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宝回到了村里,没有直接回家,就到了张光虎家里,张光虎一家人正在院子里吃晚饭:“光虎,还在吃夜饭呢!”
“恩,是啊,你刚回来吧,还没回家吧,郑华,快给天宝盛饭。”
郑华是张光虎的妻子:“恩,好的。”
“既然在你家,我还真是饿了,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啊!”
“这就对了嘛!”
他们一边吃饭一边开始聊着!
“光虎,我想问一下,你今天去,事情办得咋样啊?”
光虎紧缩着眉头,有点失落地说:“天宝啊,今天别提了,我在街上逛到了下午,然后去张大用家,他不在家,他老婆说出差了,可能要过两天再回来,我可能要过两天了再去!”
“恩,可以!凡是慢慢来,急不得。”
“那你呢!你那边什么情况啊?”
“我这边已经搞定了,王振中同意了,给我们村一个指标。现在就看你财政部的那边了。”
“恩,你放心,大用这个人还是蛮好说话的,再说了,我们是老同学了,好办事。”
“恩,那就好,你尽快去。”
又过了两三天,张光虎来到张大用家,这次遇见了张大用:“大用啊,好久没见到你了,你还是那样的年轻啊。”
“你也是啊,想当年一起读书的时候,你总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平时总帮助我讲题,感谢你那时候对我的照顾啊。”
“哪里啊,小事情啊,都过去那么多年了,同学嘛,本来就要相互帮助嘛。”
“我今天特意到你家来和你这个老同学拉拉话。我的一点小小心意,你收下啊。”张光虎把茅台酒放到了张大用的面前的桌子上。
“唉,光虎,你啊,不要送礼啊,以后要玩就直接来我家啊,代什么礼物啊!”他一边说一边把酒从桌上提往桌下!
“老同学,难得一见,小小心意,不算礼物。我拿都拿来了,难道你还叫我拿回去啊。”
“好吧,这次我就收下了,下次再拿来我坚决不收。”
“恩,好吧。”
“天宝啊,我听说你前几天来过一次,那时候我到县里面出差去了,我没有在家,让你跑二次了,真是不好意思,你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就是我们村准备一条路,我代表我们全村人们的意思,想找你帮一下忙啊。”
“我这儿到是好说,就是不知道镇长是什么意思啊。”
“镇长哪儿,我们去说过了,他说批准了,就是要看你这边财政局是否有活用的资金,能够批下去,购买物资。”
“最近是财政还有些吃紧,过两个月,我就能给你们批下来,但是你们要弄申请书等等资料啊。”
“恩,这个是自然了啊,还有这个事情不要张扬出去,一般人来是很难批的,我看在我们老同学的情分上,就帮你了。”
“恩,知道了,谢谢你了!我回去了。”
“吃饭了回去,我家老婆正在做饭呢。”
“不了,我有点急事,要回家。感谢了啊,老同学。”
张光虎凯旋而归,回到村里和村长张赵志和会计张天宝一起商量了,然后又往常一样开会,通知了大家,大家一致认同这个项目。然后就是三人去镇**跑了好多次,终于把手续做好,项目生申请成功了!
项目申请成了,但是让张赵志三人头疼的问题有来了,**同样是自出物资和技术,通电工程的时候,村里的年轻力壮的劳动力都没有出去打工,现在呢,出去了一大半,那么出工就成了问题。这个问题改怎么解决呢!还有一个问题是修路占了人家也有些村民的土地,这个问题也让他们头疼的很,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从二月份开始申请这个项目,已经两个月了,这已经是四月份了,张赵志三人都希望早一点落实,但是这个棘手的问题让他们难办,四月初的一天,三人约好了在坐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讨论这个问题。张赵志:“天宝啊,光虎啊,现在万事俱备,只欠开始干的问题了,可是出工问题还不知道怎么解决呢。”
张光虎猛吸了两口烟:“我在家也想了这个问题,依我看啊,就全部一起干,按人数平均计算每家该出多少工,没有出工的就出钱补给出工多的,相当于工资,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家里没有劳动力,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在外面挣钱了,可以支付的起这笔钱!”
张赵志听了张光虎的发言:“我觉得光虎的意见有道理,可以参考。天宝啊,你也发表一下看法啊,人多力量大了嘛!”
张天宝抓了抓头,然后慢慢地说:“让我说啊,我觉得我们不如按人数平均把人物分下去,每家每户抓阄决定是那一段,分到各家各户,只要他们按照标准完成就行了,没有劳动力的家庭,不管他们是拿钱承包出去,还是要自己干,让农民自己决定。”
张赵志:“我觉得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这会还真拿不定主意了,该用你们两谁的意见呢。”
张天宝推了推眼镜:“我认为光虎的意见呢,是可以实施,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大家一起干,虽然出工,没有出工的出钱,如果这样的话,有的人出工,努力干活,有的人出工不出力啊。如果采用我的意见话,就可以有效地做到公平公正,但是必须尽量把任务分的均衡才行。”
张光虎都觉得言之有理:“说的很对,我觉得这样比较好啊。”
张赵志也表示赞同:“那就采用这种方案吧,明天通知开会,大家商量没有意见的话,就按这个方案开始干了啊。”
张天宝:“这个问题用这个方案处理,我觉得不错,但是另一个问题就是占土地的问题,还真不知道怎么处理啊,你们也发表一下意见啊。”
张光虎感叹道:“这个问题啊,你说赔偿土地吧,拿什么赔偿啊,不赔偿啊,土地可是农民的命根子啊。”
张天宝:“也不能这么说,以前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现在不一样了啊,大多数人都出去打工了,很多土地都荒了,修路嘛,是千秋大事,如果修好了,最受益的还不是路旁边有土地的人,方便他们托运货物,如果路从他们土地上经过的话,那么他们可以在路的旁边修房子。”
张赵志:“你们两个说的都有道理,我看这个事情还得开个会,让大伙讨论讨论。”
张天宝和张光虎二人都表示同意。
第二天通知开会,第三天在村委会开了会,就关于出工问题大家一致同意把任务分到各家各户。第二个问题讨论很激烈,土地被占的人要求要土地赔偿,他们觉得土地是他们的饭碗,没了怎么办。没有被占土地的人要求不用赔偿,因为他们觉得被占土地的人虽然是被占了一小部分土地,但是,他们的地将来会在公路旁,其余的土地拿来修房子或干其他的事情,交通都方便了,也占了便宜。
正在大家都僵持不下的时候,张赵志发言了:“既然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这个事情也确实难以处理,修路是关乎我们张家村的大事,不能因为占了一点土地就放弃这个机会,我知道,土地对每一个农民来说就是命根子,但是要想富先修路。你们的土地虽然占了,但是也方便了你们。我觉得现在就投票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投票结果下来了,同意的占全村人的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的人不同不赔偿。
张赵志接着说:“投票的结果是不赔偿的占多数,要求赔偿的占少数。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你们个人有什么觉得我做的不公正的地方,可以去上面告我。”
会议就这样的结果散了,虽然有三分之一的很郁闷,他们有怨言,但是事情已经定了。
张赵志回到家里,已经是下午啊,依然在院子里的凳子上坐着休息,显然这段时间为了修路的事已经疲惫不堪,抽着烟:“维芳啊,你说我今天这样做,对不对啊。”
“这个问题确实难处理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
“哎......是啊。肯定有很多人对我有意见啊。”
“要做大事,肯定会得罪很多人,只要你身正,不怕影子斜啊,做到无愧于心就好。”
”恩!”
张正东家抽到的一处任务不算是很艰巨的,但也不轻松,田恩芬每天都在地里拼命干活,现在又有任务了,担子更加重了。张赵泽外出打工不到一年了,如意地进了张祥波介绍的管桩厂,也没挣到多少钱。想把土地承包出去,可是有没有钱,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去完成任务了。
在张家村修公路期间,张正东八岁,在村小学读二年级,妹妹三岁。田恩芬就只有带着张卓娅去修路,不修路的时候就带着张卓娅到地里干活。张正东每天放学了回来就给妈妈做饭。放星期的时候也和妈妈一起去修路和干农活,就这样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劳作,也完成了分给自家的任务。
就在2000年下半年,张家村的第一条公路终于通了,虽然是土路,但是这对张家村来说是一件标志性的事情,标志着以前完全靠人肩挑背磨的日子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