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李牧

十万大军。

嬴政心里清楚,在嬴高的手中,最多不会超过九万,根本不会达到十万。

毕竟这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这还要加上三万京师军。

一念至此,嬴政就觉得十万大军,根本就是嬴高的一个幌子,这根本就是一个坑,但是想要这个计策成形,大秦朝廷必须要配合嬴高。

至少,十万大军的粮草需要源源不断的北上九原。

有道是,不管结局如何,但是过程还是要有的,装样子也需要装一下,这一刻,嬴政心中便已经做出了决定。

只是他做出决定,同样的这个样子,过程还需要走一圈,让大秦群臣清楚,他们的王,很是重视他们。

“臣等见过王上!”

在嬴政思考之余,群臣走了进来,纷纷朝着嬴政行了一礼。

“诸位爱卿入座!”

嬴政微微点头,随后一挥手,道。

“诺。”

...........

群臣入座之后,嬴政目光一闪,望着群臣,道:“诸位爱卿,黑冰台传来消息,公子高派遣特使邀请赵国武安君李牧,燕国大将甘屠率领二十五万大军会猎龙龙城。”

“与此同时,公子高派遣死士,前往龙城向头曼下战书,要求进行国运之战,一战决定胜负,不是大秦国灭,就是匈败亡。”

“这一战,名为斩龙!”

“诸位爱卿以为,孤与朝廷该如何应对这件事?”

嬴政心里清楚,大秦虽然经过商鞅的变法,变得极度集权,但是这个天下,终究不是他一个人,特别是这种严峻的国战,必须要群臣全力支持。

国尉蒙武神色凝重,忍不住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王上,匈奴是我大秦的死仇,这一战,迟早都要爆发,只是现在爆发国战是否太早了一些?”

“国尉所言甚是!”

冯去疾目光幽深,沉默了许久,附和:“王上,先前关中空虚,关中青壮全部都在引泾工程之上,此刻的已经工程已经在了关键时刻,不能分心。”

“大秦锐士防备山东六国,在也无法抽调大军北上支援,以二十万大军的力量,发动国战,胜负难料!”

“纵然是赵国李牧也一样,毕竟虽然是封号武安,却不是所有人都如同我大秦武安君一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王上,臣支持发动战争!”

王贲目光幽深,语气坚决,由于王翦前往三川郡,他只能留在咸阳,但是王贲十分喜欢嬴高的一句话,最好的进攻便是防守。

“哦?”

惊讶一下,嬴政对着王贲,道:“王将军,有何高见?”

“禀王上,高见谈不上,但是心中有言,不吐不不快!”王贲对着嬴政一拱手,道:“王上,按照臣的预计,在北境之上我军已经达到了八万左右,朝廷根本不需要派遣大军。”

“如此一来,我大秦需要的只是十万大军的粮草,就算是引泾工程之上的消耗,但是我大秦还是拿的这些粮草的。”

“以十万大军的粮草,换取河套地区作为牧马场,臣觉得十分的划算,这样一来,我大秦便可以建立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骑。”

“臣也附议!”

这一刻,蒙武点了点头,王贲之言,对于大秦的影响并不大,十万大军的粮草,大秦还是有的。

而且只要引泾工程结束,八百里秦川在瞬间便是良田沃土,大秦短时间内并不却少粮草,既然如此,这一战,就势在必行。

“嗯!”

点了点头,嬴政轻笑一声:“就以诸卿之言,王贲负责粮草的押送——!”

“臣等遵诏。”

.........

秦王政一如既往地大气。

不愧是大秦始皇帝,竟然在第一时间就领会了嬴高的全部想法,而且在配合上也是恰到好处,这样一来,反而让嬴高的计策变得天衣无缝。

代郡。

“武安君,大秦三公子派人求见,见还是不见?”

闻言,李牧犹豫了一下,道:“见——!”

“诺。”

李牧清楚赵王对于他的忌惮,要不然,堂堂武安君,大将军,不是坐镇国都,反而是在北地防备匈奴。

这是外放!

也是一种忌惮。

但是,人到了李牧这样的年纪以及地位,对于其他的人并不在乎。

功成名就,他全部都实现了。

若不是放不下赵国社稷,这个时候的李牧只怕是早已经请辞了。

寻一处青山绿水,闲来钓鱼赏花,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

只是每一个热血男儿心头都有放不下的事,李牧也一样,他放不下身后的这些将士,放不下赵国的万里江山。

“大秦使者洪七见过武安君——!”

李牧抬眼,语气幽幽:“公子高,让你前来所为何事?”

对于洪七这样的小角色,李牧并没有为难,他心里清楚,对方只是一个跑腿的,就算是为难也得不到任何的消息,反而会让天下人嗤之以鼻。

其实这便是俗成约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原因。

斩杀使者,除了交恶之外,并没有丝毫的好处,反而有无限的坏处。

“武安君,这是大将军给你的信!”洪七将羊皮纸写成的信递给军司马,随及朝着李牧,道:“武安君,大将军让带话给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打开信件,李牧目光一动,随及一挥手,道:“将他带下去,安置下来——!”

“诺。”

望着军司马与洪七走了,李牧方才脸色开始变化,信件之上,只有寥寥几个字。

“本将邀武安君会猎龙城,敢否?”

自古以来,匈奴就是赵国的大患,若不是他常年镇守代郡,匈奴人南下冬猎的就不是九原而是代郡了。

一念至此,李牧心动了。

第52章 文信侯于大秦有功,本王不欲赶尽杀绝!第138章 朝会之上,嬴高发难!第148章 文化才是立足之本!第699章 侠以武犯禁。第1068章 李斯坐镇咸阳,王绾启程陇西北地。第1087章若是有人来挑衅,亦或者有人不遵守规则,那边杀。第804章 非我族类,公子当慎之!第402章 荀子入府!第767章大秦的下一任王也要强势。第1024章儿臣担心燕太子丹会剑走偏锋,行刺杀之举第333章 战场之上,以命相搏,谁心软,谁就会成为这片土地的养料。第416章 一如愚公移山,祖祖辈辈,矢志不移。第536章 我等皆为秦人,愿为大秦而战!(第一更)第669章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第519章 在后世,有人这样评价他,他什么都没有,他只有他的帝国。第458章 武将不多,文吏太少。第954章这个时代,没有人比嬴姓王族更渴望建功立业!第4章 我要做咸阳王城最耀眼最明亮的少年第92章 商君之法:大仁不仁。第911章 大国脊梁!(第三更求订阅,求推荐,求收藏)第925章 事关王虎一生的决定。第221章 两个人越走越远!第74章 入洛阳,静候来人!第178章 父王是大秦的天,不管对错,都不容质疑!第638章大月氏王想要漫天过海,我军何不将计就计!(1)第409章大秦朝廷官吏再一次洗牌!第95章 《告国人书》第396章 诸子百家,唯我纵横!第1026章身怀利器,杀心自起!第438章 各方云动,秦王心思。第597章如此大恩,自然当敬嬴将如敬神。(第二更)第944章 江湖不过是藏污纳垢之所!第1001章 上天好像一直都是如此!(第三更)第318章三年之后,灭韩。第973章 他们注定在这一世黯淡无光。第626章这里曾是先祖之地,只不过后辈子孙不宵!!(第一更)第1038章先生,其实战争会降低人心中对于道德与接受的底线的。第1012章新郑能不能守住,直接关系到山东五国是否出兵!第1040章诸子百家,终究是忍不住参与了其中。第402章 荀子入府!第197章 一手王剑,一手兵符!第673章 本将便常胜无敌。(第一更)第216章 为王者,当一声令下,举国皆从。第757章若赵王一意孤行,那便灭赵!第398章 儿臣欲借大秦二十万大军的兵符一用!(第一更)第408章秦王春令!第665章我大秦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度。(第三更)第333章 战场之上,以命相搏,谁心软,谁就会成为这片土地的养料。第1058章 老秦人特质,愈挫愈勇,愈败愈战。第1119章 安阳之战10第955章父王一直希望,嬴姓一脉与大秦共荣耀!(1)第1089章先生以为白仲如何?第617章一人之下,唯公子高独尊。(第一更)第164章 秦人不可辱,秦王不低头!2第943章 一纸请命书,中原江湖风起。第420章 嬴政的迟疑,嬴高的坚决!(第一更)第632章 大秦武安君,当真是气吞万里如虎!(第四更)第664章 过犹不及!(2)第425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第603章 令两水改道,以浩荡之势灭十万精锐。(第四更)第695章 一声令下,风云汇聚!(第三更)第506章 这是一股心气!(第一更)第683章 西北之事徐徐渐进,嬴高暗入咸阳!(第二更)第526章 三面皆敌,秦尽忠的担忧!第572章高居王座之上,看一场人性的丑陋!(第二更)第384章 凡是都有一线生机,路都是人走出来的!(第三更,求订阅)第394章 荀子与秦王!第305章 儿臣欲葬下诸子百家!第445章儒家士子不可能归心大秦!第420章 嬴政的迟疑,嬴高的坚决!(第一更)第137章 储君之位,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第995章当年的齐墨做不到,今日他黄石公也做不到。第935章 一个活着的早已死了的人第290章 吓人的金额第297章嬴高的野望!第296章 嬴政的担忧!第329章 先零与钟!(第三更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第921章 儿臣不希望手上沾染兄弟姐妹的血。第438章 各方云动,秦王心思。第314章 本公子请客!(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求订阅)第471章参与战争,并非是进入战场!第220章 三万大军,皆悍勇之士。第405章只要是不涉及国本,儿臣手中不愿意沾染嬴姓一脉的血!(第一更)第211章 不安分的赵王 (第三更)第126章 你可知道他欠了剑南商会多少钱?第310章 不知公子,如何用我范增?(第三更)第762章,每一次团聚都当做最后一次!(第二更)第1065章 先手布局,谋赵!第977章 韩王的失落,张良一刹那的激动!第554章 饮马祁连山(第一更)第880章 不来者,本将亲率大军讨之!第442章 先罚后赏!第276章 我想要建立一个圣地。第139章 一场血雨腥风笼罩在大秦上空。第681章 先筑姑臧城,再修玉门关!(第三更,求推荐,求月票)第14章 小高子,你说,世间,还有可信之人么?第179章 三公子,雄杰之才!第229章 李牧之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