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一身白衣尽赤,斜提染血宝剑

玄鸟殿。

三个儒生还在喝骂。

始皇帝第九次望向门口,还是什么都没看到,面上露出丝不耐之色。

目光扫过三个儒生,他挥挥手道:“拖下去。”

自有郎官上殿,将这三个不断喝骂的儒生脱下玄鸟殿。

李斯眼睁睁看着这一切,没有作声。

他只和淳于越有旧,和这三个儒生没有什么关系。

群臣也是眼睁睁看着,没有作声。

他们巴不得始皇帝尽早处理好儒家这几人,然后赶紧分土。

嬴成𫊸望了眼玄鸟殿大门,轻皱眉头,慢饮清酒。

始皇帝问在场仅剩的三个儒生,道:“尔等还有话说否。”

三个在淳于越被推出去枭首剜眼,就重新坐下瑟瑟发抖的儒生一起摇头,竟是连话也不敢说一句。

“诸公可有未完之语?”

群臣尽皆摇头。

他们只想分土,不想搞事。

始皇帝点点头,拿起竹简,拿起毛笔勾画。

群臣皆眼巴巴地看着,等始皇帝继续分封。

“李斯,你认为朕应如何处置这三人。”

始皇帝没有抬头,手上动作不断。

李斯内心一沉,以为前面帮助淳于越说话,让始皇帝心生不满。

斯此刻顺陛下之意,或还有救……

当下拱手恭敬道:“同行者等罪,其三人亦应受同等刑罚。不罚,不足以显陛下之威。”

淳于越被推出枭首剜眼。

剩下这三位儒生性命,李斯根本不看在眼中。

“那便照你说的去做吧。”

“唯。”

李斯转身,不留情面地大手一挥。

郎官入殿,将三个哭喊不休,悔恨不已的三儒生带走。

群臣暗中点点头,这才是他们印象中的李斯。

法家对待儒家,就该如此才对,看来李斯只单单和淳于越有旧。

始皇帝继续书写,还是没有抬头,再问李斯道:“李斯,你对今日之事如何看。”

陛下还要对儒家发难。

淳于越已死,儒家这些门生性命与斯何干?

杀之反而于我有利。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狠辣,沉声道:“《韩非子》有言:儒以文乱法。昨日廷尉大牢已被儒生填满,今日这些儒生又胆敢辱骂陛下。像儒家门生这般不尊法令,不尊陛下的人,应全部处死。”

这一句话,像是一阵冷风,吹进群臣心中,让群臣心中一凛。

儒家门生,全部处死?

还未等他们就此事发表意见。

就听李斯继续说道:“其既想恢复周制分封,要陛下分土,陛下可将土尽予他们。臣建议以土埋其身,将其尽数坑杀。”

群臣大多面露不喜,不满之色。

有些是心中正义使然。

七个儒生言语冒犯,便要坑杀整个儒家,这处罚未免太重了些。

有些是内生兔死狐悲之情。

今日他李斯能谏言坑杀儒生,明日便能谏言灭我等满门。

有些是单纯对李斯不满。

若非这李斯提出郡县制,今日哪有这般说辞?

这些朝臣正要站起言说,已有起身动作。

始皇帝的话语声先他们一步,响彻在玄鸟殿。

“那便按你说的去做吧。”

这些要起身臣子看着仍旧没有抬头的始皇帝,重新又坐了下去。

他们心中的正义感,兔死狐悲之情,对李斯的不满。

在这一刻,都败给了他们内心对始皇帝的敬畏之情。

玄鸟殿如今已没有儒家门生。

坑杀儒生对于这些朝臣而言,不管往近往远,其实都是利大于弊。

近看。

朝堂上的位子总共便那么些,伏生,淳于越这些人没了,空出来的位子自然由他们来填补。

远看。

始皇帝同意坑儒,日后秦国自然全面禁儒。

儒家学说被打死,那么他们所学的其他学说生存空间自然变大。

即便是有些朝臣对于庙堂位子,学说之争都不感冒。

但要他们只为了己身念头通达不为任何利益,硬顶着始皇帝之怒火,为今日连番辱骂始皇帝的儒生仗义执言。

他们做不到。

他们没那么高尚。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赵高。”

始皇帝笔停,呼呼吹了两下竹简。

“臣在。”

赵高恭敬上前。

“宣旨。”

始皇帝将手中竹简递给赵高。

“唯。”

赵高恭敬接过。

摊开在手上,面向群臣,朗声道:“朕决意秦国境内,不许见儒生,不许闻儒学。廷尉牢狱所有关押儒生,立刻尽数坑杀,埋在大郑宫下。”

群臣皆是内心一颤,这才知道。

李斯所言并不是李斯之意,而是始皇帝之意。

在李斯说出坑杀这些儒生之前,始皇帝可是已伏案书写圣旨了。

他们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儒家完了。

淳于越以为他死了,始皇帝便能对儒家网开一面。

是以腰伏生去长安君府求取嬴成𫊸版《论语》注解,期望要始皇帝认为儒家无野心。

是以在儒府分裂儒家,壮士断腕,以秦律将大部分儒生困在廷尉大牢。

是以今日一心求死不断作死,给始皇帝名正言顺杀他的借口。

但他不会想到,在他被推出玄鸟殿后,始皇帝会立刻下达一道“坑儒生,禁儒学”圣旨。

李斯以为始皇帝要对儒家下手,要对儒家宣泄怒火。

是以在发现保不下淳于越,立刻转而对儒家进行攻讦。

此刻这位大秦左丞相已迈开步子,和赵高一起去廷尉大牢提儒生。

廷尉之职,目前还是李斯兼任。

皇后阿房这次手没有伸出拍人,只是眼神看向四公子嬴恩。

这回你可以去了。

嬴恩点点头,敲着有些麻酥酥的双腿刚站起,就感觉后背还是被拍了两下。

“不必。”

一个嬴恩很是熟悉的声音。

嬴恩转头,看到是一脸笑意的嬴成𫊸。

开心地叫道:“叔父。”

“叔父好久没陪我玩了。”

“叔父抱抱,抱抱。”

“叔父你怎不早过来,母后不许我们乱跑。”

“……”

众多公子,公主见到嬴成𫊸,一个个都很是活跃,叽叽喳喳地围上来。

有几个年龄较小,看上去只得五六岁的。

拽着嬴扶苏的裤脚,举着胖乎乎的小手,蹦跶着要嬴成𫊸抱在怀里。

在始皇帝下达坑杀所有儒生的圣旨后。

这些大秦公子,公主,为嬴成𫊸走过来而欢呼着,雀跃着。

始皇帝极其重视教育,且受秦国风气影响,对子女教育较为铁血。

就像刚才皇后阿房很是自然得,对四公子嬴恩说嬴成𫊸斩杀十七女一般——秦国王室教育没有什么避讳。

这些大秦公子,公主们全都知道坑杀是什么意思,也知道死是什么意思。

他们知道,他们的父皇这一道圣旨,将会要了许多人的性命,将会让许多人失去夫君,失去儿子,失去阿父。

但,那又如何呢?

那些人的死,与他们何干呢?

怎么能影响他们见到最喜爱的叔父,所萌生的欢喜之情呢?

李斯,赵高。

一个严肃,一个恭敬得向外行去。

他们送廷尉大牢关押着的百来名儒生去死。

群臣默然。

纵使他们心中,其实没有多少悲伤之情。

这个时刻,大秦公子,公主们的闹腾声音就有些大了。

这些小家伙们的笑声,与玄鸟殿整体的氛围,格格不入。

有些正义感较强的朝臣觉得这些公子,公主们很是吵闹。

而大秦公子,公主们觉得,宴席该热闹一些,这些大人们真是沉闷。

人类悲欢,并不相通。

人间悲喜,从不相融。

嬴成𫊸抱起三个小娃娃,抱在怀里逗弄着,坐在皇后阿房身边,一点也没有要和皇后保持一定距离避嫌的意思。

群臣见之。

暗观始皇帝无异样,暗叹一声“做个竖子也没什么不好,至少不会引起陛下疑心。”

“叔父你吃这个,这个好吃。”

“叔父我喂你,我喂的好吃。”

“叔父不要吃十一的,他刚在吃手,手上都是他口水。”

“二十你出来,叔父抱你很久了,该抱我了!”

“父皇说了,想要什么就要自己争取,不要想着别人会让给你。这是我争来的,凭什么让你?”

小家伙们献着殷勤,不住地投喂嬴成𫊸,往嬴成𫊸怀里钻。

嬴成𫊸含笑逗弄着一众小家伙们,不再向玄鸟殿殿门再看一眼。

“叔叔有何想法。”

皇后阿房没有看嬴成𫊸,以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说好只得三子去,皇嫂何以又要遣人。”嬴成𫊸反问阿房。

他摸摸嬴恩的头,凑过去带着笑意道:“又被阴嫚那丫头欺负了罢。”

嬴恩十二岁,懂事不少。

自然不会像弟弟,妹妹们那般胡闹。

闻言只是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哪怕他很想问问他叔父连杀十七女是怎么回事。

嬴恩知道,往日有些惧怕母后的叔父主动坐在母后身边,定是二人有话要说。

“你往日如此看重扶苏,今日就不得再给次机会?”

“不要自欺欺人了。”嬴成𫊸笑着摇摇头,道:“三子叫他不得,莫说再给一次机会,便是十次百次,他也出不来。”

阿房见嬴成𫊸视线一直在众多公子,公主身上梭巡,轻叹口气。

“宴毕,我自会去放大侄子出来。”嬴成𫊸轻声道:“从今往后,他只是我大侄子。”

“朝堂诸公青睐,文韬武略娴熟,又有长子之名分。万事俱备,只是心性优柔寡断些。叔叔亦曾言,诸公子公主,唯有扶苏有颗仁心,再看看罢。”

“成也仁心,败也仁心。他仁过头了,这秦国,他把握不住。”

嬴成𫊸双手托举一个胖嘟嘟稚童,笑着道:“小十八,你喜不喜欢你大哥?”

稚童约有七八岁大,被嬴成𫊸抱起来笑的很是欢畅,一脸天真地道:“喜欢,胡亥喜欢大哥,大哥从来不嫌胡亥烦。”

“那一会叔父带你去找你大哥玩,好不好?”

“好!”

这个在原本历史上,一纸诏书逼死长公子嬴扶苏,将兄弟姊妹尽数杀个干净。

上位后任用赵高,加重赋税刑罚,骄奢淫逸,逼杀忠良。

在泱泱大秦就此亡国,占据不可推卸责任的秦二世——大秦十八公子胡亥。

拼命地点着小脑袋,为一会能与大哥嬴扶苏玩耍而满脸开心。

“快下来。”

皇后将一脸不乐意,却不敢说的嬴胡亥,从嬴成𫊸手上抱下来。

“两位太后也很喜欢扶苏,叔叔再考虑一下。”

“今日我不能在玄鸟殿看到他,天王老子喜欢他也没用!”

嬴成𫊸露出一丝怒意。

这丝怒意让皇后阿房心下一沉。

叔叔是真的恼扶苏了……

被刚刚放下的嬴胡亥,又跑回到嬴成𫊸怀里,胖墩身体有些发抖地抱住嬴成𫊸。

“叔父,胡亥怕,胡亥不要叔父带着去找大哥了。”

嬴成𫊸以为是他刚刚没控制好情绪,发怒导致嬴胡亥害怕。

摸着嬴胡亥的脑袋瓜道:“不怕不怕,叔父没生气,一会便带你去寻你大哥。”

“胡亥不是怕叔父,胡亥是怕大哥。”胖墩墩的嬴胡亥举起胖墩墩的小手,指着玄鸟殿门口道:“大哥拿着剑,身上沾了好多血。大哥肯定是杀人了,胡亥怕他把胡亥也杀掉。”

嬴成𫊸眼中精光绽放,猛然转头。

玄鸟殿门口。

有人踏步而入。

面如千年寒铁。

一身白衣尽赤。

斜提染血宝剑。

大秦长公子嬴扶苏,其目光森然无比,全没有往日的和煦。

在其身后,是二公子嬴高,三公子嬴将闾,五公主嬴阴嫚。

四兄妹步步前进,逼着外面把守的郎官步步倒退进玄鸟殿内。

“长公子莫要为难我等,今日陛下大宴,不得手持利器!”

嬴扶苏一言不发只顾前进。

他走过的路,血腥气刺鼻。

五公主嬴阴嫚认真地道:“速速让开,大哥刚杀了几百人,不介意再杀几十!”

第46章 你是想造反吗?第538章 白剑入腹,红剑出背,秦王持秦王剑第262章 纲成君第20章 师兄知道盖聂吗?第249章 按秦律,处以枭首第121章 皇兄不会是要坑儒?第387章 祸源,君上让我向你问好第100章 傻眼震惊的蒙恬!【求月票】第368章 乃公就不信射不死你!第487章 这案上怎有酒肉?第73章 铁鹰剑士十万人出八百第14章 论语新解第202章 更还是不更?第385章 史官秉笔直书,一字不改第206章 为帝王者,不可意气用事第538章 白剑入腹,红剑出背,秦王持秦王剑第360章 公子,聂知道你为何不做王了第77章 雍地来客,杀之否?第508章 信通上郡,意欲谋反,二皇帝族灭十第31章 人生百态,一朝看尽第479章 你听谁说,太后与甘罗要杀我?第239章 这竖子一定是在诈我!第513章 陈平:荆轲,我的匕首,比你的好罢第203章 现在可以说了第135章 焚书,大家都别活!第497章 李斯:昏君,你待如何?改变主意,第209章 这个摊子,你自己说,够不够烂?第510章 敢问王上,关中可曾发兵?第24章 找什么借口理由,全是屁话!第317章 辩墨第315章 咸阳,进入荀子时代第91章 法家术之争(上)第330章 天算不如人算第207章 皇兄为何不同意?第20章 师兄知道盖聂吗?第506章 日行昼,月见夜,毒虫阴影下做事,第342章 道家的无为而治第527章 屠城,会引起激烈反抗,失去民心第534章 秦箭无用,那就试试秦剑第375章 王舍人,你没有和朕说实话第288章 我最擅长的,就是杀人第415章 长安君快去请陛下收回王令!第96章 始皇帝的想法!第81章 赵武安君第100章 傻眼震惊的蒙恬!【求月票】第402章 一人如此,何天下乎?苍生何辜第155章 绝世高手不是大白菜!第265章 鲍白令第213章 我有一策,可让你医家发扬光大第243章 赵姬:我怕,是真的!第258章 吕旭身死(求月票)第118章 赌约?什么赌约?第157章 溜须拍马之辈,自当清出朝堂第73章 铁鹰剑士十万人出八百第369章 那些都是叔父教的第501章 韩地的张楚动向如何,你知不知道?第527章 屠城,会引起激烈反抗,失去民心第155章 绝世高手不是大白菜!第324章 世道若好,百姓怎会反第279章 一剑一人命第280章 来人,摆驾廷尉府第345章 苦难不值得歌颂第268章 要我收手?(八千字大章)第78章 牧有五千兵马,便可踏平雍地!第95章 一家人就应该整整齐齐的!第363章 大多时候,人都更相信自己的分析第22章 二世而亡?君上说的是真的?第380章 大人要做甚?我没有触犯秦律!第511章 丞相大人要做什么,哪里是他这小小第340章 将军确定那是兵书?卷(月)总结第70章 你我乃管鲍之交!第10章 怎么,说委屈你了?第540章 此战!臣愿为将!请大王允之!第69章 自杀的原因第18章 陛下还惦念着你呢第290章 杀了他,谁来保护皇兄第86章 朕还没想好,你觉得呢?第262章 纲成君第388章 这个天下,姓嬴,嬴政的嬴第96章 始皇帝的想法!第44章 谁都影响不到长公子(加更)第405章 沙丘于朕不祥?第46章 你是想造反吗?第394章 长安君,真是诚实啊第71章 一体双魂(加更!)第157章 溜须拍马之辈,自当清出朝堂第68章 竖子误我清名!(加更)第64章 再唠个十金的?第393章 不听朕言,能听你语?第513章 陈平:荆轲,我的匕首,比你的好罢第157章 溜须拍马之辈,自当清出朝堂第514章 荀子之死第173章 吕不韦的操作第488章 大秦更主,紫微易位!第185章 这竖子是什么心性?第525章 只要不征兵,陛下要什么,要多少,第174章 老爷!有进展了!第45章 竖子误我!第81章 赵武安君