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4节 流放

翌日,丞相周亚夫带着九卿们,联袂上奏:臣丞相亚夫、臣太常彭祖、臣廷尉禹……昧死言:臣等谨与宗室诸侯王、列侯外戚元老等议,皆以为:王荣忤逆不孝,废先帝法,用巫蛊之事,行叛逆之举,私刻印玺,作龙袍,丧心病狂!群臣皆议论当法!

这自然是毫不意外的事情。

二十多年前,淮南厉王也享受到了相同待遇,所有大臣一致要求诛杀。

更何况,现在刘荣干的事情,比淮南厉王还要恶劣得多。

他不仅仅不孝,更做出了巫蛊诅咒之事。

这在诸夏民族社会是不可能被饶恕和宽恕的罪过。

刘彻看完奏疏,立刻就批复:朕不忍致法于王,其赦王荣死罪。

若只是如此,那么,这就又是一出淮南厉王故事。

但,刘彻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对刘荣的下场做好安排了。

他提笔接着写道:朕闻,昔者汤放桀于南巢,天下称誉,其放王荣于倭奴列岛之北,永世不得再回中国!

诏书一下,朝野瞬间安静了下来。

诸侯王们更是战战兢兢,连话都不敢说了。

实在是,这个处罚太可怕了!

倭奴列岛是什么地方?

一个生番野人群居之地,岛上的人,甚至还停留在原始时代的母系社会。

在如今汉室的世界认知里,倭奴列岛就属于比夷狄还夷狄的蛮荒之岛。

刘荣被流放过去,下场恐怕比淮南厉王还要惨!

但随后,补充的命令,告诉了人们,刘荣的下场,远比他们想象的更糟糕。

刘彻命令楼船衙门,将刘荣送到倭奴列岛北方的一个四面临海,没有人烟的荒岛上。

除了每个季度定时给他送一批生活必需品外,不许任何人接近和靠近。

刘荣只被准许携带两个宦官和十石物资。

换句话说,他的余生,将会是在一个除了两个监视他的宦官之外,没有丝毫人烟的荒岛上渡过。

他从此就将失去他过去拥有的一切地位和特权。

而这对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诸侯王们来说,简直就是比死还难受千百倍的刑罚。

世人终于领略到了刘彻的狠辣之处。

但偏偏,没有任何人能挑错。

甚至连刘荣也只能三呼万岁,感激涕零。

他甚至不敢自杀,只能选择硬着头皮,去那个荒岛上渡过自己的余生。

因为,假如他自杀了,那么,他的儿子就可能被他牵连、连累。

“陛下……真不愧是太宗指定的隔代继承人啊……”衡山王刘赐听说了此事后,心有余悸的想着。

他是真的害怕了!

他怕万一自己将来惹恼了天子,天子也将他丢到一个荒岛上自生自灭。

这样的事情,只是想想,就已经很恐怖了!

从小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诸侯王们,如何能承受得了这样的未来?怎么能适应这样的生活?

其他诸侯王也都是战战兢兢,被吓了一大跳。

特别是淮阳王刘余,几乎被吓得好几天都不敢入睡。

当然,有人忧愁,自然有人欢喜。

鲁王刘端现在就无比高兴,甚至是幸福的抱着一个婴儿。

这是一个男孩,刘荣刚刚出生不足半年的幼子。

而现在,他成为自己的子嗣。

刘端一夜之间,找到了自己的未来和幸福。

他有了继承人了,他的悲剧宣告结束了。

他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死后,只能以发覆面,无颜去见列祖列宗,也不需要再去忧愁百年之后,没有香火血食祭祀,自己只能孤单而寂寞的躺在冰冷的坟墓直到时间的尽头。

“陛下,臣弟……”抱着这个婴儿,刘端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激了,他只能是感恩不尽的拜道:“从今往后,臣弟就是陛下门下的走狗和鹰犬,陛下指东,臣弟绝不往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朕与王,兄弟手足也……”刘彻笑呵呵的道:“这些客套话就不必多言了,依朕看,鲁王还是好好想想,为王世子起个名字吧……”

“还请陛下赐名!”刘端想都没想,就拜道。

“朕来起名啊……”刘彻思虑再三,然后道:“就叫他刘过吧……”

“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朕希望世子将来可以做一个对国家社稷有功之人……”

嗯,最好能像杨过那样……

刘端不知道杨过的梗,但还是高兴的道:“谢陛下赐名!”

然后,他就抱起那个小小的孩子,脸上都快笑开花了。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的人生完整了。

刘彻看着刘端的模样,也非常欣慰。

这么多兄弟里,刘彻最同情的就是这个弟弟了。

如今,能够看到他重获新生,刘彻很开心。

……………

当刘荣被押解着,坐上马车,由军队押送,前往齐鲁的时候。

元德七年结束了。

现在,已是元德八年冬十月甲子。

整个长安城,家家户户都忙着钉桃符。

根本没有人注意到,那个他们嘴里的当代桀纣刘荣,已经悄然远去。

不过,在政坛上,尤其是学术界,此事的余波和涟漪,却一直在不断回响。

刘荣被流放到倭奴列岛一个荒岛上的事情,深深的影响和震撼了无数人的神经。

首当其冲的就是法家。

韩非子的名言,再次回响在人民耳畔: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

商君的鼓动,更是不绝于耳: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

再没有比刘荣这个活的事例,更能佐证商君韩非言论的证据了。

淮南王刘荣,先帝长子、天子同产长兄,照样被论法如罪,流放去了倭奴列岛。

连刘荣这样身份地位的人,都无法豁免法律,列侯将相们何德何能,敢说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

法家士气大振,而儒家则穷于奔命。

迫于无奈,也出于现实的需要。

董仲舒和胡毋生等儒家巨头,不得不开始带着弟子门徒,扎进了故纸堆之中,开始翻查和研究汉律。

儒家的法律派就此开始萌芽。

第290节 忽悠匈奴人(1)第1102节 墨家的秘密第1338节 龙!第1380节 渔阳之虎第1555节 周亚夫致仕(1)第830节 十面埋伏(4)第1267节 悲剧的楼烦贵族第1262节 激动的军队第853节 影响(3)第305节 晁错的感激第1043节 匈奴对汉军的恐惧第637节 壁虎断尾第1258节 匈奴的计划(2)第640节 庙算(2)第42节 长漂第266节 进击的土豪第1522节 刘荣之死(1)第424节 冬小麦(1)第1296节 帝国的毁灭(5)第897节 租船(1)第444节 刘彻的问题第305节 晁错的感激第1344节 武以止戈第324节 布置第1287节 上谷之战(1)第1216节 墨家的表演(1)第805节 马邑之战(2)第1560节 匈奴的无奈第516节 本性难改第375节 八方英才汇长安(1)第13节 橄榄枝第166节 周阳由的狠辣第755节 鲸川海第103节 政治第1055节 安东的狂欢(1)第1328节 李广出击(2)第170节 天使章德第590节 新世界(6)第700节 主爵都尉第63节 修改第1021节 谍影第770节 返航第753节 远航(2)第798节 战前(2)第948节 整顿(3)第181节 无法拒绝的好处第502节 夺嫡与投资第96节 进击的文青(2)第867节 相同的抉择第164节 猜测与决定第645节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890节 任命第377节 朝觐的人们第1481节 伍被的野望第826节 匈奴的醒悟第1503节 接班(1)第167节 明君?第892节 改造石家(2)第984节 俘虏的改造(2)第180节 袁盎来了第310节 交易(2)第1417节 天下尚武!第276节 得意忘形第202节 周阳由的末日(1)第1304节 张汤回京第1059节 诸胡的畅想第437节 收买(2)第1431节 统一大计(2)第1571节 匈奴的第三条道路(1)第342节 背锅侠(2)第867节 相同的抉择第207节 调查(1)第1562节 夏务运动第866节 达成协议第589节 新世界(5)第1415节 变迁第538节 无题第796节 投军第863节 崇高理想第196节 义婼的变化第710节 肮脏时代(1)第670节 人众定能胜天第434节 忽悠与变化第46节 举荐来的汲黯第99节 水军第1591节 统治(1)第1510节 黑暗森林第350节 诸王议政(3)第1296节 帝国的毁灭(5)第844节 善后(1)第445节 博弈(1)第432节 庙算(4)第245节 太子刘德(1)第1002节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972节 材官不死第1205节 撕逼!(1)第690节 文治(1)第1228节 权力的走狗第1357节 乞和第948节 整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