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小陈县令

经过了数日的行军,在刘协的催促之下,众人竟行军超过三百里的距离。

一者是害怕有人在路上设下埋伏,二者则是刘协的原因,刘协希望自己等人能够尽快到达渤海。

虽然临走前并未见到灵帝,但灵帝的身子刘协估摸着也不会支撑多长时间了。

而随着灵帝的驾崩,一系列的事情就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展开,这无不需要刘协对未来要有着万全的准备。

身为渤海王的刘协,不缺时间不缺人手不缺地盘,唯独缺的却是时间。

刘协需要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先行消化掉自己现在所具备的实力和地盘,否则到时候会手足无措。

这就要求刘协尽快到达渤海,尽快来消化自己手中的实力,所以这路上的行军速度刘协要求很高。

不过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尽快到达渤海,还算是间接地对军队进行了拉练。

这一日,刘协行到一处县域,见到人民安居富裕,不时有孩童从军队旁经过,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孩童们见到军队的时候也丝毫没有害怕的神色。

这不禁引起了刘协的兴趣,不禁对着身边人感叹道:“这是到哪里了?若是我大汉各县都有如此能吏,何愁我大汉不强盛!”

早知道刘协此来并未告知过此间官员,沿途所观,无不体现了这是一个能吏,这也引起了刘协的兴趣和好奇心。

毕竟现在刘协的手上,已经有了两千人的队伍,同时也有了渤海这个根据地。

若说是行军打仗,刘协收下徐晃、乐进等一票将领各个都是这个时代难得的将帅。

唯独现在刘协手中欠缺的,正是那能够出谋划策或是善于治理的人才。

所以走到此处才会有这样的兴趣。

“殿下,咱们已经到了中牟地界了。”听到了刘协的询问,陈到派人打探之后立马向刘协进行了禀报。

“中牟?”

听到这个名字,刘协感觉到很熟悉,似乎与什么重要的事情有关,但是一时半会儿却又想不起来,于是再次开口道:“这中牟县令姓甚名谁?”

听到刘协所言,陈到一脸的疑惑,正准备派人前去打探,不过刘协却是制止了他:“前方貌似有几名百姓,孤去亲自问问。”

说着,刘协一马当先而去,陈到赶忙跟了上去。

来到近前,被拦下的百姓似乎有些紧张,陈到不禁先开口解释道:“老人家,此乃当朝渤海王殿下,有个问题想问一下你们。”

听到陈到之言是要问自己等人问题,几人虽然脸上的紧张之色稍减,但还是一脸惶恐地跪地道:“草民拜见殿下!”

“尔等快快请起,孤就只问一下这中牟县是何人也县令啊?”见到几人惶恐地模样,刘协赶忙用尽可能亲切地语气问道。

听到渤海王叫自己等人起身,几人还犹豫了一下,等到看到渤海王身旁将军肯定的眼神之后,几人方才站起身来。

只见当先一人道:“殿下,吾等皆是这中牟县的农户,每日种田为生,没见过什么世面,只是听说年初刚来的县令颁布了许多农政,倒是很为吾等着想,收成也不错。”

“殿下问你们县令是何人。”见到农人一副话唠的模样,陈到顿时打断了他道。

“这…吾等只知道来了位新县令,可是叫啥吾等不知啊。”听到陈到的询问,农人赶忙说道。

听到农人所言,刘协和陈到不禁同时翻了翻白眼,感情搞半天他们也不知道这中牟县令是谁。

不过想想也情有可原,正如他们自己所说,久在此地,每天与土地打交道,只会关心今年收成好坏,却根本不会关注县令会是谁,毕竟在他们眼中他们与县令之间八竿子打不着,自然也就不会关注了。

能让治下之人对父母官进行关注的,自古以来无外乎两种情况。

一种是深受治下爱戴的好官,不过方才农人也说了,新县令似乎是今年新来,还不到一年的光景,很多政策的真正影响还未完全显现,自然还达不到效果。

另一种则是让治下之人深恶痛绝,这样的人也是能够轻易让人记住的,两者无外乎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的区别。

正当刘协和陈到以为这次做了无用功的时候,只听农人中一个较年轻的农人小声道:“县令好像是姓陈。”

“哦?姓陈?你如何知道的?”听到农人之言,刘协有些意外道。

“草民前些日子去过一趟中牟城,听城中百姓讨论时候,他们称呼新来的县令大人为小陈县令。”听到刘协的询问,农人唯唯诺诺道。

听完农人所言,刘协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还是没有问出来这中牟县令的名字,但是从农人的言语之中刘协却是得到了一些信息。

那就是这中牟县令一者年纪不大,二者能力已经得到了治下人民的认可,“小陈县令”显然是对中牟县令的爱称和认同。

“好了,叔至,给他们些钱物可以让他们走了。”刘协这时开口对着陈到说道。

陈到听到刘协之言,赶忙作安排。

在得到自己等人能走的消息后,几个农人顿时如释重负。

当听说还有钱物可以拿的时候,顿时磕头如捣蒜般感谢道:“谢殿下!谢殿下!”

看着高高兴兴领钱而去的几名农人,刘协脸上不禁闪过了一丝笑意。

中国的农民自古以来都是纯朴的,同时也是可爱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如同陈胜吴广那般揭竿而起。

虽然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整日埋头于黄土地,对外面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

但有时候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懂得满足的人生未必不比那些达官贵人们差。

就像是眼前的这几名农人,自己的几多赏钱就能让他们高兴许久了。

历史的大幕即将拉开,战火和纷争也即将降临这片土地,知道的少了其实也好,起码能过好当下,但愿他们安好吧!

刘协未尝没有想过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将即将到来的乱世完全斩断,但一细想便知道不可能。

如今不管是宦官、外戚、士族门阀还是各地刺史州牧,任何一个拎出来都不是现在的自己所能够抗衡的,唯一之途只能是沿着原先的历史脉络往前演进。

不破不立,多难兴邦,也许只有经历过苦痛才能够换来盛世吧。

想到这里,刘协不禁微微叹了口气。

第三百一十四章 污蔑构陷第三百一十四章 污蔑构陷第一百三十八章 赶赴谯郡第二百九十八章 空手白狼第六十二章 性格决定第二百八十一章 半路拦截第一百八十五章 拜访田丰第八十一章 伊人已去第三百二十章 背后之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原因之一第十九章 租借徐荣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来我往第二百零二章 典韦逞威第三百六十一章 倒霉蛋儿第二百九十六章 黑山撤军第九十三章 成事不足第九十一章 满座皆惊第八十一章 伊人已去第三百六十八章 表字彦明第一百零七章 徐福徐庶第五十七章 大殿之内第一百零四章 无畏虚名第一百八十章 刘协逼婚第二百五十六章 洛阳形势第八十四章 权力滋味第一百八十八章 外部势力第三百二十九章 比拼箭术第三百四十三章 绕城而跑第一百七十八章 准老丈人第二百三十章 下定杀心第六十七章 有女魅娘第八十九章 才女蔡琰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见周异第十四章 截胡董卓第一百九十六章 刘协借钱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殿之上第四十六章 效果立判第三百零四章 无耻何颙第三百零五章 内奸荀攸第三百六十五章 赫赫威名第一百五十五章 暗流涌动第六十二章 性格决定第三百零三章 天选之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绕城而跑第一百七十五章 宛如雕塑第二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战首胜第二百四十九章 原因之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背后之人第七十四章 被威胁了第四十七章 请教贾诩第二百零二章 典韦逞威第一百八十四章 到达渤海第二百五十四章 抓获淳于第五十六章 冷眼旁观第二十五章 收服之道第二百四十章 甄家父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外部势力第二百六十七章 备受指责第二百五十三章 来真的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志在必得第一百零六章 小陈县令第三百一十四章 污蔑构陷第一百八十七章 直抒胸臆第一百四十五章 阵前叫嚣第二百三十一章 引起震动第九十二章 当场吐血第四十三章 初见贾诩第十四章 截胡董卓第一百二十八章 豪爽张邈第二十五章 收服之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迎战一番第一百七十九章 勉为其难第三十六章 反面典型第一百三十五章 孤不同意第三十五章 安插人手第三章 太后董氏第三百二十七章 银甲小将第二百九十九章 袁绍之策第三百二十四章 洛阳城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灵堂之前第一百八十五章 拜访田丰第一百六十四章 拜访沮授第三百三十三章 坟冢之前第二百二十四章 两种选择第三百三十章 师兄师弟第三十三章 灵帝醒来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发毒誓第五十二章 内宫门前第二百六十七章 备受指责第二百五十三章 来真的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钱粮被劫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子甄俨第二百五十三章 来真的了第一百八十章 刘协逼婚第二百一十三章 渡河之前第二百四十一章 军心可用第二百九十八章 空手白狼第二百八十六章 刘协找茬第一百一十四章 戏耍于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