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弥合嫌隙

“这原因之二,就是主公洛阳一行不得不去。”郭嘉却是开口道。

“哦?孤还非去不可了?”听到郭嘉之言的刘协,却是有些不太在意地问道。

毕竟在刘协自己看来,自己去哪里不去哪里,完全是依照自己的性情而为,没有人能够强迫的了,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必须”的事情。

见到刘协的反应,郭嘉却是说道:“主公虽然逍遥在外,手中有人有钱有军队,但是有一条主公要谨记,那就是势,若是势不到,这一切都只能成为泡影。”

郭嘉的话却是激起了刘协的兴趣,不禁问道:“什么是势呢?”

“势一字有些玄妙,若是干说说不清楚,不过某举一例子主公应该就能知晓了。

对于天下人来说,皇权就代表了势,谁能够成为皇帝那就代表了势所站的一方。”郭嘉思考了一下,紧接着说道。

“依着奉孝之言,若主公没有夺得皇位的话,那就永远站在了势的对立面了吗?”这时,田丰有些不服气地问道。

“然也,非也。”听到田丰之言的郭嘉,却是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你这叫什么话,到底是还是不是?”听到郭嘉的回答,田丰显然不是很满意。

对于田丰的质疑,郭嘉却是也不着急,对着众人解释道:“某所说的然也,指的是皇位自古以来代表了天命所归,自然而然就是势所在的一方,若是主公不能够继承皇位,那么在先天之上就会弱上一头,而且会遇到很多阻碍。

就像那王莽一流,妄想篡汉,但势终究站在大汉的一边,造成最后王莽的身死灯灭。

但是任何事情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秦始皇灭六国,但严苛秦律之下,百姓揭竿而起,却是将势丢了去。”

听到这里,刘协却是理解了郭嘉所说的势了,这种东西确实玄妙,有的时候即便不做什么也是人心向背,但是丢掉了就算做了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徒劳。

相对于其他人纠结于皇位这一问题,刘协却是并不担心。

因为刘协此时手中掌握着两件大杀器,这是两个足以将势扭转过来的东西。

一件就是对于未来走势的判断,何进引董卓入洛阳,大汉皇室衰微,正是自己“弯道超车”的机会。

另一件依仗则是献帝刘宏之前给自己的传位诏书以及传国玉玺。

别看现如今刘辩是所谓的太子,那也不过是普通的顺位继承罢了,刘辩手中既没有刘宏的传位诏书,也并无传国玉玺,在皇位的合法性上存在先天不足,这正是刘协的优势所在。

这也是为何之前刘协并不纠结于与刘辩争夺太子之位的原因,因为刘协知道,只有自己手中有足够实力的时候才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

否则即便是自己被封为了太子,就在洛阳那个错综复杂的地方,恐怕也逃脱不了成为傀儡的命运。

而刘协正是因为早已经看清了这一点,才跳出了洛阳选择了渤海作为自己“东山再起”的地方。

“还有最后一个原因呢?”听完了郭嘉的前两个原因的阐释,刘协对于郭嘉最后一个原因充满了期待。

见到刘协的样子,郭嘉不禁笑着说道:“主公,这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主公此行,乃是为了将来做打算。”

“哦?怎么个为将来做打算?”刘协紧接着问道。

“主公在渤海的所作所为已经名扬天下了,但是这也仅仅是在天下的世家大族之间,普通百姓对此并不太知晓。

但是此去洛阳,牵动的可是全天下的神经,主公不仅要做,而且越高调越好,要让天下人都知道,除了天子意外,还有一个至仁至孝的渤海王。”郭嘉进一步向刘协解释道。

“这最后一点是为了个名字对吗?”明白了郭嘉所言,刘协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不错!”对于刘协的理解,郭嘉很是赞同。

听完郭嘉之言,刘协却是陷入了沉思之中,虽然心中对于郭嘉的说法很是认同,但自己也需要再捋一捋,从长计议。

“你们怎么认为?”刘协从沉思当中回过神来之后,却是向一旁的众人问道。

“主公,奉孝之言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吾还是觉得,亲身赴洛阳实在有些冒险,稍有不慎即会酿成大祸,还请主公三思而后行。”这时,田丰率先站了出来道。

虽然田丰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不过语气上面却是比之前软化了许多。

其余人等的回答,都在大家的预料之中,唯独陈宫的回答却是让众人吃了一惊:“主公,吾以为奉孝之言在理,可以考虑洛阳一行。”

“公台方才不是也对此质疑了吗?怎么此时又赞成了?”刘协不禁好奇地问道。

听到刘协的询问,陈宫不禁一脸惭愧地说道:“主公,就像奉孝方才所说的一样,吾久在公门,思维有时候形成了定式,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上不免陷入了固有思维当中。”

“公台兄不必妄自菲薄,某之前所言乃是特指主公前去洛阳的事情,并不代表其余事情上面,毕竟在很多事情上面正是需要此等定式才能够解决,这一点 恰恰是某所缺乏的。”听到陈宫之言,郭嘉赶忙说道。

“好了好了,你们的意思孤都已经明白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自然就造就了日后的行为处事习惯,孤不要你们千篇一律,要的正是你们的百花齐放,切不可因此失掉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刘协此言是说给陈宫,同样也是说给在场的众人。

“吾等谨记主公(殿下)之言。”听到刘协所言,众人异口同声地回应道。

而在郭嘉身旁的荀彧看到刘协今日的表现之后,却是满心的惊讶。

荀彧没有想到刘协能够在此等年纪就能够将事情处理的如此老到,在属下的嫌隙还未扩大的时候就消灭其于萌芽状态,这一点是荀彧见过的许多世家大族公子甚至是家主都未曾能够做到的,更加增添了荀彧对于刘协的好奇。

第二百七十六章 各做准备第九十八章 郭嘉奉孝第二十三章 又生变故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发神威第二百五十六章 洛阳形势第二百九十六章 黑山撤军第二百二十一章 战况焦灼第三百二十四章 洛阳城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备其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黄巾将领第六十六章 红衣女孩第二百四十章 甄家父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颍川学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黄巾来袭第一百九十二章 有使田畴第二百四十九章 原因之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殿之上第一百零三章 徐晃谏言第七十五章 你滚出去第二百三十六章 刘备求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风起云涌第二百五十六章 洛阳形势第二百八十章 想到一起第三十二章 文人内核第二百六十章 郭嘉之析第五十七章 大殿之内第五十九章 统一思想第二百九十九章 袁绍之策第三十九章 讨价还价第二百八十八章 背后之人第七十一章 尿裤子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气氛盎然第一百四十一章 许褚来投第三百二十四章 洛阳城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黄巾来袭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拒还迎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战之后第三百三十六章 洛阳来使第三百四十九章 争先恐后第三百三十章 师兄师弟第二百三十五章 龙争虎斗第一百六十三章 扑朔迷离第三百五十章 平原偶遇第二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八十一章 伊人已去第二百二十五章 矛盾凸显第二百八十六章 刘协找茬第三十七章 忽悠董重第一百二十章 皇甫援军第一百四十一章 许褚来投第二百二十章 就地正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协护犊第十九章 租借徐荣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备其人第五十五章 太后撒泼第二百二十一章 战况焦灼第六十八章 古灵精怪第二百零一章 挑中奖了第三十四章 又见蹇硕第一百零四章 无畏虚名第一百七十章 甄氏一族第三百一十一章 攻安平国第六十六章 红衣女孩第三百五十八章 盟主之争第一百四十九章 胎记军士第一百零一章 刘协遇刺第二百六十七章 备受指责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网打尽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进受阻第六十四章 内宫五贤第二百八十八章 背后之人第三百章 大错特错第一百五十章 千钧一发第二百零九章 绝世神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二斧对垒第五十章 突发事件第十二章 玄之又玄第二十章 警告董卓第二百六十一章 刘协入洛第十九章 租借徐荣第一百三十一章 再见文姬第二百二十一章 战况焦灼第二百二十二章 悲惨孙观第七十八章 身陷绝境第二百零八章 兑现盟约第四十七章 请教贾诩第一百六十二章 只出一招第二百七十七章 帮个小忙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战首胜第一百五十五章 暗流涌动第五十七章 大殿之内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败如山第一百零二章 乐进遇险第二百九十章 招揽荀彧第二百九十九章 袁绍之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到达渤海第二百五十四章 抓获淳于第一百零五章 尽数烧死第三百零八章 纠结韩馥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协护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