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杨凡的矫诏

“主公!早就该这么做了,董卓!豺狼也,猪狗不如的东西,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可在河东境内的百姓,却没有人不骂他。”周仓愤愤不爽的说道。

太史慈也站了起来:“子山!董卓早就该死了,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亲手用枪把他挑了。”

黄忠、管亥、铁山、裴元绍、马奎也都踊跃发言,一致赞成出兵伐董。

就连荀攸,也激动的面带喜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杨凡问道:“公达!你想说什么?”

看了杨凡一眼,荀攸站了起来,“将军!董卓恶行累累,为祸天下,理应起兵讨伐,不过单凭依靠将军一人的力量,力量未免有些不足,不如号令四方英雄,一起举兵讨伐董卓,此举顺天应民,各路诸侯必然云集响应。”

“好!公达之言,真金石也!”

杨凡冲外面喊了一声“草根!”

草根现在是杨凡的亲兵队长,话音刚落,草根便闪电般的进入屋中。

“主公!有何吩咐?”

“找几十个身手干练,骑术精湛的人,我有要事吩咐。”

杨凡亲自提笔,假借三公之名写了一份矫诏。

文中陈诉董卓的罪行,说他倒行逆施,上欺天子,下压群臣,无恶不作,人神共愤,天子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杨凡把诏令拿给荀攸,荀攸看过之后,大吃一惊,失声道:“将军!你这是矫诏,这可是大不敬之举,难以令人信服。”

杨凡微微一笑,又把矫诏拿给贾诩,贾诩的看法跟荀攸截然不同,他抚掌一笑:“假的有时候比真的还管用,天子年幼,朝臣百官又都控制在董卓的手中,指望天子下诏、三公下令,无疑是痴人说梦,而兴兵伐董又不能师出无名,即便主公的诏令是矫诏,也没有人会拆穿此事,因为主公说了别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做了别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直视着荀攸,贾诩眯着眼睛问道:“试问天子不想下诏吗?三公不想下诏剿灭董卓吗?各路诸侯若是举兵不想有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吗?主公此举,上应天意,下顺民心,没有人会有怨言的。”

裴潜有些担心,“可主公的身份,各路诸侯未必认可。”

贾诩道:“不认可又能怎么样?难道关东诸侯想一直被董卓骑在脖子上吗?伐董是大势所趋,诸位且拭目以待,主公的诏令,一定会得到关东诸侯的响应。”

杨凡派出几十名快马,传令各路诸侯,共同起兵伐董。

一匹匹骏马疾驰而去,踏着征尘,前往中原各地。

东郡!

桥冒敏锐的扑捉到机会,料定讨伐董卓必然会得到关东诸侯的支持和响应,桥冒意识到自己扬名的时候到了,他假借三公的名义,写了一封矫诏,刚写完,墨迹还未干,有人求见。

“报——主公!杨凡派信使求见。”

“谁?”桥冒有些发愣,他从来没想过,杨凡会有一天跟他扯上关系。

“杨凡派信使求见。”

“让信使进来。”

当信使进门之后,递给桥冒一封信,桥冒打开一看,整个人顿时呆若木鸡,当场石化。

过了一会,桥冒几步跑到桌案前,拿起自己刚刚所写的矫诏跟杨凡的比对了一下,竟然一字不差。

桥冒傻了,手腕有些发抖,喃喃自语道:“这怎么可能?”

下意识他认为是杨凡抄写他的矫诏,可转念又一想,杨凡的诏令从几天前就已经从白波谷发出了,如果说抄写的话,那也是自己抄写杨凡的才对。

桥冒一气之下,把自己写的那份诏令撕得粉碎。

…………

曹操原本想逃回老家谯县,到了半路途中,他改变了主意,转道去了陈留。

陈留是中原大地的腹心,面临河南府,背靠故乡谯县,西进可以向洛阳进兵,往东可退向齐鲁大地,再说陈留太守张邈是他的故交好友,曹操马上写信让家人迁移到陈留。

抵达陈留后,曹操劝说父亲散尽家财招募兵勇,要起兵讨伐董卓,此举得到所有人的一致拥护。

曹操刚把队伍召集起来,曹洪从外面推门走了进来,“主公!杨凡派信使求见。”

“杨凡?他派人来做什么?”

事出反常必有妖,对杨凡曹操一直看不透,急忙摆手,“让信使来见我。”

时间不长,信使昂首而入,见到曹操,拱手一礼,朗声道:“我家主公已在河东举起义旗,决心伐董,这是三公的诏令,请曹公过目。”

“什么?你说杨凡已经在河东举起义旗?”曹操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这太匪夷所思了,杨凡出身草莽,贼性不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正义感了。

哪一次杨凡出手,都是无利不起早。

跟何进索要军马、抄没十常侍的家产,甚至还把董卓的三千军马洗劫一空,前不久还占了潼关狠狠的敲诈了董卓一笔,这样的一个人曹操很难相信他能有多高的政治觉悟。

曹操心里说不出的别扭,明明自己马上就要成为号令四方的发起者,却被杨凡抢了风头。

曹操很懊恼,很憋气,匆匆打开书信,看过之后,脸上的表情非常的难看。

当天夜里,鲍信和张邈都赶来了,两人也接到了杨凡的诏令。

鲍信看向曹操,问道:“孟德!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曹操脸上挤出一丝苦笑,颇为无奈的说:“还能怎么办?难道要把兵将就地解散吗?当然是起兵响应了!”

“起兵响应?孟德!你没开玩笑吧,难道要让我们听从杨凡的号令吗?”

鲍信恨的牙根发痒,他无时无刻不盼着除掉杨凡,为死去的两个兄弟报仇。

张邈也叹息道:“谁都知道杨凡出身黄巾,到现在依然野性难驯,若听他的号令,天下诸侯的脸面要往哪里搁呢?”

曹操义正言辞的说:“国难当头,当以大局为重,不要再争执了,我意已决,明日卯时出兵,再说了,杨凡远在河东,即便我们响应他的号召,他也休想对我们指手画脚,颐指气使。”

第210章 管亥战死第193章 出其不意第284章 再次会盟第43章 张角祭天第137章 当众请罪第259章 都是空城第259章 都是空城第199章 告天下万民书第282章 见司马防第290章 拿袁绍当枪使第127章 讨价还价第9章 混乱一幕第236章 回到函谷关第100章 上演苦肉计第7章 抵达广平第71章 鲍忠的下落第59章 火牛阵第225章 追击董卓第252章 答应婚事第218章 战后抱怨第118章 少帝继位第173章 十九路诸侯第182章 皇甫嵩出兵第74章 皇甫嵩退兵第234章 我们吃过了第114章 优势尽丧第14章 抵达广宗第265章 杨凡的不满第179章 劝说管亥第221章 怒煽袁术第225章 追击董卓第274章 全面溃败第56章 杨凡的决定第174章 迁都长安第231章 幸福的烦恼第86章 违反军纪第126章 坐地起价第79章 下马威第182章 皇甫嵩出兵第98章 艰苦激战第57章 陷阱重重第33章 稀里糊涂第241章 没落的董卓第262章 马奎发疯第269章 偏向虎山行第202章 动真格的第228章 继续追击第84章 马奎的故事第152章 剑拔弩张第184章 巨型云梯第265章 杨凡的不满第245章指责袁绍第176章 董卓迁都第140章 杨凡的威胁第34章 你看我敢不敢第292章 董卓的决心第47章 大战来临第277章 关进大牢第78章 见张燕第172章 杨凡的矫诏第205章 汝南黄巾第11章 汉末三虎第74章 皇甫嵩退兵第105章 打圣女的主意第205章 汝南黄巾第191章 袁绍的嫉妒第260章 巨型云梯第230章 碍事的张燕第30章 杀敌斩将第25章 杀人立威第239章 杨凡大婚第76章 商城开启第128章 邀请黄忠第34章 你看我敢不敢第132章 意想不到第74章 皇甫嵩退兵第66章 剧情反转第38章 优势明显第238章 安抚众人第235章 波才阵亡第162章 迷失心志第284章 再次会盟第110章 一晃三年第49章 死伤惨重第83章 归顺朝廷第25章 杀人立威第135章 身处危境第212章 损失惨重第128章 邀请黄忠第166章 惨不忍睹第29章 陷入激战第57章 陷阱重重第230章 碍事的张燕第176章 董卓迁都第161章 差点坏事第115章 兵发函谷关第158章 董卓霸控京师第297章 收拾吕布第280章 对战张燕第28章 机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