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bookmark

“现在就是拖时间了,就看我们和袁术谁能耗的过谁,他是进攻方,而我们是防守方,他会比我们更急,若是我军限制了其侧翼,那么他的主力就会受到威胁,而只要能托过三个月,三个月后就到了过年了,过年时分,他的全军必然是全军思家,无心打仗,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一战而击败他。”董杭笑了一句。天时地利人和,打仗就靠这句话了。

其中又以人和为最重要的,当年刘邦和项羽的最后一战,不正是四面楚歌,激起了项羽全军的思乡之情,刘邦才能一战而得天下吗?

所以溃散其军,其军自败,军心不稳,那么他的大军,哪怕是数十万,也会败。

所以攻其军,必攻其心,这样,才是最快的作战计划。

“可儿,你听过流传于长安洛阳百姓中的一首民谣吗?”董杭坐下来问道。

“不知公子问的是哪一首?”可儿问道。

董杭想了想说道:“嗯。开头两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禀公子,可儿听过这一首,而且还能背下这词。”

“好。”董杭站起说道:“可儿,你把这首民谣给我写下来。”

“是,公子!”可儿拿起笔,就写在那空白的竹简之上。

“董杭,你儿子给你送回来了!”帐外是董白的声音,闻其声,董白已掀开帐帘,她就牵着小李意走了进来。

“议完了?”董杭随意的问了一句。

“对呀。”董白第一天当主帅,心情就是好,尤其是把李浅儿等人招来以后,往下一看,帐中站着满满的人。

“咦,你们在写什么?”董白疑惑了一下,走了过来。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董白念道。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李意接着董白的开头两句念着,随着可儿一字一字的写着,他也一字一字的念着: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可儿写下了最后一个字,并把竹简给董杭递了过来。

董杭吹干了墨汁,拿在手中!

“来人。”

“是,公子。”

“去请周庆到此!”

“是!”

“董杭,你这是要做什么?”董白问道。

“用民谣打仗,可比我们强攻省事的多了。这首民谣那可是能让军士想起家中的妻子、孩子,这思念啊,是随着时间越长,思念越浓。我要用它崩溃袁术的三军,而且再三个月后就是年关,过年了,谁给他打仗。”

董白想了想,这计够高,杀人不见血。

“可这民谣悲凉,我军也会受到影响啊。”

“这个容易,传命三军,今年过年之时,我一定带大家回家过年。军士有了目标,必会一鼓作气。”

“可是,万一袁术军中将士没有妻子孩子怎么办?”

董杭一愣,然后瞪道:“你非要和我怼是吧?他没妻子孩子,这也有父母吧,也有青梅竹马吧。”

董白撇撇嘴,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有青梅竹马啊。

“谁要和你怼,我只是来通知你一声,你,领着你的兵去驻扎到对面的山坡上,把这里给我腾出来。”

“照你这么说,我连住都不能住了。”

“对呀,礼战讲的是公平嘛,我就以两千人对孙策的两千人,我可是英雄。”

“行,我明天就搬上去,我也不打扰你!”董杭笑了笑。

“嗯,我就是来通知你而已,我也回去了!反正儿子也给你送回来了。”

“要我送你不?”

“要啊,怎么不要!”董白趾高气昂的说道。

“好吧,真拿你没招!”董杭合上竹简,送董白出门,在门口,都能听到董杭和周庆说话的声音。

“夫人,公子和小小姐挺有意思的。”可儿说道。

“他们从小就在一起长大,闹惯了,这就是为什么夫君一直说他和董白就像放养的一样,他们小时候半夜还要去登山,就他们这一群人,要去看日出。而父相在前线,根本就管不了他们。”

“这也怪不得小小姐是女中豪杰了。”可儿笑道。

“小小姐一直是以她娘为榜样,我相信她将来一定会到达兄嫂那样的高度。”曹静说道。

“我也相信。”

李意若有所思的被可儿拉着……

营帐外,董白指着对面的山坡,告诉董杭他就去那儿驻军。这是连地方都给董杭选好了。

董杭倒是没说什么,最主要的是,是把这里的战场给董白腾出来,公平嘛!

目送着董白离开!他转头看向周庆。

“周庆,你看看这个!”

周庆打开,边看边说道:“这是长安周边的民谣,我听过。”

“你马上让校事府的人送到樊稠军中,让他依令,教周边百姓传唱此曲。”

“大将军是要让袁术军心涣散,无心恋战,用此民谣崩溃其军,可减少我军伤亡,而我军一鼓作气,胜负立判。大将军,我迅速送入樊稠军中。”周庆一拜道。

“好!”董杭回营帐,并没有到曹静那儿而是去了吴忧这里。

“我回来了。”

“哦!”吴忧淡淡的答了一句,眼连抬都没抬一眼。

“你在干嘛呢,对我爱搭不理的。”董杭走了过去,看到吴忧在独自琢磨象棋呢,嗯,就是他改进后的。

这估计是她和卫子鱼下的,这两人真是谁也不让谁。

“你这样走,帅车马一条线,你把炮往这里一放,她动马或动车,炮打帅,此局你胜,而她若动帅,则丢车,他只能弃车保帅!你智商不要你了吗?”

“切,我还没说这个呢,你这专门为她改进的,你为我做了什么?”吴忧直接把他的脖子给拽过来。

“咱俩同甘共苦啊,你说你每天真是闲的,你和她计较个什么劲,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啊。”

“切,你除了骗我,你还能干点啥,你说我该有多傻才能被你骗到手!”

“所以你好好的反思反思!”董杭说了一声,吴忧直接呼了他一巴掌。让我反思?你怎么不自己去反思反思。当年年少无知,一不小心就搭上了一辈子。

这难道就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吗?

第二日,董杭领着驭风者去了董白所说的那个山坡上驻军,从这里往下看,倒是视野不错。

而诸位军师就留在董白的军帐之中,迎接和孙策五局的对战,以此也试试孙策和周瑜的实力。

“大将军,军令己转达给张济和樊稠。”周庆来到了董杭的身边说道。

“好。”董杭继续看向空无一人的战场。计谋辅于战争,而最后那一击,才是所有的因果之后的最后一击,有许多战争是隐藏于表面的。

那才是波涛汹涌!

五日的时间,匆匆而过,礼战第一局,开始……

“现在就是拖时间了,就看我们和袁术谁能耗的过谁,他是进攻方,而我们是防守方,他会比我们更急,若是我军限制了其侧翼,那么他的主力就会受到威胁,而只要能托过三个月,三个月后就到了过年了,过年时分,他的全军必然是全军思家,无心打仗,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一战而击败他。”董杭笑了一句。天时地利人和,打仗就靠这句话了。

其中又以人和为最重要的,当年刘邦和项羽的最后一战,不正是四面楚歌,激起了项羽全军的思乡之情,刘邦才能一战而得天下吗?

所以溃散其军,其军自败,军心不稳,那么他的大军,哪怕是数十万,也会败。

所以攻其军,必攻其心,这样,才是最快的作战计划。

“可儿,你听过流传于长安洛阳百姓中的一首民谣吗?”董杭坐下来问道。

“不知公子问的是哪一首?”可儿问道。

董杭想了想说道:“嗯。开头两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禀公子,可儿听过这一首,而且还能背下这词。”

“好。”董杭站起说道:“可儿,你把这首民谣给我写下来。”

“是,公子!”可儿拿起笔,就写在那空白的竹简之上。

“董杭,你儿子给你送回来了!”帐外是董白的声音,闻其声,董白已掀开帐帘,她就牵着小李意走了进来。

“议完了?”董杭随意的问了一句。

“对呀。”董白第一天当主帅,心情就是好,尤其是把李浅儿等人招来以后,往下一看,帐中站着满满的人。

“咦,你们在写什么?”董白疑惑了一下,走了过来。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董白念道。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李意接着董白的开头两句念着,随着可儿一字一字的写着,他也一字一字的念着: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可儿写下了最后一个字,并把竹简给董杭递了过来。

董杭吹干了墨汁,拿在手中!

“来人。”

“是,公子。”

“去请周庆到此!”

“是!”

“董杭,你这是要做什么?”董白问道。

“用民谣打仗,可比我们强攻省事的多了。这首民谣那可是能让军士想起家中的妻子、孩子,这思念啊,是随着时间越长,思念越浓。我要用它崩溃袁术的三军,而且再三个月后就是年关,过年了,谁给他打仗。”

董白想了想,这计够高,杀人不见血。

“可这民谣悲凉,我军也会受到影响啊。”

“这个容易,传命三军,今年过年之时,我一定带大家回家过年。军士有了目标,必会一鼓作气。”

“可是,万一袁术军中将士没有妻子孩子怎么办?”

董杭一愣,然后瞪道:“你非要和我怼是吧?他没妻子孩子,这也有父母吧,也有青梅竹马吧。”

董白撇撇嘴,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有青梅竹马啊。

“谁要和你怼,我只是来通知你一声,你,领着你的兵去驻扎到对面的山坡上,把这里给我腾出来。”

“照你这么说,我连住都不能住了。”

“对呀,礼战讲的是公平嘛,我就以两千人对孙策的两千人,我可是英雄。”

“行,我明天就搬上去,我也不打扰你!”董杭笑了笑。

“嗯,我就是来通知你而已,我也回去了!反正儿子也给你送回来了。”

“要我送你不?”

“要啊,怎么不要!”董白趾高气昂的说道。

“好吧,真拿你没招!”董杭合上竹简,送董白出门,在门口,都能听到董杭和周庆说话的声音。

“夫人,公子和小小姐挺有意思的。”可儿说道。

“他们从小就在一起长大,闹惯了,这就是为什么夫君一直说他和董白就像放养的一样,他们小时候半夜还要去登山,就他们这一群人,要去看日出。而父相在前线,根本就管不了他们。”

“这也怪不得小小姐是女中豪杰了。”可儿笑道。

“小小姐一直是以她娘为榜样,我相信她将来一定会到达兄嫂那样的高度。”曹静说道。

“我也相信。”

李意若有所思的被可儿拉着……

营帐外,董白指着对面的山坡,告诉董杭他就去那儿驻军。这是连地方都给董杭选好了。

董杭倒是没说什么,最主要的是,是把这里的战场给董白腾出来,公平嘛!

目送着董白离开!他转头看向周庆。

“周庆,你看看这个!”

周庆打开,边看边说道:“这是长安周边的民谣,我听过。”

“你马上让校事府的人送到樊稠军中,让他依令,教周边百姓传唱此曲。”

“大将军是要让袁术军心涣散,无心恋战,用此民谣崩溃其军,可减少我军伤亡,而我军一鼓作气,胜负立判。大将军,我迅速送入樊稠军中。”周庆一拜道。

“好!”董杭回营帐,并没有到曹静那儿而是去了吴忧这里。

“我回来了。”

“哦!”吴忧淡淡的答了一句,眼连抬都没抬一眼。

“你在干嘛呢,对我爱搭不理的。”董杭走了过去,看到吴忧在独自琢磨象棋呢,嗯,就是他改进后的。

这估计是她和卫子鱼下的,这两人真是谁也不让谁。

“你这样走,帅车马一条线,你把炮往这里一放,她动马或动车,炮打帅,此局你胜,而她若动帅,则丢车,他只能弃车保帅!你智商不要你了吗?”

“切,我还没说这个呢,你这专门为她改进的,你为我做了什么?”吴忧直接把他的脖子给拽过来。

“咱俩同甘共苦啊,你说你每天真是闲的,你和她计较个什么劲,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啊。”

“切,你除了骗我,你还能干点啥,你说我该有多傻才能被你骗到手!”

“所以你好好的反思反思!”董杭说了一声,吴忧直接呼了他一巴掌。让我反思?你怎么不自己去反思反思。当年年少无知,一不小心就搭上了一辈子。

这难道就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吗?

第二日,董杭领着驭风者去了董白所说的那个山坡上驻军,从这里往下看,倒是视野不错。

而诸位军师就留在董白的军帐之中,迎接和孙策五局的对战,以此也试试孙策和周瑜的实力。

“大将军,军令己转达给张济和樊稠。”周庆来到了董杭的身边说道。

“好。”董杭继续看向空无一人的战场。计谋辅于战争,而最后那一击,才是所有的因果之后的最后一击,有许多战争是隐藏于表面的。

那才是波涛汹涌!

五日的时间,匆匆而过,礼战第一局,开始……

第四百八十三章第十三章 翻牌子第四百一十七章第五百零五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乌鞘岭上第五百一十七章第三百七十七章第五百二十五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父女相见第四百二十五章第三百八十九章第四百零五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破釜沉舟(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伫立第一百九十二章 年关第三百七十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静第二百八十九章 变化第四百九十章第四百六十章第四百六十三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爹,我回来了(六)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议(三)第三百零五章 就你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圣第一百六十六章 要死,我们死在一起!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五百一十三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荀攸一计平八城(一)第一百九十章 大决战(五)第四百四十八章第三百六十章 益州内乱第三百五十四章 朝堂第三百三十章 爹,我回来了(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作第五十四章 榨干第二百二十六章 亲贤第二百八十九章 变化第四百零三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决战(四)第八十五章 正轨(求点击收藏)第九章 决策第三百四十一章 返回豫州第三百二十章 见故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开创一个流派第四百二十四章第四百四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飞马回长安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长安第三百四十八章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家第四百五十九章第二百一十章 风雪夜(一)(二合一)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九)第四百八十四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职责第八十章 血书第一百五十五章 董卓惊怒第八十二章 全兵皆民第四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雪人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会师第五百零一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对决第九十五章 那是昵称第一百八十一章 声情并茂第三百九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夜过后(改)第一百一十五章 旋律第六十七章 全杀第五章 心甘情愿第三百七十章第三百六十章 益州内乱第五百二十二章第四百一十二章第四百八十一章第四百零八章第八十六章 我只喜欢英雄第二百零六章 还是家里好第一百九十章 大决战(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旋律第三百九十六章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八十一章 坐壁上观第三百九十四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益州之局第四百八十六章四百三十六章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四百七十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偶遇第五百一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破釜沉舟(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想去徐州!第五百三十章第六十八章 就这么定了(求收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