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节 定策(1)

天子看着张越的神态,想了想,觉得似乎试试好像也不错。

反正不要钱。

万一成功了呢?

只是……

这明天一早就是大朝议了,今天晚上,肯定不适合。

所以,天子道:“卿得给朕一个期限……”

齐国很富裕!

吴楚也很富裕!

齐国有的是商品和财富,而吴楚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铜矿。

春秋时期,楚国就是靠着灭随,得到随国铜矿强大起来的。

想当初,先帝就是靠着干掉了吴楚七国的反贼,才有资本给天下人发福利啊!

又是三十税一,又是推迟始傅,又是到处建牧场,养马三十万匹。

至于他?

也是靠着告缗,褥了一次齐鲁的羊毛,才有钱巡行天下,封禅泰山。

所以呢,若青州、徐州、扬州的官吏不肯听劝,那他也没有办法了。

只能是采取迁陵政策,从此三州,迁徙訾产在百万以上者三千户到茂陵。

这个事情,不需要通过廷议。

他可以直接以天子的身份,下达命令。

编户齐民的政策之下,几乎没有什么人能逃过监控。

当然,倘若这样做,其实就等于告诉青徐扬的地方士绅贵族,长安没有将他们当人看,纯粹是当肥猪在养。

现在,他们反抗不了。

但将来,这肯定会埋下祸乱的引子。

吴楚七国之乱说不定可能再次上演。

但没有办法,东南必须稳定。

东南问题这么大,必须想办法解决。

三千家哭,总比三万家,三十万家甚至三百万家哭要好的多。

反正,齐鲁吴楚的渣渣们,不是缓则就是余孽。

长安素来就没有怎么尊重过他们。

张越却是仔细想了想,然后拜道:“请陛下给臣三日时间……”

“善!”天子听着,笑了起来:“朕就给卿三日!”

“三日后,若青州、扬州、徐州的官员大臣不能给朕一个明确答复,朕就给他们一个答复!”

握着腰间系着的宝玺,天子的神色,非常之冷峻。

但在心中,他却充满了忐忑。

青州、扬州、徐州的官员里,究竟还有几个忠臣?

他不知道,也害怕知道。

……………………………………

辞别天子,张越走出宫阙,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青州、徐州、扬州的混乱与糜烂,在史书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历史当今天子,这位世宗孝武统治晚期,南方政治混乱,盗匪丛生。

地方治安破败,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最终,为昭宣之后的阶级固化,奠定了社会基础。

为了稳定东南,汉室的统治阶级,被迫向地主豪强让步。

到元成之时,豪强宗族已经尾大不掉,皇权已经无法限制他们了。

于是,陵邑制度被废弃。

世家门阀政治,终于破壳而出。

王氏外戚一门五候,最终由王莽篡汉。

王莽想要改变世界,但他的所有努力,都被强大的豪族所毁掉。

等到东汉建立,东汉王朝与其说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帝国。

倒不如说是一个联邦制的贵族共和帝国。

南阳和河北的士族豪强的力量,与在位的皇帝,不相上下。

光武帝活着的时候,还能压制他们。

光武帝一死就放羊了。

其后的整个东汉政治,都是皇权和士族的博弈。

这也是东汉与西汉在根本上的不同。

西汉,天子是董事长,而且是大股东,股权占了起码六成。

而东汉,皇帝只是ceo罢了。

整个国家,也只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门阀联邦。

所以,张越知道,解决青州、徐州、扬州目前的问题,就是解决未来可能的门阀政治的温床。

没有了东南的混乱局面,门阀政治就可能胎死腹中。

所以,张越充满了干劲。

只是,光有干劲,解决不了问题。

要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看人。

伟大领袖说过,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他同时还教导人民——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在工作中首先要分清楚的事情。

作为一个曾经的接班人,张越现在越发的认识到,伟大领袖不愧是伟大领袖。

看问题,总是直指核心!

那么,在青州、扬州和徐州的官僚系统里,谁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谁又肯定会成为敌人?

那些人可以团结,那些人又该彻底打压?

张越看着远方,然后忽然回头,向着未央宫方向而去。

青州、徐州、扬州的官场生态和地方生态,他肯定是不知道,也不清楚的。

但有人知道!

青州刺史隽不疑!

这位暴胜之的小弟,在青州已经扎根数年,对地方郡国的问题和情况,可以说了如指掌。

而且,通过他,张越可以接触到扬州和徐州刺史部的御史们,

相信他们肯定也愿意帮忙的。

在现在,州刺史机构,还不是东汉的那个怪物。

如今的州部刺史,与其说一个行政机构,倒不如说是一个纪检机构。

这才他们的职责也能看出来。

自刺史制开始实施,汉季刺史的职责就是奉六条诏命稽查郡国。

哪六条呢?

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千石不奉诏,遵旧典,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历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祆实讹言!

二千石选署不平,阿附所爱,敝贤宠玩!

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任所监!

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

故而,在西汉王朝,至少在现在,刺史的职责和任务就是监视地方,代替皇权巡视郡国,打击豪强,遏制兼并,打击官商勾结以及官员贵族子弟违法乱纪。

除此之外,十三州刺史,全部隶属于御史中丞领导的兰台御史机构。

他们的报告,直接上报御史中丞本人,然后由御史中丞报告天子。

所以,要了解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暴胜之。

由暴胜之出面,去与此番回京的刺史、御史们面对面交流。

而且……

暴胜之还是目前汉家的齐鲁吴楚问题专家,十余年前,就是他持节南下,镇压的齐鲁豪强不法和盗匪。

虽然,事实证明,他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得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了。

但,在这个长安城里,已经没有比暴胜之更好的齐鲁问题专家了。

第两百一十节 风暴(2)第四百一十五节 耍赖第七十九章 长安第十章 神秘老人(3)第五百三十节 弹劾太子!(1)第三百二十六节 《诗经》的正确解读方式(1)第三百五十九节 粉碎巫蛊(1)第八十章 面圣(1)第两百八十节 论兵西域(1)第八十四章 入觐第八百四十七节 别离(2)第四百四十四节 广陵王(2)第三百六十九节 献宝第六百三十五节 新骑兵(2)第两百八十二节 张郎妙计安西域(1)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四百五十九节 韩说的应对第六百六十一节 张布斯(1)第一百五十三章 捧杀第八百一十九节 莫欺少年穷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对派(2)第六百三十八节 东南问题(1)第两百一十三节 打脸第两百二十四节 刘进的内疚第三百四十一节 皇后邀请第五百九十七节 砍瓜切菜(2)第八百四十六节 别离(1)第六十四章 阴谋第四百五十四节 危机第七百二十八节 宁为汉犬,不为夷王第六百五十二节 协商(1)第一千三百二十八节 天下谁属(4)第七十二章 风云(1)第四百二十二节 大戎未至预先御之第八百六十七节 强势(4)第六百五十六节 共识(2)第四十章 曾经的屈辱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第八百一十三节 神棍之灾第三百六十五节 一张白纸出南陵(2)第八百六十二节 恐怖如斯张蚩尤(3)第七百六十六节 张越的最终野望第一千三百二十节 使团(3)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弊第四百一十四节 诏命第七百八十九节 蚩尤第六百零一节 惶恐的官僚第两百五十二节 乌合之众【萌主加更1/3】第三百五十三节 长乐宫宴(4)第七百四十九节 医扁鹊的遗产第五百一十八节 刘据的决断第一百九十一章 乡社自治互助制度(1)第六百七十节 抉择(1)第七百四十七节 扼住命运咽喉的女人(1)第三百零七节 祖传绝技第三百八十七节 拒绝?第四百二十八节 潜流(1)第三百八十二节 刘进的感激第七百九十七节 霍光的手段第七百二十四节 最终……却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第三十章 秀才(1)第两百六十七节 推荐信第八百七十三节 横扫(1)第一百六十三章 朱安世(2)第八百零六节 帝王唯心第六百三十二节 西元前的怪物骑兵(1)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望苑的反对派(1)第六百八十八节 喝热水运动(1)第七百八十节 长孙诉苦第一千三百二十七节 天下谁属(3)第五百六十七节 白手套第一百四十八章 国家利益第八百三十三节 马仔(1)第四百九十八节 天子的认可第两百四十一节 刺张(2)第一百二十九章 余波 【求首订】第四百七十五节 震撼(1)第四百三十三节 后手第两百三十二节 公务员考试(3)第四百一十八节 让人震惊的新丰(2)第八百八十一节 合流第七百四十二节 手持斧钺,口衔仁义第两百九十三节 狐鹿姑与范明友第八百一十三节 神棍之灾第两百九十节 大boss要来了!第八百二十七节 组建班底(2)第九十七章 北军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决断第八百四十六节 别离(1)第八百七十节 十面埋伏(2)第一百章 搜罗人才(2)第六百九十三节 秉畀炎火(1)第八百二十三节 尴尬的韩说第八百一十九节 莫欺少年穷第六百零九节 阻拦第五百六十一节 都闪开!别拦着我装X!第八百七十四节 横扫(2)第两百四十五节 反应(2)第七百六十四节 拍马大策(1)第两百五十五节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