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节 文治(2)

何止是接受不能啊!

有些博士,甚至已经是怒不可谒了!

两千石《春秋》博士董仲舒首先就站了出来。

他出列奏道:“臣《春秋》博士仲舒昧死以奏陛下:臣窃闻圣人制礼乐各有由,王者定制度各有因,今陛下立太学,以诸子百家授业,兴礼乐教化于天下,施大德于四海,臣谨为天下贺……只是,这数学、地理,格物诸课,臣愚以为,此三代所未有,列国所不用之课,陛下当三思之……”

黄老、法家等诸子巨头,也纷纷跟进,奏道:“陛下,太学,国之重器也,礼乐教化之地,不可不慎啊,还请陛下三思!”

刘彻笑眯眯的看着这些家伙。

若没有重生一回,这会,刘彻的思路肯定要被这些带到沟里去,去考虑什么文人相轻,吐槽不重视基础教育,尤其是数理化了。

甚至可能跟这些家伙撕破脸皮。

但重生一回,刘彻已然知道,在政坛上,很多事情在表达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一个很隐蔽的方式。

诚然,这些博士,不算政客。

但,谁告诉过你,学术界,就不是政坛了?

在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学术界比政坛还政治!

你以为搞学问的,就全部是清心寡欲,品行高尚的贤达名士?

但在事实上,古今中外,学术,从未远离政治,学者从来都是政治人物。甚至他们陷得比政客还要深!他们之间的斗争之残酷,比政坛上的政争,还要可怕。

政争,只要把政敌弄下去,基本就没人追究了。

但学术争执,却极可能连续数个世纪,直至将那个敌人彻底消灭,从*到精神,全面摧毁。他们才会善罢甘休!

假如说,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那么,学术思想就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所有的一切法律、政策和学术思想。归根结底,最终是要给统治者服务的。

正如同不符合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会变成一张废纸一样,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学术思想,最终也会消亡。

只是。学术界或者说文人,从来都比较矫情,哪怕是要出来卖,人家也会扭扭捏捏好一阵,而且会极为纠结的努力清除一些可能太过明显表露自己*裸的功利性目的的要求,而将这些要求隐藏在一些暧昧性的词组里,让皇帝去猜——反正皇帝只要不太笨,多花点时间琢磨总能猜得到——哪怕这个皇帝实在太笨了,怎么猜也猜不出来,那也不要紧。这个时候,会有一些谋臣啊智囊啊在旁边提点。

这样一来,士大夫学者们,就能将自己的现象,维护的非常好。

让不明就里的人,以为他们是纯洁可爱白莲花……

哪怕是两千年后的学术界,也依然如此。

更何况如今?

所以,刘彻根本就没把这些人说的话当真,而是去仔细揣摩他们的言外之意。

董仲舒说:圣人制礼乐各有由,王者立制度更有因。

其他人更是口口声声‘礼乐教化。国之重器,不可不慎。’

什么时候,立场南辕北辙,理念各自矛盾的诸子百家如此齐心合力起来了?

更何况。这数学跟地理,在如今的地位,可是非常非常高的。甚至是世人衡量一个人学术造诣的标准之一!

即使格物,也不算太过激进。

大学就说了格物致知,在太学安排这样一门课程,不算过分。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学霸或者说学阀们,反对在太学安排这几门课程的目的何在?

他们总不能是因为因为对数学跟地理、格物这三门课程本身反感而反对吧?

这样既不合理也不科学,更加幼稚无比,更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会干出来的事情。

必然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更高的动机。

刘彻揉了揉太阳穴,一时半会,他也想不到这些家伙的真正目的何在。

但没有关系,历来,皇帝跟学阀之间的游戏规则,就讲究有来有回。

就像历史上武帝跟董仲舒在天人感应上的对答一样。

一方问,一方答,一方再问,一方再答。

最终,双方的立场迅速接近,然后,交易完成,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皇帝得到自己统一天下话语权跟思想的好处,而董仲舒则得到了自身派系独尊的名义。

于是,刘彻想了想,然后,道:“朕闻天地不变,不施其化,阴阳不变,物不昌茂,是故易云:通其变,使民不倦!诗曰:九变复贯,知其所选!今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乃命太常于太学,益数、地理、格物三课程,本欲令天下士大夫,率民更始,诸子不明朕意,有所疑虑,本是正常,如今,朕详作解释,诸子当明朕意,若有疑虑,可直奏朕前,朕将亲览之!”

这些话的意思呢,非常简单。

首先,向博士们阐述自己这个皇帝的立场坚定不移,不因任何反对而打消自己的决定。

在皇帝阐述了自己的坚定立场后,学阀们,若有什么不怀好意,或者打着些不现实的主意的,就该醒醒了。

然后,戏肉来了。

刘彻说‘有所疑虑,本是正常’‘朕将详作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再直白不过了。

意思是,你们有什么条件,就提出来吧,别藏着掖着了。

果不其然,嗅觉异常灵敏的董仲舒,马上就心领神会的闻出了味道。

当然,他也不确定刘彻是否知道了他的潜台词,所以呢,不能直接就说出自己的要求,要委婉一点。

于是,董仲舒叩首拜道:“陛下嘉天下以大惠,臣愚昧,不明圣意,伏请陛下赎罪,只是,陛下即立数、地理及格物,未知陛下属意谁人为此三课之师?”

然后,董仲舒跟其他诸子百家的巨头们,就纷纷抬起头,眨巴着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拼命的眨眼。

看到这里,刘彻若是还不明白这些家伙的意思是什么,那他就实在太鱼了!

“原来是这样啊……”刘彻心里冷笑一声,已然清楚,这些家伙是看上了那数学、地理跟格物三门课程的讲师。

但想想也就释然了。

太学之中儒法黄老三国争霸,显然,这些家伙一点也不希望,有第四方势力加入进来。

而这数学地理格物三门课程,却是随便谁都可以上去讲一讲。

这样一来,万一放进了墨家或者杂家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岂非是大大不妙?

为了避免出现新的竞争者,所以他们抢先反对,以此作为筹码跟刘彻谈判。

而刘彻刚才的话语则告诉他们,他并没有让墨家或者杂家什么的搀和进来的意思。

于是,他们的态度就迅速的从堵死竞争者入局,变成了——呸!对面那个渣渣,来与我大战三百回合!

历来道统之争,向来都是寸土不让,血流成河!(。)

PS:

今天卡文了,明天会多写一点,应该会有3更~

第1033节 磨刀霍霍(2)第1604节 说服(1)第1260节 动员(2)第1515节 局势第897节 租船(1)第895节 风起南国(1)第790节 背叛与忠诚(1)第715节 龙城大会(2)第1294节 帝国的毁灭(3)第1075节 一汉当五胡(1)第480节 布局第1449节 为民做主(1)第691节 文治(2)第529节 擦屁股第1302节 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第106节 为政之道第1597节 太初历第244节 储君之位在招手第993节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第1144节 经济(1)第756节 命名第634节 新学派(3)第1483节 为政绩论(2)第1441节 龙城大会(3)第1135节 匈奴的战略调整(3)第191节 造假第121节 过继(2)第954节 众人的心思第55节 燕饮(上)第1003节 托付重任第57节 证据第3节 薄皇后第1404节 忐忑第279节 战斗力爆表的御史们(1)第641节 庙算(3)第1099节 军臣回师第1471节 在安东(3)第175节 神器!第1067节 作茧自缚(1)第1578节 技术发展与未雨绸缪第326节 选秀(1)第852节 影响(2)第640节 庙算(2)第509节 祸事第1012节 特务政治的开端(2)第142节 野望第335节 江都攻略(1)第517节 给他们主人第1217节 墨家的表演(2)第359节 微服(2)第527节 匈奴的抉择(2)第402节 法统(2)第839节 突围第59节 微服(1)第1279节 匈奴百态第103节 张汤的明悟第956节 朕来教你们剥削(1)第743节 忽悠第403节 拉皮条第1367节 句犁湖单于第1247节 布置第197节 垂钓汾脽边第931节 雁过拔毛(2)第319节 投机第10节 齐王的问题第948节 整顿(2)第804节 马邑之战(1)第127节 马屁第820节 匈奴的绝望与汉军的幸福第124节 丧心病狂的第五题第197节 垂钓汾脽边第1164节 雄心(2)第1546节 工程师治国第757节 抵达(1)第1535节 恐惧的西匈奴第555节 墨家复兴第91节 旧恩第1193节 公示滴两百八十四节胜利者决定一切第1213节 儒家的反击(2)第594节 忠臣第820节 匈奴的绝望与汉军的幸福第1186节 转折点第1262节 激动的军队第402节 法统(2)第634节 新学派(3)第192节 宝鼎真伪第1089节 汉朝人太可怕了(3)第1406节 龙颜大悦第583节 汉越一体化计划(1)第826节 匈奴的醒悟第1379节 强制性闭关锁国第106节 黑箱操作第1078节 城彼朔方!(2)第298节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第317节 对未来的准备!第264节 西汉袁隆平第1422节 作死小能手第260节 思贤苑与改革第1544节 不对称的战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