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郭从谦

这时候的情势就比较危险了。

你后唐灭梁的时候是个巨无霸,现在一拨叛军占了一个魏州城你竟然打不下来,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不行了呗!

魏博之乱彻底暴露了后唐的军事水平,你既然已经弱成了这样,那就不要怪我们乱动了!

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流言四起:

“郭崇韬杀了李继岌,在蜀国自立为王,所以皇帝才灭了他的族!”

“皇后把李继岌的死归咎在皇帝身上,已经弑君了,这娘们要做女皇帝啦!”

好嘛,流言越传越凶,而且版本还越来越多,最后大家说什么的都有,人心惶惶,乱糟糟闹成一团,有心人就开始起事了。

邢州守将赵太据城反叛,李存勖派霍彦威征讨;沧州军队哗变,小校王景戡竭力讨平,然而这也不是啥好鸟,随后自称义昌留后,上表让李存勖发证书;河朔地区州县相继告变,军队乱成一团。

形势有点失控,李存勖再也坐不住了,他要亲征。

宰相和枢密使都不同意,他们的理由很充分:

“京师乃是帝国根本,皇帝不能轻动。”

李存勖急了:“朕若不动,没人可以胜任啊!”

关键时刻,群臣众口一词,推荐了一个人出来,谁呢?

李嗣源!

现在后唐最能打的将领也就只剩下一个李嗣源了,推荐他去,没毛病。但有一个前提,在一个对的时机。

对的时机就是在最开始选将的时候,那一次选了元行钦,结果事态恶化了。现在大家想要亡羊补牢,就不知道能不能补得上。

而李存勖打心眼儿里不希望李嗣源去,因为他信不过对方,怕最后成了抱薪救火,越烧越旺。

李存勖对李嗣源的猜忌由来已久,不久前诛杀郭崇韬、朱友谦的时候就把李嗣源召回洛阳了。

当时后唐-军队普遍缺粮,战士们忍饥挨饿,不满情绪很是激烈,正所谓军心可用,这时候主持一次造反活动,成功的几率是很大的。

李存勖当然清楚这一点,为了防患未然,任何可能造反的武将基本上都被清洗了一遍,李嗣源功高震主,当然首当其冲。

想杀他肯定要找个合适的理由,李存勖为此精心布置了一番。

这一天,李嗣源府中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客人,此人就是朱守殷。

朱守殷在前期后唐灭梁大战中露过一次脸,一出场就把德胜城给弄丢了。当然,这个人的特长不在打仗,而在于打听小道消息。

朱守殷和对方把客套话都说完了,然后拉住李嗣源悄悄嘱咐了一句话:

“最近京城不太平,将军您又功高震主,还是早点回自己的藩镇避祸去吧!”

这句话是有来头的,当时朱友谦刚刚被杀,京城人心惶惶,武将尤其胆战心惊,生恐踏错一步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李嗣源有一百个心想走,但是走不了啊!

他听了朱守殷的话顿时勃然变色,指天发誓道:

“我李嗣源不负天地君亲,是福是祸,我就在这里,听天由命罢了!”

这一句话说得很是掷地有声,朱守殷听了之后放心了,又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就走了。

望着对方远去的背影,李嗣源心里五味杂陈,唏嘘不已。

朱守殷并没有回家,他马不停蹄去了皇宫,把李嗣源的情况向李存勖原原本本汇报了一遍。

李存勖听完后半晌没有吭声,心里的疑虑虽然打消了不少,却并没有放松对李嗣源的监控。

相反,李嗣源仍然一直在鬼门关那里晃荡,因为伶人、宦官在李存勖面前没少说他的坏话。

幸亏有一个李绍宏暗中百般解救,才把李嗣源的命维持到了今天。

李绍宏这个人有点意思,一方面在李存勖面前不停举荐段凝,另一方面又时时刻刻保着李嗣源,不知道这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听到群臣的举荐,李存勖打心眼里不以为然,敷衍了一句:

“我要留着嗣源戍卫京师呢,怎么舍得派他去?”

群臣集体腹诽:防着人家就说防着人家,把话说这么好听有用吗?

面上却都不露声色,又集体劝了一句:“我们也能理解陛下您的考虑,但是别人没有能够胜任的呀!”

这时候忠武节度使张全义也来凑了一回热闹,他对李存勖说:

“河朔现在乱成一团,时间久了必成帝国心腹大患,只靠元行钦那些人是不够用的,应该让李嗣源去!”

张全义是刘皇后他干爹,既然干爹都发话了,那就让李嗣源去吧!

李嗣源这一去,又把叛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在高-潮来临之前,霍彦威旗开得胜,攻破邢州,擒主赵太等一干叛将,抓到魏州城下一顿刀光剑影砍了脑袋。

这叫杀鸡骇猴,到底骇没骇到不知道,反正这个时候李嗣源带着大部队也赶到了魏州。

当时天色已晚,李嗣源就安营扎寨,号令众军,明天一早开始攻城。

而事情,就出在那天晚上。

从马直(天子禁军)士兵张破败(名字很有意思)带头作乱,鼓动乱军斩杀都将,放火烧营,随后带人到中军“请愿”。

说是请愿,其实就是想杀掉主将李嗣源。

李嗣源不傻,不可能等他来杀,亲自带军迎敌。

可惜自己的亲兵太少,而对方的乱兵又太多,以寡击众,没打赢。

这样一来,乱军胆儿更大了,声势震天,把李嗣源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插翅也难飞了。

没办法了,打又打不赢,跑又跑不掉,只能喊话了:

“你们想要做什么!”

不得不说,李嗣源作为一军主将,虎威还是在的,而造反的人一般心里都没底,他这一嗓子喊出来,还真把人给镇住了。

张破败同志站出来向李嗣源汇报了一番工作情况,当然,这个汇报材料有点长,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

先是罗列了一下魏博军队的战功,然后把对方不得已军变的原因说了一下下(有家不能回),得出结论:魏博不能打,打这些苦哈哈下不了手。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有点意思了,张破败同志说皇帝想要诛杀从马直禁军,禁军虽然是天子亲军,但不是任人宰割的牛羊,咱也没有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觉悟,自然不能伸着脖子等人来杀啊,所以说就要造反。造反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推举李嗣源为皇帝,和城里面的魏博军队联手灭了他李存勖。

这就要涉及一个新的问题,李存勖为什么要杀自己的亲军呢?这个无厘头的小道消息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案是从伶人那里来的。

李存勖称帝之后在各部军队中进行了一次海选,把最精锐的士卒选出来充做自己的亲军,分为四部分,设置了四大指挥,称为从马直,四大指挥再往上就是指挥使,总管禁军。

而这个指挥使名叫郭从谦,之前的职业是伶人。

这个伶人不一般,除了主业唱戏很突出之外,上阵杀敌也还凑合,立过不少战功,深得李存勖喜爱。

郭从谦很有一些政治头脑,他深知自己这个指挥使的位子来路不正(伶人上位),想要长久的话只有皇帝的照应还不够,必须得到大臣的支持。

于是乎,聪明的郭从谦开始主动结交大臣。

好巧不巧,他结交的重点人物就是郭崇韬。

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当时郭崇韬是百官领袖,李存勖面前的红人,抓人就要抓重点,只要把郭相公拿下,百官这道关也就过了。

为此,郭从谦下了血本,认郭崇韬做叔父,在叔父面前装孙子装的那叫一个狠。

不仅如此,拿下郭崇韬之后,郭从谦又对睦王李存乂发动攻势,拜对方为义父。

这样一来,郭从谦安心了,皇帝是自己的靠山,宰相是自己的叔父,还有一个王爷是自己的干爹,这完全就是无懈可击了嘛!

事实证明,多头押宝容易出问题。

后面的事情我们就都清楚了,郭崇韬、李存乂相继被杀,按照既定流程,皇帝李存勖开始清算对方的余党。

你作为皇帝亲军指挥使,你叔父和义父都谋反了,你敢说自己没参与?

郭从谦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这样我当初何必四处跑着装孙子呢,老老实实带自己的禁军多好呢!

但是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自己的靠山全部都到了,就连皇帝也对自己起疑,这该如何是好?

正所谓上面的路被堵死了,那就走下层路线吧。

郭从谦把及时雨宋江的那一套拿了出来,开始对手下人仗义疏财,什么金银珠宝、钱帛珍玩(看来之前没少贪)都拿出来了,禁军将校都得了他的好处。

送东西还不算,郭从谦边送边哭,哭啥呢,为自己的叔父和义父鸣冤,赚取大家的眼泪,博得军中的同情。

这就是在拿死人做文章了,他哭郭崇韬和李存乂,就是在保自己。

这是一次包装,包装后的郭从谦成了孝子和受害者,而受害者是很容易得到大家同情的,关键时候,同情可以变成支持。

正所谓拿人手短,更何况当时后唐财政匮乏,又连年大饥,军队也发不出饷来。

没饷就没法养家,禁军将校们正为这头疼呢,郭从谦发的救命钱就到了,你说大家能不感恩戴德吗?

于是乎,郭从谦对禁军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突飞猛进,大有将这支军队变成“郭家军”的态势。

第十三章 乱战中原第二百零八章 善后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袭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掞第一百零二章 脑残的刘守光第十七章 崛起一个杨行密(一)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三十七章 英雄气短李存孝第七十九章 最后的贵族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八十章 罗贯第二百一十四章 无耻房知温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一百零三章 杨守光登基第六十九章 后梁与诸侯第一百章 柏乡之战(二)第五十六章 东征西讨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务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贞其人第四十章 王镕的魅力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零六章 没落的朱温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储风波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殇:兴教门之乱第一百章 柏乡之战(二)第十六章 死了一个秦宗权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边儿那点儿事儿第一百零二章 脑残的刘守光第四章 兵锋所指——长安!第十九章 马楚政权的兴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韩延徽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一百六十六章 杨刘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韬第一百二十章 徐温父子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六十九章 灭梁(一)第二百零一章 郭从谦第九十四章 南汉帝国发家史(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战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殇第八十六章 王重师的悲哀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韬之死第十三章 乱战中原第七十五章 闹市杀人事件第三十章 群殴李克用(一)第七十九章 最后的贵族第九十二章 高赖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贝州城最终结局第二百零九章 赶尽杀绝第六十九章 后梁与诸侯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五十三章 河东之战第九十八章 祸起镇州第十三章 乱战中原第四十二章 郓兖之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谦第一百三十六章 韩延徽第十七章 崛起一个杨行密(一)第三十六章 疯狂的李茂贞第七十四章 极品刺客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七十六章 乱政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极限运动爱好者李存勖第十九章 马楚政权的兴起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务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二十章 徐温父子第五十六章 东征西讨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九十五章 苏州之围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当第一百零七章 朱温之死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变(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二百零九章 赶尽杀绝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殇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龙(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韩延徽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一百七十二章 诸侯的应对第十八章 崛起一个杨行密(二)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涂第一百一十章 变天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六十四章 三个刺儿头一台戏(二)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四十四章 闹独立的刘仁恭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务事第二百零一章 郭从谦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