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分而划之

青帝祖庭之中,十几双眼睛盯着笔走龙蛇的周铁衣。

当看到这篇策论的名字时,大家就忍不住倒吸一口气。

如果说之前的‘人欲说’是撅了儒家典籍道理上的根,那么这篇‘官吏一体’就是撅了儒家典籍治理上的根。

儒释道三家超然于诸子百家之上,而佛家和道家又是出世学说,所以王朝治理的学说,一直以儒家为首,自圣皇至今,儒家科考理所当然地高于其余学说的考试,一旦考上,那就是一地父母官,城中君。

而法家,农家,医家等,除了法家有自己特定的司考之外,其余诸家甚至要等特定的人员短缺,才有恩科,不然也要学儒家的经典,考科考才能够担任官位。

所以官是官,吏是吏。

儒家天然就高诸子百家一头。

诸子百家也天然就认同这点,因为以前儒家是圣人学说,不仅占据道德制高点,同时也是实力制高点。

当然,官吏分流在一个庞大的帝国之中也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基础。

皇权不出京城千里,即使在大夏也是这个道理。

大夏皇帝在天京固然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但也只是在天京。

帝国南北疆域最远处足足有一万六千里,修行者可以朝血海,暮崇山,但是帝国最多的仍然是普通人,统治的也是普通人,所以需要一个普通人的制度。

所以必须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地方父母官是中央任命,但地方胥吏就是世家推举,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因地制宜。

以山铜府为例,此地盛产墨石,地少矿多,墨家,公输家的学说道理比农家的学说道理更容易传播,地方世家也以墨家,公输家学说传家居多。

所以在胥吏的任命上,此地的墨家,公输家就天然多于农家,而朝廷派遣下来的儒家官员,只需要拉拢地方世家,同时保护住地方少数派学说的胥吏用以制衡,自然能够维系一个地区的稳定。

所以说地方官本身就是城中君,地方衙门也是一个小朝廷。

官吏分流的第二个道理就在稳定的中央集权认知。

吏做得再好,也只是吏,永远都不是官,官从哪里来,官从天京来,所有科考都是中央选拔,中央即使一时间无法管理到地方,但是三年京查,三年科考,三年任命,那都是中央说了算,既给了地方利益,又不会让地方染指核心权力。

想要做官,都需要脱离自身地方世家,到别处任用,能够依仗的也从自身家世变成了天京皇权。

除此之外,还有文化一统等原因,所以这个看似不公平的制度才能够存在两千年。

以前天下人也会认为这个制度一直存在。

因为这就是最好的解决中央和地方权力矛盾的方法。

如果打破官吏一体,让吏能够当官。

那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地方世家扶持的胥吏会大量成为地方官,从而削弱中央的统治权威,让地方世家的势力暴涨,乃至于有割裂天下之势。

但那是以前,是纯粹从政治角度考虑。

天下人没有考虑过普通百姓能够一日万里,朝血海,暮崇山的时代。

打破地方世家的垄断,除了可以从政治入手,还可以从经济和科技入手。

当天下交通连接在一起,普通胥吏能够在一两天之内轻易往返相隔几千里的两地办公,仅仅只是一个轮值,就能够极大削弱地方世家对于官吏体系的掌控权。

除了科技之外,经济也一样,地方经济封闭,导致人民不得不依附地方世家,但如果地方世家在扩张之中不得不膨胀到放弃本地封闭的经济,那么他们也失去了对本地人民的人身约束。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地方财阀向着利益复合体转变,到时候自然又是另外一套政治逻辑了。

当然周铁衣现在不用考虑那么多,他现在只需要破釜沉舟,看看是先治理好这个天下,还是先祸乱这个天下。

周铁衣心无旁骛,笔走龙蛇,不一会儿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五万字,而这五万字还只是一个提纲,包括选拔,任用,考核。

官吏一体改革,这本来就是一件复杂至极的事情,一点都不亚于货币改革,触碰的利益更多更大,原本周铁衣准备工业改革初步有成效之后,才会逐步推动制度上的改革。

但是天不遂人愿,既然是改革,哪有如同教科书上一样完美的顺序。

写好提纲之后,周铁衣停下笔,重新又看了一遍面前的稿子,思绪也回到了那晚诛神司内自己考校梅俊苍的时候。

当初梅俊苍就猜出了克制儒家操控民意的法门,报纸只是表象,是启迪民智的手段,但这个时代百姓参与政治真正且唯一的办法始终是科考。

所以要打破儒家的不败金身,就要扩大科考取士的范畴。

首先将农部,工部这些因为人员短缺而开设的特科固定成为常科,在录取时间和人数上逐渐和儒家的科考并驾齐驱,然后再在官僚体系内增设事务考。

就比如周铁衣主管的中央银行,增设的事务考就直接和经济有关,直接刨开四书五经,侧重于商业实践,考得差的不会有惩罚,但考得好的一定能够升迁。

这样就能够在一个部门内形成一套新的官吏升迁逻辑,打破官吏之间的隔阂。

能够做到上面这些事情之后,再讨论如何改科考的事情。

“开设特科,使其成为常态,让天下取士,不限于儒道,亦在百家之道,是为上上德。”

赵釜轻声读出了其中一句话,这句话不是要堵住天下儒生的嘴,是要打断他们的脊梁骨了。

他沉吟了片刻,分析其中的利弊,作为藩王,赵家在崇山府内同样有一套王府体系,只不过以前青帝一脉都韬光养晦,所以中央朝廷说什么,赵家就做什么。

但这次不一样,大夏圣上移除五帝祭祀,已经损害到了赵家的根本利益,赵家如果没有行动表示,才叫人奇怪。

而最好的行动表示,莫过于策应周铁衣在中央推行的‘新政’,来向中央朝廷示威。

所以赵釜要评估眼前这篇策论,不是周铁衣为了对付大夏圣上和儒家想出来的两败俱伤的毒计,而是和他之前制定的政策一样,是能够有利于更多人的先进改革。

有利于更多人,这就是最简单的评判标准。

以赵釜的智慧自然能够看到这次改革之后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自不必多说。

劣势同样也不小,他走到周铁衣身旁,问道,“这篇策论发出去,儒生们恐怕要闹得更欢了,这件事总归是要处理的。”

周铁衣知道赵釜在问自己具体的施政方法,施政纲领有的时候和施政方法可能并不一样。

一篇策论写完,他已经从刚刚的惊怒之中平复了下来,笑道,“闹得凶只代表嗓门大,不代表人数多,天下书院,儒家修行者终究是少数,而这些少数儒家修行者之中,能够考取进士之辈三年举国才三百人,而我这篇策论,就是为了争取三百人之外的千万人,分而划之,再杀鸡儆猴罢了,没有人会和当官过不去,你不想要当官,有的是人想要当官。”

大夏虽然没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说法,但即使是掌握修行力量的儒家,在对抗中央皇权的时候也处于天然的弱势,不仅是力量上被克制,道理上也被克制。

儒家的力量核心在于安民,造反连自身的浩然正气这关都过不去。

而在体系内的斗争,以前儒家掌握话语权和当官唯一的捷径,所以百家乃至百姓都会影从,因为天下人都想要当官。

但这次斗争不一样,初期分化政策之后,绝大多数人就会发现,这次不跟着儒家闹,反而会得到利益,到时候再分化儒家内部,自然就闹不起来了。

赵釜颔首,肯定了周铁衣说的一点,科举考试,三年就三百进士,除了这三百人是科考的铁杆支持者外,其他人都是潜在反对者,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点罢了。

“但这条策论真的能够在中央通过吗?”

这是赵釜的第二点疑惑,现在在儒生们看来,是大夏皇帝在包庇周铁衣,但是真正的局中人才明白,这次的事情是周铁衣被大夏皇帝架在火上烤。

“移除五帝祭祀是目的还是手段?”

周铁衣反问道。

“自然是手段。”

赵釜下意识回答,在他看来,五帝祭祀是一个幌子,目的就是要逼周铁衣退让,将已经初现规模,体系的中央银行之权让出来,交给天后组建的北门学士。

赵釜回答了之后,见周铁衣久久不回答,他眉头紧皱,如果移除五帝祭祀是目的,那么这件事就更加复杂了。

随后他才叹道,“原来这才是目的。”

周铁衣冷笑道,“治国和修行之间,他始终选的是修行!”

修行才是大夏圣上如今最渴望的,移除五帝祭祀,不仅可以掠夺五帝的人道气运,还可以压制周铁衣的修行速度,这对于大夏圣上而言极为重要。

而现在的结果甚至比大夏圣上想得更好,因为五帝之事,周铁衣已经受了道伤,所以他更要坚定地移除五帝祭祀了。

这既是天下事之间的争斗,也是大夏圣上和周铁衣在修行上的争斗。

只要认清楚对方最渴求的东西,自然就能够做到利益交换,所以在这件事上周铁衣要和盟友青帝一系通气。

收拾好策论之后,周铁衣先返回小院之中,准备在这处青帝核心道场待满一天再离开。

反正已经失去了先手,所以周铁衣也不介意再让半天出去。

自己今天失去尸狗,警觉降低是事实,如果这个时候因为变故慌慌张张离开,连原本的目的都没有达到,才是真的愚钝,就像西游里面的唐僧一样,知道待在圈里不动就能够躲避此难,偏偏还因为各种变故提前离开了孙悟空画好的圈子。

庭院之中,周铁衣也没有闲着,通过神道符诏开始吩咐郝仁做一些初期准备工作,等他回京才能够立马应对变局。

吩咐处理了这些事,时间也已经不早了过了子时,周铁衣就要回京,他思考了一下,命人将赵琴心请来。

“本来说这次有青帝车驾,还想要在十万大山附近逛一圈,但现在事情突发,只能够先分赃了。”

崇山府紧邻十万大山,周铁衣原本是想要顺势做另外两件事,一件事是探索五猖神留下的小天宫线索,另外一件事是度化麒麟明堂那个被剿灭的土人部落,完成承诺。

不过现在肯定都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只能够等到下一次机会。

周铁衣笑着取出几件异宝,这都是黄泉落魄大阵之中遗留下来的宝物,能够进入黄泉落魄阵,至少都是上三品的修行者,他们随身携带的宝物自然不错,但也仅仅只是不错,经过上千年的时光冲刷,还在黄泉落魄阵这种特殊的环境之中,绝大多数的宝物都已经失去了灵性,仅有几件幽冥类型的宝物仍然有作用。

只不过这些宝物对于此时的周铁衣已经作用不大,所以分配给了赵琴心,虽然阴庭的坐标是周铁衣的身子换的,但是赵琴心是赵琴心,赵家是赵家。

异宝赵琴心自然是喜欢,不过她没有第一时间上手,而是问道,“我可以再要一件东西吗?”

“什么东西?”

周铁衣好奇地问道。

“今天你写的那篇《官吏一体策》的原稿。”

周铁衣神色略微有些错愕,“你要这件东西干什么?”

虽然不明白赵琴心的意思,不过周铁衣还是将原稿给拿出来了,已经将东西写下来了,他现在就是一个人形复印机,自然能够轻易拓印一份。

赵琴心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影印纸拿出来,拓印了一份复印件,递给周铁衣,然后将原稿卷好,露出一个俏皮的笑容,“看来熊猫阁下没怎么送给喜欢的女孩子东西过。”

她指了指旁边的幽冥异宝,虽然这些异宝在使用价值上大,但是都阴惨惨,冷森森,确实不像是送女孩家的好东西。

第71章 求仁得仁第67章 大道无名第273章 不要看说什么,要看做什么第416章 岂有不入灭的佛法第122章 登山有感其一第15章 我们周府敢说,他们敢信吗!第493章 分而划之第287章 赤帝和白凤第28章 秀儿,你可真秀第334章 拿捏墨家第45章 四项神通第69章 占得先机第217章 蜃气塑金身第439章 兵祖第192章 你去将教子棒请来第96章 掌中舞第168章 五帝弓,桃李苗,《通古纪略》(二第396章 麒麟夜行天下知第180章 破绽第239章 司律说儒第183章 天地若有心,自然有偏私第264章 千神坑,兵原,尸陀林,血湖第83章 孤魂野鬼第167章 炮制惊天大案第230章 师姐,我这里有好东西值得把玩第314章 两难自解第258章 明明他去青楼,还要孤收尾!(感谢宅仙齐天盟主)第285章 【战争】权柄雏形第235章 酷吏的退路第237章 上不行,下不效第359章 《论财货》第401章 股份改革第137章 明知故问第467章 天人化生第276章 阳尽阴生,风云变化第394章 后手频出第330章 我的运气一向很不错第12章 通古纪略第186章 撒豆成兵,五帝神将第505章 天时扭转第299章 真正的五指山第342章 商道六品‘搬运’第372章 太阴八相衍大日第394章 后手频出第251章 局中局第371章 无为,所以无所不为第139章 太虚幻主第484章 蜕凡忘情鱼龙变第172章 推行报纸,东南商会第105章 新事物,旧制度第502章 地母转世第322章 金杯共汝饮第349章 义务教育的新开端第419章 我损的道究竟去哪了第92章 龙鱼会(1000首订)第492章 官吏一体策第260章 第二个属神:虚鱼第333章 两个世界技术的初步结合第438章 大世之争第200章 赌注第272章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第162章 写文章,挨打,你选一个第12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412章 太素神风第354章 不得不除第321章 忠君为国,不外如是第242章 狂士张三,心为道始第495章 万物皆易唯易不易第275章 天生大夏皇帝,万寿无疆,陛下,此乃祥瑞,当修奇观啊!第316章 留下的两封奏折第353章 玄蝉第142章 小心小说家第225章 交易会第489章 远古龙族第425章 各有收获第139章 太虚幻主第181章 天克第238章 三成,剩下七成都是他的!第195章 【孕育】神职,黄帝像凝(4000月票第233章 君臣无言,潸然落泪第328章 人械合一,机械飞升第149章 天下局势第214章 离经叛道的书生,剑开新天的少年第433章 孔雀第327章 七十二般变化,人造墨石第452章 大夏交易所第433章 孔雀第48章 儒家厉害啊第135章 三封奏折第399章 佛道相融第383章 潘阳湖水神第400章 平津渡灾后重建第479章 打手制度第241章 谶纬学,桃都翁第354章 不得不除第220章 司律,您可是法家的司律啊!第486章 始作俑者第314章 两难自解第492章 官吏一体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