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一文不值

“可!”

“龙涎香一斤,先生这送得倒是奢华,行了就这样吧!”

一张礼单奢而不华,不懂的感觉价值千金诚意满满,懂得却知道这些东西在琼州那是一文不值。

沙子烧出来的宝瓶,鲸鱼肠子里挖出来的粪便,熬炼的糖霜,外加一套红木打造的桌椅。

这些东西琼海不能说到处都是,但工部工坊出来的能值几个钱?

“礼单准备的这么丰厚,那么先生,你们这是打算要点什么回来?”朱允熥一脸玩味看着黄子澄。

这位过去可是大明的太常寺卿,他要不是懂名教那一套打肿脸充胖子回礼制度,朱允熥直接将脑袋摘下来给对方当球踢。

等等,球?

怎么忘了足球呢,这不仅是娱乐想法,更是竞技项目,如今琼海百姓的肚子丰富了可也要健壮身躯与精神。

数万劳工俱是青壮,吃饱喝足一个个活力满满,总得找点发泄的方式,现在没搞事是因为工程不断,但这种日子不会太长。

这点得先考虑起来!

“金银珠宝什么我觉得就算了,琼海国以后不会缺这些,稻米盐油也不会送,大王不如搞点书籍回来,四书五经放在明面上,多要一点杂书,什么类型都可以,这一两年伴随施政,我们越发感觉杂书内的内容有用,但杂书太杂,为民教所鄙夷,依靠商众收集很难,若是能乘此机会,借大明的力量收揽一批当是最好!”

黄子澄不知道朱允熥脑子里想什么,一口气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个提议不错,我琼海的确缺书,古人多有智慧,宋朝商贸发达,手工业鼎盛,出现了不少好书,可惜被人当成杂书,他们不用我们要!”

一想到随着蒙古踏碎山河,中华文明断绝,以及后续所引发的一些列历史影响,朱允熥便感到扎心的疼。

崖山之后再无华夏,明亡之后再无中国,这真的不是说说的!

宋朝,一度被认为是我古代最有希望从封建制走向资本的朝代。

其兴盛的手工业,吸纳了大量的失地百姓,大量产品输出南洋换来了巨大的财富。

开眼见世界的商人,高层越来越多,江南地区更是出现了资本运作的例子。

若非如此,南宋一朝也养不活那么多湘兵。

可惜这一切皆被蒙古的铁骑踏碎,成为一段泡影。

这一过程中失去了不仅仅是我华夏文明社会体制进一步衍化的可能,更让我华夏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折点,失去了创新性,开拓性,逐渐走进了一个自我封闭且无限循环的怪圈。

此转折,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明清两朝的科举制。

无数人认为科举源自于隋,一脉相承久经不变,可稍微了解一点历史就知道,科举真正来自南北朝,隋朝的科举不过是汉朝察举制变种版,隋文隋炀两帝,通过科举招录的进士平均三年有一个就不错了,纵有名额也多被世家高门把持,一个寒门子弟都没有。

什么拉拢寒门打击门阀世家,统统都是狗屁,隋朝做的甚至还没其老东家北周宣皇帝宇文赟做得好,至少人家真的提拔了寒门子弟。

不过在一群洗白隋炀帝的历史发明家,虚无家口中,将科举制雏形扣在隋朝头上,隋炀帝也成为一代雄主。

跟着就是唐朝,唐朝的科举更像是对抗世家门阀的政治手段,而不是真心提拔,读书花费多,选拔没有规律,加上名额有限,大量的寒门士子在唐朝科举中失去了机会,就算得到机会也只是小官。

怎么办,朝堂不要转投地方节度使,总得有个出处,人是要恰饭的!

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初期,不知有多少唐朝科举制的失意者登场。

真正稳定下来的科举制还是要说宋朝,虽然出现了沉官的现象,可至少人家宋朝养得起,南北两宋诞生了多少名家,出现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赋,连带着文化,经济,手工业快速发展,思想无限碰撞。

不提拉胯的军事力量,宋朝所诞生文化,智慧绝对为历朝最为耀眼的。

只可惜这样的辉煌文化,随着八股文的出现,愣生生将后世文人变成了考试机器,这些考试机器人,不复汉朝的气魄,不具唐人的风骨,再无宋人的烂漫,除了做题就是做题,脑子都锈掉了。

儒林外史中有记,清代进士不知苏轼是谁,这完全就是一个冷笑话!

“多亏先生提醒了我!”

如今有机会挽回这些杂书,将炎黄汉人的文化,智慧保留下来,朱允熥怎能不动心,“收,不仅要收,我们琼海国还要派人大量的收,收了不算看了不行,还要在这些基础上编修成如《太平广记》《太平预览》《文苑英华》《册符元龟》一样的宋四书!”

后世,一讲到四书,脑子里冒出来就是四书五经。

但实际上四书最早的代指是《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符元龟》,此四书的价值丝毫不亚于《永乐大典》!

《太平广记》,是汉族文言小说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从汉朝至于宋初各类也使传说,外加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

《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食,物为序,分五十五部,包络古今万象,书中引用古书一千多部,保存了大量宋前文献资料,可谓是真正的百科全书,可惜保存到后世的十不足一二。

《文苑英华》是大型诗文总集,上至南朝,下至五代,收集了2200人的诗文,作品近两万篇,唐代作品更是占据九成,没有这本书后世小学生也就没必要背那么多唐诗宋词。

至于最后一本《册符元龟》,则是一本政事历史类百科全书性质的历史学书籍,著名的《资治通鉴》受这本书影响而诞生。

此四书,涵盖年数之长,包囊范围之广,记录之详细,绝对算是开了古今先河。

后面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多有其影子在其中。

……

第440章 出言附和第19章饭菜第138章 意见汇总第378章大型居民区第300章 证婚人第554章 港口停靠第402章 不对劲第309章 被动入局第94章 保持下去第55章 食物第334章 忠心耿耿第241章 优先考虑第111章 财大气粗第500章 高龄第180章 不对劲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324章 厌恶第451章 失分点第490章 毫无遮掩第61章 码头第364章 引而不发第473章 绑定第488章 抱团第456章 信心第521章 集训名单第454章 分配第314章 夙愿第522章 技能第559章 猜测第349章 主体秩序第431章 死记硬背第464章 无法阻拦第40章 倒大霉第327章 顺利第378章大型居民区第96章 误会第287章 权势第391章平安的心思第496章 偷懒第162章 灾民的问题第181章 消失第10章 沈秀和第152章 严密第71章 额定的物资第496章 偷懒第440章 出言附和第73章 训练第562章 死心眼第384章商贾的力量第91章 把握全局第533章 真龙论第198章 一脸阴郁第195章 做的不错第342章 生存技巧第216章 定心丸第416章 昏迷第501章 自家人第344章 突击培训第70章 等待回应第98章 驿站第333章 谩骂之声不断第105章 坚固第455章 后会无期第385章产业第79章 不被信任的人第406章 跑散了第379章海外贸易的扩张第488章 抱团第503章 枷锁第378章大型居民区第143章 有何用处第179章 疯狂第319章 思潮就第189章 背锅侠第4章 考核第361章 通告第82章 瞒不住第64章 失了心智第453章 提拔第572章 特例第561章 倭寇第480章 拍板第283章 广泛传播第380章学员第356章 一路跟随第581章 没办法讲通第375章 重重迷雾第185章 配合演戏第22章 重点培养第499章 抵达琼第88章 这是要发财啊第25章 完成改造第415章 如此强烈第12章动静第85章 必死无疑第561章 倭寇第451章 失分点第184章 稀罕事第265章 无法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