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齐格

那老人看了看鲜于通手中锦盒,脸色蓦地阴沉下来,将已收的两支木盒塞回鲜于通怀中,冷哼道:“先生,凡事不可太过。记住,你是为王爷办事,不是为丞相。”

鲜于通赔笑道:“您老说的甚是,只是丞相当年于我有恩,在下于京城也无甚朋友……多多劳烦您了。”说着捧着两支紫檀木盒一支锦盒,郑重其事的对着那老者躬身施了一礼。

见鲜于通如此作为,老人好似微有慌乱,忙道:“先生,你是圣上钦封的四品上骑都尉,何苦与老奴为难?”

青书心中一震,这上骑都尉,乃是正四品的勋官,非己有功于社稷,抑或是先祖出身显贵,是难能登此殊荣的。但这上骑都尉听来很是威风,但却并无实权,手下一兵一卒也无,只是俸禄与四品大员一般,其余的却是远远不及了。

鲜于通叹道:“老伯,您在王府五十余年,我也唤您一声老伯。您就帮我这一次忙,可好?”

老人面色为难,眉棱微微跳动,蓦地一咬牙道:“好,但王爷若是问起,先生你可得多担待

鲜于通大喜,忙将老人扶到椅子上坐好,恭恭敬敬的又施了一礼,将三个盒子用锦缎包好,交予老人手中。

老者咳嗽一声,望了望地上敞开的箱子,说道:“先生,你还是先把金子收起来吧。”

鲜于通一拍脑袋,笑道:“诚然,诚然。”

老人又咳嗽两声,拱了拱手道:“那老奴先告退了。”鲜于通忙道:“华山夜里雾重路滑。我送您回房吧。”

老人嘿嘿笑道:“不了。不了。老骨头还没散。”说着便站起身来,蹒跚着往门外走来,走到一半,又回头拱手道:“先生,明儿老奴自会离开,也就不与你告辞了,见谅了。”

青书暗道:“这老人步态沉稳,落地却悄无声息。瞧他似是一人走来。搬着这么一个一百来斤的箱子上华山,啧啧,功夫了不得啊。”见他就要破门而出,便屏息敛气,闪到一边。悠悠跃高三尺,伸手一勾,腰肢稍扭,便腾上屋脊。

这一系列动作兔起鹳落,宛若行云流水,迅捷顺畅之极。即便那老者功夫不弱,也是听不出丝毫端倪,“太极十三势”之功用。可见一斑。

张三丰曾在那本小册子里写道:“此十三势精深奥妙,包罗万象,然则难学难精,非悟性、毅力、慧识俱佳者不能成之。然遍观我弟子,皆无此能。幸耶?哀耶?”

“包罗万象”四字,可见这太极十三势之强。北宋年间。武林中顶尖的绝代高手无涯子、李秋水隐居镜湖之底,日夜研习武功,为的便是创出一门包罗万象地功夫,而终不能成。但张三丰此时却能自豪的说。这门功夫包罗万象,可刚可柔,可攻可守,可阴可阳。其武学大宗师的气概,显露无余。

又提到他七位弟子,能传此十三势者,委实太少。盖因这十三势衍变开来。过于繁复。往往悟性不足者,不能悟通下节;而悟性高者。悟通之后,却因在脑中推衍各种情形各种形势太过繁复,无毅力者,自然知难而退;而慧识,却是最为重要一节,条条道路,盘根错节,然则大道至诚,唯有一条。在张三丰看来,张翠山或有此能,但创出十三势后,他却失踪。而其他弟子,则差了许多了。故而藏书于小屋之中,潜心研究一门更为深入浅出的绝学,便是太极拳剑两门绝技。这两门绝技都是易学难精,但练到后来,却是和“太极十三势”殊途同归。

“太极十三势”既然包罗万象,要修成此技,便绝非易事。青书这些年来无所不读,除去道家经典,诸子百家,无一不览,他不求甚解,只消有一字一句能令他福至心灵便可。厚积而薄发,终让他在光明顶上悟通“云势”,周身融融透透,仿若空谷,全身上下,每一块肌肉都能随心而动,真气恍若珍珠粒粒,充斥全身。

武学修为到了这个境界,江湖上也就那么几人能与你一争长短了。

而这位老人家年纪虽大,武学修为却显然没有那么高明,半闭着一双老眼,晃晃悠悠的从堂中走出,怀中兜着鲜于通赠的三样宝物,一步一颠的往东园走去。

青书脚下一动,悄悄蹑足跟上。

老人穿廊过室,不多时便到了所住房间。无巧不巧,青书所居乃是西园最里边的一间房,而这老人,恰恰是住在东园中最里边地房间。

“吱呀”一声,老人推开房间,好似是极困了,一头便倒在床上,嘴中骂骂咧咧:“小兔崽子,给脱脱那贼送人参?王爷还不活剥了我!”只听得悉悉碎碎一阵响动,那老人微微冷笑道:“送给脱脱那混帐,还不如自个儿吃了。”

话音方毕,便掏出那三千年上支手足俱全的稀世人参,便要往嘴里送去。

便要一口咬下,老人忽觉一阵劲风扑面而来,紧接着腰间一痛,欲要大呼出声,喉咙又是一紧,已被人扣住咽喉要害。

青书笑道:“老人家,你叫什么名字。”这话却没有沙哑着嗓子,他说着便手下微微松了松。老者只觉压力稍减,便欲大呼,但青书何等人?云势贯通后,风吹草动,秋毫蚊蝇,都逃不过他法眼灵耳。便好似禅宗天眼天耳两门神通,能令人灵识大增。

老者心知这人厉害非常,自己若想活命,便按着这人说的做。喉头稍稍蠕动,示意青书松开一些。

青书右手收回些许力道,笑道:“老人家,我劝你还是莫要与我唱反调,我问什么,你答什么,对大伙儿都没坏处。

老者艰难的点了点头,青书又松开些许,那老者放长长吸了一口气,虚弱道:“你是谁?”

青书嘿然冷笑一声,手上一紧,那老者被他无俦握力一捏,几乎就背过气去。

“我问你的是,你地名字是什么。”青书话语森严,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气势。自刘基与他切磋武艺,谈论经典,他便已开始壮大自家势力。很大一部分是刘基怂恿,当然,也并不排除他自身因素。

这些势力在无声无息间成长许多,有布庄有钱庄,有大豪有乞丐,各式各样的人受他扶植,渐渐成长在市井草野之间。

而这无疑是需要很大一笔资金的。

一穷二白,钱从何而来?莫要忘了,在昆仑山上,青书从朱武两家取了一张白绢出来,乃是昔年南帝段皇爷手书,上边详细的叙述了郭靖黄蓉夫妇如何锻造倚天剑与屠龙刀,如何坚壁清野,将一笔巨大宝藏神不知鬼不觉的埋在襄阳城不远处。

而那处地方,无巧不巧,正是独孤求败剑冢外五里处。

这笔巨大宝藏,藏在一间地下石室里,五年前青书浪迹江湖,整理包袱的时候,偶然发现这张白绢,便动了寻宝的心思。

因为,这笔宝藏,并不是金钱。

当青书从地上潜入地下石室时,当真为郭靖黄蓉二人良苦用心所感动。满室承载着地,是我泱泱华夏传承至今所凝成的精华。

这个民族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曾经光耀四方,强盛一时,也曾屈膝受辱,几经危亡。但我们最终没有屈服,我们的文明传承了下来,并能引领着我们再度昂首站起!

襄阳城乃是国之屏壁,虽然多是武林人士助郭靖黄蓉抗敌,但也不乏文人儒将。朱子柳便是其中典型。他们收藏着各种书籍,孤本绝本,有唐诗,有宋词,有兵书韬略,有经史子集,有阴阳变化,有星相医卜,各式各样。黄蓉在卫戍襄阳前更是将桃花岛部分书籍挪到此处。黄药师何等人物?所藏之书岂能落在蒙人手里,付之一炬?

黄蓉既知城破在即,心中反而淡定,锻铸倚天剑屠龙刀的同时,便使丐帮弟子在城外悄悄建了一处密室,用来藏书。这并不是仅仅的一些武功秘籍,而是滔天书海,无所不包!

在密室里转了一圈,青书便决定要让这些书重见天日。

而在角落里,他发现了一箱金子。

就是凭借这箱金子,青书雇了远走西域,运了一批货物回到中原,因而起家。经过四五年地运转,已然是流水不腐,因钱生钱。

这之间对手下雇员的恩威并施,被刘伯温看在眼里,于是乎,也就开始了扶植人才之路。

老人听到他话,挣扎着道:“齐……齐格。”

第八十二章 花明(一)第三十六章 翘首第一百八十七章 右使第一百零七章 归来第十四章 青翼(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书信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林第九十一章 接战第一百七十四章 惊变第九十四章 形势第一百四十章 难姑第一百五十七章 贯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明主第两百一十七章 密训第一百二十一章 等戏第两百零五章 耐庵第四十六章 逼供第十七章 六脉第二十七章 三爷第六十二章 斗剑第二章 杀蛇第三章 下山第八十四章 花明(三)第两百一十四章 决战第一百六十九章 齐格第两百二十三章 屠城第八十一章 柳暗(终)第两百零六章 倚天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路第九十八章 绝境(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操戈第一百零一章 生息(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往昔第一百一十五章 喀什第一百八十六章 护花第一百四十二章 和好第八十八章 乱战第一百二十九章 求助第五十九章 青树第两百零四章 互博第四十九章 下山第八十六章 花明(终)第两百四十四章 南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木屋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林第二十四章 天和第一百一十七章 钥匙第十三章 青翼(中)第一百四十章 难姑第一百六十章 离去第七十八章 柳暗(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煮酒(下)第四十章 斗阵第两百一十五章 变数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师第五章 三派第六十七章 石灰第八十三章 花明(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惊变第一百九十五章 木屋第两百三十三章 反间第两百零二章 儒剑第八十五章 花明(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齐格第一百二十一章 等戏第两百三十二章 葵花第两百三十九章 三计第一百二十七章 白眉第六十五章 寒玉第一百四十一章 悲酥第一百一十七章 钥匙第一百二十九章 求助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蚕第两百三十九章 三计第一百五十二章 准备第十章 江湖第三章 下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莲舟第两百一十九章 邓愈第二十一章 弹指第七十九章 柳暗(五)第两百四十八章 过往2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方第一百五十一章 误会第四十二章 求功第七十二章 黄鹤(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密述第一百四十七章 了结第一百零二章 生息(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冲霄第二十五章 转变第两百零三章 五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心昧第七十二章 黄鹤(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擘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光明第一百九十三章 混乱第二十八章 游斗第五十七章 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