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化势

此刻青书盘膝而坐,却是在体味这一路的生死相搏,武当的各种武学渐渐在“太极十三势”导引之下,不断融合。青书脑中蓦地生出一个念头:“太师傅是真真正正的大宗师,古往今来,能比得上太师傅的,也不过寥寥几人。达摩的东传武学纵然精妙,但也未必及得上太师傅即将创制成功的太极拳剑。”

太古之处,光阴至此,奔流不息,而逝者如斯。天才绝世,才华横溢者,虽不甚多,但也能有数百千余,但能为大宗师者,无论文武,皆是寥寥。

君不见唐诗宋词、歌赋文章千古传颂,称大家者几何?又观少林寺传承千年,七十二门绝技多为何人所创?

能开前人未有之先河,别出机杼,自成一体,流传千古者,皆为大宗师。

奇才和大师是不同的,大师好比巍峨的山脉,既无异峰凌空,亦无低洼幽谷,通体浑浑融融,无凹凸,无缺欠,雄厚壮阔;而奇才则是异峰突起,某一处可能要高过宗师,但挺拔有余,厚重不足,是以奇才可创出一门绝学大放异彩,或是将本门绝技发扬光大。然而开创武学体系,流传千古,却是任何奇才都做不到的。他们,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典范。

诸如萧峰,杨过,黄蓉,段誉,独孤求败,无涯子,李秋水,天山童姥乃至于现今圆真,谢逊,张翠山等人,都是一等一的武学奇才,天资卓越,横绝一时,但终究不可长久,不过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杨过创下的“黯然**掌”,固然别出机杼,厉害非常。但究其根源,不过在“九阴真经”“蛤蟆功”“独孤重剑”等多门绝艺基础之上,再独以霸道内力取胜,更进一步而已。

而独孤求败的“独孤九剑”精妙绝伦,无物不破,但无筑基武功,不成体系,且要求太高,非资质悟性俱臻上乘者不能学。

至于无涯子、李秋水两人要创一门无物不包的绝世神功,也不过说说而已,终不能成。

换言文坛,又何尝不是如此?几百年来,浩浩然数十万人,唯唐宋八大家独领风骚,何也?各独树一帜,开创先河,能称宗师也!

其实天下各行各业,又何尝不是如此?纷纷扰扰,熙熙攘攘,不过皆为生计,佛说众生皆苦,其实并非没有道理。便是达到大宗师的境地,也免不了被七情缠上,不能脱身。

“武学一道,真正能称大宗师者,从古至今,太师傅算一个,达摩祖师算一个,其他的,却仿佛都淹没在漫漫时间长河里啦!”青书周身真气鼓荡,如是想道。

青书心中又想道:“天资横溢,优缺点并存,是奇才的最大特征,奇才本来就是一种缺欠,有优有缺,方能异峰突起。”想想又自嘲道:“或许我也只能勉强做奇才,而做不了太师傅那样继往开来、圆融无缺的大宗师吧!”

他脑中想了这许多,但“纯阳无极功”仍是自发自动,在体内自行运转,真气愈积愈厚,缓缓散入五脏六腑,奇经八脉之中,滋养营润。

约过了一柱香光景,青书渐觉一股热流自丹田中生出,沛沛然、暖融融,极是舒坦受用,他心中淡定,秉冲虚傲岸气机,将这股暖流向上导引。他内力本厚,经成昆一路,内息流转之际,自是更加的圆转如意。时辰不久,真气已渐渐遍布周身,到得后来,这件破烂的青衫被内气激荡,竟向外鼓胀开来。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青书已将此股热流在体内转了数遭,只觉得四肢百骸无一处不顺畅,无一处不坦荡,身子轻飘飘全不着力,仿佛凌虚浮在空中,施展“六穴返魂”所损耗的内力竟是恢复如初,还隐隐有那么一丝精进。

他心道:“这就是太师傅说的‘纯阳无极功’的‘太虚无极’的境地么?”这“太虚无极”之境,已是“纯阳无极功”极为高深的境界,再往上便是圆满之境,纯阳无极功功行圆满,武当上下,也唯有张三丰一人有此修为。

“太虚无极”冲淡平和,以“无为”固根本,正如道家所言的“怀抱金丹”一般,入神坐照,内力极为巩固,稳如山岳,岿然不动。唯有如此这般,方能修至“渊博似海”的圆满境地。

张三丰一身内力稳固如山,渊博似海,抑且精纯之极,着实已臻不可思议的境地。他三十六岁内力大成之后,日日锤炼,至此时百岁,已然六十四年。便是这一甲子的锤炼,外加通读道藏,时常纵横山水,抱膝长啸,动静体悟之间,渐渐悟出的“纯阳无极功”,又岂是泛泛?

但究竟如何,张三丰最先修习的,仍是那三四成的九阳功和玄门炼气之法结合而成的“武当九阳功”。“纯阳无极功”虽是武当派立派之基,积累真气也有非常手段,但到底根本重在锤炼,青书根骨资质悟性都是第一流的人才,修炼武当筑基内功已将内力积累到一个极为浑厚的地步,再而精修“纯阳无极功”,有菩斯曲蛇胆激发真气,乃至“龙入大海”,再至“太虚无极”,竟成张三丰二十四岁时方竟之功,足足早了他太师傅十年,精纯程度上,因有“纯阳无极功”易筋锻骨,也远远胜之。

此刻他内力修为更上层楼,内力在量上虽未增长多少,但于质而言,却是一个大飞跃。这境界一到,青书脑子里自然而然的掠过各式各样的奇招妙式,一招一式连绵不断,衔接起来,浑然天成,毫无破绽。

他蓦地长啸一声,衣袍一鼓一胀,纵起身来,双拳倒击,提膝压腿,一式“倒骑龙”打出,先从一套武当长拳开始。而后循序渐进,打完长拳,出招渐渐如带泥沙,掌若云霞漫漫,正是一套武当绵掌,而后又听呼呼风响,青书掌势一变,由柔转刚,浑然和谐,竟是武当高深内家拳掌“震天铁掌”,这两门掌法虽都是内家,但却截然不同,但青书交替间却浑无滞涩,显然已经融会贯通。他越打越快,胸口热流越来越暖,忍不住又是长啸出声,悠悠如龙,在整个幻阵中不住盘旋。

青书出招越来越快,也渐渐不成章法,开始还泾渭分明,看得出这一路是“绵掌”,这一路是“长拳”,到得后来,竟是东一招西一式,只见武当派精妙招式不断在他手中现出,“震天铁掌”“倚天屠龙功”“绵掌”“虎爪手”“大行神掌”交次使出,左一招右一招,青书长发狂舞,蓦地哈哈大笑,铿的一声长剑出鞘,淬出一道雪亮精芒,忽快忽慢,“绕指柔剑”“神门十三剑”“柔云剑术”等等都一一使出,使到后来,他东削一剑,西刺一剑,似已不为招式,不成章法,但仔细看之,却恍如画圆一般,劈削撩刺,俱都凌厉绝伦,却锋芒内敛,竟而圆润无缺,仿佛间似窥太极剑意。

好似半空中蓦地响过一道霹雳,青书蓦地高高纵起,剑出雷霆,竟带了一股孤勇之气从半空中迅猛刺下,长剑插入徒弟,竟然直没至柄。

却听他朗声大笑道:“原来‘化势’是这般由来!”

第七十三章 黄鹤(中)第两百零三章 五行第六章 序幕第两百零六章 倚天第十九章 识破第七十章 三掌第一百七十二章 莲舟第九十九章 援军第两百二十七章 杨过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天第三十二章 未雨第两百二十章 星陨第七十三章 黄鹤(中)第两百零九章 招贤第三章 下山第一百零八章 挫敌第一百七十四章 惊变第二十七章 三爷第三十章 序幕第一百零八章 挫敌第两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三十四章 玄冥第一百九十五章 木屋第十七章 六脉第一章 外游第二十三章 决裂第八十八章 乱战第九十八章 绝境(下)第三十九章 邀战第两百四十二章 悟笙第三章 下山第九十四章 形势第一百零六章 雾里第五十九章 青树第两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两百三十六章 真相第八章 七伤第三十一章 回山第一百零九章 遁走第十九章 识破第两百零五章 耐庵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师第一百六十章 离去第两百三十五章 大都第一百三十九章 无忧第两百零四章 互博第二十七章 三爷第两百章 金顶第两百三十九章 三计第五十六章 化势第一百三十章 秘道第一百七十章 述说第五章 三派第九十九章 援军第四十四章 两方第八十三章 花明(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端倪第一百四十七章 了结第一百六十七章 脱脱第两百二十二章 废武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师第十三章 青翼(中)第三十八章 初战第三十九章 邀战第一百八十六章 护花第两百章 金顶第五十五章 入阵第六十三章 九剑第三十四章 玄冥第八十三章 花明(二)第两百一十四章 决战第一百零七章 归来第四十三章 出发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路第两百一十章 逐北第两百四十四章 南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蚕第一百五十四章 精绝第十六章 往事第六十九章 乐别第一百零七章 归来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试第一百九十五章 木屋第两百一十四章 决战第一百三十五章 禅武第四十章 斗阵第两百一十八章 破捷第一百五十二章 准备第三十二章 未雨第十九章 识破第两百二十二章 废武第五十六章 化势第两百二十二章 废武第两百三十八章 封赏第四十八章 圆真第一百七十三章 冲霄第十三章 青翼(中)第两百三十九章 三计第一百六十三章 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