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战役中的汉水之战,前后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团糟,前期荆州军的连战连胜,后期就被汉寿乡侯、翰林学士郭嘉一战而定,但是因为郭嘉还是低估了黄承彦的天赋和军阵组织能力,结果被对方正面突围。
好吧,这也不算是什么意外,作为一名文士,黄承彦之前能压着关羽打,让关羽不得寸进,有这结果也不算太意外。
在看到郭嘉发来的报捷文书,杨伊还是挺高兴的,地盘占据了,那么以后也就稳了,是战是和,主动权已经在于己方了。
不过郭嘉之后的提议都被杨伊给否了,什么就地筑城,圈地荆州全被陈曦给否了,很明显,这次没一把坑下敌人主帅黄承彦,郭嘉也是一肚子怨念,不过在杨伊看来郭嘉只要辅佐关羽稳住荆州局势就行了,其余的时局自然会有相应变化,此时一动不如一静。
就是荆州人都是强项,那么等着西凉大军解决了敌人,那么到时候回援之下,荆州之敌,也就只是小事了,此时何必冒险。
自然郭嘉收到的回信上就不能说是不支持,只能说是少府的施工队不够,没有足够的工匠,让郭嘉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了。
不过汉水之战仅仅是个间幕,大头还在后面,北方的局势又发生了变化,而且这变化简直如同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方唱,来回循环继续唱,唱的到现在很多人都看不清局势怎么发展了。
之前袁氏双子,皆在洛阳肆虐,而中原大地的百姓,都将这袁氏子骂翻了,结果没过多长时间,新消息就成了袁绍在凉州枭首叛逆北宫伯玉,这是一个好消息,之前一边倒骂袁氏的话也被逆转了。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实际上在董卓进西凉前,就以手中三公的名义,下达令旨,命天下有心之人“拨乱反正”的消息传出来,那些以前一直只进行嘴炮的有志之士,不少已经摩拳擦掌,鼓动自家私兵准备北上掺合进这场天下动荡。
说白了其实也是利益,这天下之争不少人有意参与。
不过,有能力参与进来的,就很稀少了,董卓崛起甚速,若是给他在青州牧任上,数年的时间之后,他必然会成为天下有数的蛟龙。
可是他却没有这个时间了,区区两月左右的时间,能拉出一支勉强能战的军队,已经算是不错了,甚至丢弃了准备经营的青州。
也是得何进之势,董卓方才有了这个争龙的资格,可是当真龙一来,他这个蛟龙也就黯然俯首了,甚至差点丧命在京师。
而之后,他逃至西凉,夺下两郡之地,妄图以此为根基,再争天下,却没想到,朝中征伐之军,来的如此之快。
金城之战,城破,董卓麾下大将几乎一朝散尽,吕布、李傕等投敌,李儒等人黯然失踪,董卓几乎是只身逃亡!
稍后,徐荣命赵云督师西进,又以张飞和文丑等将,率领偏师,剿抚凉州各州郡,北宫伯玉等叛贼,虽然看似势大,但是当初董卓来之后,就凭借着残兵败将,轻易驱赶走他们,而朝中之军,更是只强不弱。
之后朝中的征伐大军更是展现出他们这些羌族人超乎想像的素质,虽然那些羌族中,有部族元老短暂的唤回了先祖的意志,妄图反击,然而……
就比如张飞率领的一支军,硬顶着敌人族老的精神天赋强行扑杀了贼首,一喝之下,竟然当场震死几位羌族的元老。
相比于匈奴人,羌族人可是大大不如,匈奴人在大汉最强盛时,那种朝不保夕被汉室疯狂追杀的时代,能靠着薪尽火传历经三百年的岁月沉淀传承了下来,岁月的流光,帝国的破灭,但是气魄仍旧在,并且成为令蛮荒世界,为之恐惧的“上帝之鞭”。
但是如此之下,匈奴人也是绝对不能为汉室所容忍的外族,别的外族都可以忍受,都可以同化,单是有着辉煌过去的匈奴绝对不能!
而羌族人算什么,因此,在感觉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袁绍悍然举兵反正,直接截杀北宫伯玉,擒拿董卓,让马腾等人,不得不听令行事。
此时韩遂已经暴毙,边章此人,虽有权御之心,却无权御之能,已经成为了傀儡,甚至目前看来,很可能会成为马腾等西凉将门的替罪羊。
而南方的形势,也是产生了不小的变化,天下安定的曙光已经出现。
时间略略倒退一些,蒯越在救下黄承彦之后,顺流而下,一路快船抵达江陵的时候,城内的士卒已经有些军心不稳了。
毕竟前方大军差不多全军覆没的情况,对于士气确实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而郭嘉和关云长也都是精通谋略军略之辈,一路也是尾随缓行,并且将己方大军的气势积蓄到顶峰的同时,也让敌人前方大军溃败引发的问题发酵到即将爆发。
逼得原本想要固守的黄承彦此时也只得出城先战过一场,否则的话,溃败继续发酵下去,恐怕等敌人军势成型,城中的士气就滑落到了冰点了。
其实之前一战,郭嘉看似算尽了一切,也没想到黄承彦耍了一个花招。
一开始确实如他估计的那般,黄忠虽说也当得起良将之称,但是对上关云长优势真的不大,虽然黄忠之前数战连胜,这气势的累积足够,更是有黄承彦这等名士辅佐,刚开始抢攻之下甚至都压制了关羽。
不过随后,在外埋伏的颜良差点是冲出想救援关羽,但是没等他出现,关羽就发起了狂猛的反击,至于结果自然不用多说,黄忠虽猛,但是对上可以是一个时代最杰出的人之一,他还是有一顶点的差距,这种差距,让他是真的力有不逮。
尤其是关羽的种种秘技,若不是关羽留手了,差点就以数招就劈死了黄忠,好在黄承彦当时对黄忠及时的加持了自己的军团天赋,让黄忠的精神意志的水准大幅度上升,也即是神的高度被推高到了一定程度。
饶是如此,关羽也仍旧照样压着黄忠打,打的黄忠只能节节败退,甚至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要将己方大军穿插分割。
而当时,黄承彦还是一无所觉,没将自己大军被打的零零碎碎放在心上,虽说打到那个时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黄承彦感觉凭借他靠着高超的军阵布置水准依旧是指挥自若。
黄承彦倒是指挥自若,但是大军的总体形势毕竟是被郭嘉把握,随着郭嘉将最后一支军队投入预定的战场,原本还能抵挡住的荆州军终于出现了崩盘的趋势。
郭嘉更是指挥大军趁势全力突击,整支大军直接把荆州军围困,而局势到了这种情况,剩下的战斗基本就靠士卒自己了。
一般来说双方都失去调度之后,这一场战争的走向将不再是因为兵力和兵员素质,而只因为士气,也即是在战争走向乱战之前士气昂扬压制对方的那一支军队基本上必然胜利。
然而在郭嘉即将锁定胜局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不妙,突然荆州军原本缠绕纷杂即将崩溃的云气突然合并在一起,黄承彦怎么忽然发现了困境。
而这个时候,郭嘉却也不在意了,黄承彦发现又如何,如今阵势已经布成,十面埋伏之下,黄承彦就是有挽天倾之力,此时也无处可使!
而黄承彦靠着天赋,在云气纷杂的瞬间,他终于找到了最后的一个机会,展开了天赋,虽说他的天赋对于战机把握有很高的要求,但军阵之才又岂是说说。
看到了短暂的时机,黄承彦用出了全力,以身边亲卫为核心,天赋鼓动之下,战力突进的荆州军,在黄承彦清晰明了的调度下很快就聚集到了一起,然后像是滚雪球一样将自己人滚到阵势之中,直接从正面突围。
三面陆地,若是逃跑,恐怕就是丢盔弃甲之势,只有从正面,水上也就数百丈的距离,河岸上还有己方军接应,如此才能逃出生天。
“诸君,随我杀!”黄承彦此时冷静的指挥着手下的士卒,直接从正面突围,虽然郭嘉以军阵步步拦截,却也拦截不了,想要逃出生天的荆州军。
不过,最后的结果,黄承彦仅以身免,蒯越在河上并没有做什么多余的动作,若是派出小船,可能还会救下更多人,但是蒯越却没有这么做。
黄承彦负担甚大,被救起来的时候就昏了过去,到了江陵城被秘药救醒,直接就到了城头,然后就仓促出战,而到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对手究竟是谁。
在看到对面忽然打起的汉寿乡侯的大旗,黄承彦此时的眼珠子差点滚落了下来,一脸的难以置信,原来竟然是翰林学士郭嘉!
默然间,此时郭嘉的身上划出了一道清幽而又恍惚的光泽,此时他麾下的士卒都感受到了一股力量涌现。
而后不等黄承彦等荆州人再做反应,那道清幽而又恍惚的光辉逐渐凝实,甚至于远处观望之人,都可以看得到对面敌人的身上都冒出了那种淡淡的月辉之色。
“原来我差了这么多啊。”此时黄承彦看着对面的表现,忽然苦笑着抬手一道辉光滑过,他全力之下,也就如此了。
“全军出击!”
黄承彦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见对面阵营中,忽然几道身影出现,然后一闪即逝,稍后他耳边像是出现了幻觉,一阵阵风声穿过,像是有惨呼声,喝骂声……
这是真的,对面竟然有数员战将,展现出来超绝的实力,直接冲破己方这战阵,然后冲入了江陵城中,黄承彦带领的战军,竟然连片刻阻拦都未曾实现,就被轻易冲过。
盏茶时间之后,荆州如今的核心要地,江陵城陷落,荆州牧刘表出降,荆州士族中,有不少人在此时饮下了一杯毒酒,也有数人被擒拿,这将作为荆州反抗之人的代表,任凭朝廷处置,其中就有黄承彦。
另外还有被俘获的黄忠、魏延、文聘等将,将会被押解进京,等候朝中处置。
关羽进征南都督,屯兵江陵,威慑荆扬交益四州,当然这是临时职权,等南方平定,关羽还是要回朝中或者其他地方的。
荆扬士族,此时那不久前的盟约,像是已经完全不记得了,纷纷向朝廷上表,更是有人,公然上书,表奏百代当有圣人出,而今天下当有女帝之位,以证天地阴阳循环之道……
这一封劝进的贺表之后,天下纷纷景从,徐州、益州皆有州郡大佬上书以示忠心,当然心里如何想的,这就谁也不知了,袁氏公子袁绍杀羌族叛乱祸首北宫伯玉,缚边章送往京师,并上表自请为西域将军,愿为大汉开疆拓土……
弘农杨氏在数方逼迫下,众叛亲离,得陈曦传言,上表愿意迁往交趾郡,为圣人教化野人,杨伊允之;汝南袁氏部分自请迁往西域,教化野人,中原的士族在这种情况下,纷纷都像是有了拓土开疆的野望,齐齐的向外开拓,自请迁入某个边郡……
自此,杨伊也开始逐渐召回各地的平乱之军,当然仍旧有精锐驻守要塞,比如黄巾改编的军团,驻扎汉中屯军;镇南都督关羽入巴郡屯军;水师将军邵兵率水师于会稽郡屯军;镇北将军徐荣于五原郡屯军;镇东将军赵云奉命在涿郡以北险要处,建设关塞,此关塞北倚崇山,南临大海,相距不过数里,杨伊提名为“山海关”!
又命安西将军张辽在金城屯军,其余各地各有校尉、将军进行屯军,洛邑帝都禁卫散布各方,黄巾之乱带来的天下动荡也就此逐渐平息,新一轮的权利划分逐渐接近尾声。
此时是中平二年,汉神宗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年终,杨伊登位,年号为开元,有汉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汉国再获受命之符之新纪元意,也有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的开创之意。
其中盛况自然不比多说,天下文臣武将皆上贺表,各地士族恭贺新君登位,四方列国派使臣朝拜新君,大汉至此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