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第252 253章 诸樊之死

诸樊死了。

在吴国士兵们那句“吴国男儿,绝不乞降”中,在这悲壮与嘹亮的呐喊声中,在面对伍举这一通羞辱中,诸樊最终还是选择了拔剑自刎。

还是那句话,他不能辜负他的“身份”,更不能辜负了吴国数百年的名誉。

吴国人,宁死不屈!

这是诸樊所能想到的,他所能拥有的最好的归属,也是他这一生最好的结局。

而随后,一千多吴国士兵也不约而同的是拾起了戈戟,尽数切腹而死。但见其纷纷倒在寒雨之中,场面一时令所有楚人都为之骇然。

饶是孙武见得这一幕,也不由得是为他如今这一对手而感到钦佩不已。

或许在多年以后,他仍能想起今日发生的一切,想起诸樊那一幕宁死不降的英雄气概。

相较之下,此刻李然眼中,却是萦绕着无尽怒火。

他当然知道以诸樊刚烈的性子是绝对遭不住伍举的嘲讽与羞辱的,这也是他为何让孙武领兵生擒诸樊的原因。

可是伍举的偷摸到来,却是搅乱了他全盘的计划。

诸樊一死,中原诸国姬姓之邦必然视他为首敌,而郑国也会成为中原诸国唾骂的对象,于是他李然在中原的声望也势必会一落千丈。

届时,若让竖牛、丰段和盘踞齐国的那一股与他一直暗斗着的势力给利用了的话,那日后他该如何自处?

所以,对他而言,诸樊可不能死啊!

李然猛的转头看向伍举,凌厉锋锐的目光好似要将伍举活剐了一般。

“哈哈哈哈,诸樊小儿今日命绝于此,实乃我楚国之大幸事啊!”

“先生立此奇功,还请受举一拜!”

而此时的伍举,却直接把李然给再度架了起来。

他不但对李然凌厉愤怒的目光是视而不见,甚至还直接把诸樊之死的功劳全部都给算到了李然的头上。

是你李然杀了诸樊,是你李然为我楚国立下了这一不世之功!

你李然就是我楚国的大福星啊!

“大夫!”

李然猛的怒吼,眼框内的愤怒已然再也藏不住,瞬间喷涌而出。

“哦?先生这是怎么了?”

伍举故作不明的皱眉看着他。

“怎么了?”

“大夫为何会出现在此处?又为何要出言逼死吴王?大夫难道不知我李子明之计为的就是生擒吴王么?!”

在李然的原本计划里,“生擒诸樊”其实本也是假的,但让其认清现实,让他就此罢兵回去休养生息,乃是最终的目的,也是他唯一目的。

“呵呵,先生所言差矣。”

“今日吴王不死,我楚国东陲便永无宁日!”

“他难道不该死?舒鸠之战,我楚国多少人因此而葬身?这些年来,他又三番五次的前来我楚国袭扰!他若不死,难道先生还希望……先生请自重,先生如今乃是我楚国的客卿啊!既是客卿,便该知道哪些事做得,哪些事做不得!”

你一楚国的客卿,怎么能帮着吴国说话?还是帮着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诸樊说话?

这不是吃里扒外么?

伍举也没给李然好脸色,而是用最为锋利的言词对他进行了反击。

可是这一下,便算是彻底激怒了李然。

只见他神色忽的阴沉下来,一双眸子火光四溅,整个人霎时间杀气凛然!

“今日大夫逼死吴王,吴国上下必定以楚国为世仇,来日楚国有难,吴国趁乱而起,吴楚两国战火重燃,不知还会死多少黎首,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此而流离失所,这便是大夫希望看到的?”

“再有,今日诸樊之死,中原诸国姬姓之邦,必定将这笔帐算在楚国头上。然而‘古之为战者,不重伤,不擒二毛’!楚国如今刚得了这盟主的位置,如今却又硬生生将一国的国君给逼死了,这等下作的手段,岂不叫天下人所不齿?”

“大夫难道不知今日大夫虽是逞得一时之口快,却已然是为楚国酿下百年之祸?!非但是为楚国酿下了百年之祸,甚至是大夫一族届时亦不能幸免!”

站在李然的角度为吴国说话,显然是不成的。

可是站在楚国的角度,甚至是从伍举的角度上去说话,那便是理所应当的。

今日诸樊之死,看上去乃是楚国大胜而还,好似自此以后楚国东南边陲,吴国将再难起势。

可转头一想,此事当真如此简单么?

是的,诸樊之死,中原诸国肯定会怪罪李然,唾骂李然,认为李然背弃了姬姓之邦,伸手帮了外姓蛮夷之邦。

可中原诸国的君臣们也不是傻子,他们当然知道吴国最大的敌人乃是你们楚国。

是因为吴楚大战,诸樊才会因此而丧命,这笔帐翻来覆去,最终还是会算在楚国头上。

身为天下的盟主,讨伐不臣也就算了,但是从古至今,却还从未听说过讨伐不臣之邦,却最终把对方国君给杀了的。

做出这样的行径,楚国的这个盟主之位还能得到中原诸国的认可么?

别说是认可了,甚至可能将来你们楚人所说的每一句话,他们都不会再信了。不联合起来共同抵制你楚国,就已算得是不错的了。

还有,谁又能担保你楚国以后就不会再出事?

日后一旦你楚国发生了内乱,中原诸国难道还会坐视不管吗?如果不趁机把你给撂倒,那他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吴国的国君呢?

更何况,还有如今结下了吴国的这一世仇,难道他们会就此罢休?

不懂得“克己复礼”,日后你们楚国所要面对的难题也终将会接踵而至,甚至是这数百年的基业恐怕也将要毁于一旦!

而这,也正是未来伍子胥与孙武所做的事情。

事到如今,李然也算是看明白了伍举的肤浅之处。

原本他以为伍举已然足够老谋深算,在阳谋这一块儿,也可谓是佼佼者。

可是今日,伍举的所作所为却是彻底将楚国置于危险的悬崖之上,堪称蠢不可及!

“先生乃一心为的姬姓之邦,又何须是在此危言耸听呢?”

“不过一吴国罢了,待来日,覆灭吴国只在举手之间!”

伍举现在可谓自信心爆棚,他甚至忘记了前不久刚刚发生的舒鸠之战,甚至忘记了在江淮流域被吴国遛狗一般遛着玩的惨痛经历。

诸樊一死,他甚至认为楚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可以覆灭吴国了!

此时的他,却比诸樊还要自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是我这辈子听到过的,最可笑的笑话!”

“大夫事到如今还不自省,伍氏危矣,楚国危矣!”

李然不再多言,他只需要等待历史事件继续发生,那么今日他说的这一切就会顺理成章的变成现实。

于是,他与孙武快速离开了巢邑,简单的收拾了一番后,便匆忙赶回了郢都。

伍举当然不知李然今日所言,将来有一天会真的变成现实。所以,他对李然今日的反应还是归结于李然心向姬姓。

而他在给楚王的捷报中也故意是提及了这一点,让楚王在接见李然时能够对他好生的敲打一番,好让李然是彻底断了这些个妄念。

得胜凯旋,班师回国。

至此,伍举立下这等盖世奇功,理所当然的,他们一行也将要迎来楚国上下君臣的恭贺了。

——

第253章_班师回朝

诸樊,史上第一个战死于沙场的一国之君。

他的死,也将直接导致吴国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都不敢再染指楚国之地。

如此,楚王熊围便可以放下心来继续展开他的宏图霸业,而不用再需要担心东南边陲的吴国了。

对于楚王而言,这自是喜事,天大的喜事!

消息传回郢都,本就十分关注前线战事的楚王,在听得如此的捷报,顿时喜若狂,连下三道王命乃告示全国,大赦有罪。

他楚王熊围,即位仅一年,便重创了东边的劲敌苦主——吴国,而且还取了吴国国君诸樊的项上人头!

这是何等的神武?!

而他楚王又如何不要炫耀一番?

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楚王意欲震慑那些暗中反对于他的旧贵族的意思。

毕竟他得位不正,国内一些旧贵族,譬如被他打压甚严的𫇭氏一族,还有那些若敖氏的残余,这些人仍旧以先王郏敖死得不明不白为由,对他是有颇多的腹诽之辞。

此番他即位之初便能取得如此的功绩,若非是真有天命加持,又岂能是如此的顺遂?

既然他是有天命的,那想来应该是可以堵上这些人的嘴了吧!

而随着楚王的告示,楚国上下也都知道了吴王诸樊已死,所以对于李然,伍举,孙武三人也是一时赞不绝口。都认为楚国有着这三人,他们楚国称霸天下也将是易如反掌。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正在返回郢都途中的李然,此时此刻心情却是低沉到了极点。

诸樊之死,他的一切计划尽皆落空,他从未感到如此的挫败感。

以往的他,可谓算无不准,计无不中。

可是这一次,他的计策却功亏一篑,甚至还直接是影响到了整个天下的局势。

这让原本一直坚守天下安定的他,心中被备受创伤,好长一段时间都是令他寝食难安。

“长卿,事已至此,莫不是为兄我还是太过自作聪明了么?还是说,为兄太小看了其他人?”

李然如今已能够理解诸樊为何要自刎而死,也能够理解吴国士兵们为什么会一起随主赴死。毕竟在这个上古时代,身而为人的尊严才是他们的重点,至于他们自己的性命,反倒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可是李然无法理解的是,伍举为何就一定要逼死诸樊呢?

在那紧要关头,但凡伍举能够弯下腰来,与他和孙武保持一致,诸樊想来也都不会由此而自尽。

届时,诸樊罢兵而去,与楚国休战言和,那岂不要比现在的情况要好得多?

他伍举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如此鲁莽的逼死的诸樊?

仅仅是为了战功?

李然不能相信,伍举他好歹也是通些“周礼”的,难道真会不懂得这些个“克己复礼”的妙用?

然而他此刻相不相信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伍举或许还真就是这样想的。

因为,吴王诸樊的生死,对于他伍氏一族而言,便是开宗立业的最大筹码!

前面已经说了,伍举毛遂自荐自请出战,为的便是获得战功,提高伍氏在楚国的地位,从而巩固他们伍氏一族的权势,甚至是成为超越䓕氏一族那样的超级世家,为了他的儿孙们铺路。

所以,在面对诸樊的这颗项上人头,这等的不世之功时,饶是一向老谋深算,通晓周礼的伍举也会变得如此的急功近利,也愈发的莽撞起来。

由此也不难看出,“礼坏乐崩”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呢?当眼前的既得利益足够强大到令人疯癫的时候,那些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往往是真实存在的“远虑”便会犹如形同虚设一般,不再为人们所关注。

伍举便是如此,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诸樊之死将会给吴楚两国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又会给他伍氏一族带来什么样的隐患。

只因为诸樊的脑袋,对他现在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不过事已至此,李然的计策可谓是全盘落空,而接下来他所要面对的狂风骤雨,显然要比吴楚两国的这一场兵祸还要严重。

孙武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对于李然所问的问题也甚为明了。

“先生何出此言?先生所计,天衣无缝,若非是那伍举鲁莽,横插了一脚,此事绝不可能会发展到如今的这个地步!”

“要怪,便只能怪那伍举实在太过智浅,生生的将吴国变成了楚国的宿敌,从此天下恐无安定矣。”

作为整件事的直接参与者,孙武看得最是分明。

然而李然却是自嘲的笑了笑。

只听孙武接着道:

“当此时刻,先生若再思自责,只怕已是无益。”

“以武之见,先生当思如何回应子产大夫,以及中原诸国的责问。”

“吴王之死定会牵连到先生,成为那些人对先生口诛笔伐的由头!”

孙武眉头紧皱,显然也在思考这一问题。

毕竟诸樊以死,无法挽回,如何面对中原诸国君臣的口诛笔伐才是李然此时最需要考虑的。

可谁知李然却是长叹一声,掀开车帘朝外看去。

寒雨淋漓的楚地之上烟雾缭绕,四下一片阴沉寂静,不闻鸡鸣,不闻狗叫,人烟稀少。

望着这样的世界,李然沉默不语。

他原本以为,以他数千年的历史经验以及现代人的逻辑思维,他完全能够在这样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的应对任何事情。

所以当他第一次在曲阜参加乡校集会时,便将所有人都看作“学渣”。

简而言之,在他李然看来,这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成为他的对手。

可是事到如今,他这才发现当初的他是有多么愚蠢,有多么的自大。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无法改变的特质,即便他李然是后来者,是集上下五千年历史经验的第一人,他也无法改变这一时代的特质。

而且,在这样的时代里,还有许多事是他无法做到的,是他无法通过他想要的途径去完成的。

常言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可是现在,李然却十分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

他始终只是一个人。

一个也同样是血肉筑成的人,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平凡之于他,等于平凡之于芸芸众生。

……

经过半个月的颠簸,李然与孙武终于是一起回到了郢都。

而等待他们的,乃是楚王的郊劳亲迎。

章华台下,楚王难得一见的从数百阶梯上走了下来,率领着楚国一众文臣武将,亲自迎接李然与孙武。

这场面,堪称壮观。

数千名楚王的侍卫将章华台是围了个水泄不通,楚国上下一众卿大夫,并排两列立于楚王身后,而楚王头戴冠冕,身着华服,英武不凡的脸上挂着至今尚未褪去的兴奋。

“恭迎子明先生得胜归来,君臣同礼,寡人拜谢先生于楚之功德!”

随着王子弃疾的声音响起,章华台前,楚国君臣同时朝着李然行了躬身拜礼。

这等的荣耀,即便是王子弃疾也是羡慕不已,一双阴沉的眸子里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眼神。

而李然面对楚王的礼遇,那自是要回礼的,只见他快步来到楚王身前并是拜跪于地。

------题外话------

原文:

十二月,吴子诸樊伐楚,以报舟师之役。门于巢。巢牛臣曰:“吴王勇而轻,若启之,将亲门。我获射之,必殪。是君也死,疆其少安!”从之。吴子门焉,牛臣隐于短墙以射之,卒。——《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第512章 揭秘!范鞅的临终之言第637章 回成周第583章 花田错第139章 君有疾在后宫第445章 鲁室不兴的根由第545章 季孙斯的优柔寡断第685章 曙光初现第614章 柏举之战第139章 君有疾在后宫第198章 伍举报丧第605章 第731 732章 田乞好贱第226章 第254 255章 杯酒赐县公第596章 第719 720章 坎有险,求小得第177章 公孙黑丢人丢大了第345章 第403 404章 口蜜腹剑的费无忌第412章 第482 483章 赵鞅手下留情第180章 离间计第681章 天子的立场第622章 李然见南子第104章 态度互换第135章 诡辩灵台宫第46章 身处黑暗的光明第232章 王子弃疾的野心第447章 阿稠想歇歇第500章 宫儿月奋力救主第477章 祭乐的执念第343章 各怀鬼胎的叛党第52章 孰杀子产第709章 直取朝歌第557章 子路遭软禁第719章 荀跞之死第458章 阳虎弑主第472章 邓析以身殉法第269章 再谏楚王第327章 吴国的隐患第63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第603章 吴国的行动第761章 竖牛之死第338章 孙武的虚张声势第707章 范献子的临终遗计第450章 子家羁拒归国第483章 错认“佳人第30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99章 陈国被亡第757章 祭乐的秘密第71章 父亲的心事第626章 发乎情,止乎礼第532章 流言溃一城第674章 自大的中行氏第335章 颓废的楚王第653章 荀跞成为正卿第30章 孙武爱打仗第119章 上架感言第187章 第190,191章 子钱的推行第104章 态度互换第206章 第222 223章 缓兵之计第111章 真相来了第175章 徐吾犯之妹第672章 梁婴父与范皋夷第644章 赵氏恩仇录第162章 把赵武吃透了第11章 功成一半第260章 楚王来到乾溪第309章 伍举也来劝谏了第665章 邯郸誓报仇第343章 各怀鬼胎的叛党第672章 梁婴父与范皋夷第34章 政治家的素养第484章 噩耗第723章 赵鞅在晋东的胜利第647章 再出山第435章 阳虎围郓邑第6章 季家的孙子第50章 被追了一路第668章 中行氏被拖下水第146章 天欲取之,必先予之第406章 第472 473章 王子朝称王第276章 都是小人物第601章 巧言谋事第704章 赵鞅伐潞第657章 赵鞅开始动手了第167章 第166 167章 赵武谏王子围第204章 第218 219章 虚心纳谏哪家强第761章 竖牛之死第352章 何谓“春秋决狱”第86章 别甩锅,自己背好第357章 郑郊首战第759章 绝不后悔!第80章 谈婚论嫁第508章 赵氏之谋第209章 克己复礼第64章 不好的直觉第705章 潞之战第224章 第250 251章 天下守衡第596章 第719 720章 坎有险,求小得第147章 罕虎的自知之明第110章 受国之垢第704章 赵鞅伐潞第385章 狠活!甘鳅挟难民攻城第43章 子产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