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见(三)

原先的李继隆无限地接近了“神”,那次迷路,又将他打跌成了凡人。

李继隆是过去式,眼下才是关键,刘昌郝继续说:“陛下,臣言其上策乃是不同意契丹人的无理请求,有数条原因。契丹得到辽南与幽云等地,不乏粮草,也变得安闲也。其本游牧民族,一旦如同汉人一样安闲,战斗力必锐减,此亦是辽兴宗惨败河曲主因矣。昔年,契丹强盛之时,萧太后南下,亦险些回不去,今若用兵我朝,胜负更是难说,契丹亦不敢轻易向我朝用兵。”

宋仁宗时,与西夏进行了四场大规模的战役,定川砦因葛怀敏之故,确实是惨败。三川口、好水川西夏虽胜,然却是惨胜,至于府麟路之战,西夏则是惨败,败了好几场。

当然,不代表着契丹就不如宋朝,但两国交战,大哥不提二哥,皆差不多,就看主将的能力了。如果宋朝主将是章楶,契丹主将是辽兴宗,契丹必惨败。如果宋朝主将是童贯,契丹主将是耶律大石,宋朝必惨败,或换完全成长起来的岳飞,才能与耶律大石较量一番。

“辽太宗南下,虽夺取开封,终未守住,其历史亦会使契丹产生顾忌也。”

“契丹人烟远比我朝稀少,五十万岁币对于其国来说,亦是不少之数。”

“两国承平已久,皆相互受益,犹且贸易,使得契丹许多贵族受益,这些人,会坚决反对契丹向我朝用兵。”

“索要黄嵬山,乃是借助我朝去年旱灾严重,无理之勒迫。”

“故此,我朝不同意,其亦会相安无事。”

黄嵬山怎么办?刘昌郝说了两策,上策便是坚决地不能答应。

关于黄嵬山,上疏的大臣有很多,问题是包括富弼等人,明为上疏反对,实际私货满满,让人难以信服。也有头脑清醒的,如御史黄廉便说,分水画境,失中国险矣。但他这道中恳的疏奏夹杂在庞大的疏奏里,很难让赵顼重视。

如果刘昌郝不将黄嵬山论连带着西坡对韵一道发行,又不夹杂着精准到可怕的地步的地形图,依然不会让赵顼与朝堂各个大佬重视。

赵顼面露难色。

这时候两国都谈得差不多,面对契丹,宋朝敢反悔?

刘昌郝心中默叹一声,他拿出第二幅地图,乃是整个河东,包括契丹境内的地形图,但与黄嵬山论里不同,它更大,也更清晰。这还不够,他开始拆箱子,箱子里乃是一块木板,刘昌郝用石灰、粘土、糯米粉与各色颜料,于木板上做了3D地形图,但为了便于运输,又于外面装了箱子,紧紧将木板卡死。上至契丹朔州,下达河东汾州,且更大,整整由二十多块木板组成。

刘昌郝又拆开了另一个筐子,里面装着许多木盒,皆做了记号。

刘昌郝拆开木盒,是一座座山峰。有的山比较高,箱子装不下,只好另外做半个山峰,开始拼装,刘昌郝按照记号,将它们一个个捏在原来的山峰上。过了许久,才将各块木板上的山峰整理好,又将将一块块木板拼装起来,不放大,黄嵬山下面似乎还是山区,然放大了,便能看清楚汾水上游的河谷。

地图居然能这样玩?

“刘昌郝,你去河东观察多久?”

“陛下,臣观察力尚可,勿说河东,其他地区,若臣去,亦可于短日内,记下相关地形。”

大伙看着这幅3D地图,再看着墙壁上挂着的平面地形图,当然是一样的,只不过变成了3D地图,能够一目了然。

赵顼对小黄门说:“你带刘卿下去洗手。”

“喏。”

刘昌郝去洗手,这是政事堂,双手沾满了泥巴,终有些不雅观。在场的便有大臣去过河东任职,赵顼问:“准确乎?”

赵顼看着地图发呆。反正这件事他做得特傻,故续资治通鉴记载,命天章阁待制韩缜如河东,割地以畀辽。

畀,不是麻痹的痹,而是让给的意思。割了河东之地给了契丹。

但割地的用意还是为了求安,以便未来对付西夏时,契丹不会相帮西夏。若是割一些山林之地那是无所谓的,不能割掉大门,那是割地,还是揖手请盗?

各个大佬也看着地图,割地让赵顼首肯的,却是王安石拍板的,这里有的是文章做……

刘昌郝洗完手出来。

大伙继续看着地图,除了上策,还有下策。

下策于黄嵬山论里也写了,若北敌南下,不远便是汾水河谷,要命的是现在河东相关堡砦极少,如顶在最前面的宁化军只有细腰寨与窟谷寨两个较大的堡砦,宁化军下面的宪州与岚州东南地区,几乎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大堡砦,不能再像南了,过了河谷,又是茫茫的山地。

为什么遇到山,契丹人就不行了,刘昌郝用契丹强攻雁门关,以及张齐贤土蹬寨大捷做了说明。游牧民族军队一旦下马,谁怕谁啊!

只能向东,东边有百井寨、赤塘关、石岭关、阳兴寨四个关寨,呈扇形拱卫着太原城的安危,然而太过单薄,一旦契丹大军以闪电速度南下,根本就守不住。太原城又迁于汾水之东,无险守凭,也随即失守。

这些写在纸上,看起来还不大显眼,但现在对着地图看,便知道其重要性,还能顺着河谷向南,然而继续向南,东边的山势更险峻,故想克太原,必撕开石岭关一带的防线。

下策便是先于汾水以西原太原城故地,重筑一新城。

随着,自石岭关开始,顺着汾水河谷,于两边广筑堡砦,形成两道链式防线。

敌军南下时,由于两边堡砦狙击,速度想快都快不起来,纵然有失,又要突破石岭关防线,太原城早已完成了布防。过了太原城,则是地势较平坦的太原盆地,但太原城未拿下,敢不敢南下?怕不怕太原城驻军重夺石岭关,断掉归路与后勤供给?

按照宋仁宗时与契丹的盟誓,两国于边境不得增兵,不得修堡砦、挖战壕。

但先撕毁盟约的乃是契丹,且强夺宋朝的西大门,若继续阻拦宋朝布防,早点准备开战吧,契丹必有南侵之心。实际只要将太原城迁于河西,金人南下时,便能让金人好好喝上一壶。

王安石问:“刘昌郝,汝言迁城,可知太原城有多少人家?”

“王相公,不会麻烦,末学所写乃是筑新城,新城建好,将府衙、储仓、驻军迁于新城,百姓商贾,任其自愿也。和平时,两城共存,敌袭时,旧城百姓立迁于新城。”

唯独麻烦的是太原故城许多场所已化为耕地,但是太原城,非是京城,十几平公里便足够了,两万来亩耕地,能涉及到多少农民?总比太原保卫战逼到人吃人的份上强吧。

赵顼盯着地图问:“可有误乎?”

“陛下,他处或有误差,然自雁门关、黄嵬山、苛岚山,一直到太原城,应当没有误差,且,臣让韩大虎带臣潜入契丹境内,察看了相关地形。”

“汝不畏惧乎?”

“畏惧,然幽云皆失,河东前线勉强能成为屏障,北人只能从河北入侵,故不能得逞,然河东屏障消失,京城又无险可守,国家危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且胡人多凶残之辈,如后赵,以人为两脚羊做军粮,是何等惨象?契丹入开封,即便冯道阻拦,开封洛阳亦被辽太宗几乎杀成白地。故此,臣不得不亲自察看,借助新书向朝廷建言。”

“且,我朝纵然给了大量岁币,西夏继续寇掠陕西,大战随时能爆发,一旦朝廷大规模用兵西北,河北无险可守,河东又失去天险,契丹若起歹心,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你与王安石别想着将欲取之,先姑与之,以及那个伟大的梦想了,弄得不好,就因为你们的失误,而让宋朝随时会亡国。

后面一句直击赵顼与王安石的心窝。

西夏未必大用兵于陕西,而是这哥两想大用兵于西夏。

两人迅速浮现出一幕场景,好不容易快要拿下西夏,契丹两路大军闪电南下,西北的军队未撤回来呢,契丹军队已经兵临开封城下!

还在想着好事呢。现在就不是好事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皆是懂的。一旦宋朝能灭掉西夏,快到灭掉西夏的时候,契丹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宋朝灭掉西夏,越发强大。到时候会不会围魏救赵式的援助西夏,且西大门也控制住了,其出兵的可能性似乎能接近八成以上!

刘昌郝未说宋朝以后会出兵西夏,但他知道,其实说的大战,便是出兵西夏,这才是刘昌郝最大的说服点。

真起作用了,王安石也沉思起来,王安石也是刘昌郝的说服点。其人虽拗,然心思却比较纯粹,若能证明确实错了,王安石说不定能接受。换司马光,洗洗睡吧。

王安石问:“刘昌郝,以你之见,须建十几个大堡砦,一年需几何费用?”

刘昌郝想拍脑门子,不是拍他自己脑门子,而是拍王安石脑门子,这时候,你还想着敛财?他说道:“王相公,末学也知晓,一旦建堡砦,契丹会有阻挠,建堡砦需费用,屯兵,将粮草押向河东前线,更需许多费用。然,于河谷两边修建堡砦,此处人烟亦不算稠密,能抽出地用之牧马,亦能抽出地,用之屯田,粮草解决,其费用又会有几何?”

最难的不是钱,而是如何顶着契丹的压力,将这些堡砦修好。

必然的,契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宋朝修这些堡砦,那要黄嵬山来干吗?

因此刘昌郝说它是下策,反正会闹出一些风波与意见,不如索性反悔,我们不让黄嵬山了,你们契丹又能怎么着!

正说着,小黄门将梁小乙带过来了,梁小乙看着刘昌郝,表示很懵逼……档次跨得太大。

PS:上批:“契勘河东分画地界所,已两次承准北人公牒,欲於双井地分期约相见。至今韩缜等未见回报,可速降指挥,令具约定何月日,与北人相见,急递以闻。”此月十八日、九月二十九日、十月一日、十一月二十八日,可考。

上批付韩缜等:“今月九日,得卿等缴奏北人来牒,却改差萧禧代耶律寿分画地界事,未知辽人之意何在?可火急体量奏来。所有疆议,今後宜更再三思虑应接,无见露惮於持久,为辽人窥度,致浸淫生事,卒难了绝。”此据两朝誓书册内韩缜等所得御札,系十月十四日……

七月十八复议黄嵬山,九月二十九,十月一日,乃是契丹来牒之日,非是来牒,而是胁迫。可能韩缜于前线观察后,觉得割让很不妥,一直没有不敢答复。

宋神宗连下诏催问,韩缜只好与契丹使者于十一月二十八日才正式商议划界(十二月初五,上批付韩缜等:今月二日据雄州缴到北界来牒,坐到牙帐指挥,仰依韩缜等所立旗表去处,於麻谷以北界分画……已开始划界),直到来年十一月二十五,才将余下瓦窑坞等地划分清楚。

“自此以后,辽人果包取两不耕地,下临雁门”。辽主也因耶律普锡将宋朝拿下一半宋朝西大门,立迁其为南院宣徽使。

宋神宗割了地,西夏又未平灭,心中憋闷,临终前留下遗诏,谁能取幽云之地,封异姓王。因为一个黄嵬山,产生海上之盟,契丹覆灭,北宋变成了南宋……

第147章 瘦痴了(上)第六十一章 草纸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198章 佳话第119章 名垂史册第六十八章 初见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药,我之良草第三十二章 打架第199章 安息第199章 安息第225章 风暴(中)第115章 喜事第179章 魏武卒第206章 卖弄(下)第111章 十将(上)第190章 多事之夏(下)第149章 燕离(上)178章 说不出第202章 万亩第219章 附从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182章 王气第一章 貌美如花第九十五章 碰不得第115章 喜事第146章 买村第157章 爱惜第142章 河东河东(四)第五十章 修路(中)第151章 惊魂一刻(上)第156章 隐瞒第177章 农学第192章 作死(二)第105章 真正的开窍(上)第五十四章 真的种第148章 瘦痴了(下)第188章 父子第213章 瘴病第五十七章 拦第173章 青玉案(三)第117章 取之(上)第224章 风暴(上)第五十章 修路(中)第157章 爱惜第九章 可恶(上)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126章 交换第五十六章 借钱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五十二章 庄风(上)第207章 李广误期第109章 蜕变(下)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128章 一千两第155章 文字(下)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八十七章 快乐的时光第二十三章 牙人第186章 恭贺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213章 瘴病第五章 任务条第214章 首战第七十三章 梁得宁第122章 邸店第169章 小白脸(上)第162章 见(三)第114章 血脉里的东西第七章 五色瓜第163章 见(四)第207章 李广误期第六章 团行第108章 蜕变(上)第106章 真正的开窍(下)第187章 菊花五月开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158章 召.编故事(上)第三十八章 涨租子第124章 凤凰(上)第204章 南征第179章 魏武卒第145章 花木第二十八章 臣与民第八十章 伪证第八十九章 捕鱼第一章 貌美如花第六十九章 请人第三十四章 山塘第101章 免费第六十六章第三十章 雇人(下)第七章 五色瓜第五十九章 肥料之王第二十一章 蒙学第208章 犹豫不决第156章 隐瞒第105章 真正的开窍(上)第182章 王气第二十一章 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