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节 全城大撤离

诗老司令官阅丰富,怀是很快就恢复了理“

但是他内心在南渡河战役后。总感觉有几分骄傲。看向范哈儿时。也有了竖子仗老子的设计成名的感觉。很是有几分不平的意思。

如果不是范哈儿担任着第七战区长官职务,这位城防司令,说不定直接就会给到了他眼前的范哈儿几只小鞋穿了。

现在一听范哈儿的要挟,心中顿时大为不悦。

他是批被受衔的九名国民党一级上将之一,也是唯一一位没有跟红军解放军打过仗的上将。唐生智这位民国将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历经中华民国建国到解放战争开始时期担任国民党不同的重要职务。受衔到上将。

作为曾经带兵反对过老蒋的将领。他当然不属于老蒋的嫡系,但是仍旧能长期占据高位,策戈小多项国防草案,可见起能力手段只不一般。

在松沪战事开始时,长期担任军委会执行部主任的唐生智就曾建议:“抗日战争只能打持久战,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们可以用3个人拼他日本个。人;日军攻城掠的。假设占领中国,个县城用田人守卫,占到最后日军兵力就分散了,拖也可以把日本人拖死。

最后胜利一定是中国的。”

随后又根据塞克特顾问的思路。提出要在沪宁线上,设置四道防线。层层抵抗,慢慢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的主张。

可惜,这位老将提出的几个策略。确实都不错,但真正应用到了战场上,却是失败的居多。国力和军队战力。在某些方面。离这位上将设想的差距太远了。

这一次乍然听到范哈儿要撤离南京全城百姓,顿时就是心中一阵不悦。

这不是怀疑自己守城的能力么?

虽然自己也确实没有击败日军。守住南京的信心,但既然接了这个。守城的任务,就肯定会尽量守好,不会要百姓民众付出太大伤亡。现在公然被范哈儿质疑,当然面上心中都不是表现很好。

“范哈公,大战在即,南京百姓数百万之众,虽然多有在战前就撤退者,但现在城中起码还有上百万人口,撤离何其之难啊?唐某粗鄙,不知道范哈公怎么突然想到要撤离百姓了?莫非对我们两人防守南京没有信心?”

自己是城防司令长官,你则是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如果真的不能保全民众的话,丢脸的可不是我一个人。

范哈儿听到唐生智仿佛带了一丝赌气意思的反问,面上顿时一笑。

他不好直说大屠杀的事情,只能眼睛一转,反问道:

“唐长官,你觉得,我军在上海和南京,该怎么打?胜败如何?”

唐生智的脸上掠过一丝愁云,叹了口气:“哎,依我看呢,上海的战事本来就是不能长久打下去的,只有拖住敌人一个时候,并利用这个时机,在后方休整部队和作好按期抗战的准备工作。至于南京的问题,的确不大好办,守是要守的,就是没有完整的部队来守。不过,依我的看法,可以派个军长或者总司令率领几个师来守卫南京,以阻止敌人迅向我军进逼,从而赢得时间。调整部队,以后再撤出南京,以拖住敌人。”

“哦?只是守一阵么?”范哈儿内心点头,知道这是国民党高层的一致决定,但嘴上还是紧追不舍:

“那你看南京能守多久?。

这一句话问得唐生智心里直毛。他自感最多守住几天而已,但如果这话出口,就不仅仅是示弱的问题了,肯定还会大规模的动摇军心。

半晌喃喃吐出三个,字:“天晓得!”

“嘿嘿,看来唐长官也是心中有数啊。”范哈儿露出一个会意的

容。

和对面的唐生智相视苦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国防会议早就作出决定,南京只要守几天。形成誓死捍卫都的形象就行。而且周围实际可以参与守卫南京的兵力,也就那么丁点,其他人的部队。要么已经溃不成军,要么已经跟着第三战区撤往了武汉,南京仅仅凭借范唐二人的兵马,根本不足以抵挡住日本人。

但范哈儿还是心存努力,南京毕竟是都重地,而且现在局势完全改变,至少日军无法通过长江,几面包抄南京城,而自己则可以通过长江。从四川和武汉等地,获得大规模的援助,要是弄得好了,真正将日军拖在南京,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他对唐生智这位南京卫戍虱令,还是非常重视的,既然话说开了,就暂不谈百姓迁移的问题,直接问:

“那唐长宴觉得南京的战斗该怎么打?。

这次唐生智没讲有什么闪光亮点的话,而是再次老调重弹:

“南京今天的这个既紧张又被动的局面。是上海会战没有坚持持久消耗战略造成的。我们本可以适时调整阵线保存有生力量,但我们没有这样做,反而在上海付出了太多伤亡。我们本不应该在便于敌人海陆空协同作战的长江三角洲胶着太久。但我们却这样做了;英美帝国主是图。隔岸观火,谁也不会出年帮助我们的,许多往事都证明了这一点,国际联盟靠不住,九国公然同样靠不住,我们却把战略做了政略的牺牲品,造成了现在的被动局面。我还认为:我军应该坚持持久消耗战略,不应该在一城一池的得失上争胜负,应从全局战略上着眼,同敌人展开全面的持久战,敌人在局部的战斗中可以取得胜利。可是在持久战的全局上他必然被中国拖垮。”

这是非常官方的说话,范哈儿听了不由冷笑一声:

“那南京呢?”

“南京?日军正利用在上海会战争得的有利形势,以其优势的海陆空军及重装备,利用长江和沪宁,京杭国道等有利的水陆交通条件,直逼南京。浦京地处长江弯曲部,地形背水,敌人可以从江面上用海军封锁和炮击南京,在陆上可以从鞠湖截断我军后方交通线,然后以陆海空军协同攻击,使南京处于立体包围形势下,守是守不住的。,”

“咳咳”范哈儿举断。

“在江阴要塞守军撤离前,我已经命令他们再次沉船封堵航道,所以日军第三舰队的军舰,在几个月内,是不可能进入长江,威胁南京的。”

“哦?”唐生智听到这个消息。到是眼睛一亮。“你确定?不用几个月,只要撑一个月,就足够我们作出更多更好的准备了。嘿嘿,那可真是一个好消息。”

“恩,这个消息我可以确认范哈儿肯定的点头。

“唉”唐生智还是又叹了一口气。“可惜我军在上海会战中损失很大,又经过了混乱的长途退却。已经没什么战斗力,非到远后方经过认真地补充整,不能恢复战斗能力。基于我军当前的战斗任务,为贯彻持久抗战的方针,我军应避免在不利条件下,被敌人强迫作战,而应以机动灵活的运动战争取时间,掩护后方部队整补并进一步实行全国总动员,争取在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对敌进行有利地打击。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南京是我国都所在,不做抵抗就放秀,当然不行。但不应以过多的部队争一城一地之得失,只可用象征性的防守,作适当抵抗之后,就主动撤退

虽然这话和前面的老调差不多,但范哈儿还是觉得,这才是作为一个有远见的长远战略规划。

当即就提出:

“正是因为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我们才更应该好好处理南京问题,今天我们可以弃守南京,明天条件合适了,我们就可以再打回来。而作为中国的都,如果能被用来作为消耗日军的最大筹码,我觉得那绝对合算。可惜满城的百姓。却是无辜的,不应该沦为国战的炮灰,所以才应该马上撤离

“以南京为筹码,拖住日军进行不断消耗?”唐生智面上并不认同。

最后还是摇摇头说道:

“且不说我们能不能够消耗得了日军,就是委员长和国防会议的其他诸公,恐怕也不会这么想,我可是听说,有人想以牺牲都为代价。换得不降而降的机会,就连委员长。也有以南京博取外国同情,从而介入调停的希望

“这到是”。范哈儿无奈地点头。“老蒋满心希望出面调停的英美两国,一直在日本人面前谨小慎微。九国公然会议前后,中国拿钱向英国买战斗机,堂堂大英帝国慑于日本的压力。只敢卖给中国不带机枪的战斗机,还得由中国自己装配;中国缺少运输机,在香港从英国手里买了3架。英国又要求把飞机改装成救护机,才能卖给中国。美国偷偷把波音飞机部件运到澳大利亚。装成整机准备卖给中国,可是澳大利亚却不许出境。美国赶紧向日本人保证:决不用美国船只把美制飞机运往中国。如果不是还有我范哈儿的两个飞机厂撑着,中国肯定就会到了无飞机可以用的程度了。”

历史就是那样,范哈儿这根本不是危言耸听。

在南京待了整整一个下午,范哈儿和唐生智上将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商谈,最后还是就南京百姓撤离问题,达成了一致。

手下就是所有的学生和学校,必须强制在三天内撤离。

然后就是躲避战乱的难民,伤兵、再次才是普通市民和相关次要市政需要的城市人员,最后才是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等。

在范哈儿再次拜访了南京城其他几位主耍将领,以及相关的市政官员后,一个由城防司令和市政公署公联合布的命令,就立刻张贴在了南京的大街小巷,各个街头。同时广播也正式开始公告,宣布南京即将进入战争状态,让全城百姓,立即自由向西部撤离。同时军方范哈儿部也开始出动汽车、轮船,抢先运载学生、教师、科学家、社会贤达人士等等,强制命令他们直接向重庆、武汉等地转移。

其实之前,在老蒋宣布迁都和最高统帅部迁往武汉的时候,就已经宣布过一次撤退命令。当时就陆续撤离了大概全城三分之一的民众,但是其余的人阅读最新董节就洗涧书晒细凹曰况姗)小说齐伞,川泛抱着侥幸心理,想等等看“选择了继续留在南”

中国的低层老百姓,有一种很奇怪的心理,就是只要顾好自己就行,对这天下换谁做主人,并不是很敏感。尤其是像现在这样的情况,因为国民党的当政,很多人本来就感觉录削太重,现在可能换个人来入主南京了,所以也不介意换种生活方式。至于这个新主人是**还是日本人,那些大字不识的底层人士,绝大部分都区分不清楚。

这无法区分的后果,就是只有等对方露出刺刀了,才能真正明白对面的人是强盗掠夺者,而不是自己真正的同胞。

也并不能完全指责他们无知,这个时代的人大多就是如此,无知并不是罪,有罪的是那些有知却还另外去做的人,明明知道结果会如何,却乐得拿自己同胞的性命和利益,却给自己换取好处和利益的汉奸。

这次联合公告一下,虽然全城反对声一片,但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老老实实的搬迁。

其实大多数人,对于战火无情这个事实。还是很有所认识的,同时开战至今,他们也陆续听说了大量关于日军残暴嗜杀的言论,所以眼看战争真的无法避免,现在军政双方又联合下达迁移命令,就决定还是老老实实遵守,去内陆其他地方暂时躲避战火了。

此时南京的铁路公路系统,还是比较畅通的,日军的飞机,因为和范哈儿几次交火,损失十分惨重。所以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大规模的轰炸南京,更没有派出多余飞机。轰炸扫射铁路公路交通,阻碍难民迁移逃离,所以一开始撤离后,到也并没有遇到多大的危险。

绝大部分人,都很顺利的出了城。

甚至在运载量较大的航运路线上,几艘范记号大轮船,还不仅运载了大量难民,还包括很多轻便的文物、工具、书籍、资料之类的东西。

至于那些重要文物和机器、工厂、原材料之类的,其实早在上海泓沪战役爆开始后,国民政府就已经开始了内迁工作。在范记号的配合下,包括南京中央博物院在内的大量馆藏文物,都已经无惊无险的安全运抵了重庆的防空储藏仓库中。

对于各类文物古董,范哈儿尤其重视,几乎对全程进行了一次最后清扫,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也找地方悄悄埋掉,绝不落入日本人手中。

一时之间,南京通往西部方向的道路和江面上,全是不停移动的车辆、船只和普通行人。

这次撤离,除了夹带了一丝紧张气氛外,到也没有特别危险的地方。

不过少数顽固分子,坚决不愿意离开南京,甚至也不愿意看到周围人离开南京,这些人占总人口比例并不高,但是总人数还是非常庞大的。他们自己坚决不愿意迁移,甚至还在遇到某些社会名人不想离开时。坚决出来阻扰迁移工作。

对此,范哈儿只能暗暗摇头。

可怜的国人同胞啊,难道你们真的只有等日本鬼子露出屠刀了,才能意识到你们将要面对的,是一群非人类,绝不是笑脸就能赢得尊严的入侵者呢。

到是一边的唐生智,对于这样的情况早有认知:

“百姓们撤离当然好,我之前一直不同意牵制,就是担心这些不愿意迁移的人,怕弄个不好,日本人还没打过来,他们就闹了起来,我们这边先自乱了阵脚。”

范哈儿对于唐生智这番事后诸葛亮的话,也没放在心上。

他还是很现实的,对于那些愿意走,而没有条件走的人,给予尽可能的帮助,而那些抱侥幸心理的,则是强制迁移,至于剩下这些坚决反对迁移,想在南京留下来迎接新统治者的人,则是随他们自己好了。

范哈儿的大规模迁移撤离行动。其实仅仅只进行了三天。

三天后,南京保卫战,就在日军的主动进攻下,无奈爆了。

随后虽然还是陆续有大量躲避战火的人,继续从小道逃离了南京,但是数量上,就无法和前面三天的强制迁移相比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范哈儿已经非常满意了。

至少,历史上国民政府并没有组织大量的运载工具,来撤离南京的市民,很多在幸免于难的人,大多数是在战争爆后,自己提前从城中逃出去躲避战火。才侥幸免于屠戮了。

当战争爆多日以后,范哈儿就安现,整个南京城中,除了一些必要的提供市政支持和后勤的市民,剩下的,就是一些铁了心准备当顺民,迎接新主子的媚日派了。

对于那些必要的市政和后勤人员。范哈儿已经和唐生智等人打过招呼。要他们在战事不济,必须撤离的时候,务必要带上这些服务人员。

有了这一次大撤退后,范哈儿相信。不管南京成不成为日军的绞肉机。起码他们想要进行的大屠杀。绝对不会再像历史上那样了。

第266节 俘获杉山元第351节 雷声大雨点小的反攻第92节 刘湘的烦恼第26节 抵沪第232节 提前的飞虎队第222节 统筹准备第348节 历史重演第82节 讨官要地盘第97节 刘湘出川第297节 不相关的战争第339节 中途岛第327节 新式海战第33节 找大学第8节 无川不成军第46节 政治投资第361节 撇开苏联第302节 历史的转变第125节 老蒋的反应第46节 政治投资第333节 大战形势第325节 油田保卫战计划第118节 联合军演第286节 战线稳定第192节 飞行队参第17节 要钱还是要房第53节 接手军火生意第159节 洛克希德马丁第72节 最后部署第305节 盟军初建第38节 选择第6节 飞机带来的问题第22节 我的第四师第352节 商议第82节 讨官要地盘第201节 批准执行第15节 刘湘有安排第218节 退出佳境来了第5节 变成父女了第97节 刘湘出川第50节 钱第57节 公然行贿第61节 回川第175节 订舰第132节 提前培养日奸第90节 四大工厂第53节 接手军火生意第117节 西南武装力量第358节 废除不平等条约第210节 工事防御第23节 检阅部队第110节 暹罗局势第114节 滇缅铁路公路第324节 终究是第二序列第88节 卢作孚第111节 干涉第289节 虚假和平第301节 南下行动的第一步第372节 两种选择第283节 彻底扭转第110节 暹罗局势第254节 毛先生第160节 七七准备第31节 美国商人第116节 西南四巨头第276节 夺取第27节 买股票第343节 美国特遣队第199节 优势不再序傻大兵第191节 上海开战第287节 调整第150节 文物西迁准备第355节 两广第155节 派系第8节 无川不成军第254节 毛先生第122节 严令第189节 宣不宣战第106节 遵义和会第348节 历史重演第310节 Z的覆灭第73节 首战第79节 来钱真快第343节 美国特遣队第49节 提醒第129节 意大利人的建议第103节 目标六盘水第155节 派系第30节 投资房产第120节 借道第152节 探病第108节 妥协结盟第151节 汪精卫遇刺第112节 华人回归投资第228节 火箭武器第303节 合作诚意第277节 局部胜利第174节 我要一支舰队第274节 曲线支援第188节 作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