斤便是四十余石,况且明年会更多,李二郎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听到这个产量,他都有些眩目。

“李二郎,李太白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子美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两者谁意境更高乎?”

“各有所长吧。”

“我以为杜子美乃更高也。若能得广厦千万间,庇尽天下寒士,事权贵又有何妨,吾愿舍弃吾所有荣誉、财富、生命。李二郎,你可知棉花乎?”

“棉花?”

“木棉,非木绵树的木绵,其乃一岁一枯荣,能织布。”

“我知道,岭南福建已有多处种植,用其织吉贝布。”

“福建路也有人用之织吉贝布?“

“主要是在岭南广州等处,福建路虽有人种植,用来织布者始少,且多在泉州一带。”

“我,我,”朱三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刘昌郝不知道泉州有人种植做吉贝布很正常,其实能知道泉州有人种就很了不起了,但自己是去了泉州的,却没有发现,此乃是自己与伍贵的失误。

刘昌郝没有想朱三,而是想中书堂吏,真不能小看了两府的堂吏,一般人真的做不来。朱三问:“泉州所种之人多乎?”

“若仅是泉州,所种之人应有不少。”

“难怪……”朱三嘴角有些发涩,难怪的是他去了泉州后找牙行,牙行索要了不菲的钱帛后,仅用了三四天便将他需要的种籽搜集好了,且剥好了。他也诚实,对刘昌郝说:“我与伍贵有错矣。”

“嗯?”李二郎狐疑地看着他们。

刘昌郝解释道:“我去京城看到吉贝布,缦布,黎幕布,花被,知其乃是木棉所织,我看书又多,且知唐朝西域便种植木棉,更不用说大食布了,诗词文章,或于其他,我会逊色之,然论种,天下胜我者,不会有几人。”

口气有些大,然四千斤五千斤都出来了,谁又敢说种,胜过了刘昌郝?

“我便搜索其踪迹,其来自大食,原似出于更西方的叫埃及的古国,一支向西北蔓延,始至西域,后西域水土恶化,始中断也。一支向天竺蔓延,至琼岛,岭南,福建。”

“有何奥妙之处?”

“有,这些地区,有的乃是沙漠地带,有的是热带,有的是温带,有平原,有山区,说明其适应能力强。”

“我懂了,北方亦能种植。”

“李二郎,中的也,我委托朱三郎去泉州采购了四百多斤种籽,毕竟人生地不熟,三郎托其牙行,牙行索要了许多钱,仅是将这些种籽带回,便花了四百贯钱。且明年需要大量肥料,人力,又是南方之物,仅是验证与改良种籽,恐就需三四年辰光。”

“然其非是用来织布,一旦我将其种植之法摸索出来,北方百姓冬天再无忧矣,且如今年陕西路,更不会因为陡寒,而使殭尸仆于道路。”

“且是棉花,我还想改进缫车、纺车、织车,人人能穿得起新衣服,穿得起暖和的衣服,吾死亦足矣。然后一一著书,将其技艺传于千家万户。”

“你问我需钱,我不及吾家三代上人之善,然我能用学问做船,用财富张帆,小者护这一方水土,大者能庇千万人家,此乃吾之大宏愿也。”

有学问还不行,得有资本去验证这些学问,才能将它们向世人推广。

真相是他要完成科技发明之路,不但将这些科技发明一一实现,还要推广,才能累积积分,非是为宏愿推广,而是必须推广。结果是一样的,出发点却截然不同。不过刘昌郝心地也不恶,至少是真心实意地想推广棉花。

“中书诸相公错矣……”李二郎说,面对士子的责问,刘昌郝粗暴地留下一首卜算子,几个大佬认为这是刘昌郝利用才情,对在场士子进行碾压。梅花不重要,重要的是群芳,别将我当成你们,我写的每一首诗词,你们一辈子都写不出来,但在我手里,它们就是大白菜。既然是大白菜,为什么不能贴于鞭炮上,只是你们写不出来,才觉得奇怪。

大佬事务多,但办公时也有休息时候,也会喝茶聊天,当然,这是雅事,于是聊了聊,几个大臣说过后,居然大乐起来。这些低智商的士子,干吗责问高智商的人,岂不是自讨没趣。

但现在李二郎认为他们想错了,没有这个品性志向,如何写得出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错何?”

“他们以为你作卜算子,是用才情镇压责问之人。”

“也非如此,京城士子如何议论,我素不问之,只是家里客户与朱三郎他们偶尔会遇到盘问,也会产生疑惑,我便换了题材,随后作一令,实际原先我是想定一首《丑奴儿》,不过想想,又改成了卜算子。”

“丑奴儿,且说来听听。”

“这首小令更不出彩,你欲听,不怕污耳,且听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信手拈来啊。”

“勿有如此夸张,我当时的想法便是将它写出来,然后再说一句,吾父早逝,家母病弱,且有妹妹,我要不要养活一家人。”

“哈哈哈,”李二郎大笑,这个结局同样好玩。不过有的少年士子未必懂之……

第199章 安息第155章 文字(下)第二十二章 忽视第六十八章 初见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103章 鞭贵第六十四章 饲料第226章 风暴(下)第101章 免费第161章 见(二)第182章 王气第六十章 石板第七章 五色瓜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九十章 茶叶蛋第211章 茂材异等第205章 卖弄(上)第198章 佳话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224章 风暴(上)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九十六章 开始(上)第227章 阁对(上)第五十九章 肥料之王第102章 小楼一夜听春雨第七十九章 上坟第十二章 豆油第190章 多事之夏(下)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121章 传奇(下)第111章 十将(上)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165章 反常第七十八章 赔罪第八章 传家宝第三十章 雇人(下)第八章 传家宝第五十三章 庄风(下)第五十二章 庄风(上)第209章 农家第十四章 家第二十五章 盆地论第188章 父子第126章 交换第五十八章 绕弯子第147章 瘦痴了(上)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116章 予之第218章 荒诞第152章 惊魂一刻(下)第184章 免费第八十五章 退钗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210章 敌意第145章 花木第七章 五色瓜第八十二章 大计划第三章 苗苗第八十四章 智慧第六十七章 白绵纸第九十章 茶叶蛋第六十六章第五十六章 借钱第五十二章 庄风(上)第九十六章 开始(上)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156章 隐瞒第132章 户帖第三十八章 涨租子第二十五章 盆地论第六十九章 请人第180章 解锁第187章 菊花五月开第110章 德鲁伊第二十五章 盆地论第三十二章 打架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二十章 收地第114章 血脉里的东西第四十三章 便钱第131章 大佃户第123章 苦恼第168章 不好的砝码第121章 传奇(下)第131章 大佃户第115章 喜事第六十四章 饲料第124章 凤凰(上)第166章 两面受敌第217章 敢死队第209章 农家第十九章 种花第154章 文字(上)第179章 魏武卒第150章 燕离(下)第182章 王气第167章 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