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举秀才不知书

家国情怀、个人道德,或许能约束一时,但是却不能约束一世,真正的志同道合,实际上也是大家的利益相同,这还得主导的那个人不贪而理智。

审配此时沉默良久,他审正南的聪慧,自然能明白陈曦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世家怎么可能永远和国同一个步调,终归少不了国的利益和家的利益互相冲突的时候,有些可以调和,有些是不能调和的。

比如如今实行的察举制,当初的制度是好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察举制已经被世家把持,甚至会在几十年后演变成完全为世家巩固权位的“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最初的时候也是有先进的一面,从先秦时代的世官制演变而来,察举制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世官制的前身则是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到春秋战国时,各国变法,开始改革旧有制度,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

战国时期出现的有军功爵制度,兴起养士之风,有权者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形成了世官制。

到了汉代,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开始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自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各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此举开察举制先河,后惠帝、吕后执政期间诏举孝弟力田,中选者经常受到赏赐,并免除一切徭役,至文帝时,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成为定员,察举开始有了科目。

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和等第。

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最初,考试是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寒门也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

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文帝时要求举贤良方正,武帝时要求举孝廉,这都是察举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如果按照四科标准分类,以“德”为主的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为主的有明法科;以“才能”为主的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这就给了世家操纵的空间,逐渐的挤占上升的渠道。

在察举常科中,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亦得人最多,孝廉之设,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孝廉起初不是常科,不被重视,后来孝廉规定为岁举常科,才受重视,渐显重要。

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这是对官吏的普遍要求。

举孝廉者,基本上大部分是通儒学的士族或者豪强子弟,举孝廉之后,前程远大,升迁较快。

孝廉出身的官吏,和后世的科举进士一样,更被认为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

起初举孝廉是以郡为单位,东汉时,和帝采纳丁鸿和刘方的建议,改以人口为单位;郡国人口不满10万三岁举孝廉一人;不满20万二岁举一人,20万岁举一人;四十万举二人;上至百二十万六人。

边境偏远郡国则适当放宽,随着孝廉日益增多,又采纳左雄建议,限年龄40岁以上才得举,但此种限年法实行不久,就被废除了。

察举制中孝廉是门槛,此外还有种种,比如茂才。

本为察举岁科之一的秀才,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作茂才,起源于武帝元封五年。

光武帝建武十二年诏令:三公举茂才各一人,监察御史、司隶、州牧,岁举茂才各一人,此后才为岁举,往往与孝廉并称,表明其重要性。

不同之处是,孝廉为郡举,茂才是州举,所以数目是后者少、前者多,建武十二年总计岁举茂才才约有20人。

茂才则多为现任官吏,如西汉的茂才萧咸是丞相史,这些现任官吏举茂才后,因本身资历高,多起用为县令(千石);孝廉则多为郎官(六百石)。

不过后来一些人操作好,先举孝廉,再举茂才,进而官运亨通。

孝廉和茂才是高官也就是世家主要的把持范围,岁科还有一科是豪强的根基:廉吏。

廉吏同样也是察举岁科之一,察廉就是察举廉吏的意思,被举为廉吏者,多为低级官员,被举后,按原职升补;而举为孝廉者,一般皆入朝为郎官,这是主要区别。

廉吏一般限于斗食至六百石之吏员,而孝廉则开放予所有吏民。

察举除了岁科之外,还有特科,也就是临时开设的一些科目,比如光禄四行。

始于元帝永光元年春二月: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

以质朴、敦厚、逊让、有行(或作节俭)是四种品行,也是光禄四行的选拔标准;光禄四行的举主为丞相、御史,被举者为光禄勋的属官。

武帝时,改郎中令置光禄勋,掌管宫廷宿卫及侍从之事,属官有光禄大夫、大中大夫、谏大夫、谒者等,具上述四种品行的,通常是一些忠厚质朴的人,他们老老实实任职,没有什么突出成绩,长时间也没有得到提升,所以设立此科,每年从他们之中选拔一至两人,予以升迁,这实际上是皇帝提拔一些自己看重的人,特设之科目,只看道德。

只看道德的还有贤良方正科,君主往往希望有一些公正无私、敢于直言的大臣,能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因此察举制中就有设立贤良方正科。

贤良方正科,始置于文帝二年,目的是纳天下言,即广泛听取对国政的意见;贤良方正科的举主很广泛,包括中央和地方的高官,诸王侯、三公、将军、中二千石、州牧、郡守等,此科被举者皆由帝王亲自主持对策,按等第授官,高者有直为九卿者,这一科也是皇帝圣心独裁的一科,多出道士。

特科还有一科名为贤良文学科;这一科选拔的人才既注重品德修养,也注重文化质素,贤良的含义就是德行兼备,这一科的选才标准是: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这一科多授予天下闻名的文宗,出过许多名人,比如晁错、董仲舒、公孙弘等,地位显赫,成就卓异。

特科还有一直言极谏科,主要是授予敢于指出上位者的不足之处,提出治国建议与方略的大臣,通常被称为诤臣。

这一科一般不是独立的一科,而是与贤良方正相连,对直言极谏者来讲,应当具有公正无私的品德,无私才能无畏,才敢于犯上,甚至把自己的性命都置之度外,因此就有了后来的“文臣死谏”的说法。

特科有一科为孝弟力田,始于惠帝四年,有时分开作两科,因为这是两种德行。

孝悌是孔子提出的,孝是对父母尽孝,悌是对兄长尊敬,这是两种高尚的品格,因为它们能使社会秩序和谐安定。

至于力田,因为是农业社会,以农为本,农业为生之本,所以希望百姓勤于耕作,达到家给人足,国家富裕,此科多出对农学有大功者。

自从汉武帝尊崇儒学,经就专指儒家经典,而后把明经特立为一科,说明经学在政治上地位之重要,大部分的读书人自幼苦读经书,目的都是为了应举、入仕。

汉代治国是儒、法并用的,选官时既选拔通晓儒学的儒生,也选拔通晓律令的人才,因此还设立了明法一科,作为特科中的重要科目。

武帝时令举四科人才,其中第三科即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这是设明法科的开始。

自大儒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说,认为天的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符;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天和人相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亦能感应上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着天对人们的谴责和嘉奖。

君臣们大都认为阴阳灾异与国家政治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察举的特科中设立明阴阳灾异一科,选拔有关人才。

汉代察举科目中的特科自然也有武人的一席之地,比如勇猛知兵法科;作战勇猛又熟知兵法,能率军作战,这就是此科所选之人才。

此科始于成帝元延元年,这一年发生日蚀,成帝恐天下有变,下诏令: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知兵法者各一人。

察举制每一科初衷都是好的,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逐渐的以德行为重,这德行如何,百姓是无法传扬的,只有士族来传扬名声,也逐渐被士族把持。

到了恒帝年间,甚至有童谣传: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地方官员向朝廷举荐的茂才们根本不懂经典,而那些品德高尚因孝顺而闻名的孝廉,真实的情况却是父母被赶出家门,无所依靠。

而那些所谓的寒门中清正廉洁的人,则更是品德败坏,道德低下如污泥一样令人厌恶。

被举荐的士族子弟和那些勇武猛将,实际上却是怯懦不敢担当,胆子如鸡一样小的人。

如今,这已经成为了天下大势,世家豪强实际上把持了天下,恒,帝、灵帝都想要改变,扶持外戚和宦官,掀起了一场“战争”,史称“党锢之祸”。

这一场战争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结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党人则被镇压。

这其中,皇帝一直在拉偏架,是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言论和史学家则多同情士大夫一党,这当然也是正常的,毕竟把持言论的和那些史学家,实际上一直都是党人一脉,他们这时候是士族、世家、豪强,以后则是士大夫。

不过党锢之祸虽然接连赢了两次,但是世家豪强的反噬也伤及了大汉王朝的根本,自黄巾之乱开始,张举、张纯等人叛乱、白波军叛乱,这一系列席卷北方以及中原地区的叛乱,为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而这背后,几州的世家豪强,功劳是极大的,可以说就是主使,当然,他们的目的最初可能不是为了让大汉朝灭亡,可能只是为了争权夺利,可能只是不满两次党争的结果。

不过最终,一次席卷了天下的乱世,前后将近百年的乱世,自光武帝再兴汉室这一百多年的平静,生养的人口,全都被葬送。

这是一段极其残酷的历史,这种乱世开端,杨伊想要试一试能不能直接从源头掐灭,第一步就是把幽州、冀州的世家全都扫进垃圾堆里。

拔除世家的统治,以坞堡制进入乡里,上传直达,减少中间的环节,让从中间渔利的那些豪强也一同灭亡,直接把世家豪强的隐户给揪出来,让他们丧失动乱的基础。

这么做下去,定然是人头滚滚,但是不这么做,那么就是后续百年的乱世,虽然这个世界只有三年的时间,但是某种程度上来说,却也是真实的。

杨伊敢于下这个决定,她有承担的觉悟和能力,也有一些志同道合的臣下。

第八章 杨公宝库(5)第三十四章 第一次玩家战争(1)第三十八章 华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买兵第二十四章 为难第七十九章 两难第三十七章 胜败第九十二章 一统天下第八章 少女第三十四章 陈玄风第二十二章 昭雪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战吕布 (下2)第八十章 韩世忠第一百零八章 VR院线第十一章 似曾相识第一百零四章 王将军冷血无情第一百章 此去前程未可知第九十一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2)第二十三章 苏明玉第六十七章 梅庄(3)第十章 回忆(2)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历经诸劫方成汉(四)第十二章 恁余沧海第四十九章 暂时的平静第五十九章 结盟(1)第四十六章 孙吴曹魏第七十八章 进退维谷第二十五章 贼第四十四章 在下杨伊(3)第六十八章 天机(3)第五十四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1)第一百二十六章 炎龙终有飞天时(二)第十二章 暂离风云第五十一章 谁胜谁败第十章 一举两得第一章 风云第二十四章 不过如此第一百六十五章 国事艰难百战多(三)第二十四章 论剑(8)第二十二章 飞马牧场(3)第一百六十三章 胜负第四十一章 论道第一百零一章 神道第二十一章 江湖琐事第四十二章 举秀才不知书第一百九十二章 历经诸劫方成汉(三)第一百零一章 李玄休挥泪斩兄弟第九十章 汉水血未休(六)第六章 张九郎第五十一章 一舞剑器动四方(6)第三十三章 孙十万第三十五章 十强武道vs天子剑道第六十七章 朱公伟逃出生天第一百七十一章 国事家事天下事(一)第十六章 灭秦第八十九章 汉水血未休(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褒一贬第十二章 惨案第七章 英雄第十九章 电梯故障第一百六十三章 国事艰难百战多(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战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第一关第六十七章 天机(2)第一百五十三章 荆州终归大汉国(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三)第六十一章 汽车人变身五十九章 成功第八章 福威镖局第十一章 似曾相识第五十一章 轻易擒拿第三章 天香掌门第九章 贼王大会(9)第九十三章 汉水血未休(九)第七十一章 荆州(2)第八十二章 黄汉升潜伏芦苇荡 孔文举泛舟辽东第十八章 纪律第五十一章 谁胜谁败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英战吕布(下)第三十二章 金盆洗手(8)第七章 贼王大会(7)第五十三章 产业园第八十四章 雷军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下难事纷纷来(一)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三十四章 吾皇万岁第三章 天香掌门第二十二章 论剑(6)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命在汉不在夷(五)第一百九十章 覆灭(1)第一百零一章 神道第三十章 混战第二十四章 崇祯第十七章 美人军师第十八章 论剑(1)第二十六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第十一章 似曾相识第十二章 破城第五十章 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