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9节 两个任务(2)

耳中听着天子的话,郅都条件性的反射鞠躬:“不敢!一切旦唯陛下之命!”

这也是法家大臣的好处了。

甭管多么不合理和冷酷的命令,他们都会坚决的贯彻到底!

更要命的是,法家的人,在很多时候,连自己的命也不当命看,就不要去想,他们会把其他人的命当成一回事了。

周亚夫却是有些担忧的问道:“陛下,这样会不会太急了一些?”

刘彻一听,就颇为欣慰的笑了起来。

若在八年前,他这样下令,周亚夫要质疑的就不是‘急’,而是‘有伤天和,还请陛下三思’这样的话了。

‘急’这个词从周亚夫嘴里蹦出来,表明这位大汉丞相,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隐形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分子。

今天的周亚夫,你或许可以将之称之为‘温和殖民主义’或者‘温和帝国主义’。

但再怎么‘温和’的殖民主义或者帝国主义分子,终究都是要吃人的。

他与极端的好战主义者和扩张分子之间的区别,或许只在于,他希望平稳、安全,更有效率的吃人。

而前者,则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吃了人再说。

就像现在,他听闻了刘彻布置给郅都的任务,首先的反应,并不是阻止刘彻和郅都这么去做,而是觉得这样做‘太急’或许可能出问题。

“丞相无需担忧……”刘彻微微笑着,安慰着周亚夫:“相信朕,夷狄诸族对于强权的服从性和对于剥削的忍耐,远远超出朕与丞相的想象之外!”

事实上来说,除了诸夏民族之外,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如同诸夏民族这样勇敢、顽强和善于且勇于反抗的民族了。

自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那一声呐喊响彻天地之后,漫长的两千年历史之中,无数的英雄豪杰揭竿而起,埋葬了一个又一个看似强大、不可一世的王朝。

前赴后继,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始终贯穿了中国的历史。

几乎没有一年,没有农民不造反。

无论是文景之治也好,还是贞观之治也罢。

甚至是刘彻自吹自擂的所谓‘元德之治’。

广大农民,也从未停止反抗。

元德四年,济南国的章丘之变,就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

好在,如今的中国百姓,在刘彻的精神麻痹和忽悠以及拉拢之下,还停留在反贪官不反天子,做坏事的都是贪官,长安天子是爱民如子的。

所以,所谓的‘元德之治’还可以继续吹下去,不用担心变成天宝之衰。

但其他民族和其他国家呢?

就拿这草原来说吧!

以目前刘彻所知的情况,过去,匈奴统治草原时,非本部的各部,每年需要定期向单于庭朝贡牲畜、奴隶、奶酪、皮毛以及其他各种物资。

几乎占据了一个部族每年产出的三成以上!

某些部族,甚至需要向单于庭朝贡超过该部一年产出五成以上的物资。

至于像鲜卑、乌恒这样的附庸和奴隶部族,那就更惨了!

每年除了定期的朝贡之外,单于庭还会时不时的要求他们贡献士兵、战马以及猎犬。

敢不服从,就是杀杀杀!

而从老上单于至今的数十年历史中,匈奴人从未遇到过任何部族的反抗。

每年,各部都需要大量的向单于庭贡献。

而单于庭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却是少之又少。

这种残酷的剥削,使得很多大部族,哪怕人口数以千计,牲畜数以万计,依然穷的响叮当。

即使部族的高层,过的生活,也是紧巴巴的。

但没有人敢去反抗,甚至没有人质疑匈奴人的这种做法。

上至部落高层,下到牧民和奴隶,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据刘彻所知,即使是匈奴的本部,剥削也非常严重。

许多被俘的匈奴战俘,都叙述过他们过去是如何被剥削和奴役的。

即使是楼烦、折兰、白羊这样过去被称为匈奴三架马车的单于庭嫡系部族的战士,也没有什么积蓄。

一旦遇到灾害,就要饿肚子。

为了不饿肚子,他们就只能去劫掠。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西汉的草原。

也在宋代的草原上演,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起兵的理由就是——辽国皇帝曾经羞辱他和他的父祖,并且残忍的剥削和压迫他们。

具体怎么羞辱的呢?

据说,辽国的皇帝天祚帝曾经让完颜阿骨打的父亲穿裙子跳舞。

至于压迫和剥削,那就更厉害了。

女真人一度被逼得饿殍无数,即使这样,也没有人敢反。

只能乖乖的忍受辽国的剥削和压迫,直到完颜阿骨打上位,积蓄了力量,同时看准了机会,才敢造反。

至于蒙古人,那就更惨了。

他们被金国贵族和官僚,肆意凌辱和剥削。

成吉思汗的祖先和他之前的很多位蒙古部族首领,都是被女真人抓走后处死的。

他们反了吗?

没有!

无论是女真还是蒙古,在他们弱小的时候,不管遭遇怎样的剥削、压迫和羞辱,都敢怒不敢言。

何曾出现过像中国的农民起义这样悲壮的场面?

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欺!

在这样的起义声浪中,曾经横扫世界的秦帝国轰然倒塌,席卷了大半个地球的蒙元帝国分崩离析。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刘彻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游牧部族的反抗了。

但可惜,周亚夫不知道啊。

他还以为天下人,无论华夷人心都是相同的。

这也是中国人的思维特性,以己度人,总喜欢将自己的民族特性代入其他民族,完全不顾两者的巨大差异。

对此,刘彻不需要对周亚夫解释太多。

事实会证明一切的。

事实会告诉天下人:其实啊,神州之外的人类,在忍耐和忍受方面的天赋,已经点到max了。

这也是刘彻为何执意要殖民的缘故。

中国的老百姓,太难伺候和剥削了。

稍不如意,他们就要抄起家伙,杀皇帝全家,把贵族吊起来挂路灯。

还是去殖民和剥削其他人安全。

最起码,殖民地的反抗,譬如说三哥家的反抗,通常最多也就是不合作……

而且,一般都是来自于上层,只要搞定了上层,下面的贱民,会自动自觉的在老爷们的鞭子下干活的……

当然了,幕南不是印度,它就在神州附近,幕南草原生态也与中国的生态息息相关。

至少,若是幕南变成一片荒漠了,那中国也肯定讨不了好。

最起码沙尘暴和大河变成黄河的恶果,就足够子孙后代受苦无穷了。

所以,不能将幕南当成殖民地来对待。

不能抱着那种,榨干资源和财富,就可以拍拍屁股离开的态度。

对于幕南,刘彻是要当成本土来经营的。

既然是本土,那么同化和融合,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所以,刘彻回头看向郅都,接着嘱托道:“卿此行,除了杀人,还需施恩!”

“请陛下明示……”郅都却是有些搞不懂了。

前面,天子还在杀气腾腾的要求他对幕南各部施加严苛的压力,甚至要用高压政策来摧毁幕南各部的根基,转头就要施恩?这唱的是哪一出?

但刘彻心里的想法,却始终是不变的。

“爱卿此去幕南,乃是持朕之节,为民做主的!”刘彻淡淡的说道:“朕即为天下王,自不会坐视,幕南各族之民,为暴君苛政之虐,卿此行,当牢记以‘生民为要’”

“所过各部,当召集部族长者、百姓,询问其生活之苦、难之事,执法为民,为民做主!”

“凡有残害、虐待、苛待百姓之贵族,皆杀而示之,悬其头以告四方,名申中国法度!”

“此外,诗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忠勇军、楼烦军及归义胡骑之中,多有未婚配者,爱卿此行就顺便为诸将士解决一下人生大事罢……”

这一席话一出口,刘彻的幕南政策,就已然成型了。

一方面是高压和铁腕统治,强制摧毁幕南过去旧有的一切社会制度和秩序,将之纳入中国制度和法律体系之下。

幕南各部之中的高层贵族,倘若识时务,大约还可以混一个汉室户口本,嘴巴甜一些,乖巧一些说不定还能混一个富家翁的下场。

若是不识趣,自然统统杀光,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同时,将这些渣渣的部众和牲畜,全部迁徙到汉家各大列侯的封国,为汉室建设添砖加瓦。

而在另一方面,则要做足场面,做足样子。

汉室和汉军必须在整个过程之中,扮演正义使者和为民除害的大侠形象。

杀人,不能讲因为这个人是因为不服长安和汉室,而是要告诉其他人——我们杀他,是因为他是个坏蛋?他为什么坏?因为他残酷的剥削和虐待他的人民,大汉王师替天行道,播中国恩德于四方,伸张正义于四海。

道德光环max,人品max!

如此,各部牧民,自然就会箪食浆壶以迎王师。

除了这两条腿外,为了加速民族融合和同化速度,刘彻再次祭出了自己屡试不爽的‘后、国救国’‘大棒兴国’政策。

忠勇军、楼烦军以及其他汉室的狗腿子,将承担起此番救国的重任。

他们的大棒,将是民族融合的急先锋。

护濊军当年在安东就干的很不错。

事实证明了,在和平条件下,最佳的同化和融合方法,就是大棒兴国,后、宫救国。

中国人越多,夷狄就越少。

最终,一代人之后,整个幕南尽诸夏。

……………

夜幕降临之时,郅都才出了未央宫,乘上回家的马车。

郅都是个清官,尽管他如今已经贵为大汉九卿、执金吾、昌武侯,食邑五千七百户,他的三个儿子,长子建、次子信、庶子翁,都被萌为侍中,随侍天子左右。

但他的家宅,却依旧简单而贫寒。

总共就一个院子,十来个房间。

这在汉家九卿之中,是独一份的。

廷尉赵禹,天下皆以为廉,是大大的清官,但,他的家宅却是富丽堂皇,仅仅是仆人和管家就有着百余人。

然而,郅都府中,拢共就十来个下人七八个侍女。

旁的贵族家里必备的歌姬团,他这里一个也没有。

因为,郅都除了是九卿,还是一位将军。

当年,高阙之战,他带着灞上军和棘门军的同袍,一路北上,在河阴与匈奴激战。

那一战,灞上军和棘门军都被打残了。

至今都还没有恢复元气。

作为主将,郅都除了尽力给他的部下争取待遇外,唯一能做的就是赡养孤寡,照顾伤残了。

过去两年,他每年的俸禄和封国的租税以及加恩封国的税赋所得,大部分都被拿出来去照顾那些孤儿寡母和伤残手足了。

甚至,他还在自己的封国昌武县拿了最后的积蓄,开了一家学苑,专门接收那些失去了父亲的孤儿。

抚养他们,教育他们,培养他们。

使他们能够在失去父亲后,不至于颠沛流离。

由是,郅都也因此成为了汉家诸多列侯将军之中,最有人望的将军。

过去两年之中,郅都担任执金吾期间,多次奉命去视察和检视南北两军和灞上军、棘门军的训练。

每到一处,无数的士兵和军官,都争先恐后的排着队,侧立在道路两侧迎接他。

就连市井之中的游侠们,也以郅都为偶像。

但凡有人听说有小人在背后中伤和诋毁郅都,不需要别人怂恿和暗示,就会有人提着刀子找上门去,找到那个小人,割下他的头颅,然后提着脑袋去衙门自首。

哪怕最终被判处死刑,这个游侠临刑之时,也是昂着头颅,在一片欢呼声中光荣的死去。(但这其实不可能,没有任何汉室官员,会判处一个因‘义’杀人的义士死刑,了不起就是流放……)

自然,当郅都回到自己家时,他被自己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他家的巷子内外,停满了马车,数不清的人头,在夜幕之中涌动。

这些人一看到郅都回来,先是欢呼了一声,然后就纷纷拜道:“君候!君候!吾等愿随君候,远赴幕南,为国效死!”

这些人之中,有儒生,有退伍的老兵,也有市井之中的游侠,更有着列侯子侄,士大夫子弟。

甚至还有一些是在长安各衙署任职的官吏。

如今,他们齐聚于此,只为了给郅都效命!

这让郅都看了,真是感动不已,连忙走下马车,对着众人拜道:“都不敢当诸公之望啊!”

:。:

第1502节 担忧第452节 朝鲜之战(1)第631节 全新博士体系第1093节 天单于(1)第18节 王娡的黑材料第1307节 婴儿潮第1259节 动员(1)第1494节 权衡利弊第35节 厚恩第549节 比烂第1292节 帝国的毁灭(1)第857节 抚恤(2)第365节 新的时代(1)第1606节 河西!河西!(1)第830节 十面埋伏(4)第880节 设计(1)第1423节 儿单于的设想第五百五十一节第553节 绣衣卫改革(1)第1041节 河阴之战(2)第632节 新学派?(1)第1288节 上谷之战(2)第1294节 帝国的毁灭(3)第1488节 田叔去世第110节 收编与收买第116节 李广难封(1)第1497节 委派第723节 赵佗之决断第1441节 龙城大会(3)第873节 脑洞第1134节 匈奴的战略调整(2)第483节 阅兵第1576节 流血的单于庭(4)第533节 厘定历史第1608节 河西!河西!(3)第185节 暴走的刘德第1186节 转折点第876节 战俘的问题第1344节 武以止戈第1041节 河阴之战(2)第324节 布置第590节 新世界(6)第750节 南越回归(1)第1298节 武贵文轻第366节 新的时代(2)第1099节 军臣回师第984节 俘虏的改造(2)第748节 国葬(2)第1056节 纠缠(2)第818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6)第60节 微服(2)第394节 说服第1017节 战前准备(3)第122节 过继(3)第1016节 战前准备(2)第540节 骆郢归心第597节 尔虞我诈第834节 匈奴的未来(3)第818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6)第1016节 战前准备(1)第267节 明悟第1426节 乌丸阏氏第1570节 搅局者(2)第1295节 帝国的毁灭(4)第98节 暗流第785节 洗脑(1)第91节 旧恩第994节 战俘换时间第727节 进击的二世祖(3)第828节 十面埋伏(2)第244节 储君之位在招手第481节 商税的顾虑第1050节 郅都的应对第659节 南巡(3)第208节 调查(2)第523节 金山第407节 考举开始第1207节 撕逼!(3)第357节 宣达司第1119节 高阙陷落(1)第975节 陌刀威武(3)第631节 全新博士体系第101节 挑拨第1378节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946节 整顿(1)第1331节 匈奴剧变第574节 来自罗马第1431节 统一大计(2)第129节 尘埃落定第1509节 单纯的窦婴第813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1)第801节 先锋(2)第1128节 波澜(2)第154节 霍仲孺的野望第1530节 刷经验(2)第1138节 纨绔子的蜕变第461节 大朝仪(1)第300节 调校手下第853节 影响(3)第312节 下邳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