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而豫州已近在眼前。

横连七城,那是进豫州的起始点,就像是盘距在豫州门户的巨龙,若制其首,挟其尾,斩其腰,豫州之境将全境陷落。

而且若控制住横连七城这易守难攻之地,将切断进豫州的所有援兵,还可把援兵放进来,关门打狗。

所以横连七城的地位,就等同于进凉州的乌鞘岭。

就像董杭征凉州之时,破乌鞘岭都不能强攻。

强攻那就是伤敌一百,自损三千的打法,所以只能用计取乌鞘岭。

袁术当然也深知横连七城的重要性,所以他出了奇兵,可惜,孙祥托了雷薄几天,生生扭转了敌我双方的战局。

横连七城已在我军手中,袁术已丧失占据绝对优势的战略。

其实,不能说刘勋和雷薄带兵能力不行,只不过他们和袁术学的目中无人,骄傲自满。

上行之,而下必效之,所以将为军中胆,这句话并不是空说的。

这胆如果破了,那全军也必然崩溃。

你看曹操的军中,哪一个是弱兵,这也是将的缘故,而曹操一向以治军有方著称。

所以若这兵力不成,就算有致胜之机,也不过是错失良机。

而时间拖的越长,对袁术则越不利。

董杭没有后顾之忧,可是他呢。

董杭有董卓的西凉精锐驻守长安,袁术后方,连他自己都上前线指挥来了,这困在战场,进又进不得,退又不甘心。

横连七城,第四城,有孙祥依旧驻守在这城中,而第四城和第五城由于正是进豫州的门户,所以第四城和第五城只驻兵甲,而在路口,还有哨台,那是孙祥的副将,驻守在这里。

可以说,这里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之地,若大将军败,这横连七城将成为他们反攻的据点。

不是孙祥要这样想,而是为将者,不仅要考虑胜了该如何,还要考虑,若败当如何。

当然,孙祥觉得董杭不会战败,因为他见过董杭带出来的兵,令行禁止,军纪严明,更主要的是,董杭这只由黄巾残军拉起来的十万人,其战绩辉煌。

当然,战绩是一方面,要因时因地制宜嘛,可是就从天时地利人和来说,袁术是客场作战,而董杭是朝廷的天策大将军,更兼有曹操弟子姻亲这层关系,这让全豫州官民的抵触情绪会小一些。

而董杭虽是双线作战,能够抽调的本部兵力很有限,可是樊稠也率兵参战。

当然,这并不是说袁术不堪一击,实际上,曹操和袁术打了不知道多少场了,也没讨到什么便宜。

最主要的就是袁术客场作战,又想快速制胜,一旦这个战略出现偏差,将打乱他的全部计划,甚至是因为这次失败,打败他,甚至消灭他。

于第三日晚,董杭终于又来到了横连七城,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到了哪里,都不会给守城的将军和军士添麻烦。

尤其是在这尊卑和层阶分明的社会体系中,不知道都是什么毛病。这下官见了长官。都要行礼,都要参拜。

而董杭则不会。将军担负着守土之责,意义重大,难道说就因为上官来见。这城就不守了吗。

所以。董杭对各位将军。哪怕是对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士兵。都是很客气的。战场上。没有尊卑,只有兄弟。

真是兄弟啊。同样都是在用命在拼杀,又何来的尊卑之分。将军的决策,是用全军将士的性命。E而将士们都是用自己的命在搏。

就如他去西凉的时候。每到一城。都不允许任何将军。前来参拜自己。

而在豫州。这孙祥不仅有大功于朝。而且横连七城的意义,责任重大。

就像他看到孙祥要下来。他赶紧摆摆手。喊道。“孙将军不必下来了。我们只是随便转转就好了。”

孙祥猛地一愣。他好像在这大将军的身上看到了曹操的影子。世人说。曹操是一代奸雄。宁叫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

世人说。曹操多疑。多一道离他身边的近视都不敢相信。

可是。只有兖豫二州的将军才知道。曹操多疑却用人不疑。曹操不许将军们擅离职守。哪怕他从此城路过。也不许将军起来拜见。

这样的胸襟和气度。不是袁绍,陶谦之流可以相比的,就单单这一点。就知谁胜谁负。谁是庸才,而谁又是平天下的人。

孙祥已经看到董杭进城。这站在城墙看到的。是这天下。战祸不断。兵戈不息。百姓流离失所。天地一片荒芜。到处都有哀鸿遍野的人。

谁也不知道。这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又是最后统一天下的那个人。

城墙上只有深深的叹气。而董杭的车驾已然进城,他并没有在第四城多呆,驻兵勇的第四层,什么都没有。董杭只是随意的看了看便离开了第四城。他要去的,真是第三城。

想想当初刚进豫州的时候。他们那一晚绕了很长很长的路。才绕到了这第三城。

因为当时和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当初。这第三城可是有袁术的大将驻守,而趁雷薄倾巢而出之时,他们一举攻克第三城,断了雷薄最后的归路将雷薄困死在第四城。而雷薄一败,刘勋的救援之路被切断,斩杀刘勋和雷薄以后,从而让袁术制首尾的战略彻底失败。

所以,董杭对第三城,应该还是有点感情的吧,尤其是战略转折的关键点。

而豫州已近在眼前。

横连七城,那是进豫州的起始点,就像是盘距在豫州门户的巨龙,若制其首,挟其尾,斩其腰,豫州之境将全境陷落。

而且若控制住横连七城这易守难攻之地,将切断进豫州的所有援兵,还可把援兵放进来,关门打狗。

所以横连七城的地位,就等同于进凉州的乌鞘岭。

就像董杭征凉州之时,破乌鞘岭都不能强攻。

强攻那就是伤敌一百,自损三千的打法,所以只能用计取乌鞘岭。

袁术当然也深知横连七城的重要性,所以他出了奇兵,可惜,孙祥托了雷薄几天,生生扭转了敌我双方的战局。

横连七城已在我军手中,袁术已丧失占据绝对优势的战略。

其实,不能说刘勋和雷薄带兵能力不行,只不过他们和袁术学的目中无人,骄傲自满。

上行之,而下必效之,所以将为军中胆,这句话并不是空说的。

这胆如果破了,那全军也必然崩溃。

你看曹操的军中,哪一个是弱兵,这也是将的缘故,而曹操一向以治军有方著称。

所以若这兵力不成,就算有致胜之机,也不过是错失良机。

而时间拖的越长,对袁术则越不利。

董杭没有后顾之忧,可是他呢。

董杭有董卓的西凉精锐驻守长安,袁术后方,连他自己都上前线指挥来了,这困在战场,进又进不得,退又不甘心。

横连七城,第四城,有孙祥依旧驻守在这城中,而第四城和第五城由于正是进豫州的门户,所以第四城和第五城只驻兵甲,而在路口,还有哨台,那是孙祥的副将,驻守在这里。

可以说,这里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之地,若大将军败,这横连七城将成为他们反攻的据点。

不是孙祥要这样想,而是为将者,不仅要考虑胜了该如何,还要考虑,若败当如何。

当然,孙祥觉得董杭不会战败,因为他见过董杭带出来的兵,令行禁止,军纪严明,更主要的是,董杭这只由黄巾残军拉起来的十万人,其战绩辉煌。

当然,战绩是一方面,要因时因地制宜嘛,可是就从天时地利人和来说,袁术是客场作战,而董杭是朝廷的天策大将军,更兼有曹操弟子姻亲这层关系,这让全豫州官民的抵触情绪会小一些。

而董杭虽是双线作战,能够抽调的本部兵力很有限,可是樊稠也率兵参战。

当然,这并不是说袁术不堪一击,实际上,曹操和袁术打了不知道多少场了,也没讨到什么便宜。

最主要的就是袁术客场作战,又想快速制胜,一旦这个战略出现偏差,将打乱他的全部计划,甚至是因为这次失败,打败他,甚至消灭他。

于第三日晚,董杭终于又来到了横连七城,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到了哪里,都不会给守城的将军和军士添麻烦。

尤其是在这尊卑和层阶分明的社会体系中,不知道都是什么毛病。这下官见了长官。都要行礼,都要参拜。

而董杭则不会。将军担负着守土之责,意义重大,难道说就因为上官来见。这城就不守了吗。

所以。董杭对各位将军。哪怕是对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士兵。都是很客气的。战场上。没有尊卑,只有兄弟。

真是兄弟啊。同样都是在用命在拼杀,又何来的尊卑之分。将军的决策,是用全军将士的性命。E而将士们都是用自己的命在搏。

就如他去西凉的时候。每到一城。都不允许任何将军。前来参拜自己。

而在豫州。这孙祥不仅有大功于朝。而且横连七城的意义,责任重大。

就像他看到孙祥要下来。他赶紧摆摆手。喊道。“孙将军不必下来了。我们只是随便转转就好了。”

孙祥猛地一愣。他好像在这大将军的身上看到了曹操的影子。世人说。曹操是一代奸雄。宁叫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

世人说。曹操多疑。多一道离他身边的近视都不敢相信。

可是。只有兖豫二州的将军才知道。曹操多疑却用人不疑。曹操不许将军们擅离职守。哪怕他从此城路过。也不许将军起来拜见。

这样的胸襟和气度。不是袁绍,陶谦之流可以相比的,就单单这一点。就知谁胜谁负。谁是庸才,而谁又是平天下的人。

孙祥已经看到董杭进城。这站在城墙看到的。是这天下。战祸不断。兵戈不息。百姓流离失所。天地一片荒芜。到处都有哀鸿遍野的人。

谁也不知道。这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又是最后统一天下的那个人。

城墙上只有深深的叹气。而董杭的车驾已然进城,他并没有在第四城多呆,驻兵勇的第四层,什么都没有。董杭只是随意的看了看便离开了第四城。他要去的,真是第三城。

想想当初刚进豫州的时候。他们那一晚绕了很长很长的路。才绕到了这第三城。

因为当时和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当初。这第三城可是有袁术的大将驻守,而趁雷薄倾巢而出之时,他们一举攻克第三城,断了雷薄最后的归路将雷薄困死在第四城。而雷薄一败,刘勋的救援之路被切断,斩杀刘勋和雷薄以后,从而让袁术制首尾的战略彻底失败。

所以,董杭对第三城,应该还是有点感情的吧,尤其是战略转折的关键点。

就像在西凉,天谷之战的天谷,狭谷道的进兵,击溃了马腾韩遂的黄河岸,一岭制两郡的乌鞘岭,还有凉州城。

这第三城对董杭的意义同样重大,不过对于横连七城来说,第三城,却是处于第一城和第四城之间,它属于腹地。

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又怎能忤逆上天的旨意。随意杀戮呢。

尤其是上位者更应该敬畏生命。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则不可活。哪怕你站在了权利的巅峰,可是却斗不过天。

所以董杭一直恪守着这个底线,他觉得吧,和当官的人打交道,那可真是费脑筋。还不如和普通的敦良百姓打交道,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弯弯道道,只知道。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会对谁更加好。

第一百一十章 王允又作死了第五百四十二章第四十二章 真是大汉之福啊!第二百七十章 要断曹操后路第四十八章 坑惨了女刺客第一百六十八章 到达会宁第三百六十三章第一百零八章 过来,小强盗!(求收藏推荐)第二百九十七章 巾帼不让须眉(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对决第二百四十三章 军费第五十六章第五百零三章第二十四章 全部处死第二百七十四章 愉快的十日第三百一十六章 对决第二百五十五章 早朝之事第二百四十五章 金蝉脱壳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静第一百零六章 喜讯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关第十七章 王允拜相第五百四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军费第四百零五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圣第三百八十八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会师第十四章 越拍,宅子越大!第三百八十九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第一局第七十五章 白折腾了第六十一章 下一个目标第七十二章 铒第二百一十三章 盛世会宁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哭二闹(求订阅)第二百零四章 再也不敢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关第一百九十五章 父子第二百二十章 一夜跃三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尽在掌握第二百四十章 那是你画的吗?第四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赏之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允和吕布第四百七十三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风雪夜(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小生命第二百六十三章 渭城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长安盛景第三百三十四章 破釜沉舟(一)第八十二章 全兵皆民第三百七十六章第四百七十一章第四百零一章第三百八十九章第四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四十章 大乔小乔第二百一十二章 你的初恋呢?第四百二十三章第一百零四章 和董白愉快的早上第三百七十四章第二百章 报仇的方法第四百章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们等等第二百三十一章 马腾之败(一)第四百八十七章第三百七十四章第三百三十章 爹,我回来了(六)第四百零七章第二十二章 太凌乱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伊始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放虎归山第五百三十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感动?第一百一十七章 你师兄师弟叫什么?第五十章 无耻的推理第二百七十二章 袁绍到第五十一章 班师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论生死第四百一十三章第十九章 贾诩毒计第八十五章 正轨(求点击收藏)第三百八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雍凉大都督第八十八章 被抢先了一步!第三百八十九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第一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平静之后第三百二十九章 爹,我回来了(五)第四百六十三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善后第一百五十九章 论罪当斩第三十一章 哪样?第四百零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