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首映礼

贺新平时喜欢留短发,短发看起来清爽且容易打理,他一向不喜欢往头上抹东西喷定型水之类的,当然拍戏除外。其实他头发留长了带着点天然卷还是相当有型的,他这段时间把头发留长主要是为了《京城遇上西雅图》这部电影做准备。

这时,发型师帮他修了一下鬓角,做了一个二八分,往斜后方的大背头,又细细查看了一遍,这才轻声对坐在椅子上闭目打盹的贺新喊了一声:“贺老师……”

“哦,好了?”

贺新有点迷糊地睁开眼睛。

从京城飞往上海的航班上,时不时有影迷找过来要签名、合影啥的,基本上没怎么好好休息,到了这边吃过午饭难免有些犯困。

“您看一看,可以么?”

贺新对着镜子看了看,两边原本略显凌乱的地方修的很整齐,鬓角刻意留长。主要是他的发量足够,发际线很低,鬓角几乎能够腮帮子后面的胡茬连城一片,不用象某些男演员为了刻意显示自己的鬓角还要打阴影画出来。

二八分的大背头略显老成,他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脑补了一下印象中原版《京西》吴绣波那副渣叔的经典造型,自己除了没留胡子,头发也没有刻意挑染成奶奶灰,基本上差不多。

“嗯,非常好,辛苦了!”

发型师是在这边临时找的,虽然也是业界的大拿,平时没少为明星服务过,但这时听到贺新的赞许,还是有点受宠若惊道:“贺老师,您满意就好。”

这时,何丽蓉快步走过来:“老板,小帅导演和俞导来了。”

“俞导?”

贺新先是一愣,继而才反应过来,俞导嘛,不就是咱们的扑街导演于飞鸿嘛!如今就连外界也评价说这部电影是贺新近年来少有的在票房和奖项上遭遇的滑铁卢。

但凭良心讲,这部电影总体上还是不错的,而且贺新的表演不但下了工夫,还可圈可点。但之所以失败,原因有多种,选择了错误的档期、竞争对手强大、题材过于文艺不能迎合大多数观众、运气不好等等。

说起来俞导也挺不容易的,自从《爱有来生》扑街之后,闭关疗伤了几个月后,便开始不顾自己一直刻意营造的文艺女青年的人设,开始大量的接拍电视剧,甚至连配角也接。

没办法,落下这么大的饥荒,就算女神也坐不住啊!这不,前段时间还播了一部她跟几个中年油腻男一起合作的叫什么《男人帮》的电视剧。当然这部电视剧还有女一号王若丹那经典的葛妹妹的造型。

贺新来到隔壁的会客室,就见一袭白衣胜雪这会儿又是满满知性范儿的俞导和一身黑色西装的王晓帅在于东和小豆丁的陪同下谈笑风生。

他快步走过去打招呼:“王哥、飞鸿姐,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

“你小子,跟我还来这一套!”王晓帅笑骂着站起来跟他握手。

旁边的于飞鸿也是一脸笑意盈盈:“小贺,恭喜啊,新片大卖!”

“哟,飞鸿姐,借你吉言!”

一黑一白,经典情侣装的造型。

对于这两位走到一起,贺新并不感到惊讶。毕竟咱们的小帅导演一向很有女人缘,早在北电上学那会儿,就能俘获当年红极一时的林妹妹小旭(没许老师什么事儿),一直到王晓帅毕业后南下胡建这才分了手。

相比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楼烨、贾科长之流,王晓帅绝对算是能说会道,而且浓眉大眼的长的还算过得去。加之他是美院附中出身,如果当年不是报考了电影学院,说不定就有可能跟《冬春的日子》中的男主角一样成为一代油画大家,艺术方面的造诣很深,特别能吸引那些类似林妹妹、于姐姐这样的大龄文艺女青年。

当年于飞鸿在美国学成归来,拍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王晓帅的《梦幻田园》,那时候两人就有一腿了,只不过最后没有走到一起。但两人的关系一直非常好,当初于姐姐邀请贺新出演《爱有来生》就是经由王晓帅牵线搭桥。

坐下寒暄一番之后,贺新就关心地问道:“《我11》差不多了吧?”

王晓帅一脸神清气爽道:“片子总算完成了,刚才我还在向于总讨教,看看今年什么档期上映比较合适。”

说起来这一对未婚同居的男女,在对待电影上的执着还真挺象的。于姐姐为了一部《爱有来生》不但整整准备了十年,甚至还为了电影抵押了自己的房子。

王晓帅也一样,这部来自他童年回忆的《我11》,早在十几年前他就已经开始筹备了,97年那会儿他终于组建了剧组,连演员都找好了,结果跟资方没有谈拢,计划只能流产。

到了04年,好不容易拿到了星美的投资,但又因他自身的问题最终还是没能拍成,不得已才拍了他那所谓三线三部曲的第二部《青红》。

直到前年《我11》这个项目第三次立项,拍摄过程同样非常不顺利,时间跨度大,严重超支,如果不是贺新及时伸出援手,他也差点都要卖房卖车了。

以至于他和他的制片人前妻离婚,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部电影。

怎么说呢?

贺新看过这部电影的剧本,拍摄完成后也看过电影的粗剪版。第一次看剧本的时候,他就知道这又是一部注定要亏本本的电影。

在所谓第六代导演群体中,虽说个个都是异类,但作为领军人物之一的王晓帅似乎更加执拗,不肯妥协的性格注定了他不象贾科长那样在洋人中长袖善舞;朴实的镜头又无法跟爱炫技,作品始终充满浓厚法国新浪潮风格的楼烨的作品那样在海外受到追捧。

所以,王晓帅一直很苦逼。

看过粗剪版之后,虽然电影中充斥了王晓帅电影一贯的元素:特殊时代、恋物癖(白衬衫、红皮鞋、自行车)、广播体操、姓、上海话、知青……

但贺新并不认为这是王晓帅最好的作品,或者说这就是一部非常个人化的作者电影,可能就是埋藏在王晓帅心中的一个执念。

就是在特殊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他试图透过一个11岁孩子的视角,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个世界。

虽然那个令人窒息的时代所带来的痛楚没有直接击打到一个11岁的孩子,但通过这双眼睛看到的则是一个充满伤痕的成人世界:对美好生活的欲望、对正义的向往、对亲情的渴望……

换句话说,就是王晓帅想在电影里表达的东西太多,《我11》的主题注定不象当年的《青红》那么鲜明,那么有震撼力。

贺新当初选择投资这部电影,虽然更多的是出于朋友的情谊,但同时也被他这种执着精神所感动。

就象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已经走进了商品时代,大家比拼的都是观众,电影成为一种文化产品,但是王晓帅依旧在外界眼里被视为食古不化,口口声声称电影就是艺术。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宁皓、陆串他们的电影票房虽然成功了,但当导演并不成功,我拍自己的电影,我感觉特别幸福之类的话,引来了一片群嘲。

当然他的这番话确实过于偏颇,如果大家都去拍文艺片,那电影人非饿死不可。中国的电影市场永远都不可能象现在这么欣欣向荣。

但客观的来说,电影不但需要好看的商业片,同样也需要代表和体现文化和艺术的文艺片。

你可以说王晓帅的电影晦涩难懂,你也可以说他是在自嗨,他的电影甚至还会某种程度上引起当局的难堪,但是你又不得不否认,他的电影就是记录了一个曾经真实的时代和这个真实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如果没有人去拍这类的电影,或许若干年后人们就会淡忘掉这一段历史,也不会知道在那段历史中人们的生活状态。

你说他夸张么?一点都不夸张。

当年拍《青红》的时候,贺新就曾在当地跟很多人聊过,也许现实比电影里描述的更加残酷。

“准备什么时候上映?”贺新随口问道。

正是出于上述的原因,他对这部片子的票房真的没什么期望,赔了就赔了。

王晓帅却依旧还是充满希望道:“目前看来五月份是合适的。”

都不用于东开口,贺新也知道每年的三、四、五这三个月的档期是相对冷清的,但是呢三月份、四月份往往还有进口大片,五月份虽说有个五一档,但相比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等等要冷清多了,而且没什么大片,竞争要小得多。

……

旁晚六点半,位于上海长宁区新华路和番禺路路口的上海影城张灯结彩,红地毯从室内长长的走廊,出了大门口,一直延伸到门外的广场。

这里早已聚集了无数的影迷和媒体记者占据了红毯的两边。

随着一辆辆车身上贴着“《人潮汹涌》首映”字样的别克商务车鱼贯驶入广场,一位位盛装的嘉宾从车上下来,引得影迷们一阵阵的欢呼和镁光灯一片。

《人潮汹涌》主创团队率先亮相,下车后几个人还推脱了一番,硬是把C位让给了导演宁皓。

尽管一月初的夜晚,上海的气温早已降至十度以下,但万倩依旧一袭黑色的抹胸长裙,挽着导演在红毯上款款前行,风姿绰约的向影迷们挥手打招呼。

经过前一段的预热,如今她的人气还算不错,居然还有影迷在大声呼喊着她的名字。听到呼喊声,万倩故装诧异,继而又是一脸激动。

当然最受影迷们欢迎的还是贺新,身穿黑色格纹带休闲风的西装搭配黑色毛衣的他透着一股浓浓的大叔范儿,引得影迷们尤其是女性影迷们的阵阵尖叫。

现场的红毯主持人请来了东方台的名主持陈容和曹可烦,绝对是东方台春晚级别的。老曹还是当时贺新在接受《可烦倾听》时邀请的。

大家给面子嘛!而且以贺新和宁皓这种咖位,就算没有这次采访,相信老曹也是很愿意接受邀请的,因为能够主持大导演和影帝合作作品的首映礼本身就是一种逼格的体现。

“宁导,能谈谈你此时此刻的感受么?”老曹把第一个问题抛给了宁皓。

“呃,心情很激动,看到现场有这么多的影迷,感觉特别踏实,让我原本忐忑的心情,一下子就心里有底了。”

“我看过之前的点映,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我个人特别想知道你如何评价《人潮汹涌》这部电影在你作品序列中的位置?”

不得不说,老曹非常有主持经验,明摆着就是让宁皓现场吹捧自己的作品。

宁皓于是故意稍稍沉吟了一番之后,便开始堪堪而谈道:“我觉得这是我最好的一部电影,是我的作品里最像电影的一个电影。它有一个很特别的文化表述,谈到了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谈到了很多文化和民族性背后的东西……”

导演嘛,很多语汇都是高屋建瓴的,这几年宁皓的成长很快,在接受访问时还真的有点陈大导的派头。

接着便是陈容采访贺新:“贺新,你能谈谈你对这部电影的期许么?期望能获得一个什么样的成绩,五亿?六亿?还是说能够打破去年《让子弹飞》保持的七点四亿的国产电影票房纪录?”

“呃……我当然希望越高越好,打破纪录不敢奢望,但还是希望越高越好吧。不然难得有机会能跟宁皓导演合作一次,如果票房表现不佳的话,我就怕他嫌弃我,以后不找我拍戏了。”

说到最后,贺新还笑呵呵的开了一下玩笑。

原来国产片的票房纪录是冯裤子的《唐山大地震》保持的,《让子弹飞》一开始并没有能够打破国产片漂亮纪录,大概就差一丢丢。结果出品方特不要脸,又推出了号称原汁原味的川话版,硬生生把原来的票房纪录提升了一个亿。

打破纪录这种事贺新和宁皓都不敢奢望,《人潮汹涌》本身的制作成本就不高,加上宣发费用,只要票房达到两个亿基本上就能收回投资了。不过想想之前的《失恋》的票房就差一点点能破五亿,当然希望《人潮汹涌》不要低于这个票房成绩,这可是个事关脸面的问题。

接着两位主持人又分别了采访了沈藤和万倩,相比腾哥的腼腆,万倩倒是落落大方,现场还用上海话向影迷们大声问好,这里也算是她的主场。

看着两人的采访,贺新不由想到了蒋琴琴,这段时间忙,加之几次通话包括视频都感觉她的状态不错,最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联系了,也不知道她现在的身体怎么样了?

接受完采访,正当他们准备走进影城大门的时候,就听身后传来一声:“宁皓导演,贺老师!”

几个人同时回头,就见一个分头锃亮、头势清爽的家伙,挽着一个徐娘半老、姿色普通的女子正朝着他们走过来。

第六百六十九章 演的好有个屁用第六百五十八章 为什么都不待见才女呢第五百五十九章 《风声》终于有眉目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牛刀小试第八百十章 拼了的宋铁第二百零九章 值得期待的宁皓第五百零八章 谨言慎行很重要第二百三十五章 拒绝煽情卖惨第二百十五章 张师姐第一百三十三章 体验生活第八百五十七章 捅破窗户纸,醉酒第三百零九章 老司机第二十九章 进展良好第七百七十四章 导演程二第一百二十章 贺新的抖m倾向第七百十五章 少女初长成第六百七十二章 万箭穿心第六十六章 日常第四百四十三章 毕业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挣扎第三十五章 获奖(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一句话,没门!第七百九十九章 善与恶的边境(一)第七百六十三章 又闻“烂鱼”声第三百二十一章 七剑下天山第四百九十七章 众生相第七百七十七章 小菜鸟也成长了(补昨天)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是一个合格的生意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要演八路第七百九十六章 绑架案?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婆,回家啦!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可描述的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精彩的表演(二合一)第二百十五章 张师姐第七百四十三章 辟谣第二百五十六章 波折第二百五十四章 舒琪感人的记忆力第三百六十八章 Perfect第一百九十一章 切磋第七百零四章 表演的态度始终没变第八百零九章 不装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像孩子一阵的李白莲第七百零六章 都是个长情的人第二百零八章 表演是需要入戏的第三十六章 回国第四百四十八章 美丽的青藏高原第五百七十三章 无语和遗憾第七百二十七章 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影帝的心第五百十四章 无厘头的路演第七百十一章 心烦第九百十二章 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一)第八百九十七章 确定档期,遭遇耍大牌第九百零七章 要不要现在跟他说一声?第三百九十六章 再赴柏林第四百六十四掌 博客也是一种宣传渠道第七百二十章 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第六百六十九章 演的好有个屁用第三百零三章 高情商女友的利与弊第五百六十二章 我叫李宝莉第六百零八章 惊艳第六章 菜鸟的忧伤第四百三十六章 妻子、孩子、情人第四百三十章 纷纷扰扰第二百六十三章 钱到手,不敢奢望奖项第九十八章 意外来电第五百十九章 安插眼线?第六百零一章 你跟别的女人开过房?第三百八十三章 各自拍摄第六百零二章 趁热打铁第二章 试镜第七百五十三章 难道金马也下双黄蛋?第六百五十八章 为什么都不待见才女呢第七百零四章 表演的态度始终没变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消息!好消息!第五百七十一章 著名表演艺术家第八百七十一章 再次起疑第五百五十二章 看来还是入戏太深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第八十二章 贺新获奖了,你知道吗?第三百二十九章 国师到底是国师第三百六十七章 够威够暴戾第四百三十五章 茄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买房就是件简单的事第六百九十章 武田化身加藤第四十四章 来日方长第四百五十六章 挣扎第八百八十一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二百六十八章 女朋友的危机感第一百五十二章 戛纳的夜第十章 生活还得继续第二十二章 我来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辣椒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七章 万一能卖个几百万呢?第九百二十章 神经错乱第五百三十六章 是入戏太深还是监守自盗?第六百七十九章 学习指南第一百九十章 开机不顺,观摩第七百六十二章 没用,上不了头条第二百十六章 不可思议第九百二十四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