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征

中使向延嗣为此拟了一道诏书,里面有一句话“王衍一行,并从杀戮”。

诏书出来了,就要到朝中来盖印,枢密使张居翰看了一遍,感觉不妥,就着殿前的柱子改了里面一个字,把“行”字改成了“家”字。

别看只是一字之差,救活的可有上千条人命。

因为如果是“王衍一行”,那就要把跟随他的人全部杀掉,什么前蜀的百官啦、宫人啦、仆从啦全都要死。

改成“王衍一家”那就简单了,只把王家那一大家子杀掉就行了,其他人都可以免死。

张居翰这事儿办得漂亮啊,值得点赞。

要知道私改诏书这可是冒着天大的风险,但可以救活人命,即便有风险,我老张也要办。

这就是有温度的人,也是有责任感有良知的人。

王衍被杀的时候,母亲徐氏(之前王建的徐贤妃)面对行刑的人大声号呼:

“我儿以一国迎降,尚且被族灭,你等背信弃义,受祸也不远了!”

祸,确实不远了,王衍前脚被杀,李存勖一大家子也要马上步其后尘了。

意气风发的后唐皇帝李存勖马上就要带兵出征。

出征这事儿他以前常干,往东打桀燕的刘仁恭父子,往北打契丹,向南打后梁的朱友贞,他都是带头冲锋,在命悬一线的战阵中享受杀伐的快感。

这几年入主洛阳,他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转移到唱戏和打猎。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嘛,已经定鼎中原了,老爷子李克用交代给的三件事也都完成了,总要放松一下自我嘛。

再说了,强敌已灭,四周的人都服服帖帖的,哪还有什么像样的硬仗要打呢?

虽然无仗可打,但李存勖毫不怀疑,自己一旦提枪上马,还是那个生龙活虎纵横疆场的李存勖,任何叛乱在自己的铁蹄之下都会偃旗息鼓!

事实证明,雄心壮志在事实面前往往会被撞得粉碎。

李存勖啊李存勖,你之所以能得天下,当然与自身的勇武有很大关系,但最主要的是你团结了士卒,代表着民意。

那时候,天下人盼望着李唐的回归,梦想着开元盛世的美景,他们相信一个叫做李亚子的英雄会救民于水火,结束这遍地狼烟的无义之战。

李存勖,你的力量是天下人赋予的,战功是抱着必胜信念的勇士给你加持的,你的胜利是天下人的胜利。

然而当你不再代表天下人的时候,这个胜利还有意义吗?当你走到人民对立面的时候,当宦官、伶人借着你的威名祸国殃民的时候,你的根基还在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几百年前那位姓李的老人发出的肺腑之言,你难道真的没有听说过吗?

然而现在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败局已然注定,孤家寡人的你,注定不可能重复之前的神话了。

李存勖任命元行钦为先锋,沿黄河东进,自己则率领大军押后。

在行军的过程中,李存勖感觉到了不安,这份不安源自士兵们的冷漠,源自不断地有人逃亡,源自整支军队营造出来的压抑氛围。

李存勖这几年深居宫中,这种情况之前完全没有见过,这不再是一支嗷嗷叫的部队,而是一群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散兵游勇。

士兵逃亡的现象屡禁不止,凭借这样的军队去打胜仗那是不可能的。

李存勖当机立断,想到了和谈。

向谁和谈?李嗣源。派谁去?李从审。

儿子去跟父亲谈,成功的几率总会大一些吧。

然而让李存勖始料未及的是,李从审不去。

这孩子是个死心眼儿,之所以不去倒不是因为有情绪,而是他想在李存勖面前尽忠,以自己的坚守证明自己的父亲是不会谋反的。

李存勖非要派他去,李从审打死也不去,用他的话说:我就想死在您的面前,来证明自己的忠诚。

忠孝难两全,父亲跟皇帝打起来了,李从审选择了站在皇帝身边。

能有这样的儿子,父亲难道会是乱臣贼子?

可惜啊,不想反、最不可能反的李嗣源最后还是被逼反了。

而造反这项工作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李从审,这是李嗣源最喜爱的孩子,因为他最像乃父。

君命难违,李从审还是被迫上路了,他要去河阳找到自己的父亲李嗣源,然后接洽双方的和谈工作。

然后好心办坏事的元行钦再次坏事儿了。

没错,他又把李从审给逮住了,这次他没有多说废话,手起刀落,取走了李从审的脑袋。

至此,李存勖最后一次生的希望也被终结。

在李存勖惶惶不可终日的同时,李嗣源正在做一件事情——整肃军队。

当时他带着大部队到达白皋,这里是个渡口,正好遇到几船从山东运过来上贡的绢帛。

绢帛这东西是可以当钱来用的,既然钱送到眼前来了,不要白不要,李嗣源照单全收,然后拿着这些东西来赏赐军队。

军队需要讲究纪律,赏赐给你们东西可以,但要排队来领撒,要不然一拥而上成何体统?

安重诲的部众就是那些一拥而上不讲规矩的人,别人都在排队呢,他们上去就开抢。

李嗣源大怒,下令将乱军当众斩杀!

鲜血、人命是树立规矩的利器。

杀了几个人,全军肃然,一群乌合之众瞬间有了纪律部队的样子。

接下来李嗣源渡过黄河,到达滑州,召见符习。

符习是平卢节度使,之前被手下人占了老巢,现在还带着兵在小城里呆着呢。

接到李嗣源的书信,他不敢不听,在胙城与李嗣源相见,安申通的部队随后也赶到这里。

现在符习是被这些人裹挟着造反,但是心里还在犹豫,毕竟造反这种事儿就是一场豪赌,下错了赌注那可是要抄家灭门的。

而战皇李存勖的威名如日中天,跟他作对,能落着好?

霍彦威当时已经投靠了李嗣源,拉着符习说了一句话,彻底打消了对方的犹豫:

“主上点名要杀的十个人,你排名第四,还要犹豫个啥呢?”

当然,这是假话,人家李存勖根本就没说要杀人。

但是你说没说不重要,重要的是符习信了。

既然李存勖那边押注已经不可能,那就只能押李嗣源了。

于是乎,符习带着本部军马也加入了造反的队伍。

统一了内部意见之后,李嗣源率大军向汴州进发。

而李存勖进军的目的地,也是汴州。

双方相向而行,就要展开一场高手之间的较量。

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刘知俊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当第一百七十二章 诸侯的应对第九十章 朝廷与藩镇第一百零四章 朱温的独角戏第八十九章 王彦章出场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战前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灭燕(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张承业与李存勖第二百一十四章 无耻房知温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气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决战第八十三章 好员工牛存节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样的太监——张承业第七十五章 闹市杀人事件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胜之战第二十三章 海龙王第六十六章 大话士族第五十六章 东征西讨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结局(一)第一百八十章 罗贯第三十一章 群殴李克用(二)第六十四章 三个刺儿头一台戏(二)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一百二十七章 锁城术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战第八十章 暗流汹涌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机发家史第九十九章 柏乡之战(一)第九十一章 泼皮无赖也有自己的无奈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章 柏乡之战(二)第一百七十章 灭梁(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团乱麻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钟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谜第四十四章 闹独立的刘仁恭第二百零三章 烽烟四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贞其人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殇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战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袭的威力第二百零八章 善后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气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龙(一)第一百二十章 徐温父子第七十五章 闹市杀人事件第一百三十一章 晋阳保卫战第一百零五章 枣强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处直的悲剧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战第七十三章 张颢和徐温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六章 忠武宦官杨复光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殇:兴教门之乱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后时光第八十章 暗流汹涌第一百六十三章 张承业与李存勖第七十四章 极品刺客第一章 愤青是怎样炼成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战前夜第八十章 暗流汹涌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十九章 马楚政权的兴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锁城术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乱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团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国大战第十二章 两个皇帝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气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征第七十三章 张颢和徐温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后时光第四十章 王镕的魅力第一百零五章 枣强第十二章 两个皇帝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战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围第一百二十八章 刘掞的苦恼第七十四章 极品刺客第五十三章 河东之战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掞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掞第二十九章 河阳之乱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风雨飘摇第一百零六章 没落的朱温第一百五十五章 镇州之乱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处直的悲剧第十章 李克用与朱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