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开始(下)

抄袭,其他人或者说,李宋两人绝对不会相信。想抄袭,身边得有一个大儒或者大才子,才能拿到其作品出来抄袭。刘昌郝上哪儿认识这样的人,最有水平的人坐在这里瞪眼睛呢。

李阔海问:“宋夫子,你以为此子如何?”

“有毅力、孝顺、安静。”

安静,便是乖,反面词是木讷,不过乖孩子老师皆会喜欢,孝顺更让宋夫子喜欢,与资质并无半点关系。

“天赋如何?”李阔海又问,毅力、孝顺、安静,与著书作诗词何干。

“中,”宋夫子又立即改口:“中上。”

李阔海弄不明白,宋夫子所说的,与自己打听到的,皆差不多,为什么这个孩子回到乡下,变得聪明有才气。不但作诗词写书,还会了许多奇怪的学问,与自己交谈时反应敏捷,谈吐不俗,这就古怪了。

宋夫子想了一会说:“是其作也,人之初,性本善,性本虽善,然性已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人之长久,其人已不久。”

他居然这样诠释,不过套在刘昌郝身上,得这样诠释:“天授其才也。”

天授其才,便是开窍,有点迷信,古代人,有几个人不迷信的?

“大官人,去年我用费颇多,如鞭炮售况不佳,我家经济必危矣。”

“我可以借给你。”

李阔海看到接头活了,定下来也知道鞭炮的一些销售情况,他暂时不需要买豆的资金,刘昌郝若再借,在一两千贯钱范围内,李阔海是会借的。但去年,刘昌郝借得多,能借到?不过刘昌郝也感谢李阔海,虽然自己指教了豆油,帮助他出谋划策,打开豆饼的销路,没有李阔海两次借钱,刘昌郝会有很多麻烦。

现在刘昌郝那会向他借钱,不要利息也不错,不要利息就要还人情。刘昌郝不揭破:“借亦须偿还的,故我为鞭炮绞尽脑汁,作数首诗词,也未必佳也,乃是鞭炮售卖之多,见者亦多,故传唱者多。”

“我虽商贾,诗词好坏,我也能看出,且宋夫子亦言,其作不出。”

你老师都说他作不出来,还不是佳作?

宋夫子也知道了?刘昌郝表示很懵逼,他说:“恩师学识惊人,岂能作不出,其言作不出,乃是自贬己身,为弟子扬名,恩师操守,我远远不及。”

这不是扯皮么,李阔海也不会与刘昌郝扯皮,即便能写出诗词又能怎的,只能说这小子真的开窍,不再是以前的书呆子。

李阔海带着一大群人回去。

刘昌郝来到蓄水塘边上,用手摸了摸塘水的温度,客户都在干活。元宵节过后的那场冰雪,严重地耽搁了刘家的农活,还有好几百米的灌溉渠未修好,山那边活更多。

锄一锄,也不能锄掉所有野草,特别是爬根草之类生命力极其旺盛伏地型的野草,那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锄头锄不全,落雨绿满原。只能说对禾状、蒿类、茅类立状型野草稍稍管点用。

但想种苜蓿,即便难锄,也要一次又一次地去派人锄,还有一些野竹子,稍好的野竹子早伐光了,剩下的全是些又矮又细没有用场的野竹子,这些也要铲掉,不但铲,下面的竹鞭还要用锹挖出来,否则春回大地,竹鞭又会发出新竹。棘藤也一样,锄头都不管用,得用柴刀将它先砍下来,再用锹挖掉其根。

山又多,于是到现在,还有八九个山头没有锄出来。

然而活有轻重先后,刘昌郝先将山上干活的人叫回来,让他们放下原先的活计,开始施肥,但分成三部分,有的人用沤液和水稀释,用稀释的沤液浇灌。

不是浇庄稼的浇,有的花浇灌多一点,有的少一点,牡丹的接头还是以喷施为主。刘昌郝再三嘱咐,弄不清也没关系,刘昌郝本人还在这里继续盯着。一部分人适度地松土,必须与花根保持一段小距离,也不能松得太多,随后运来堆肥……到了这时候,几种肥料早全部发酵好了。将堆肥挖出来,晒上一天,覆在松开的泥土上,覆好后,重新覆上碎土。

去年有的肥料没有运回家,运回家的也没有发酵好,否则,去年一次性地将基肥施下去,今年这一环节则会省去,效果也会更好。

一部分人在花根附近挖开一**,将稀释的沼液注入穴中,重新盖上碎土,这种施肥方法叫穴施,虽然繁琐,但极其有效,特别是用了沼液。

胡二娘问:“花用如此多肥料?”

“二娘,岂止是花,庄稼欲种得好,肥料亦多,然回报不高,不值得。”

它们是肥料,也是钱,那怕是堆肥,马粪草秸不太值钱,得运回家,然后付出无数人力,一次次地翻拌,即便全是草秸也会产生很多成本。如果一亩地施上四千斤肥料,庄稼肯定能长好,然而一算账,说不定还会亏本。

吩咐完了,大伙施肥,做的不对,刘昌郝立即上前说,好在大家皆知道这些花很值钱,那怕棘墙,月季花种好了,一能做棘墙,二同样能卖钱,并且与刘家休戚与共,皆用了心。

半天熟悉下来,已经不需要刘昌郝手把手教,刘昌郝这才将修灌溉渠的叫回来。

刘昌郝拿出五亩地做甜瓜苗床,带着大伙做基质,又叫营养土,不过营养土的范围更为广泛。

具体的就是一定比例的熟土、酥冻后的淤泥、发酵好的饼肥、堆肥,去年做家俱的锯木屑,刘昌郝一直保留着未动,还有剥下来的树皮,也放在了仓房,它同样有用场。

现在拿出一部分锯木屑,又拿出一些糠秕,泼上未稀释过的浓沼液、沤液,将其拌匀,它便是未来甜瓜苗的基质。

刘昌郝指教一会,大伙开始拌基质土,刘昌郝则回到家,拿出十几把特意打造类似打气筒状的工具。它是用来打营养钵的,往基质里一按,然后提起,会出现一个圆柱形营养钵。用纸筒做甜瓜营养钵效果更好,效率太慢,数量又多,显然不适合于刘昌郝。

刘昌郝又开始将这部分人一分为四,有的继续拌基质土,有的在打营养钵,有的去围山村买竹子,做竹弓,还有的于白纸上刷桐油。

按照刘昌郝去年才开始的计划,直到现在,才能称为开始,鞭炮,只能算是一个比较惊喜的意外。

第二天,看到大伙全部上手,刘昌郝才重新回到家,将甜瓜种子从墙壁上拿下来,用泥浆水洗掉沾液、草木灰,因为泥浆水比重比较大,正好将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淘汰掉。

去年刘昌郝砌沼池,在刘梁村引起很大的非议。

沼肥作用真的很大,只是数量不多,刘昌郝舍不得用,只将它派于三个用场,第一个用场便是昨天的穴施,今天到了它第二个用场。

将清洗好的种子晒上一两天,以保持浸种后能吸收到更多的沼肥溶液。再将它们放入一个个纱袋里,于处理后的沼液里立几根竹棒,将纱袋系在棒上,使种子完全浸入沼液里。浸的时间有长有短,无壳种子浸12-24小时,有壳种子根据其壳的厚度分别浸24-72小时,气温低时浸的时间也要放长。刘昌郝选择了40个小时。

浸好后还有一道手续,必须将种子洗干净,才能正式催芽。

这种浸种法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成秧率,促进种子代谢功能,提高秧苗素质;增强秧苗抗寒、抗病、抗逆性等,为农民提供强壮健康的苗株。不仅是甜瓜,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花生薯类、棉花等作物皆可以用这种方法育种。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简便就是王道。

若是收益不大,一般农民也不愿意用如此繁琐的方法去育种,况且许多农民都不知道从哪里弄到沼液呢。

梁三元问:“早乎?”

“义父,不早了。”

刘昌郝这叫加温大棚育苗,地膜露天种植,比宋朝的甜瓜种植能早上三十多天,又比大棚种植晚了二十天。定植后也会带地膜,不能早太多,早上几天问题也不太大。缺陷是手里的五色瓜种,不是早熟瓜种,可能对产量有点影响。

接着搭大棚,棚膜纸不是白棉纸,也是在吴坊主家买来的,只是大棚棚膜纸质量稍好一点,韧性可以稍次之,但必须白洁,否则刷上桐油透光率不强。地膜纸则更差,反正贴在地上的,但不管是大棚棚膜纸,还是地膜纸,都是用一季,然后便扔掉。跟着将发芽的种子插在营养钵上,每个钵体插上两粒,稍壮时去弱留强,将长势不好的那棵掐掉,留下长势好的那一棵。

这时晚上气温仍比较低,必须送火盆子进去,前期是送火盆子,后期渐渐停止供暖,白天适度地揭棚炼苗,具体的还得看天气情况。

刘梁村人又过来看,这样种甜瓜……反正未看到过。

败家子,现在还有人敢说败家子?

似乎又在败家,用了这么多纸,还放火盆子,不是钱哪,但所有人统统闭上了嘴巴。忍着不说话没关系,省得以后弄不好又会被刘昌郝打脸般地嘲讽。

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159章 召.编故事(下)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九章 可恶(上)第七十六章 占山第109章 蜕变(下)第149章 燕离(上)第六十七章 白绵纸第九章 可恶(上)第168章 不好的砝码第161章 见(二)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八十九章 捕鱼六十五章 大手笔第101章 免费第四十七章 征丁第142章 河东河东(四)第209章 农家第六十九章 请人第三十八章 涨租子第十五章 租子第120章 传奇(上)第122章 邸店第163章 见(四)第七章 五色瓜第226章 风暴(下)第100章 朝天第七十九章 上坟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七十七章 买山第141章 河东河东(三)第三十四章 山塘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十六章 跳脚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六十四章 饲料第五十四章 真的种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113章 燕子第143章 河东河东(五)第二十九章 雇人(上)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八十七章 快乐的时光第五十七章 拦第六十三章 作坊第205章 卖弄(上)第101章 免费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182章 王气第219章 附从第九十章 茶叶蛋第六十八章 初见第119章 名垂史册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三十二章 打架第五章 任务条第五章 任务条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九十五章 碰不得第217章 敢死队第五十章 修路(中)第十四章 家第217章 敢死队第200章 好算盘第161章 见(二)第210章 敌意第103章 鞭贵第八十章 伪证第八十五章 退钗第162章 见(三)第五十章 修路(中)第144章 落户第八十一章 插钗第210章 敌意第191章 作死(一)第191章 作死(一)第142章 河东河东(四)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八十三章 死泥第185章 小水利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四十三章 便钱第205章 卖弄(上)第141章 河东河东(三)第六十四章 饲料第二十九章 雇人(上)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二十二章 忽视第211章 茂材异等第169章 小白脸(上)第115章 喜事178章 说不出第107章 搞事情第120章 传奇(上)第192章 作死(二)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九十四章 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