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节 犹豫的赵胡

南越国的王宫,跟汉家长安城未央宫的布局非常相似。

甚至有些地方,完全就是山寨的汉未央宫格局。

譬如,其宫廷跟长安一样,拥有着类似长安未央、长乐、太子三宫的布局。

赵佗平日办公和起居所在宫殿群的位置,与未央宫在长安城中的位置,几乎就是重叠在一起的。

汉未央和长乐两宫,以龙首山之土奠基,高出长安城,以此彰显帝王威严。

南越国没有这么好的技术。

于是南越的工匠,干脆就将王宫建立在山上。

王宫屋檐之下,更是完全抄袭了汉未央宫的设计,在其四周铺满了用于散水的鹅卵石。

陆原看着这些莫名熟悉的王宫陈设,嘴角也是微微笑了起来。

正如他祖父所说:‘王佗虽自号蛮夷大长老,然其心实为诸夏……’

真要是铁了心要做夷狄,这南越王宫就不会如此。

必然会跟卫满朝鲜一般,以被发左袵,不用中国文字制度为荣。

在王宫宦官的引领下,陆原来到了这王宫的正殿之中。

“天使请……”引路的宦官推开殿门,对陆原道:“世孙在殿中恭听天子诏谕……”

陆原闻言,正了正衣冠,捧起一份帛书,走进殿中。

这殿内,已是站满了南越王国的大臣贵族。

这些人看着陆原,眼中都充满了不忿和怨气。

陆原看了看这些人,嘴角一笑,捧着帛书,抬头挺胸,正色道:“汉天子诏谕,南越君臣接诏!”

别说是这些南越的大臣和贵族了。

便是南越王赵佗。面对汉家天子诏书,也要乖乖跪下来,俯首恭听。

正是因此,赵佗才会托病,打发他的孙子出来接诏。

“臣南越王世孙胡。恭听圣谕!”从殿中上首的座位上。走下一位年轻的南越王族男子,他走下王座,匍匐到殿中,叩首三拜。

见到世孙都已经下跪,其他南越贵族和大臣,互相看了看,这才不情不愿的跪下来。道:“臣等恭听圣谕!”

陆原将帛书摊开。念道:“朕以天下王为百姓民父母,受命于天,作天下之太保。前时已诏天下万国:夫明犯强汉者,虽远在天涯海角亦必诛之!今闻南越有臣,擅杀朕之子民,其令南越王佗,恭听朕命,即刻收凶犯。遣官吏,捕罪首。朕将遣廷尉、太常及长沙王太傅杂治此案!”

随着陆原的声音,殿中的南越大臣和贵族,都是面露不忿,甚至有人将拳头握的咯咯作响。

这中国皇帝的诏命,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南越王国的法律制度和政治构架,完全照抄的秦制。

他们自然知道,什么叫杂治。

所谓杂治,即天子在面对某些疑案或者重案时,为使天下人服气,于是,命令有关部门,常常是多个九卿重臣,甚至有时候会由丞相领头,共同审理案件,然后将结果上报天子,由天子做最后决断。

这是为了避免冤假错案和出现重大政治事故的法律保障。

虽然看上去,中国皇帝的命令,有理有利有节。

但实际上,一旦南越接受了这道命令,就等于打开了中国法高于南越法的大门。

更何况,这皇帝诏命中,完全没有提及准许南越臣民参与审理的事情。

换句话说,到时候,中国大臣完全可以颠倒黑白是非,甚至栽赃陷害,将责任全部推给南越。

到那个时候,南越上下,就要陷入极大被动。

就是陆原也觉得,天子的这个命令太强硬,恐怕南越人很难接受。

恐怕,这也是天子的目的所在汉室讲究不教而诛是为虐。

在这个军事外交内政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朝廷向来都是先礼后兵,先教后惩。

前年伐朝鲜,就是如此。

如今对南越,大体上,走的也是对付朝鲜的路数先告诉你,这条是红线,踩不得,你还要踩,那就是自己作死了。

至于这条红线,别人接受与否,愿不愿意,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总之,朝廷必然会维护最起码的动手原则,在表面上将自己打扮成正义的化身。

“南越君臣,当明知朕意,以免有麦秀之悲歌,此非朕之所愿也!”陆原念完最后一句,将帛书收拢,道:“南越王佗请接诏罢!”

赵胡抬起头,看着陆原,天子诏命中所说的‘麦秀之悲歌’,赵胡自然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所谓微子过故国而悲,作麦秀之歌。

毫无疑问这已经是中国天子最严厉的警告了。

熟知汉家制度的赵胡很清楚,假如拒绝接受汉天子的条件,等于向汉天子宣战!

现在,谁能挡汉军一击?

赵胡想起了,他曾在长安看过的汉军面貌以及武器装备。

他知道,并且很清楚的认识到了,一旦汉军精锐南下,这南越王国,虽然号称北接南岭,南狭交趾,东西万余里,但其实,依然跟浆糊差不多。

中国国力、军力和武器装备,人员素质以及战斗力,全部远超南越。

更何况中国天子,生而神圣,受命于天,得神明襄助,这就是越人都认可的事实。

如今,南越治下郡县和部族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家里供奉着汉天子的祭祀,天天对着长安方向祈祷,请求这位能预见灾难,与鬼神沟通的圣天子保佑自己。

在这样的情况下,恐怕军队在面对汉军进攻时,还能否有勇气抵抗,也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很可能,一旦两军对阵,战事稍有不利,本方军队,立刻就会出现大逃亡。

无数笃信神明的士卒会丢下武器装备。不是跑回家里,就是跑去对面的汉军营帐,跪地请降。

到时候,恐怕南越社稷马上就要面临倾覆的危险,未来。他这个王世孙。恐怕就真要如历史上的微子一般,见故国而悲,泪流满面,感怀山河。

“孟子曰:纣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想着曾在书上看到过的这句孟子的话,赵胡心里也是一叹。

连纣王这样的天下之主,一旦获罪于天。将死之时。如匹夫一般狼藉。

南越自然绝对不能走上这样的死路!

可是……

赵胡想起了今天早上自己祖父对他交代的底线可以交脑袋,但不能交人。

若有可能,连脑袋都最好不要交。

当然,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那几个家伙是非死不可了。

不然汉朝皇帝面子会挂不住。

而,祖父的底线,跟汉朝天子的诏命要求之间,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么远啊!

这已经不是靠谈判、求情、告饶就可以解决的。

这样想着。赵胡就俯首拜道:“天使容禀:臣之祖父,近日多有不适。能否容请天使宽限几日,待臣祖父视政,臣再与天使答复?”

如今,南越最缺的就是时间!

只要能拖到足够的时间,打通某些关系,让人去给天子说好话,此事,或许还有回转的空间。

无非就是破财罢了。

长安的大长公主跟宫廷贵人,是出了名的拿钱办事,童叟无欺,最是公正诚信。

更何况,近来,南越国也通过自己的小弟夜郎国跟汉朝天子的外戚,临邛的程郑氏与卓氏搭上了些关系,进行了些业务上的合作。

譬如,输出劳动力,引进投资什么的。

交趾丛林里,大把大把的野人跟不臣番禹的部族以及蛮子,统统都是那两位大人物所急需的资源。

而南越国对蜀郡质高价低的铁器,也是无比欢迎。

拿着那些桀骜不驯,死活不肯臣服番禹的野人、蛮子,去跟蜀郡换铁器,这样的买卖,最近年余,两方合作都是非常愉快的。

前不久,自己的祖父甚至准备派出使者,去请那两位贵人来南越投资建设,给予优惠政策。

可惜,还没来的及联系,就发生了这么档事情!

不然,若有了这层关系,南越的奏疏,或许可以直达天子案前,向天子陈述冤情。

恩,在赵胡看来,南越这次真是冤枉至极!

甚至,极有可能是被人陷害的。

可惜,幕后黑手抢先恶人先告状,致使南越落入今日的窘境。

那些商人,确实是南越兵所杀。

但是去杀人的南越兵,是受人所托。

以赵胡所知,过去年余,随着汉朝重新开发与南越的全面贸易建立共同市场以来,许多汉室商人,进入南越行销商品。

这些人彼此竞争,明的玩不过,就来下三滥,雇佣‘英雄好汉’在荒野道路上截杀竞争对手,甚至贿赂南越官员,栽赃陷害,无所不用其极。

只是以往,类似的手段,都是在南越国中使用。

受害者,基本上都成了尸体,而尸体,不会告状。

但这次,却出了岔子。

也不知到底是怎么搞的,总之,一批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南越官兵,碰到了铁板,非但人没有截杀成功,反倒被对方咬了一口狠的。

本来,这事情估计也就这样算了。

但,偏偏跑回去的南越兵,将一个可怕的消息,带回给了他们的顶头上司。

那些被截杀的汉商,扬言要去长安告御状,让汉天子主持公道,严惩‘放纵官兵、劫杀商民之南越贼臣’。

而这些南越兵的上司,恰好是南越丞相吕嘉的侄子,南越国中尉吕道。

据吕道自己供述,他是‘一时糊涂’因为‘害怕天子降罪,故灭口’。

但灭口灭到汉朝榷市里面去,只能说,这个吕道,是个脑残!

然而,事情都已经发生了。

就算将吕道碎尸万段,也没办法挽回了。

只要一想到这个事情,赵胡就恨不得马上派人将那个吕道剁成肉泥!

陆原看着赵胡诚恳的模样,在心中叹了口气。

若是以前,赵胡的这个请求,他当然会欣然同意。

但现在……

陆原很清楚,他要是敢同意,回头齐鲁诸王跟地方名流能把他撕了。

陆家数十年的名声和积攒的人脉,更是要一朝丧尽。

“南越王佗,请接诏罢!”陆原不疾不徐的复述自己的话语。

他清楚,如此就足够了。

赵佗一定知道,自己话里的意思。

南越人,目前唯一的生路,就是乖乖接诏。

这样,虽然可能会丢些面子,还要从此沦为汉室的属国真正意义上的那种。

但最起码保全了南越社稷和宗庙。

未来,南越王室,少说也能混一个长沙王吴苪的待遇,世袭罔替,永镇番禹。

当然,地方上的民政权力跟军事外交权力,大部分都要上交中央,最起码也要接受长安指导。

若南越君臣,一旦拒不奉诏。

那么,这就是对抗天子了!

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的英雄豪杰,将从四面八方,齐聚汉军旗帜之下,楼船泛江而下,诸部越过五岭,直趋番禹。

届时地动山摇,天王老子都救不了南越。

陆原很清楚,齐鲁诸王此番的决心究竟有多大?

齐王刘将闾跟他的兄弟们,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们找个封国之地,是能砸锅卖铁,支持汉军夷灭南越,全取南越全国的!

而地方士族与贵族们,更是流着哈喇子,也希望在南越,复制一次怀化的加恩令故事。

至不济,也要吃点奴婢塞塞肚子。

至于朝廷的列侯将军,他们渴望军功的心情,如同干旱的土地渴望雨水的滋润一样迫切。

无数列侯子弟,人人摩拳擦掌,都准备来捞一笔军功。

在这样的局面下,南越君臣,只有先接受天子诏书,表明自己绝对臣服和不会对抗天子意志的决心,然后,再徐徐图之,以财帛贿赂朝中贵人,尤其是东宫,在天子面前说好话,同时安抚住如今在长安上跳下窜的舆论情绪和民间物议。

不然,大军进逼,已是箭在弦上。

赵胡看着陆原,却是一愣。

他低着头,实在难以决断。

毕竟他只是世孙,并非这个国家的主人。

他做的决定,未必算数。

万一他要是前头接诏,回头祖父否决,那就必然只会导致局势失控。

哪怕祖父最后顾忌局势,捏着鼻子认了。

但他的世子之位,恐怕也将一场空国中的贵族,尤其是那些百越诸族的首领,肯定会对他的表现极为不满!

PS:第一更送上,今天继续一万字保底,

PS:南越王宫布局和结构山寨长安,而且时刻保持跟进长安宫廷最新变化潮流,这是有考古证据的,现在广州就有个博物馆,就是南越王宫遗迹的展馆

第487节 开源第489节 移民(2)第72节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481节 商税的顾虑第635节 新学派(4)第878节 世仇第618节 群魔乱舞(1)第91节 旧恩第1046节 战河阴之强敌(1)第833节 匈奴的未来(2)第261节 人口爆炸带来的思考第886节 季心归来第1555节 周亚夫致仕(1)第167节 明君?第725节 进击的二世祖(1)第1200节 程序(2)第348节 诸王议政(1)第499节 问题第17节 暴怒的天子第627节 温言在口(2)第1563节 猛虎出笼第948节 整顿(2)第444节 刘彻的问题第1216节 墨家的表演(1)第1531节 和平时代结束了第662节 以法饰儒?第1288节 上谷之战(2)第793节 庙算(2)第20节 我想当太子!第1018节 战前准备(4)第852节 影响(2)第14节 梁王刘武第330节 第二次考举(1)第793节 庙算(2)第1605节 说服(2)第951节 公羊学的野望(2)第1269节 残忍的匈奴人第897节 租船(1)第669节 鲜卑人的算盘第896节 风起南国(3)第1257节 匈奴的计划(1)第399节 悲剧的朝鲜第608节 定策(2)第208节 调查(2)第1519节 保卫先帝宗庙第694节 制度(3)第105节 天子的决断第1347节 毁灭第205节 未雨绸缪第388节 展示肌肉(1)第928节 孤竹之遗第1220节 崩溃的士大夫(1)第241节 新丞相的人选第1247节 布置第375节 八方英才汇长安(1)第1414节 相亲(2)第1592节 统治(2)第712节 影响第1055节 安东的狂欢(1)第1289节 上谷之战(3)第1254节 军功制度(1)第1179节 直臣第472节 盐铁官营(3)第203节 周阳由的末日(2)第895节 风起南国(2)第1286节 匈奴‘神骑’(2)第1211节 儒家的反击(1)第953节 黄老派的反应第727节 进击的二世祖(3)第577节 汉匈必有一战!第757节 抵达(1)第1503节 接班(1)第637节 壁虎断尾第1470节 在安东(2)第1419节 鹿鸣宴(2)第616节 投石问路第45节 铸币第1521节 悲剧的刘荣(2)第1441节 龙城大会(3)第1535节 恐惧的西匈奴第429节 庙算(1)第1438节 司马迁的疑惑(2)第994节 战俘换时间第597节 尔虞我诈第820节 匈奴的绝望与汉军的幸福第45节 铸币第1503节 接班(1)第145节 文明之光第1394节 谈判(1)第445节 博弈(1)第1325节 故布疑阵第1049节 匈奴人的阴谋第861节 杜仲胶第1297节 帝国的毁灭(6)第520节 条件(1)第1353节 决战(5)第159节 三个条件第1464节 甜枣第391节 马政第1215节 对墨家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