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荀攸公达

“若不是羌乱的缘故本将军将主力军队都派往了西凉,哪里容得此子如此猖狂!”听着手下的汇报,再结合人心惶惶的众人,何进不禁大声感叹道。

随着何进一声感叹话音落下,整个大殿当中却是鸦雀无声,没有人回应。

看着无人响应的众人,何进心中顿时有些不喜,整张脸也拉了下来。

看到何进的反应,只见众人当中有一人却是站了出来道:“大将军,也许吾等是把事情想复杂了。”

“哦?怎么说?”听到此言,何进不禁向说话之人看了过去,正是黄门侍郎荀攸。

看到何进和众人一脸疑惑地看着自己,荀攸解释道:“大家想渤海王意欲何为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设定了前提,想着这渤海王此来乃是为了争夺皇位,吾看未必如此。”

“公达,你莫不是没睡醒不成?如果那渤海王不是前来争夺皇位,又何必带上如此多的军士前来?”这时,一旁的何颙听到荀攸所言,却是反驳道。

“公达为何如此说呢?”这时,何进也是一脸疑惑地向荀攸问道。

也就是说这话的人乃是颍川荀家的荀攸,若是换做一个旁人,何进怕是都没有耐心听其解释就将其轰出去了。

见到大家对自己的说法都存在质疑,荀攸笑了笑,并不在意道:“大将军,此次与渤海王同来之人中,有一人乃是家叔荀彧,吾刚与家叔通过书信,对于渤海王一行的目的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哦?文若何时到了渤海王麾下了?”听到荀攸此言,何进还未开口,一旁的何颙却是一脸惊色地问道。

看到何颙的反应,荀攸赶忙解释道:“家叔并未曾归入渤海王麾下,只是先前与好友前去渤海一行,恰巧此次渤海王要来洛阳,所以就跟上一起回来了。”

“原来如此。”听到荀攸之言,何颙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道。

“公达之叔伯求相识否?”见到何颙似乎认识荀攸叔叔,何进不禁好奇问道。

对于大汉之人对于颍川荀家的认识来说,荀氏一门都是智计不凡之辈,一听是荀家之人尤其现在还暂时在渤海王那里,何进心中不由升起一丝紧张的感觉。

“回大将军,吾先前与荀家之人交好,自然是认得公达之叔文若的,此人乃是智计非常之辈,善观大势,其能天下少有。”何颙对于荀彧的评价显然很不一般。

“比之伯求如何?”听到何颙对于荀彧的描述,何进心中顿时一惊,赶忙问道。

“胜吾十倍!”听到何进的询问,何颙不假思索便回答了起来。

听到何颙那不假思索的回答,对于荀彧的能力也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毕竟在何进麾下,何颙乃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对比自己与荀彧的时候,竟然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就认定荀彧之才胜其十倍,实在是出乎在场所有人的预料。

何颙的才能大家都是清楚的,那胜何颙十倍的荀彧那得是何等的厉害?

此时何进不禁大急道:“如此人才若是到了渤海王手中岂不是明珠暗投也?”

见到何进那紧张的样子,何颙不禁安慰道:“大将军,方才公达也说过了,文若此行乃是凑巧与渤海王走到了一起,其并未归顺于渤海王。”

“那就好,那就好!攻打,若荀文若来了洛阳,一定要给本将军引荐一番才是。”听到何颙所言,何进眼中顿时又多了一丝希望的神色,脸色也好转了一些。

“诺。”听到何进之言,荀攸却是赶忙回应道。

其实荀攸心中此前也有此想法,在于荀彧的书信当中,荀攸能够感觉出来荀彧在字里行间对于渤海王的推崇。

但是荀攸却不这么认同,不管荀彧在书信当中将那渤海王说得有多么的好,但是在荀攸看来有一点却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渤海王只是渤海王,而大将军何进背后代表的乃是未来的皇帝刘辩。

如此一向对比,两边高下立判,荀攸也想着此次若是能够与叔荀彧见面之后,好好劝一劝荀彧,归到大将军何进麾下。

“公达,文若在给你的信中是如何说的?”这时,何进却是着急向荀攸问道。

“大将军,从吾与家叔书信当中了解到,此次渤海王前来洛阳并无争夺皇位之意,更遑论是针对大将军了。”听到何进的询问,荀攸却是直截了当地将结论说了出来。

“荀侍郎,你怕是被那渤海王给骗了吧?”听到荀攸之言,自然是有人不这么认为的,为代表的正是西园军右校尉淳于琼一行人了。

淳于琼好不容易才从荥阳跑回了洛阳,一回到洛阳就赶来见何进了。

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将自己一路上的悲惨故事讲给了大将军何进,以期能够得到何进的同情,从而抵消自己此次任务的失败。

之前在淳于琼绘声绘色的描绘当中,已经将渤海王描述成了一心想要前来洛阳争夺皇位的封王。

而自己被俘等一系列事情,要么就是一两句带过,要么就是绝口不提。

但是此时荀攸站出来说渤海王没有想要争夺皇位的意思,这与淳于琼之前回来的解释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若是让荀攸能够施展下去,那岂不是证明了自己之前所说的一切都是在骗人?

而此时的荀攸听到淳于琼之言,脸色却是也不太好看,自己又怎么会被渤海王骗,再者书信是自己与家叔荀彧之间交流的结果,说自己被渤海王骗那岂不是也就是说自己叔叔荀彧是在骗自己?

“淳于校尉,吾之前所说乃是家叔荀彧所言,而且则书信上的字体及称呼都是吾与家叔之间独有的,吾都一一辨识,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你所说的所谓渤海王在骗吾,岂不是就是在说家叔亦或者吾在向大将军说谎吗?”听到淳于琼所言的荀攸,却是向其质问道。

场中的气氛一时凝滞起来。

第三百五十四章 徐荣请战第九十九章 袒论形势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服典韦第一百五十章 千钧一发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史追击第一百五十一章 张燕懵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张燕懵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撞破好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两头通吃第二百八十一章 半路拦截第三百一十二章 堂前议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见韩馥第二十章 警告董卓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识抬举第一百五十二章 揍成猪头第二十四章 杀你何如第一百一十五章 乐进逞威第二十六章 和氏之璧第七十一章 尿裤子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渡河之前第三百四十四章 表达不满第四章 婆媳骂街第一百四十八章 掌握主动第七十三章 卫氏仲道第一百二十章 皇甫援军第三百四十九章 争先恐后第一百五十章 千钧一发第三百零一章 斩杀张杨第五十章 突发事件第二百三十一章 引起震动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临城下第八章 投壶游戏第七十六章 赏你耳光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第一百一十章 霸道刘协第一百一十一章 陈宫徐庶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子甄俨第三百四十四章 表达不满第三百一十三章 何进身死第一百三十章 蔡邕归乡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见周异第六十章 何苗其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失之交臂第六十六章 红衣女孩第三百四十三章 绕城而跑第三百二十七章 银甲小将第三百一十四章 污蔑构陷第一百六十六章 举荐之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话里有话第二百三十章 下定杀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辞而别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见周异第二百三十章 下定杀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陈宫之析第二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六十六章 生擒活捉第二十六章 和氏之璧第二百三十七章 坚韧之志第四章 婆媳骂街第一百五十二章 揍成猪头第三百四十七章 刘协发怒第一百六十三章 扑朔迷离第二百三十二章 又见刘备第二百五十五章 绕城而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终究小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女扮男装第二百九十三章 牢狱之中第六十八章 古灵精怪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婚之前第三百六十七章 闹场之人第三百零六章 突闻噩耗第三百五十四章 徐荣请战第二百二十一章 战况焦灼第五十四章 徒步而来第一百三十一章 再见文姬第一百六十四章 拜访沮授第三十二章 文人内核第一百九十六章 刘协借钱第三百六十六章 生擒活捉第二百五十四章 抓获淳于第三百四十一章 军事训练第一百零二章 乐进遇险第二百七十一章 死罪可免第二百八十八章 背后之人第三百四十章 李斯归洛第九十一章 满座皆惊第二百零八章 兑现盟约第一百五十九章 颍川贤达第二百三十四章 有苦难言第二百四十七章 郭嘉之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外部势力第一百四十五章 阵前叫嚣第十一章 最大收获第一百三十二章 初见毛玠第二十二章 极尽侮辱第四十一章 洽谈条件第七十四章 被威胁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孤不同意第二十九章 太后怒了第五十六章 冷眼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