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

成都的王宗弼傻眼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唐-军的进攻速度如此之快,看来据蜀称帝的梦想是不可能实现了,下一步要快速组织投降,晚了容易挨揍。

但投降可以啊,你要有门路,你如果不认识人,怎么跟对方签协议呢。

王宗弼认识一个人,而且这个人还刚好是唐-军的先锋之一。

不错,他就是李严。

之前李严代表大唐出使蜀国的时候和王宗弼打过交道,宗弼同学对李先生的印象还不错,认为和这个人谈谈投降,靠谱。

现在的形势是一边倒,想要投降可以,必须先表示诚意。

于是乎,王宗弼立刻给汉州的唐-军送去钱币、良马、牛酒,这项工作的学名叫做犒军。

犒军除了跟对方建立良好关系外还有一个作用,可以通过这项工作给唐-军发出一个信号:我们是朋友了,你就别再往前打了,不然擦枪走火什么的算谁的?

在保证己方不挨揍的前提下,王宗弼伪造了一封蜀帝王衍的手书,派人送到汉州唐-军大营,点名让对方派李严到成都一叙,并说了一句话:

“公来我即降!”

意思是说,你李先生到了成都,我王衍就投降!

李严这个人不简单啊,之前被后唐派去蜀国刺探对方虚实,然后回来后极力鼓动后唐伐蜀的人是他;

带兵伐蜀做先锋,斩杀畏死将官,整顿部队纪律的人也是他;

现在,他即将再接再厉,完成蜀国投降前的沟通接洽工作。

李严艺高人胆大,既然对方点名让自己去,那就去呗。

这里还没走呢,有人来劝:

“当初提议伐蜀的人是你,现在你又是领军先锋,蜀人肯定恨死你了,你还敢去?不怕有去无回吗?”

对一般人来说,这是个问题,但李严不是一般人,他是个天才的外交家,而且还是外交、军事两栖型人才。

正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儿,他认为问题是有的,但可以忽略不计,于是面带微笑,只带了几个随从就跑到成都去了。

李严进城之后做了以下几件事:

安抚军民,给大家拍着胸脯保证,唐-军来后是会秋毫无犯滴,你们磨豆腐的继续磨,卖蔬菜的接着卖,种庄稼的接着种,当兵的想当就接着当,不想当就回家陪老婆孩子去,没人抢你们的饭碗,也没人会欺负你们。

这样一来,军队百姓都安心了,说白了谁也不想喊打喊杀的,管你是后唐还是前后左右唐呢,只要不捣乱欺负人,搞和平演变我们还是支持的,毕竟谁来当家做主都一样,跟百姓和当兵的关系不大。

解决完这些基层群众问题,李严接着解决高层问题。

高层特指皇帝和太后这帮子皇亲国戚。

亡不亡国的,百姓和军队无所谓,对他们来说只是换一个主子来服侍而已,该吃苦受罪的还要接着吃,该沙场流血的还是要接着流,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戏码对他们影响不大。

但以王衍为代表的这一帮子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是统治阶级顶层人物,在百姓眼里这就是站在云尖上的人物,亡国啥的主要就是亡他们。

既然这些人是被灭亡的对象,你还去跟人家谈判,谈个啥?谈一谈对方想怎么死咋地?

当然,如果王衍没有被王宗弼给控制住,李严打死也不会来成都的,既然对方这个皇帝已经成了光杆司令,那来谈什么都无所谓了,只要忽悠一下对方,让他配合一下搞一个投降仪式就可以了。

李严先跟对方谈死不死的问题。

穷途末路的王衍见到李严就是嚎啕大哭。李严就说别哭啦,只要你肯投降,保你全家无事!

此话一出,王衍哭声顿时止住。好嘛,投降不仅免死,还免全家人的死,这感情好啊,自己最担心的就是性命问题,既然这个问题不成问题了,那也就没有其他问题了。

于是乎,王衍让李严去见太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们。

然后一家人算是松了一口气,国家虽然亡了,但是命保住了,之后富贵生活照样过,还有什么不好的呢。

既然皆大欢喜,那就开始忙正经事吧!

投降仪式

投降是个技术活,技术含量主要体现在程序上,这是个实打实的以形式主义建造的形象工程。

首先要起草降表,这里面有学问,措辞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太硬了说明你还不服气,估计要接着打;太软了会让对方很没有成就感,人家心里不舒服,容易给你小鞋儿穿。

所以说这降表既要鼓吹对方的武功,又要表达自己的诚意,而且这诚意还必须是被对方打出来的,这样一来对方既师出有名,又功德圆满,皆大欢喜。

起草降表这项工作由蜀国的两位笔杆子来完成,其中一个是翰林学士李昊,另一个是同平章事(宰相)王锴,这两位老先生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总算是把一封光辉灿烂的降表给写出来了。

然后皇帝签字(盖章),找人送到唐营去。

送降表的这个人也是精挑细选,是谁呢,欧阳彬,这个人大家不用记忆,但要了解他当时的官职——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

好吧,蜀国的兵确实不咋地,打仗那叫一个稀烂,兵这么烂,领导要负责,你的兵打了败仗,做领导的就去送降表吧,对口接待,严丝合缝。

欧阳侍郎也很光棍,把心一横,带了帮随从,快马加鞭就跑到唐营里去了。

后唐大军统帅李继岌,副统帅郭崇韬接到降表,大喜。

这两个人当时还在赶往汉州的路上,心想既然蜀国已经降了,那就不要再磨磨蹭蹭的了,赶快去受降吧。

在赶去受降的路上,王宗弼又派人给李继岌和郭崇韬送来一封信,连同书信一起送来的还有大量金银珠宝、后宫珍玩,书信的内容很简单:

“蜀国已灭,封我个西川节度使当当呗!”

看到没,现在就已经开始讨官要官了,然而这也无可后非,人家王宗弼同学又是利州又是成都的来回跑个没完,上蹿下跳又把蜀帝给控制了起来,忙活了这么大半天了,为的啥?还不是冲着利益来的嘛。

既然现在工作做的差不多了,当然要在协议签署之前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呀。

毕竟协议签署之后,自己可就没有多少筹码来讨赏了。

但是他想错了一点,那就是现在他手中也没有什么筹码。

讨赏跟谈判有个共通之处,谈判需要势均力敌,要不然直接碾压就行了,何必绕弯子坐下来商量呢;讨赏也需要有个前提,那就是你要有利用价值,如果连价值都没有,凭什么要赏你?

在李继岌和郭崇韬眼里,王宗弼毫无价值,或者说价值不大。他们要对蜀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不需要代言人,更不需要地头蛇,所以说这里的人要全部换成自己人。

而王宗弼,有点碍事。

李继岌甚至没有跟王宗弼回信,只是指着对方送来的一大堆珠宝对使者说:

“这些东西都是我家的,何必让你们来献!”

意思很明白,蜀国都已经要投降了,这里的东西都是我的,你来回地倒腾这些东西,不觉得费事吗?

霸气啊,然而拥有绝对的实力做支撑,李继岌有霸气的资本。

接下来就要操作投降的具体事宜了,王宗弼在汉州迎接到李继岌和郭崇韬,然后大家一起往成都赶。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样的太监——张承业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三十三章 战神李存孝(二)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斗第八十章 暗流汹涌第八十章 暗流汹涌第一百八十章 罗贯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习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刘知俊第一百零五章 枣强第一百六十三章 张承业与李存勖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战之后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谦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围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结局(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掞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过家家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横冲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一百三十八章 卢文进第四十三章 乱战魏博第一百三十一章 晋阳保卫战第三十六章 疯狂的李茂贞第九十四章 南汉帝国发家史(二)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殇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涂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谦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边儿那点儿事儿第一百五十五章 镇州之乱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七十章 灭梁(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来投降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后时光第二十九章 河阳之乱第十六章 死了一个秦宗权第七十九章 最后的贵族第十四章 朱温的崛起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涂第一百三十二章 贝州城最终结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三十一章 群殴李克用(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冯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与阿保机第五十八章 征战鲁东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九十一章 泼皮无赖也有自己的无奈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战之后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二百零一章 郭从谦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气第二百零九章 赶尽杀绝第一百零五章 枣强第七章 两个人的舞台第六十三章 三个刺儿头一台戏(一)第三十一章 群殴李克用(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来脚往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袭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烦第七章 两个人的舞台第十九章 马楚政权的兴起第四十章 王镕的魅力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罗绍威第六十三章 三个刺儿头一台戏(一)第九十三章 南汉帝国发家史(一)第九十四章 南汉帝国发家史(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一百二十七章 锁城术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闹心的魏博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战第九十五章 苏州之围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从周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彦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刘掞的落幕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机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一百二十三章 极限运动爱好者李存勖第四十四章 闹独立的刘仁恭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机发家史第一百零五章 枣强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韬之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韬之死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龙(二)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气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围第六章 忠武宦官杨复光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团第一百五十四章 刘掞的落幕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战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