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节 入吾瓮中(2)

窦彭祖苦着脸,但韩婴和其他学者,却几乎都是兴高采烈。

他们终于享受到了权力的滋味,品尝到了主宰世界沉浮的乐趣。

这太美妙了!

他们才懒得去管,这样一来,地方上的退休官员和军官,会不会天天在家里骂他们呢?

这也是文人的通病。

根本不会去考虑现实,只会想着一定要按照自己心里的想法来创造世界。

纵观古今,一拍屁股,就要玩一个新花样的文人,数都数不清楚。

而王莽,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基本上,文人的意见和建议,听一听,做个样子就可以了。

这就好比,你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心灵鸡汤。

你看了以后,觉得非常有道理。

但你肯定不会按照鸡汤的方法去做。

因为你知道,那只是一个成人童话。

文人的话也是一样的,听听就好了,真要当真去做,那无疑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反正,刘彻清楚知道一个真理——历史所有相信了文人一面之词的家伙,最终都悲剧了。

典型的就是圆嘟嘟的五年平辽大计以及后世某些逗比搞的脸书治国,微薄治世。

自然,韩婴和整个儒家,都不知道,此刻,他们已经惹怒了整个官僚集团。

无数大臣在心里痛骂不已:“腐儒,居然胆敢坏我们的好事!”

原先,在三老制度下,基本上,只要能混到退休致仕,在场大臣,人人都可以捞一个三老的荣誉,甚至还有人说不定可以混一个上大夫乃至于比两千石的荣誉。

而现在,一切都完蛋了。

大家致仕,只能拿一个五更。

完全不能与威风八面的三老相比——仅仅是在逼格上,就下降了不止一个等级,而在实际现实里,五更的所谓权力与三老的待遇相比,更是天差地别!

最重要一个指标就是,按照尚书记载,三老是可以得到天子亲自敬拜和奉食,同时可以乘坐安车软轮!

而五更,却根本不具备以上待遇。

这从三老与五更的定义上就可以看出区别。

三老是三德之宿老的意思,哪三德?柔、刚、正。

而五更,是五事的意思!哪五事?貌、言、视、听、思而已。

与三老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是以,愤怒的情绪在官僚之中蕴集。

他们不敢去怨怼和抱怨皇帝,自然就把气都撒在了儒家身上。

但儒家各派,却偏偏都还不知道这个事情。

他们依然兴致勃勃,兴高采烈。

像今天这样可以直接参与和决定国家礼制规划的事情,他们可是等了几十年才等到!

自叔孙通之后,儒家在政治上再无建树。

即使叔孙通,其实也是战战兢兢,小心伺候,谨慎行事,才能让刘邦不去踹他……

现在,当儒家在养老礼的事情上屡战屡胜后,甚至有儒生在心里面有些看不起和瞧不起叔孙通了——虽然在过去,其实也有无数儒生看不起和鄙夷叔孙通。

觉得他就是一个懦夫,明明身居高位,却不为儒家谋福利。

以至于他死后,儒家在关中的影响力,几乎为零。

但现在,在胜利的鼓舞下,一些儒生甚至在心里面开始想着:什么大直若拙,道固委蛇?这叔孙子的器量太小了,若吾在他的位置,必定会引导汉室历代,崇吾儒家,罢黩百家!

更有甚者,直接在心里痛骂:“叔孙子不过依世、谐俗、取宠罢了,其置先王之道而不顾!什么儒宗?我看不过是个怯懦小人!”

这也是儒家内部不少人长久以来的通病了。

胜则得意洋洋,败则如丧考妣。没毅力没恒心,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偏偏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好在,现在儒家没有执政。

所以,这些人的想法和意图,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越发的想要在这个舞台上表现自己。

就像孔雀开屏一样!

在韩婴之后,许多儒生都纷纷开口。

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引用诗经和尚书、礼记等经典,再自己加以脑补,就帮着刘彻将这个三老五更之制,一点一滴的完善起来。

刘彻坐在上首,自然乐得儒家来做个坏人,眼睁睁的看着儒家掉进一个他们自己亲手挖得坑里面。

最最重要的是,今天之后,即使儒家知道了他们做出了一个多么可怕的错误选择,他们恐怕也得捏着鼻子,帮着刘彻完成这个三老五更之制。

不然的话……这岂非是证明了儒家的失败?更会在全天下人面前表露出他们的可耻一面,沦为笑柄!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失败,变成笑柄,儒家各派系,只能也必须一头道走到黑!

这就跟某些官员一拍屁股做出了一个决定,然后导致了可怕的灾难。

但假如没有遭遇到更高一级的重压,那么无论下面怎么骂娘,怎么吐槽,怎么腹诽。

他也一定会硬着头皮走到底。

哪怕他自己知道,这么做会发生什么?

原因很简单,假如他自己改变策略,那就证明了他之前决定的错误,更会给上面留下许多不好的印象,影响前途。

为了掩盖这个错误,也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前途,他才不会去管会发生什么灾难呢?!

反正,即使发生了灾难,也不会影响到他和他的家庭。

不过是几个**倒霉罢了!

既然如此,那肯定要粉饰太平喽!

不仅如此,还得找一大帮御用文人和走狗,写无数文章来歌功颂德、吹捧。

将自己拉的翔,妆点成亘古未有的大好事!

儒家也是一样。

刘彻甚至能看到,他们未来会找出无数理论和借口来解释他们今天的行为。

甚至很可能,他们会将这个事情变成他们的功德与政绩,来向世人证明,他们的正确。

总之,就是死鸭子嘴硬。

而这,恰恰是刘彻想要的。

李世民曾经看着科举的士子鱼贯而入兴奋的说道:天下英雄入吾瓮中!

但在刘彻看来,这只是初级阶段而已。

真正的入吾瓮中,应该是现在这样的情况。

让人们自动自觉的自发的舔掉自己拉的翔!

………

今天就这两更了,因为我会把剩下的存起来。

嗯,后天爆发!(。)

第1277节 战前(1)第605节 战略第1160节 连横(2)第105节 天子的决断第1529节 刷经验(1)第1409节 成功的开始第1438节 司马迁的疑惑(2)第205节 未雨绸缪第945节 自取灭亡第245节 太子刘德(1)第1096节 战胜带来改变第821节 臣服第1498节 两个任务(1)第1403节 继任者第402节 法统(2)第925节 授田第1096节 战胜带来改变第166节 周阳由的狠辣第1114节 你也配姓挛鞮?(2)第702节 怪兽出笼第827节 十面埋伏(1)第1589节 博弈(1)第269节 要保持神秘第875节 安北都护府第230节 刘濞的对策第1068节 作茧自缚(2)第1544节 不对称的战斗(1)第1084节 匈奴最后的指望第1576节 流血的单于庭(4)第561节 左勾拳第1147节 汉。归义单于!第1327节 李广出击(1)第580节 张苍去世第1136节 封神第1430节 统一大计(1)第7节 推恩(下)第885节 和亲确定(2)第86节 传播第34节 觉悟第1339节 官僚的战争第1103节 抉择(1)第716节 龙城大会(3)第56节 燕饮(下)第1478节 京兆尹第694节 制度(3)第296节 迷雾第375节 八方英才汇长安(1)第453节 朝鲜之战(2)第465节 大朝仪(5)第1168节 艺术(2)第468节 家宴(2)第1057节 呼衍当屠的觉悟第247节 太子刘德(3)第1522节 刘荣之死(1)第115节 高庙事变(2)第1133节 匈奴的战略调整(1)第556节 儒家的改变(1)第1550节 昭昭天命第775节 承诺(2)第618节 群魔乱舞(1)第894节 改造石家(3)第1079节 小算盘第1342节 恐惧的力量第877节 安排第1031节 河阴与宜梁第1247节 布置第1388节 联盟(2)第1180节 讲道理(1)第1122节 影响(2)第79节 窦太后的改变第662节 以法饰儒?第1277节 战前(1)第10节 齐王的问题第385节 杀使第171节 投名状第37节 收心第三四十三节 背锅侠3第1329节 长安的重新规划第1153节 会议的构想第1430节 统一大计(1)第1606节 河西!河西!(1)第180节 袁盎来了第341节 监国太子第650节 尝试(2)第1370节 流血的撤退(2)第626节 温言在口(1)第1563节 猛虎出笼第1344节 武以止戈第358节 微服(1)第705节 淘金浪潮(3)第344节 背锅侠(4)第928节 孤竹之遗第95节 进击的文青(1)第1342节 恐惧的力量第1240节 振奋的群臣第661节 背景第59节 微服(1)第577节 汉匈必有一战!第571节 汉匈摩擦第539节 曲线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